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商務部 > 正文

商務部等19部門出台關於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

發布時間:2015-09-01 16:05:32 商務部新聞辦公室

為(wei) 貫徹落實2015年中央1號文件、《國務院關(guan) 於(yu)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精神,進一步推動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商務部等19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農(nong) 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國農(nong) 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農(nong) 村商業(ye) 模式不斷創新,服務內(nei) 容不斷豐(feng) 富,電子交易規模不斷擴大。但總體(ti) 上我國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仍處於(yu) 起步階段,存在著市場主體(ti) 發育不健全、物流配送等基礎設施滯後、發展環境不完善和人才缺乏等問題。

《意見》強調,加快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是創新商業(ye) 模式、完善農(nong) 村現代市場體(ti) 係的必然選擇,是提高農(nong) 民收入、釋放農(nong) 村消費潛力的重要舉(ju) 措,是統籌城鄉(xiang) 發展、改善民生的客觀要求,對於(yu) 進一步深化農(nong) 村改革、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yi) 。

《意見》要求,按照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和新“四化”同步發展的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加強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政策環境,深化農(nong) 村流通體(ti) 製改革,創新農(nong) 村商業(ye) 模式,培育和壯大農(nong) 村電子商務主體(ti) ,發展線上線下融合、覆蓋全程、綜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實惠的現代農(nong) 村商品流通和服務網絡。

《意見》提出,爭(zheng) 取到2020年,在全國培育一批具有典型帶動作用的農(nong) 村電子商務示範縣。電子商務在降低農(nong) 村流通成本、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商品化率和農(nong) 民收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增加農(nong) 村就業(ye) 、帶動扶貧開發等方麵取得明顯成效,農(nong) 村流通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推動農(nong) 村經濟社會(hui) 健康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重點是加強工業(ye) 品下鄉(xiang) 、農(nong) 村產(chan) 品進城、農(nong) 資流通、農(nong) 村綜合服務及電商扶貧開發。

《意見》針對目前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cong) 培育多元化電子商務市場主體(ti) 、加強農(nong) 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環境等方麵提出了10項舉(ju) 措:一是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各類資本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二是積極培育農(nong) 村電子商務服務企業(ye) ;三是鼓勵農(nong) 民依托電子商務進行創業(ye) ;四是加強農(nong) 村寬帶、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五是提高農(nong) 村物流配送能力;六是搭建多層次發展平台;七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八是加強農(nong) 村電商人才的培養(yang) ;九是規範農(nong) 村電子商務市場秩序;十是開展示範宣傳(chuan) 和推廣。


附件:  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的意見

 

商務部等19部門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農(nong) 村

電子商務的意見

商建發【2015】30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商務、發展改革、工業(ye) 和信息化、財政、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

交通運輸、農(nong) 業(ye) 、人民銀行、工商、質監(市場監督管理)、銀監、證監、保監、郵政、扶貧、供銷合作、共青團、婦聯、殘聯主管部門: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農(nong) 村基礎設施的完善,我國農(nong) 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農(nong) 村商業(ye) 模式不斷創新,服務內(nei) 容不斷豐(feng) 富,電子商務交易規模不斷擴大。但總體(ti) 上我國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仍處於(yu) 起步階段,存在著市場主體(ti) 發育不健全、物流配送等基礎設施滯後、發展環境不完善和人才缺乏等問題。

加快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是創新商業(ye) 模式、完善農(nong) 村現代市場體(ti) 係的必然選擇,是轉變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調整農(nong) 業(ye) 結構的重要抓手,是增加農(nong) 民收入、釋放農(nong) 村消費潛力的重要舉(ju) 措,是統籌城鄉(xiang) 發展、改善民生的客觀要求,對於(yu) 進一步深化農(nong) 村改革、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yi)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nong) 業(ye) 現代化建設的若幹意見》(中發﹝2015﹞1號)和《國務院關(guan) 於(yu)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國發﹝2015﹞24號)的要求,為(wei) 加快推進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ti) 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hui) 精神,按照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和新型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同步發展的要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政策環境,深化農(nong) 村流通體(ti) 製改革,創新農(nong) 村商業(ye) 模式,培育和壯大農(nong) 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ti) ,發展線上線下融合、覆蓋全程、綜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實惠的現代農(nong) 村商品流通和服務網絡。

(二)基本原則。

1.市場為(wei) 主、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突出企業(ye) 的主體(ti) 地位。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完善政策、強化服務、搭建平台,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依法維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為(wei) 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營造平等參與(yu) 、公平競爭(zheng) 的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ti) 的活力。

2.統籌規劃、創新發展。將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納入區域發展戰略和新型城鎮化規劃,作為(wei) 農(nong) 村發展的重要引擎和產(chan) 業(ye) 支撐,促進城鄉(xiang) 互補、協調發展。以商業(ye) 模式創新推動管理創新和體(ti) 製創新,改造傳(chuan) 統商業(ye) 的業(ye) 務流程,提升農(nong) 村流通現代化水平,促進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3.實事求是、因地製宜。結合本地區農(nong) 村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人文環境和自然資源等基礎條件,認真研究分析,著眼長遠,理性推進。注重發揮基層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因縣而異,探索適合本地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的路徑和模式。

