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辦公廳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關(guan) 於(yu) 支持商貿流通企業(ye) 複工營業(ye) 的通知
商辦服貿函〔2020〕10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商務、發展改革、衛生健康主管部門:
為(wei) 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精準有序紮實地推動商貿流通行業(ye) 複工營業(ye) ,實現人財物有序流動、產(chan) 供銷有機銜接、內(nei) 外貿有效貫通,把被抑製、被凍結的消費重新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現就支持商貿流通企業(ye) 複工營業(ye) 有關(guan) 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ti) 要求
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製提出的疫情防控要分區分級、精準施策原則,各地要以省域為(wei) 單位,推動經濟社會(hui) 秩序恢複。在此基礎上,根據民生必需、人員集聚、空間密閉程度等劃分商貿流通企業(ye) 和網點類別,穩妥推進複工營業(ye)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
二、精準劃分企業(ye) 和網點類別
商貿流通企業(ye) 和網點主要包括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家政、洗染、沐浴、美容美發、家電維修、人像攝影、配送、拍賣等行業(ye) 的企業(ye) 和網點。劃分為(wei) 以下類別:
(一)第一類。主要指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活必需商品和服務的企業(ye) 和網點,包括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菜市場、超市、藥店、便利店、加油站和社區糧油、蔬菜、水果、食品店以及餐飲(不含堂食)、家政(僅(jin) 限專(zhuan) 業(ye) 保潔和消毒)、洗染(僅(jin) 限公用紡織品洗染消毒)、家電維修、配送等服務企業(ye) 和網點。
(二)第二類。主要指涉及人民群眾(zhong) 日常生活所需商品和服務的企業(ye) 和網點,包括賓館、餐飲、理發店、洗衣店、步行街、商場、商業(ye) 綜合體(ti) 以及家政、人像攝影等服務企業(ye) 和網點。
(三)第三類。主要指非人民群眾(zhong) 生活必需、人員相對集聚、空間相對密閉的企業(ye) 和網點,由各地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三、實施分區分級分類精準防控
(一)關(guan) 於(yu) 第一類企業(ye) 和網點。各地政府要指導督促此類企業(ye) 和網點在嚴(yan) 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麵複工營業(ye) 。對尚未開業(ye) 的企業(ye) 和網點,要為(wei) 其複工營業(ye) 提供條件,加快複工營業(ye) 的進度。
(二)關(guan) 於(yu) 第二類企業(ye) 和網點。所轄縣區均為(wei) 低風險的省份,要全麵複工營業(ye) ,不得采取審批、備案等方式延緩開工。除湖北、北京以外,對省內(nei) 仍有中風險縣區的省份,各地政府要做好精準防控,有序推動複工營業(ye) 。
(三)關(guan) 於(yu) 第三類企業(ye) 和網點。所轄縣區均為(wei) 低風險的省份,要全麵複工營業(ye) 。除湖北、北京以外,對省內(nei) 仍有中風險縣區的省份,此類企業(ye) 和網點應根據各地方疫情防控職能部門要求決(jue) 定複工營業(ye) 時間。
(四)動態調整管控措施。各地複工營業(ye) 標準應根據疫情風險級別動態調整。如風險級別下調,可有序、分步擴大複工營業(ye) 企業(ye) 和網點範圍;如風險級別上調,應科學、精準界定停業(ye) 的企業(ye) 和網點範圍。
(五)落實企業(ye) 主體(ti) 責任。企業(ye) 要按照有關(guan) 規定認真做好各項防控措施,複工營業(ye) 前要做到責任機製建立到位、防控方案製定到位、員工信息摸排到位、聯動防控機製到位、防控物資準備到位、安全生產(chan) 保障到位;複工營業(ye) 後落實強化消費者安全管控、強化健康申報和體(ti) 溫監測、強化科學佩戴防護用品、強化場所消毒、強化健康教育、強化通風換氣、強化交叉感染風險防控、強化飲食安全等要求。
四、優(you) 化公共管理和服務
(一)排除複工營業(ye) 幹擾。各地要依法依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不得擅自設置超越疫情防控規定的複工營業(ye) 條件;對發現的防控隱患,要指導企業(ye) 迅速整改,及時做好防疫知識的普及和複工營業(ye) 防疫物資保障等工作;杜絕簡單化“一關(guan) 了之”、“一停了之”的一刀切做法;低風險地區之間的人員和貨物流動,必要的健康證明要做到全國互認,不得再設置障礙,不對人員采取隔離措施。
(二)建立訴求響應機製。各地商務、發展改革、衛生健康部門要依托互聯網、電話熱線等,積極搭建企業(ye) 訴求響應平台,密切配合財政、稅務、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銀保
監等部門,及時發布、解釋疫情防控期間出台的支持政策措施,認真聽取企業(ye) 在複工營業(ye) 中遇到的困難和有關(guan) 訴求,幫助企業(ye) 依法有序複工營業(ye) 。
(三)簡化辦事流程。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對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ye) 資質認定、成品油零售經營資格許可、拍賣業(ye) 務許可等事項實行“不見麵審批”服務。通過網上辦理、快遞郵寄、自助服務終端等方式辦理業(ye) 務,建立支持資金審核綠色通道,為(wei) 企業(ye) 提供安全便捷的政務服務。
