發布時間:2018-03-19 11:14:29 新京報

3月13日,全國人大代表梁倩娟接受新京報專(zhuan) 訪時說,希望政府對農(nong) 村電商行業(ye) 發展的金融扶持、補貼力度能更大一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互聯網+農(nong) 業(ye) ”,多渠道增加農(nong) 民收入,促進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隴南市徽縣“隴上莊園”淘寶網店負責人梁倩娟近日接受新京報記者專(zhuan) 訪時,談到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電商如何規模化發展的話題,她希望農(nong) 村能夠引進更多懂營銷、懂互聯網知識、懂電腦技術的人才。
談代表建議
希望加快農(nong) 村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
新京報:這是你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有什麽(me) 感受?
梁倩娟:非常驚訝。以前大部分時間都是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在一起,曬核桃、曬香菇,從(cong) 來沒想到有一天會(hui) 帶著大家的囑托,來北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
新京報:你如何理解人大代表的身份和職責?
梁倩娟:感覺真得像紐帶一樣,能夠把父老鄉(xiang) 親(qin) 的心聲傳(chuan) 遞給國家。另外,通過參會(hui) ,將從(cong) 各方麵得到的好消息、好政策,也能夠傳(chuan) 達給鄉(xiang) 親(qin) 們(men) 。
新京報:從(cong) 代表名單公布,到3月初抵達北京,你做了哪些履職準備?
梁倩娟:我平時做的事情,就是在履職。之前也經常和大家一起聊,很想知道大家有什麽(me) 心聲。我收集到了一些意見,比如電商這塊,這兩(liang) 年隴南的電商做得不錯,大家得到不少實惠,希望隴南的電商發展越來越快。
新京報:為(wei) 此,你提出哪些建議?
梁倩娟:第一,希望隴南九縣區在今年全部列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縣。隴南是全國首個(ge) 電商扶貧示範市,已有五個(ge) 縣區相繼申報為(wei) 國家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縣,通過項目實施,對縣域電子商務發展起到了顯著帶動作用,九個(ge) 縣區都有各自的特色產(chan) 品,希望“九個(ge) 兄弟姐妹”能同步脫貧。
第二,要發展電商,尤其是農(nong) 村電商,現在基礎設施、物流還是有點滯後,希望國家加大對農(nong) 村物流業(ye) 的扶持。
另外,我是來自農(nong) 村的代表,今年國家大力推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我覺得這和我們(men) 息息相關(guan) ,希望能改善農(nong) 村的基礎設施,比如增加一些垃圾池等。
新京報:剛回家創業(ye) 的時候家鄉(xiang) 是什麽(me) 樣子?如今出現了哪些變化?
梁倩娟:我大概是2013年回去的,當時村裏沒有寬帶和網絡,路也比較窄,沒看到有特殊產(chan) 業(ye) ,大家都是種玉米、小麥、黃豆。現在寬帶有了,路平整了,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起來了,村民有種香菇、木耳、草莓的,還有搞蔬菜大棚的,各種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百花齊放,很多農(nong) 產(chan) 品都可以通過電商銷售。總體(ti) 來看,現在有產(chan) 業(ye) 、有銷路,是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
談創業(ye) 曆程
開始創業(ye) 時鄉(xiang) 親(qin) 說“不務正業(ye) ”
新京報:聽說你離開甘肅這些天,依然不斷有人谘詢店裏的產(chan) 品。去年賣得不錯吧?
梁倩娟:去年賣了一百多萬(wan) 元,這幾年累計銷售四百多萬(wan) 元。
新京報:銷售的主要有哪些品類呢?
梁倩娟:比如老樹核桃,都是幾十年的大樹,含油量高。我們(men) 當地自然條件好,山多,花也多,土蜂蜜很不錯,我們(men) 純手工做了蜂蜜核桃糖,把核桃與(yu) 蜂蜜通過當地傳(chuan) 統手藝結合起來。吃甜食能夠讓人快樂(le) ,小的時候家人就會(hui) 做這些東(dong) 西,但是這幾年少了,我覺得這是童年的回憶,應該尋回來。
新京報:2013年你從(cong) 大城市辭職回家,為(wei) 什麽(me) 想到做電商?家人的態度如何?
