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07 20:04:02 华体会登录界面采購委

“智慧供應鏈與(yu) 金融”係列評論之二十八
直麵疫情,如何通過供應鏈金融幫助中小企業(ye) 脫困?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宋 華
新型肺炎疫情的爆發使得中小企業(ye) 的生存和發展麵臨(lin) 著巨大挑戰,這兩(liang) 天如何幫助中小企業(ye) ,抵禦疫情帶來的危機,成為(wei) 了全社會(hui) 關(guan) 注的重要經濟問題,各地政府也開始紛紛研討政策措施,以幫助中小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前天有位媒體(ti) 記者微信詢問,麵對肆虐的疫情,應該如何從(cong) 供應鏈金融的角度幫助中小企業(ye) ?此外,這是否也是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契機?我認為(wei) 疫情對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尤其是解決(jue) 中小企業(ye) 融資難的問題,會(hui) 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
事實上,從(cong) 2019年下半年開始,供應鏈金融就呈現出外熱內(nei) 冷的狀態,一方麵全國各地、各行業(ye) 都在討論供應鏈金融,政府部門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但另一方麵,金融機構事實上縮緊了對中小企業(ye) 的借貸,有些金融機構幾乎完全中斷了供應鏈金融業(ye) 務。這是由於(yu) 去年下半年的經濟波動,造成中小企業(ye) 的經營愈發艱難,使得借貸的違約可能增大。因此,金融機構不約而同地降低了對中小企業(ye) 的借貸規模。而此次疫情使得中小企業(ye) 的經營壓力和挑戰更大,因為(wei) 疫情必然造成企業(ye) 經營環境嚴(yan) 峻、運營不穩定、利潤率降低,相比去年,運營資金的困難會(hui) 進一步加劇。此外,疫情會(hui) 使整個(ge) 供應鏈麵臨(lin) 巨大挑戰,一是不能正常開工造成的供應鏈運營穩定性受創,二是出口導向型的中小企業(ye) ,其出口壓力將不可避免地進一步增大。上述種種情況,都會(hui) 進一步加大中小企業(ye) 的資金壓力。因而,要真正推動供應鏈金融發展,幫助中小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需要係統地尋找解決(jue) 之道。
首先,從(cong) 產(chan) 業(ye) 企業(ye) 的視角看,此次疫情迫使中小企業(ye) 加緊培育兩(liang) 種能力,一是供應鏈運營的恢複能力,或者說彈性經營能力;二是數字化能力。否則,麵對疫情,難以在本已困難的環境下生存和發展。具體(ti) 而言,中小企業(ye) 本身需要通過數字化提升自身的運營能力,既能提高運營的效率,也能及時將經營能力和行為(wei) 數字傳(chuan) 遞給金融機構,增強獲得支持的力度。另外,對於(yu) 中小企業(ye) 而言,需要有抵禦供應鏈係統風險的能力。疫情對通常的供應鏈運營造成了極大的不確定性,在這一情境下,中小企業(ye) 如何及時調整經營方式、經營流程和業(ye) 務、將風險控製在最小程度,這是企業(ye) 的能力,這種能力在今天尤其重要。例如,在無法正常開工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地通過遠程辦公或者網絡輕生產(chan) 等模式,調整業(ye) 務運營,這已經是很多中小企業(ye) 麵臨(lin) 的挑戰,隻有積極應對而不是被動等待,才能使中小企業(ye) 持續生存和發展。另一個(ge) 值得關(guan) 注的問題是,在疫情的衝(chong) 擊下,產(chan) 業(ye) 中的核心企業(ye) ,特別是國有企業(ye) 應當承擔起扶持中小企業(ye) 生存發展的義(yi) 務。這在供應鏈金融係統中主要表現為(wei) 確權和及時支持,這一問題一直是中國產(chan) 業(ye) 的老大難問題,大企業(ye) 、核心企業(ye) 耍流氓,不確權、不及時支付已成為(wei) 危害商業(ye) 文明的重要現象。而令人擔憂的是,疫情使得中小企業(ye) 經營難以為(wei) 繼,為(wei) 了生存發展,被迫進一步承受大企業(ye) 的欺淩,這可能會(hui) 進一步扭曲、混亂(luan) 商業(ye) 秩序。因此,在當前情況下,應當立刻製定政策措施(哪怕是臨(lin) 時措施),杜絕大企業(ye) 不確權、不及時支付,同時對於(yu) 大企業(ye) 假借供應鏈金融,強迫中小企業(ye) 使用其金融產(chan) 品給予限製。
