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國務院 > 正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

發布時間:2022-05-26 15:59:15 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

國辦發〔2022〕1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幫扶外貿企業(ye) 應對困難挑戰,實現進出口保穩提質任務目標,助力穩經濟穩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外貿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保障。各地方建立重點外貿企業(ye) 服務保障製度,主動服務,及時掌握和解決(jue) 外貿企業(ye) 的困難問題。涉疫地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級行政區域)所在省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確定重點外貿企業(ye) 名錄和相關(guan) 物流企業(ye) 、人員名錄,對生產(chan) 、物流、用工予以保障,盡快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外貿企業(ye) 複工達產(chan) ,保障外貿供應鏈穩定。(各地方人民政府,商務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促進外貿貨物運輸保通保暢。各地方嚴(yan) 格落實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hui) 議精神及《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製關(guan) 於(yu) 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2〕3號)要求,將外貿貨物納入重要物資範圍,全力保障貨運物流運輸暢通,有運輸需求的外貿企業(ye) ,可按有關(guan) 規定申領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有力有序疏通海空港等集疏運,提高作業(ye) 和通關(guan) 效率。各地要積極優(you) 化作業(ye) 流程,進一步壓縮國際班輪等泊時間,不得層層加碼,出台影響國際集裝箱班輪靠港作業(ye) 效率的措施。加強航空口岸機場海關(guan) 及作業(ye) 人員保障,用好航空貨運運力,保障重要零部件、裝備和產(chan) 品運輸。加強與(yu) 國際貨運班列沿線國家溝通協調,同步提高鐵路口岸通關(guan) 及作業(ye) 效率。進一步提升深港陸路運輸效率和通行能力。(各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guan) 總署、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增強海運物流服務穩外貿功能。各地方、商協會(hui) 組織中小微外貿企業(ye) 加大與(yu) 國際班輪公司對接力度,進一步推動擴大班輪公司直客對接的業(ye) 務規模。加緊研究推進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海運運價(jia) 、運力期貨。依法依規加強對國際海運領域的市場監管,對國際海運市場相關(guan) 主體(ti) 涉嫌不正當競爭(zheng) 、價(jia) 格違法、壟斷等行為(wei) 開展調查處理。各地方協調幫助物流、貨代等企業(ye) 及時赴港口提離冷藏貨物、危險貨物等集裝箱,提升主要港口的貨物中轉效率。(各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證監會(hui) 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動跨境電商加快發展提質增效。針對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cang) 監管模式,加大政策宣傳(chuan) 力度,對實現銷售的貨物,指導企業(ye) 用足用好現行出口退稅政策,及時申報辦理退稅。盡快出台便利跨境電商出口退換貨的政策,適時開展試點。針對跨境電商行業(ye) 特點,加強政策指導,支持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相關(guan) 企業(ye) 申報高新技術企業(ye) 。(商務部、科技部、財政部、海關(guan) 總署、稅務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短期險規模。鼓勵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支持外貿企業(ye) 進一步開拓多元化市場。出口信用保險機構持續做好外貿企業(ye) 承保理賠工作。(財政部、商務部、銀保監會(hui)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大進出口信貸支持。支持銀行機構對於(yu) 發展前景良好但暫時受困的外貿企業(ye) ,不盲目惜貸、抽貸、斷貸、壓貸,根據風險管控要求和企業(ye) 經營實際,滿足企業(ye) 合理資金需求。(銀保監會(hui) 、人民銀行、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進出口銀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微外貿企業(ye) 金融支持。各地方加強“政銀企”對接,梳理一批急需資金的中小微外貿企業(ye) 名單,開展“清單式”管理,按照市場化原則,予以重點支持。加大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微外貿企業(ye) 的支持力度,在去年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ye) 的承保覆蓋麵。優(you) 化中小微外貿企業(ye) 承保和理賠條件,縮短理賠時間。鼓勵銀行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對外貿企業(ye) 特別是中小微外貿企業(ye) 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銀行和保險機構深化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合作,強化對中小微外貿企業(ye) 的融資增信支持,增加信保保單融資規模。(各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hui) 、進出口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快提升外貿企業(ye) 應對匯率風險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各地方麵向外貿企業(ye) ,提供更多匯率避險方麵的培訓、谘詢等公共服務。鼓勵銀行機構創新優(you) 化外匯產(chan) 品,提升基層銀行機構服務能力,積極增加匯率避險首辦戶,優(you) 化網上銀行、線上平台匯率避險模塊,提高業(ye) 務辦理便利性,通過內(nei) 部考核激勵等方式加強對中小微外貿企業(ye) 的匯率避險服務。