梁倩娟:在外麵上班的時候,家裏說我老大不小,該回家了。我發現,城市居民其實也特別喜歡原生態的東(dong) 西,而我老家就有這麽(me) 多原生態的東(dong) 西,聽一些同學說,在老家隴南,政府大力推行電子商務。我想真是一舉(ju) 三得,能陪家人,能回去創業(ye) ,還能把家鄉(xiang) 的東(dong) 西通過電商、互聯網推廣出去。
新京報:鄉(xiang) 親(qin) 們(men) 是怎麽(me) 理解電商的呢?
梁倩娟:我經常會(hui) 在電腦前鼓搗,成天拿著相機或手機拍土特產(chan) 、農(nong) 作物,比如剛結出來的小核桃、剛長出來的香菇。剛開始的時候有鄉(xiang) 親(qin) 說,感覺我太不務正業(ye) ,每天沒做什麽(me) 正事。但慢慢地,大家發現,原來我可以通過網絡把東(dong) 西賣出去,他們(men) 就覺得很神奇很驚訝。
後來,幾個(ge) 鄰居半信半疑地把核桃拿來,“聽說你能在網上賣核桃,今天我也把核桃拿來,你看看能不能賣掉?”然後我就把電腦打開,給鄉(xiang) 親(qin) 們(men) 展示怎樣在網上操作。
平時大家的產(chan) 品,比如核桃、木耳、土雞蛋,基本都會(hui) 拿到我這裏銷售。記得之前有位阿姨,把家裏的幹豇豆之類的產(chan) 品拿給我賣,後來過年的時候她跟我說,用在網上賣農(nong) 產(chan) 品的錢給家裏買(mai) 了個(ge) 大火爐取暖。看到她臉上的喜悅,我也感到很自豪。
談電商發展
鼓勵年輕人回鄉(xiang) 發展電商產(chan) 業(ye)
新京報:你說到隴南對電商的支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要發展“互聯網+農(nong) 業(ye) ”。對於(yu) 網店的未來,你有哪些規劃?
梁倩娟:發展到現在,希望規模能夠更大一些。隴南對電商的支持力度很大,原來很多地方鄉(xiang) 村沒有網絡,現在基本實現了網絡全覆蓋,以前物流也比較慢,現在快了很多,還可以幫大家協調一些創業(ye) 貸款之類的。今年建了庫房和製作間,銷量、廠房規模、用人量,以後都要更好。
新京報:你覺得農(nong) 村電商規模化、產(chan) 業(ye) 化發展,還需要哪些支持?
梁倩娟:需要繼續引進一些懂營銷、懂互聯網知識、懂電腦技術的人才,包括圖片美工,在網上賣東(dong) 西,需要拍照做圖。
還有就是希望物流能更快一些。比如有顧客問:親(qin) ,貨幾天能到?我們(men) 說兩(liang) 天,他們(men) 很爽快地下單了。但如果我說四五天,估計人家就要考慮考慮了。
巧婦難為(wei) 無米之炊,電商賣東(dong) 西,希望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能夠規模化,供應能跟得上。另外,希望政府的金融扶持、補貼力度能更大一些。
新京報:你覺得農(nong) 村要怎樣提升吸引力,才能讓更多年輕人回鄉(xiang) ?
梁倩娟:農(nong) 村如果有更多的創業(ye) 平台,多發展一些產(chan) 業(ye) ,讓返鄉(xiang) 年輕人有一片施展才華的地方,有一份不錯的收入,就會(hui) 吸引更多年輕人回來。我來北京之前,和一個(ge) 過年回鄉(xiang) 的年輕人聊天,他說其實自己很愛家鄉(xiang) ,想在家鄉(xiang) 創業(ye) ,同時也能照顧家人。我說,你可以回家做電商,能夠獲得一份不錯的收入和成就感。
新京報:對準備回家做電商的年輕人,你有什麽(me) 建議?
梁倩娟:先想想自己要賣什麽(me) 產(chan) 品,多關(guan) 注這方麵的信息,多學習(xi) 一些電腦互聯網方麵的知識,思考怎樣去尋找客戶、發展客戶。自己一個(ge) 人單打獨鬥可能比較辛苦,可以試著幾個(ge) 人抱團發展。也許剛開始收入會(hui) 有一些差距,但慢慢會(hui) 好的。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