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中小企業複工率達76% 仍需加強產業鏈複工協同性

發布時間:2020-03-31 09:15:35 證券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3月30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舉(ju) 辦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截至3月28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平均開工率達到了98.6%,人員平均複崗率達到了89.9%。中小企業(ye) 複工率已經達到了76%,3月份以來日均升幅在1個(ge) 百分點以上。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整體(ti) 上看,隨著國內(nei) 疫情逐步得到控製,我國工業(ye) 的複工複產(chan) 工作有序推進,工業(ye) 生產(chan) 與(yu) 企業(ye) 經營都在不斷好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企業(ye) 境況同樣得到了明顯改善,更加反映出在應對疫情衝(chong) 擊及各種負麵挑戰時,我國經濟的韌性與(yu) 活力之強大。

值得關(guan) 注的是,辛國斌表示,在中小企業(ye) 紓困解難方麵,在央行、銀保監會(hui) 及相關(guan) 金融機構支持下,3000億(yi) 元支持重點疫情防控企業(ye) 的專(zhuan) 項再貸款已累計向5000多家企業(ye) 發放了2000多億(yi) 元,這中間還為(wei) 湖北省預留了一部分資金。企業(ye) 實際承擔利率隻有1.27%左右。5000億(yi) 元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已累計發放了2000多億(yi) 元,貸款利率低於(yu) 4.55%。

“要充分利用好現有3000億(yi) 元的專(zhuan) 項再貸款額度,適時根據企業(ye) 需求再適當增加相應額度,支持銀行向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chan) 、運輸和銷售的重點企業(ye) 提供優(you) 惠利率貸款。”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dong) 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與(yu) 此同時,辛國斌也指出,雖然當前製造業(ye) 複工複產(chan) 呈現出有序推進、積極向好的態勢,但是仍然麵臨(lin) 著人流物流存在堵點,產(chan) 業(ye) 鏈複工複產(chan) 不協同、企業(ye) 經營壓力大等諸多製約,特別是隨著境外疫情加速蔓延,國際間人流、物流、資金流受阻,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動蕩加劇,係統性風險上升。

對此,付一夫認為(wei)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內(nei) 企業(ye) 帶來了一次數字化轉型提速的機遇,這對於(yu) 打造智慧供應鏈、增加供應鏈安全來說意義(yi) 重大。

付一夫建議,需要對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進行深度數字化改造,強化底層係統能力、智慧供應鏈能力和用戶運營能力,不斷完善大數據、雲(yun) 計算、物聯網以及智能終端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各個(ge) 環節進行更加深度的數據采集,從(cong) 而形成消費者、產(chan) 品、服務、營銷、渠道、物流的全麵數字化體(ti) 係,實現整個(ge) 供應鏈體(ti) 係數據的徹底打通,逐步實現上下遊的“四流合一”(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商流),如此既能夠及時響應市場上的各種需求,抑或是對各地市場變化做出提前預判,提高配給效率、降低庫存成本,又能以更加柔性靈活的方式來迎合市場的定製化需求。

談及供應鏈安全問題,劉向東(dong) 表示,前期主要是防止國內(nei) 複工複產(chan) 跟不上訂單需求,而今需要謹防輸入性的風險,特別是訂單流失和進口供應鏈中斷帶來的風險,這就要求國內(nei) 供應鏈尋找進口替代的產(chan) 品和服務,也需要進一步強化企業(ye) 自主研發提升供應鏈優(you) 化配置的能力,及時調整供應網絡適應新形勢下的現實需要。

“在供應鏈安全方麵,應完善專(zhuan) 門的供應鏈安全管理相關(guan) 法律法規,明確各方在供應鏈安全管理中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yi) 務,並加大支持研究供應鏈安全管理相關(guan) 核心技術的力度,同時還應將區塊鏈等新興(xing) 技術應用到供應鏈管理之中,以保證供應鏈上下遊的數據安全與(yu) 穩定。”付一夫說。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