(四)幫助員工返崗。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通過組織“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等方式幫助企業(ye) 員工返崗。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住宿企業(ye) 按照當地政府的統一安排,為(wei) 外地員工提供返崗前的隔離服務。鼓勵運用“健康碼”等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技術,通過信息共享和信息互認,實現流動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對貧困勞動力返崗複工要優(you) 先幫助,有條件的地方可給予路費、夥(huo) 食費、隔離費用等補貼性支持。
(五)支持采取靈活用工政策。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引導暫時無法完全正常營業(ye) 的餐飲、住宿、家政等企業(ye) 與(yu) 員工緊缺的零售、快遞、配送等企業(ye) ,通過“短期用工共享”等模式,解決(jue) 勞動力短期供需不平衡問題;鼓勵靈活製訂員工借調、小時工等用工製度,滿足特殊時期的用工需求。
五、促進行業(ye) 規範運營
(一)指導實施運營指南。商務部針對疫情防控,組織推動並匯總整理了相關(guan) 行業(ye) 中介組織製訂的零售、餐飲、住宿、洗染、家政、家電維修、人像攝影、美容美發、洗浴等行業(ye) 疫情期間企業(ye) 運營指南(可通過商務部網站服貿司子站https://fms.mofcom.gov.cn和“家政信用查”手機客戶端下載),從(cong) 人員管控、經營場所管理、服務流程、物資儲(chu) 備等方麵做了較為(wei) 全麵的規範。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認真貫徹上述指南類規範,督促企業(ye) 參照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運營,以提振人民群眾(zhong) 安全消費信心。
(二)倡導文明健康消費理念。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指導批發、零售、餐飲、住宿、配送等行業(ye) 推廣節約、環保、放心、健康理念,杜絕非法售賣、烹飪、食用野生動物行為(wei) ,發起分餐和使用公勺公筷雙筷倡議,通過不斷加強自身標準化建設和提高安全健康管理能力來重塑消費信心。
(三)發揮行業(ye) 中介組織作用。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行業(ye) 中介組織在溝通、協調、促進、自律等方麵的作用,使其成為(wei) 政府與(yu) 企業(ye) 之間溝通的橋梁。
六、擴大傳(chuan) 統消費
(一)完善消費基礎設施。加快步行街改造提升,適時推出一批全國示範步行街,啟動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優(you) 化營商和消費環境,改善消費者購物休閑體(ti) 驗,打造消費升級載體(ti) 。發展便利店和菜市場,優(you) 化便利店網點、菜市場布局,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充分發揮經營靈活、貼近社區居民的優(you) 勢,滿足居民生活必需品需求,打造“一刻鍾便民生活服務圈”。打造城鄉(xiang) 便民消費服務中心,推進餐飲、家政、生鮮菜店、便利店、理發、洗衣、代收代繳等生活服務集聚化、便利化發展,滿足城鄉(xiang) 居民日常生活服務需求。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加快重點縣城農(nong) 貿市場、配送投遞、冷鏈物流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二)穩定實物消費。穩住汽車消費,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出台新車購置補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取消皮卡進城限製、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等措施,組織開展汽車促銷活動,實施汽車限購措施地區的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優(you) 化汽車限購措施,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指導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菜市場等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企業(ye) 有序複工營業(ye) ;加大與(yu) 相關(guan) 部門的協調力度,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企業(ye) 加強產(chan) 銷對接,完善物流配送和網點服務,在繼續做好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保供的同時,促進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和銷售。促進境外消費回流,配合財政部完善免稅店政策,做好新增免稅品經營資質企業(ye) 等工作,推動境外消費回流,進一步激發國內(nei) 消費活力。
(三)恢複服務消費。振興(xing) 餐飲住宿消費,在全國範圍內(nei) 遴選若幹知名度高、普及度廣、地方政府重視的著名菜係,提升地方餐飲節展賽事,在疫情結束後組織舉(ju) 辦“中國味道”係列餐飲服務推介活動,擴大參與(yu) 範圍和規模,提高影響力。鼓勵國際國內(nei) 餐飲、住宿服務評價(jia) 機構為(wei) 企業(ye) 提供評價(jia) 服務,引導消費者選擇高品質特色餐飲、住宿服務。發展社區生活服務消費,開展社區生活服務業(ye) 發展試點,在管理製度、發展模式、服務載體(ti) 等方麵進行大膽探索,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引導全國社區生活服務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
