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國務院 > 正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

發布時間:2020-06-23 09:26:39 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支持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的實施意見

國辦發〔2020〕1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的決(jue) 策部署,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在鼓勵企業(ye) 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chan) 品開拓國內(nei) 市場,著力幫扶外貿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促進外貿基本穩定,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工作原則

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支持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幫助外貿企業(ye) 紓困,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暢通運轉,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發揮企業(ye) 主體(ti) 作用,堅持市場化運作,鼓勵外貿企業(ye) 拓展銷售渠道,促進國內(nei) 消費提質升級。落實地方屬地責任,因地製宜推動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工作,重點幫扶本地區重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外貿企業(ye) 和中小微外貿企業(ye) 。

二、支持出口產(chan) 品進入國內(nei) 市場

(一)加快轉內(nei) 銷市場準入。在2020年底前,對依據出口目的國標準生產(chan) 且相關(guan) 標準技術指標達到我國強製性標準要求的出口產(chan) 品,因疫情影響轉內(nei) 銷的,允許企業(ye) 作出相關(guan) 書(shu) 麵承諾,通過自我符合性聲明的方式進行銷售,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cong) 其規定。外貿企業(ye) 要對出口轉內(nei) 銷產(chan) 品加貼的中文和外文標簽、標識的一致性負責。(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衛生健康委、應急部、鐵路局、民航局、煤礦安監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出口轉內(nei) 銷產(chan) 品涉及強製性產(chan) 品認證(CCC認證)的,應當依法獲得強製性產(chan) 品認證證書(shu) 。繼續深化強製性產(chan) 品認證製度改革,簡化出口轉內(nei) 銷產(chan) 品認證程序,縮短辦理時間。(市場監管總局負責)簡化企業(ye) 辦稅程序。(稅務總局負責)

(二)促進“同線同標同質”發展。支持企業(ye) 發展“同線同標同質”(以下稱“三同”)產(chan) 品,即在同一生產(chan) 線上按照相同標準、相同質量要求生產(chan) 既能出口又可內(nei) 銷的產(chan) 品,幫助企業(ye) 降低成本、實現內(nei) 外銷轉型。擴大“三同”適用範圍至一般消費品、工業(ye) 品領域。(市場監管總局、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開通國內(nei) 生產(chan) 銷售審批快速通道。加快完善“三同”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功能。(市場監管總局負責)開展“三同”產(chan) 品宣傳(chuan) 推廣活動,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中央宣傳(chuan) 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障。支持外貿企業(ye) 與(yu) 品牌商協商出口轉內(nei) 銷產(chan) 品涉及的知識產(chan) 權授權,做好專(zhuan) 利申請、商標注冊(ce) 和著作權登記。加強對外貿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運用的指導和服務。(中央宣傳(chuan) 部、知識產(chan) 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多渠道支持轉內(nei) 銷

(四)搭建轉內(nei) 銷平台。鼓勵外貿企業(ye) 對接電商平台,依托各類網上購物節,設置外貿產(chan) 品專(zhuan) 區。在符合國內(nei) 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引導主要步行街組織開展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專(zhuan) 題活動。組織各地大型商業(ye) 企業(ye) 與(yu) 外貿企業(ye) 開展訂單直采,設立外貿產(chan) 品銷售專(zhuan) 區、專(zhuan) 櫃。組織國內(nei) 采購商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hui) (廣交會(hui) )、中國加工貿易產(chan) 品博覽會(hui) 等采購外貿產(chan) 品。(商務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

(五)發揮有效投資帶動作用。重點結合各地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重大工程(“兩(liang) 新一重”)建設需要,組織對接一批符合條件的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幫助企業(ye) 融入投資項目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引導外貿企業(ye) 積極補鏈固鏈強鏈,推動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加大技術和工藝升級改造力度,參與(yu) 工業(ye) 和通信業(ye) 重大項目建設。(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

(六)精準對接消費需求。引導外貿企業(ye) 精準對接國內(nei) 市場消費升級需求,發揮質量、研發等優(you) 勢,應用大數據、工業(ye) 互聯網等技術,通過個(ge) 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chan) ,研發適銷對路的內(nei) 銷產(chan) 品,創建自有品牌,培育和發展新的消費熱點,推動消費回升。鼓勵外貿企業(ye) 充分利用網上銷售、直播帶貨、場景體(ti) 驗等新業(ye) 態新模式,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

四、加大支持力度

(七)提升轉內(nei) 銷便利化水平。對符合條件可集中辦理內(nei) 銷征稅手續的加工貿易企業(ye) ,在不超過手(賬)冊(ce) 有效期或核銷截止日期的前提下,由每月15日前申報,調整為(wei) 最遲可在季度結束後15天內(nei) 申報。(海關(guan) 總署負責)

(八)做好融資服務和支持。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對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提供金融支持,加強供應鏈金融服務,結合實際開展內(nei) 銷保險項下的保單融資業(ye) 務,加大流動性資金貸款等經營周轉類信貸支持,積極開展應收賬款、存貨、機器設備、倉(cang) 單、訂單等質押融資,依托大型電商平台加強對中小微外貿企業(ye) 直貸業(ye) 務。(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hui) 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加大保險支持力度。支持保險公司加大對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的保障力度,提供多元化的保險服務。(銀保監會(hui) 負責)

(十)加強資金支持。用足用好外經貿發展專(zhuan) 項資金,支持出口轉內(nei) 銷相關(guan) 業(ye) 務培訓、宣傳(chuan) 推介、信息服務等,支持外貿企業(ye) 參加線上線下內(nei) 銷展會(hui) 。(財政部、商務部負責)

五、加強組織實施

各地方人民政府、各有關(guan) 部門要高度重視支持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工作。各地方要根據本地區實際出台針對性配套措施,商務部要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製定具體(ti) 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加強政策指導和業(ye) 務培訓,及時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組織引導媒體(ti) 集中開展宣傳(chuan) 報道,營造支持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的良好環境,引導拓展國內(nei) 市場空間,促進公平競爭(zheng) 。(中央宣傳(chuan) 部、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海關(guan) 總署、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hui) 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

國務院辦公廳

2020年6月17日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