其次,從(cong) 金融機構的角度看,此次疫情的發生迫切需要金融機構轉變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的服務方式,充分運用互聯網、現代新型信息通訊技術,發展在線數字供應鏈金融。傳(chuan) 統借貸的風險評價(jia) 和管理難以適應目前金融活動的要求,供應鏈金融能夠有效服務中小企業(ye) ,必須建立在及時、透明、可追溯以及關(guan) 聯管理的基礎上。“透明”指的是能夠實時把握中小企業(ye) 的經營狀態和資金使用情況,“及時”指的是任何信息的反饋是零延遲,“可追溯”則是能夠了解供應鏈運營的全過程、追溯任何環節、任何主體(ti) 間發生的憑證票據或者資產(chan) 轉移的過程,“關(guan) 聯管理”是指能把握中小企業(ye) 的各方麵狀況,包括利益相關(guan) 者的狀態。在此次疫情影響下,不同行業(ye) 、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中小企業(ye) 受到衝(chong) 擊的程度不盡一致,有些行業(ye) 可能會(hui) 受到非常大的影響,諸如旅遊、餐飲等,而有些行業(ye) 可能影響較小,甚至還會(hui) 出現需求爆發,諸如農(nong) 產(chan) 品、生物醫藥等。因此,如何精確地了解行業(ye) 和企業(ye) 的狀態,特別是業(ye) 務運營的特點和資金需要的狀況和程度,成為(wei) 了金融機構有效開展供應鏈金融的關(guan) 鍵。此外,中小企業(ye) 一旦恢複生產(chan) 經營,具體(ti) 的經營狀況如何?上下遊業(ye) 務如何開展?單證、票據流轉的狀態如何?資金流動性如何?這些問題都需要借助於(yu) 在線數字化管理來精確把握。而不能像以往一樣,金融機構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來應對中小企業(ye) 違約率高的問題,即不加區分,為(wei) 了控製風險,無論好壞,一律停貸。當然,除了上述舉(ju) 措外,對於(yu) 能夠扶持、可以扶持的中小企業(ye) ,金融機構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來幫助其抗疫情、渡難關(guan) ,包括提供低利率資金、降低擔保、保險費率等等。特別是對於(yu) 那些能夠與(yu) 核心企業(ye) 或平台生態緊密合作的中小企業(ye) ,一旦符合支持的條件和要求,一定要借助於(yu) 在線數字金融服務平台,做到融資到位、支付清分高效。
最後,從(cong) 政府管理的角度看,為(wei) 中小企業(ye) 抗疫情,恢複生產(chan) 、促進供應鏈金融業(ye) 務有序發展創造良好、公平的製度環境是當前最為(wei) 重要的任務。一是降低中小企業(ye) 的稅負,助力供應鏈運營的穩定。為(wei) 保障中小企業(ye) 盡快恢複生產(chan) 經營,或為(wei) 疫情的控製提供必要的服務,政府應當製定政策給予支持,諸如降低或者免除一段時間的稅負,為(wei) 中小企業(ye) 營造良好的製度氛圍;二是推動大企業(ye) ,特別是國有企業(ye) 協助中小企業(ye) 恢複生產(chan) 經營,這是大企業(ye) 或者國有企業(ye) 應當承擔的社會(hui) 責任。如上所述,遏製大企業(ye) 不確權、不及時支付,這是目前急需政策保證的方麵;三是由政府和社會(hui) 各界共同參與(yu) ,組織形成中小企業(ye) 產(chan) 業(ye) 基金,支持麵向中小企業(ye) 供應鏈金融服務。當然,這樣做的關(guan) 鍵在於(yu) 市場化運作,通過大數據和數字化平台,由金融機構和市場部門有針對性地將資金引導到中小企業(ye) ,保障有充足的資金,通過供應鏈金融促進中小實體(ti) 企業(ye) 的發展;四是政府需要探索如何組織各類金融機構,協同幫助中小企業(ye) 發展,特別是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在金融方麵支持中小企業(ye) ,不僅(jin) 僅(jin) 是融資,還涉及到其他很多金融服務,諸如金融資產(chan) 交易、保險、擔保、支付清分等。目前這些金融服務都是割裂的,沒有形成協同一致的服務體(ti) 係,這樣必然也會(hui) 對中小企業(ye) 發展帶來阻礙。因此,我們(men) 需要探索協同金融服務體(ti) 係,即便是供應鏈金融服務,政府也需要積極探索異地開戶、跨行支付清分等體(ti) 製方麵的變革。否則,難保會(hui) 像以往那樣,出台了一係列政策措施,但收效甚微。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