4.以點帶麵、重點突破。先行先試、集中力量解決(jue) 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務求實效,對老少邊窮地區要重點扶持、優(you) 先試點;總結先行地區經驗,不斷提升示範效應,形成推廣機製。

(三)發展目標。

爭(zheng) 取到2020年,在全國培育一批具有典型帶動作用的農(nong) 村電子商務示範縣。電子商務在降低農(nong) 村流通成本、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商品化率和農(nong) 民收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增加農(nong) 村就業(ye) 、帶動扶貧開發等方麵取得明顯成效,農(nong) 村流通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推動農(nong) 村經濟社會(hui) 健康快速發展。

二、提升農(nong) 村電子商務應用水平

(四)建設新型農(nong) 村日用消費品流通網絡。

適應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組織變化趨勢,充分利用“萬(wan) 村千鄉(xiang) ”、信息進村入戶、交通、郵政、供銷合作社和商貿企業(ye) 等現有農(nong) 村渠道資源,與(yu) 電子商務平台實現優(you) 勢互補,加強服務資源整合。推動傳(chuan) 統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轉型升級,創新商業(ye) 模式,促進業(ye) 務流程和組織結構的優(you) 化重組,增強產(chan) 、供、銷協同能力,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支持電子商務企業(ye) 渠道下沉。加強縣級電子商務運營中心、鄉(xiang) 鎮商貿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設,鼓勵“萬(wan) 村千鄉(xiang) ”等企業(ye) 向村級店提供B2B網上商品批發和配送服務。鼓勵將具備條件的村級農(nong) 家店、供銷合作社基層網點、農(nong) 村郵政局所、村郵站、快遞網點、信息進村入戶村級信息服務站等改造為(wei) 農(nong) 村電子商務服務點,加強與(yu) 農(nong) 村基層綜合公共服務平台的共享共用,推動建立覆蓋縣、鄉(xiang) 、村的電子商務運營網絡。

(五)加快推進農(nong) 村產(chan) 品電子商務。

以農(nong) 產(chan) 品、農(nong) 村製品等為(wei) 重點,通過加強對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應用,提升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培育農(nong) 村產(chan) 品品牌,提高商品化率和電子商務交易比例,帶動農(nong) 民增收。與(yu) 農(nong) 村和農(nong) 民特點相結合,研究發展休閑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等個(ge) 性化、體(ti) 驗式的農(nong) 村電子商務。指導和支持種養(yang) 大戶、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等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和供銷合作社、扶貧龍頭企業(ye) 、涉農(nong) 殘疾人扶貧基地等,對接電商平台,重點推動電商平台開設農(nong) 業(ye) 電商專(zhuan) 區、降低平台使用費用和提供互聯網金融服務等,實現“三品一標”、“名特優(you) 新”、“一村一品”農(nong) 產(chan) 品上網銷售。鼓勵有條件的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和零售市場進行網上分銷,構建與(yu) 實體(ti) 市場互為(wei) 支撐的電子商務平台,對標準化程度較高的農(nong) 產(chan) 品探索開展網上批發交易。鼓勵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與(yu) 城市郵政局所、快遞網點和社區直接對接,開展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基地+社區直供”電子商務業(ye) 務。從(cong) 大型生產(chan) 基地和批發商等團體(ti) 用戶入手,發揮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優(you) 勢,在農(nong) 產(chan) 品主產(chan) 區和主銷區之間探索形成線上線下高效銜接的農(nong) 產(chan) 品交易模式。

(六)鼓勵發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電子商務。

組織相關(guan) 企業(ye) 、合作社,依托電商平台和“萬(wan) 村千鄉(xiang) ”農(nong) 資店、供銷合作社農(nong) 資連鎖店、農(nong) 村郵政局所、村郵站、鄉(xiang) 村快遞網點、信息進村入戶村級信息服務站等,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服務,並開展化肥、種子、農(nong) 藥等生產(chan) 資料電子商務,推動放心農(nong) 資進農(nong) 家,為(wei) 農(nong) 民提供優(you) 質、實惠、可追溯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發揮農(nong) 資企業(ye) 和研究機構的技術優(you) 勢,將農(nong) 資研發、生產(chan) 、銷售與(yu) 指導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相結合,通過網絡、手機等提供及時、專(zhuan) 業(ye) 、貼心的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服務,與(yu) 電子商務緊密結合,加強使用技術指導服務體(ti) 係建設,宣傳(chuan) 、應用和推廣農(nong) 業(ye) 最新科研成果。

(七)大力發展農(nong) 村服務業(ye) 。

按照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求,逐步增加農(nong) 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功能,實現一網多用,縮小城鄉(xiang) 居民在商品和服務消費上的差距。鼓勵與(yu) 服務業(ye) 企業(ye) 、金融機構等加強合作,提高大數據分析能力,在不斷完善農(nong) 民網絡購物功能的基礎上,逐步疊加手機充值、票務代購、水電氣費繳納、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銷售、小額取現、信用貸款、家電維修、養(yang) 老、醫療、土地流轉等功能,進一步提高農(nong) 村生產(chan) 、生活服務水平。與(yu) 城市社區電子商務係統有機結合,實現城鄉(xiang) 互補和融合發展。

