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12 09:31:53 經濟參考報

在政策逆周期調節持續發力下,4月金融數據延續“暖意”,包括新增社融、新增信貸、廣義(yi) 貨幣M2等多項數據均超出此前市場預期。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為(wei) 1.7萬(wan) 億(yi) 元,新增社會(hui) 融資規模為(wei) 3.09萬(wan) 億(yi) 元,4月末M2同比增長11.1%,同比增速創2017年以來新高。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4月金融數據顯示出金融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對衝(chong) 了疫情影響。與(yu) 此同時,也體(ti) 現出我國經濟韌性巨大,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展望未來,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還會(hui) 加大,這也意味著企業(ye) 新增信貸和社融有望持續改善。
數據持續回暖釋放積極信號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出台了一係列貨幣政策措施,三次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1.75萬(wan) 億(yi) 元,增加1.8萬(wan) 億(yi) 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發揮政策性銀行信貸支持作用,引導商業(ye) 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的支持力度。金融機構積極調整內(nei) 部管理和考核政策,增加貸款投放。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金融數據的率先回暖,體(ti) 現了金融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且傳(chuan) 導更為(wei) 暢通,也進一步預示了總需求的回升,二季度經濟增長加速恢複可期。
具體(ti) 來看,受企業(ye) 生產(chan) 和居民消費活動逐步恢複帶動,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達1.7萬(wan) 億(yi) 元,顯著高於(yu) 去年同期,也高於(yu) 此前市場預期的1.3萬(wan) 億(yi) 元。其中新增企業(ye) 人民幣貸款9563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092億(yi) 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4月央行持續引導金融機構下調LPR推動企業(ye) 融資成本降低,提高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實體(ti) 經濟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金融機構應貸盡貸、應貸快貸,促進了企業(ye) 貸款溫和修複。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wei) 同樣表示,4月企業(ye) 貸款融資結構的明顯改變,其實表明企業(ye) 已經逐漸從(cong) 疫情期間的維持流動性轉變到增加投資的軌道上。數據顯示,4月企業(ye) 短期貸款減少62億(yi) 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547億(yi) 元,票據融資增加3910億(yi) 元。
社融增速通常被市場視為(wei) 經濟增長的先行指標,4月新增社會(hui) 融資規模達3.09萬(wan) 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多增1.42萬(wan) 億(yi) 元。對此,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指出,新增社融同比明顯多增,進一步印證當前資金正大量流向企業(ye) ,各項企業(ye) 融資支持政策效果正在體(ti) 現。
M2增速同樣展現積極變化。數據顯示,4月M2同比增長11.1%,增速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別提高1個(ge) 百分點和2.6個(ge) 百分點。“M2同比兩(liang) 位數上升,也說明現在的貨幣政策傳(chuan) 導機製較為(wei) 順暢,之前釋放的流動性能夠通過金融機構得到極大釋放。”中商智庫首席研究員李建軍(jun) 表示。
居民貸款增長溫和恢複
住戶部門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消費部門,其信心增強有利於(yu) 實體(ti) 經濟恢複增長。伴隨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放寬,以及多地出台刺激性消費政策,此前萎靡的個(ge) 人消費貸款和購房貸款需求在四月得到明顯釋放。
4月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669億(yi) 元,從(cong) 結構來看,以個(ge) 人消費貸款為(wei) 主的短期貸款增加2280億(yi) 元,以個(ge) 人按揭貸款為(wei) 主的中長期貸款增加4389億(yi) 元。王青表示,4月居民短貸同比多增1187億(yi) 元,反映居民消費活動逐步恢複,尤其是車市回暖,對消費貸需求有所提振。
與(yu) 此同時,4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224億(yi) 元。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總體(ti) 上看,在房地產(chan) 政策基調依然以穩為(wei) 主的背景下,與(yu) 企業(ye) 貸款相比,新增居民貸款同比增速較為(wei) 溫和。“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受疫情影響嚴(yan) 重的地產(chan) 市場有快速修複的跡象。”唐建偉(wei) 指出。
貸款利率下行是居民住房貸款增加的重要因素。央行在5月10日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3月,5年期以上LPR較上年12月下降5個(ge) 基點至4.75%;個(ge) 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wei) 5.60%,比上年12月下降0.02個(ge) 百分點,同比下降0.08個(ge) 百分點。
對於(yu) 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央行報告中亦明確表示,將持續深化LPR改革,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有序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jia) 基準轉換,疏通貨幣政策傳(chuan) 導機製,用改革的辦法促進社會(hui) 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行。同時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不將房地產(chan) 作為(wei) 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產(chan) 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
新增社融、信貸有望持續改善
展望未來,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後期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還會(hui) 進一步加大,這也意味著企業(ye) 新增信貸和社融有望持續改善。未來一段時間,央行貨幣政策將在總量上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結構上進一步體(ti) 現“精準滴灌”。
根據《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強化逆周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強對流動性供求和國內(nei) 外市場的監測,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M2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速與(yu) 名義(yi) GDP增速基本匹配並略高。
對此,溫彬表示,下階段,麵對世界經濟步入衰退,央行首次提出“保持M2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速與(yu) 名義(yi) GDP增速基本匹配並略高”。可以預見,央行將采取適度的貨幣增長支持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
李建軍(jun) 也表示,下一步,預估央行仍然會(hui) 維持較為(wei) 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給企業(ye) 提供較為(wei) 有利的金融條件,支持企業(ye) 的流動經營資金和長期投資資金的充裕。
王青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央行貨幣政策主軸將是總量適度加大寬鬆、結構繼續精準滴灌。前者主要體(ti) 現在持續實施降息降準,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下移;後者則體(ti) 現在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等實體(ti) 經濟支持力度。
溫彬也建議,在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結構性信貸供給的基礎上,實施降準、下調存款基準利率,助力挖掘我國內(nei) 需市場潛力,刺激國內(nei) 總需求恢複性增長。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