(各地方人民政府,商務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hui) 、國家外匯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持續優(you) 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環境。支持各地方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商務主管部門加強協作,加大對跨境人民幣結算的宣傳(chuan) 培訓力度。有序開展更高水平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鼓勵銀行機構加強產(chan) 品服務創新,為(wei) 外貿企業(ye) 提供涵蓋人民幣貿易融資、結算在內(nei) 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支持銀行機構在依法合規前提下,通過單證電子化審核等方式簡化結算流程,提高跨境人民幣結算效率。(各地方人民政府,人民銀行、商務部、銀保監會(hui)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促進企業(ye) 用好線上渠道擴大貿易成交。加快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hui) (廣交會(hui) )等展會(hui) 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加強與(yu) 跨境電商平台等聯動互促,積極應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大數據等技術,優(you) 化雲(yun) 上展廳、虛擬展台等展覽新模式,智能對接供采,便利企業(ye) 成交。各地方、重點行業(ye) 協會(hui) 優(you) 化創新線上辦展模式,聚焦重點國別、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特色區域打造國別展、專(zhuan) 業(ye) 展、特色展,幫助企業(ye) 用好線上渠道獲取更多訂單。各地方積極利用外經貿發展專(zhuan) 項資金等相關(guan) 資金,支持中小微企業(ye) 以“境內(nei) 線上對口談、境外線下商品展”等方式參加境外展會(hui) 。商協會(hui) 、貿促機構、駐外機構、海外中資企業(ye) 協會(hui) 積極幫助組展企業(ye) 和參展企業(ye) 對接海外買(mai) 家。(各地方人民政府,商務部、外交部、財政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中國貿促會(hui) 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鼓勵創新、綠色、高附加值產(chan) 品開拓國際市場。各地方工業(ye) 和信息化、商務、中醫藥等部門,支持醫藥企業(ye) 在國際人用藥品注冊(ce) 技術協調會(hui) (ICH)、藥品檢查合作計劃(PIC/S)成員所在國家或地區和世界衛生組織等,注冊(ce) 認證中西藥製劑和生物製品。(各地方人民政府,商務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地方進一步營造良好政策環境,用好外經貿發展專(zhuan) 項資金等相關(guan) 資金,並積極引導社會(hui) 投資,支持企業(ye) 開展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綠色低碳貿易。(各地方人民政府,商務部、財政部按職責分工負責)鼓勵有條件的中資銀行境外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提供境外消費金融產(chan) 品,支持國外消費者購買(mai) 中國品牌汽車。支持更多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ye) 務,擴大二手車出口規模,提升二手車出口質量。(商務部、公安部、銀保監會(hui) 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加強進口促進平台培育建設。鞏固提升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促進進口、服務產(chan) 業(ye) 、提升消費、示範引領等方麵作用,培育新一批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擴大優(you) 質產(chan) 品進口。(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海關(guan) 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國家藥監局、進出口銀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支持加工貿易穩定發展。深化區域交流合作,支持勞動密集型外貿產(chan) 業(ye) 在國內(nei) 梯度轉移、穩定發展,保障就業(ye) 崗位,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區域協調發展。研究將中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的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納入國家鼓勵的產(chan) 業(ye) 目錄,持續引導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支持企業(ye) 在綜合保稅區內(nei) 開展“兩(liang) 頭在外”保稅維修,逐步將大型醫療設備、智能機器人等高附加值、低汙染物排放產(chan) 品納入維修產(chan) 品目錄。探索在綜合保稅區內(nei) 開展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等產(chan) 品保稅再製造試點。(各地方人民政府,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海關(guan) 總署、稅務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各地方、各相關(guan) 部門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堅決(jue) 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高度重視做好穩外貿工作,在支持企業(ye) 保訂單方麵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實現進出口保穩提質任務目標。各地方要結合實際,出台針對性配套措施,認真組織實施,推動各項政策措施在本地區落地見效。商務部要會(hui) 同各相關(guan) 部門加強政策指導,密切跟蹤分析形勢變化,多措並舉(ju) 穩定外貿。各相關(guan) 部門要按職責分工,密切協作配合,抓好貫徹落實,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國務院辦公廳

2022年5月17日

(本文有刪減)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