(四)促進老字號品牌消費。深入實施中華老字號保護發展工程,建立老字號動態管理機製,培育一批文化特色濃、品牌信譽高、市場競爭(zheng) 力強的中華老字號,適時舉(ju) 辦線上線下同步的“老字號嘉年華”,提高老字號品牌影響力,滿足“國潮”消費新需求。
七、培育壯大新型消費
(一)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充分發揮電商平台企業(ye) 在應急保障供應中的積極作用,鼓勵其與(yu) 超市、便利店、社區商業(ye) 中心、商務樓宇和小區物業(ye) 等合作,不斷創新銷售模式,提供集約化配送。推廣定點收寄、定點投遞、預約送餐等方式。鼓勵有條件的企業(ye) 研發線上產(chan) 品,拓展線上銷售,采用“社區團購+集中配送”“中央廚房+線下配送”“無接觸配送”“餐飲+零售”等新發展模式進行經營。引導企業(ye)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積極下沉社區,滿足社區團購需求。
(二)推動數字化轉型。支持中小商貿流通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引導其上雲(yun) 和向線上拓展,通過互聯網開展商品銷售和服務提供,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無人零售、智能超市等。鼓勵電商平台企業(ye) 充分發揮信息匯集、資源調配、異地協同、遠程服務等方麵的優(you) 勢,與(yu) 平台商戶共度 難關(guan) ,多元化滿足居民生活服務需要,拓展發展空間。進一步推進“雙品網購節”提質擴容。引導電商企業(ye) 以數據為(wei) 依托,精準匹配網絡消費新需求,大力發展個(ge) 性化訂製、柔性化生產(chan) ,打造“小而美”網絡品牌。高標準吸納更多商品交易電商平台,推出更多智能化、品質化、綠色化產(chan) 品。新增服務交易電商平台,加快推廣生活服務一體(ti) 化消費,形成電商促進消費升級的長效機製。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化水平。進一步擴大農(nong) 產(chan) 品“三品一標”認證幫扶企業(ye) 覆蓋麵,組織電商扶貧聯盟成員對接幫扶已獲得“三品一標”認證的首批企業(ye) ,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化水平,推動貧困地區品牌推介洽談活動落地實施,助力脫貧攻堅。
(三)完善物流體(ti) 係。優(you) 化末端配送。推動明確園區、社區、辦公樓宇等地智能自助提貨櫃、末端取貨網點的公益屬性,允許其繼續運營,並為(wei) 快遞員開展業(ye) 務提供便利。在保證食品安全、不影響交通的前提下,有條件的地方可允許企業(ye) 采取“店鋪外擺”、“露天市場”等方式進行銷售。強化電商與(yu) 快遞物流聯動。指導電商企業(ye) 與(yu) 快遞物流企業(ye) 加強業(ye) 務聯動,推廣庫存前置、智能分倉(cang) 、倉(cang) 配一體(ti) 化等服務,提高供應鏈協同效率。推動物流體(ti) 係創新。商貿流通領域供應鏈體(ti) 係建設試點地區的商務主管部門要指導試點企業(ye) 強化生活必需品供應鏈協同作用,加強物流配送中心開放共享,推廣應用標準托盤、周轉箱等單元化物流器具,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保障生活必需品及時供應。
各地商務、發展改革、衛生健康部門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緊緊圍繞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zheng) 、總體(ti) 戰、阻擊戰的目標,勇於(yu) 擔當、迎難而上,積極支持商貿流通企業(ye) 複工營業(ye) ,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保持商務健康發展、經濟平穩運行、社會(hui) 和諧穩定。
商務部辦公廳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2020年3月19日
商
最新政策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公安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工作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全麵推廣應用道路運輸電子證照的通知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意見
- 交通運輸部 財政部關於實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的通知
-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印發《北京市加快國四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促進更新輕型新能源貨車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 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監管總局 中國證監會 國家外匯局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金融支持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印發 《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措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