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29 09:40:55 中國交通新聞網

4月12日晚,央視主持人歐陽夏丹與(yu) 王祖藍、鄭爽、蔡明等演員,在2小時的公益直播中帶貨6100萬(wan) 元湖北商品,包括武漢熱幹麵、漢口二廠汽水、臥龍手工老灶鍋巴、恩施玉露茶葉和周黑鴨等在內(nei) 的十餘(yu) 種湖北特色產(chan) 品。
這場直播結束後,百世快遞襄陽市襄州區網點為(wei) 臥龍手工老灶鍋巴發出了1.4萬(wan) 單,是平日裏該產(chan) 品單量的7倍,這是該網點繼“雙11”和“雙12”大型促銷之外的又一個(ge) 單量高峰,也是疫情下複工複產(chan) 後迎來的首個(ge) 旺季。
拿下一半鍋巴市場,五年翻三倍
疫情暴發後,湖北作為(wei) 重災區一度處於(yu) 停擺狀態,直到3月才逐漸進入恢複狀態。襄陽鍋巴生產(chan) 地位於(yu) 鄂西區域,當地許多生產(chan) 鍋巴等食品的加工企業(ye) 都著急複工複產(chan) 。百世快遞襄州網點負責人郭瑞表示,快遞業(ye) 因疫情中斷一個(ge) 多月,導致不少客戶年前的訂單一直積壓,眼看遲遲發不出去,不少消費者已失去耐心選擇退貨。“從(cong) 正月十五開始,很多客戶每天都會(hui) 電話問我複工情況,大家都很著急。”3月16日,作為(wei) 襄陽本地最早恢複運營的快遞網點,襄州網點複工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幫臥龍食品等客戶將積攢已久的訂單安排發貨。
臥龍食品是襄州網點合作多年的客戶之一,主打手工鍋巴、小麻花等老襄陽特產(chan) 食品,其在天貓旗艦店內(nei) 僅(jin) 鍋巴月銷量就超過1萬(wan) 單,而與(yu) 之相似的各類大大小小的食品加工企業(ye) 則構成了襄陽本地特色產(chan) 業(ye) 結構,也成了本地快遞物流行業(ye) 的主要貨量來源。
5年前,郭瑞的父親(qin) 加盟百世快遞在襄陽開設網點,主要業(ye) 務來源便是鍋巴等食品,近年來隨著襄陽鍋巴的知名度越來越大、本地食品加工企業(ye) 的不斷湧現以及電商發展,網點僅(jin) 從(cong) 鍋巴類食品的單量上,便從(cong) 當初的旺季日均3000單增加至如今的上萬(wan) 單,5年時間業(ye) 務量翻了3倍左右。
從(cong) IT跨界接力父親(qin) 掌管快遞網點
市場份額的提高和業(ye) 務量的暴漲,除了受市場經濟和電商發展的影響外,也和網點負責人有著密切聯係。3年前,大學畢業(ye) 後就在上海從(cong) 事IT工作的郭瑞辭職回鄉(xiang) ,從(cong) 父親(qin) 手中接下快遞網點,正式踏入物流行業(ye) 。
為(wei) 了滿足業(ye) 務增長帶來的需求,提供與(yu) 之匹配的服務質量,“招兵買(mai) 馬”成了郭瑞接手後亟需要做的事情,百世快遞鄂西區域的網管負責人李凱稱其舍得投入。最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末,郭瑞斥資60萬(wan) 餘(yu) 元自建了一個(ge) 800平方米的集包工廠,投入最新的集包設備,配備40多名操作工,以提高小、散快件的中轉效率,降低破損和丟(diu) 件的風險,“之前通過第三方進行集包的場地麵積小、設備舊,運力成本較高,自建集包工廠後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降本增效的目標。”郭瑞表示。
襄州網點自建的集包工廠。
襄州網點的絕大部分業(ye) 務量來自客戶在線上電商平台的銷售,尤其遇到促銷活動、“雙11”等,單量便會(hui) 迎來一波激增。為(wei) 保證時效,滿足客戶和消費者的服務需求,郭瑞麵臨(lin) 很大的運力壓力,近幾年他每年都會(hui) 投買(mai) 車輛,目前大大小小的貨車共有15輛。
為(wei) 保障湖北地區民生物資內(nei) 外流通及運輸配送,緩解網點壓力,百世快遞采取了一係列網點扶持措施,為(wei) 遇到線路困難的末端站點,提供班車延伸、線路直發等支持措施,以提升運力保障、提高運輸時效。自2月10日快遞網絡恢複起至4月16日期間,百世快遞在湖北區域累計攬收商品超過1.5萬(wan) 噸,其中,發運臥龍鍋巴277噸。
讓客戶省心,從(cong) 不掉鏈子
複工一個(ge) 月後,襄州網點的業(ye) 務量已逐漸恢複至正常水平,日均進出港件達到2.5萬(wan) 單,其中出港件保持在1.8萬(wan) 單左右。據郭瑞介紹,鍋巴等特產(chan) 食品占據網點出港件量的70%,拿下了當地至少一半的鍋巴市場,其中的秘訣就在於(yu) “讓客戶省心,從(cong) 不掉鏈子”。
在每年“雙11”、“雙12”的半個(ge) 月前,郭瑞就已經忙得團團轉,往返於(yu) 各大客戶之間,對銷量和其他各種問題進行預判,提前3天將車輛、人員和場地等準備就緒,包括與(yu) 分公司對於(yu) 直發線路和運力支持進行溝通協調,有準備地“迎戰”。襄州網點麵對暴漲的快件量絲(si) 毫沒有慌亂(luan) 過,“都能在3天內(nei) 清完。”郭瑞深知,在競爭(zheng) 激烈的快遞市場上,拚的便是時效和服務,“一旦某一個(ge) 環節出現問題,信任感不在,也就沒有口碑而言了。”
郭瑞回憶道,有一次得知快遞成本即將上漲,而對當地快遞市場來說,同步上調客戶的物流成本很可能意味著多年的合作付諸東(dong) 流,“沒有告訴客戶,自己先填補那一部分成本,哪怕暫時少盈利一些也要先穩住客戶。”與(yu) 此同時,郭瑞在與(yu) 客戶的日常交流中助力調整貨品結構,“之前大家都是賣大貨為(wei) 主,而大貨的物流成本普遍較高,調整增加小件後,不僅(jin) 客戶的銷售量上去了,物流成本也有所下降,對我們(men) 雙方來說都是兩(liang) 全其美的事情。”
這件事過後,郭瑞說感覺自己從(cong) 當初的物流小白正式成長了,成了他進入快遞行業(ye) 後印象深刻的難忘經曆。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