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財政部 > 正文

財政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開展製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4-04-03 16:35:28 財政部網站

財政部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關(guan) 於(yu) 開展製造業(ye) 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

財建〔2024〕1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工業(ye) 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財政局、工業(ye) 和信息化局:

為(wei) 深入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財政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以下統稱兩(liang) 部門)擬組織開展製造業(ye) 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工作。現將有關(guan) 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ti) 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全麵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四次會(hui) 議、全國新型工業(ye) 化推進大會(hui) 部署以及政府工作報告關(guan) 於(yu) “實施製造業(ye) 技術改造升級工程”要求,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大力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新技改,打造一批重大示範項目,促進企業(ye) 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管理創新,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提高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為(wei) 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加快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提供有力支撐。 

(二)支持對象。申報城市原則上應為(wei) 地級市及以上城市,包括各省(區)的省會(hui) 城市、計劃單列市、地級市(州、盟),直轄市所轄區(縣),以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鼓勵地方與(yu) 中央企業(ye) 聯合申報。適當考慮東(dong) 、中、西、東(dong) 北地區發展基礎差異,統籌合理布局。 

二、支持內(nei) 容 

支持城市采用“點線麵”結合的方式組織示範項目,“點”上開展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示範、“線”上開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數字化協同改造示範、“麵”上開展產(chan) 業(ye) 集群及科技產(chan) 業(ye) 園區數字化綠色化改造示範,加快數智技術、綠色技術以及創新產(chan) 品推廣應用。 

(一)“點”上數字化智能化改造。 

1.打造智能工廠。支持企業(ye) 內(nei) 外網改造升級,加快應用5G、工業(ye) 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展“啞”設備改造,部署數控機床、工業(ye) 機器人、智能檢測裝備、智能物流裝備、智能控製裝備等智能製造裝備,推進製造單元、加工中心、產(chan) 線等全業(ye) 務流程數字化改造,建設智能工廠。探索柔性生產(chan) 、共享製造、虛擬製造等新業(ye) 態和基於(yu) 人工智能的智能製造新模式。支持開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改造,加快綠色低碳技術、工藝、裝備應用,建設綠色工廠。 

2.老舊設備更新改造。支持推動石化化工等原材料行業(ye) 老舊裝置綜合技改,加快淘汰超期服役的落後低效設備,提升行業(ye) 數字化、綠色化和本質安全水平。 

(二)“線”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協同數字化改造。 

3.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圍繞產(chan) 業(ye) 鏈重點環節提質升級,重點支持鏈主企業(ye) 、龍頭企業(ye) 製定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協同技術改造方案,聯合10家以上配套企業(ye) 同步實施技術改造。支持鏈主企業(ye) 、龍頭企業(ye) 建設智慧供應鏈、綠色供應鏈,開放數字係統接口,引導供應鏈企業(ye) 接入,在研發設計、生產(chan) 製造、倉(cang) 儲(chu) 物流、經營管理、回收利用等環節實現企業(ye) 間高效協同。 

4.形成重點行業(ye) 典型場景解決(jue) 方案。支持鏈主企業(ye) 、龍頭企業(ye) 依托技術優(you) 勢和自身改造經驗,聯合工業(ye) 軟件企業(ye) 、智能裝備企業(ye) 等編製數字化專(zhuan) 用工具、典型場景建設方案、係統解決(jue) 方案等。構建智能製造、綠色製造、工業(ye) 互聯網等解決(jue) 方案資源池,向上下遊企業(ye) 共享解決(jue) 方案和工具包,實現“一次開發、行業(ye) 複用”。 

(三)“麵”上產(chan) 業(ye) 集群、科技產(chan) 業(ye) 園區整體(ti) 數字化改造。 

5.支持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核心承載園區、高新區等科技產(chan) 業(ye) 園區聚焦主導產(chan) 業(ye) ,組織重點企業(ye) 開展數字化技術改造示範項目建設,引導園區內(nei) 其他企業(ye) “看樣學樣”實施技術改造。鼓勵科技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5G、數據中心、工業(ye) 互聯網、算力等基礎設施,推進人工智能工業(ye) 大模型垂直應用,構建集成互聯、智能綠色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轉型能力中心,培育數字化轉型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商,為(wei) 企業(ye) 技術改造提供評估診斷、場景培育、技術驗證等公共服務。 

三、申報要求 

(一)具備良好基礎。申報城市應具有較好的工業(ye) 經濟發展基礎、主導產(chan) 業(ye) 突出、工業(ye) 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實現較快增長,具備龍頭企業(ye) 引領、重大項目集聚、示範帶動性強等特征。 

(二)聚焦重點行業(ye) 。申報城市應在製造業(ye) 中選擇3個(ge) 左右主導行業(ye) 作為(wei) 技術改造重點,實施期內(nei) 累計開展數字化技術改造的規上企業(ye) 占比應達到80%以上。選取的行業(ye) 應符合國家區域戰略發展規劃和產(chan) 業(ye) 導向,體(ti) 現本地區產(chan) 業(ye) 基礎和特色優(you) 勢,具有產(chan) 值規模較大、產(chan) 業(ye) 集聚度較高等特征。 

(三)明確重點企業(ye) 重點項目。申報城市應在確定的技術改造重點行業(ye) 中,選擇鏈主企業(ye) 、龍頭企業(ye) 和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環節的企業(ye) ,選擇技術水平高、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標誌性重大項目作為(wei) 支持對象,提出重點項目清單。每個(ge) 行業(ye) 至少包含一家鏈主企業(ye) 或龍頭企業(ye) ,每個(ge) 城市至少包含一個(ge) 投資規模超5億(yi) 元的標誌性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實施後,形成一批行業(ye) 內(nei) 標準化的數字化轉型等解決(jue) 方案。 

(四)加強政策協同。申報城市應建立健全支持企業(ye) 技術改造政策體(ti) 係,完善工作機製,探索出台針對性強、實用性高、精準有效的支持政策,加強央地財政政策協同和金融政策協同,強化政策宣傳(chuan) 、資源對接、評估診斷、平台支撐等公共服務能力,為(wei) 企業(ye) 實施技術改造創造良好環境。 

四、資金支持 

(一)資金分配。中央財政對入選城市給予定額獎勵。按照每個(ge) 入選城市不超過3億(yi) 元下達獎補資金,試點實施期第一年撥付50%獎補資金,實施期滿考核評價(jia) 通過後撥付其餘(yu) 50%獎補資金。 

(二)資金使用。獎補資金由入選城市用於(yu) 支持企業(ye) 技術改造項目,支持方式由地方確定,包括投資補助、貸款貼息、擔保費補貼等,對單個(ge) 項目的支持資金最高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20%,已獲得國家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不得重複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服務商培育等項目原則上由地方支持。入選城市應確保專(zhuan) 項資金專(zhuan) 款專(zhuan) 用,不得用於(yu) 財政供養(yang) 單位人員福利、公用經費、機構運轉經費等支出,不得用於(yu) 樓堂館所等基建工程支出,不得用於(yu) 平衡本級預算。 

五、組織實施 

(一)組織申報。由省級工業(ye) 和信息化、財政部門組織城市申報。申報城市應編製實施方案,實施期為(wei) 2-3年,應包括工作基礎、工作目標、實施內(nei) 容、項目總體(ti) 情況、資金使用方向、考核指標、保障措施、其他材料及項目清單等內(nei) 容,並附相關(guan) 證明材料(參考附件)。 

(二)初審推薦。省級工業(ye) 和信息化、財政部門負責審核申報材料,擇優(you) 選定擬申報城市,並向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報送推薦函。每個(ge) 省、自治區最多推薦1個(ge) 地級城市(計劃單列市、兵團不占用名額),直轄市最多推薦1個(ge) 所轄區(縣)。已被兩(liang) 部門納入試點範圍的城市在後續年度中不再重複申報。申報資料由省級工業(ye) 和信息化、財政部門將加蓋公章的紙質版和PDF版(光盤刻錄)各一式兩(liang) 份,於(yu) 2024年4月24日前報送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 

(三)方案遴選。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組織專(zhuan) 家開展競爭(zheng) 性評審,采用書(shu) 麵評審和現場評審結合的方式。書(shu) 麵評審主要審查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科學性,以及申報內(nei) 容是否符合國家戰略和地方實際,提出的工作目標、政策保障等是否切實可行,重點項目清單是否符合要求等。現場評審主要組織申報城市開展現場答辯。根據評審結果,初步確定入選城市名單,並對實施方案提出修改完善建議。 

(四)方案批複。根據評審結果提出入選城市建議名單,經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審核並公示無異議後,確定為(wei) 當年入選城市名單。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對修改完善後的實施方案予以批複,財政部下達獎補資金。入選城市應嚴(yan) 格按照批複的實施方案開展工作,如調整需省級工業(ye) 和信息化、財政主管部門批準同意,並報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備案。 

(五)績效評價(jia) 。省級工業(ye) 和信息化、財政部門應當強化績效目標管理,做好績效運行監控,指導試點城市分年度開展績效自評。兩(liang) 部門將加強績效管理,督促省級工業(ye) 和信息化、財政部門開展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jia) 和結果應用等工作,將績效評價(jia) 結果與(yu) 資金撥付掛鉤。省級工業(ye) 和信息化、財政部門於(yu) 實施期結束後對試點城市開展績效評價(jia) ,形成績效評價(jia) 結果,報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確認。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根據試點工作推進情況及績效評價(jia) 結果等提出財政資金安排建議,財政部根據資金安排建議確定下達獎補資金;對於(yu) 評價(jia) 結果較差的,將視情況嚴(yan) 重程度采取督促整改、暫停試點資格、收回獎補資金等處罰措施。 

附件:202X年XX市(區)製造業(ye) 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實施方案(模板) 

財政部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 

2024年3月21日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