(八)提高電子商務扶貧開發水平。

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原則,創新扶貧開發工作機製,把電子商務納入扶貧開發工作體(ti) 係。積極推進電商扶貧工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村,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鼓勵引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和搬遷人口發展電子商務。提升貧困地區交通物流、網絡通訊等發展水平,增強貧困地區利用電商創業(ye) 、就業(ye) 能力,推動貧困地區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旅遊產(chan) 品銷售,增加貧困戶收入。鼓勵引導電商企業(ye) 開辟貧困老區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網上銷售平台,與(yu) 合作社、種養(yang) 大戶建立直采直供關(guan) 係。到2020年,對有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村實現電商扶貧全覆蓋。

三、培育多元化農(nong) 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ti)

(九)鼓勵各類資本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

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郵政、快遞等各類社會(hui) 資本加強合作,實現優(you) 勢資源的對接與(yu) 整合,參與(yu) 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加快實施“快遞下鄉(xiang) ”工程,支持快遞企業(ye) “向下”、“向西”發展。支持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創新和拓展涉農(nong) 電商業(ye) 務。引導涉農(nong) 信息發布平台向在線交易和電商平台轉型,提升服務功能。

(十)積極培育農(nong) 村電子商務服務企業(ye) 。

引導電子商務服務企業(ye) 拓展農(nong) 村業(ye) 務,支持組建區域性農(nong) 村電子商務協會(hui) 等行業(ye) 組織,成立專(zhuan) 業(ye) 服務機構等。為(wei) 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提供谘詢、人員培訓、技術支持、網店建設、品牌培育、品質控製、營銷推廣、物流解決(jue) 、代理運營等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引導市場主體(ti) 規範有序發展,培育一批紮根農(nong) 村的電子商務服務企業(ye) 。

(十一)鼓勵農(nong) 民依托電子商務進行創業(ye) 。

實施農(nong) 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和巾幗電商創業(ye) 行動。以返鄉(xiang) 高校畢業(ye) 生、返鄉(xiang) 青年、大學生村官、農(nong) 村青年、巾幗致富帶頭人、退伍軍(jun) 人等為(wei) 重點,培養(yang) 一批農(nong) 村電子商務帶頭人和實用型人才,切實發揮他們(men) 在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引領和示範作用。指導具有特色商品生產(chan) 基礎的鄉(xiang) 村開展電子商務,吸引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創業(ye) 就業(ye) ,引導農(nong) 民立足農(nong) 村、對接城市,探索農(nong) 村創業(ye) 新模式。各類農(nong) 村電子商務運營網點要積極吸收農(nong) 村婦女、殘疾人士等就業(ye) 。

四、加強農(nong) 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

(十二)加強農(nong) 村寬帶、公路等設施建設。

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chang) 機製,加快農(nong) 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寬帶普及,推進“寬帶中國”建設,促進寬帶網絡提速降費,積極推動4G和移動互聯網技術應用。以建製村通硬化路為(wei) 重點加快農(nong) 村公路建設,推進城鄉(xiang) 客運一體(ti) 化,推動有條件的地區實施公交化改造。

(十三)提高農(nong) 村物流配送能力。

加強交通運輸、商貿流通、農(nong) 業(ye) 、供銷、郵政各部門和單位及電商、快遞企業(ye) 等相關(guan) 農(nong) 村物流服務網絡和設施的共享銜接,發揮好郵政點多麵廣和普遍服務的優(you) 勢,逐步完善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節點基礎設施網絡,鼓勵多站合一、資源共享,共同推動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建設,打通農(nong) 村電子商務“最後一公裏”。推動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在農(nong) 村的發展,建立完善農(nong) 村公共倉(cang) 儲(chu) 配送體(ti) 係,重點支持老少邊窮地區物流設施建設。

五、創建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有利環境

(十四)搭建多層次發展平台。

鼓勵電商基礎較好的地方積極協調落實項目用地、利用閑置廠房等建設農(nong) 村特色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基地、園區或綜合運營服務中心,發揮孵化功能,為(wei) 當地網商、創業(ye) 青年和婦女等提供低成本的辦公用房、網絡通信、培訓、攝影、倉(cang) 儲(chu) 配送等公共服務,促進網商在農(nong) 村的集聚發展。支持地方依托第三方綜合電商平台,開設地方特色館,搭建區域性電商服務平台。促進線下產(chan) 業(ye) 發展平台和線上電商交易平台的結合,推動網絡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的融合。研究建立適合農(nong) 村情況的電子商務標準、統計製度等。發揮各類農(nong) 業(ye) 信息資源優(you) 勢,逐步覆蓋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流通、銷售和消費全程,提高市場信息傳(chuan) 導效應,引導農(nong) 民開展訂單生產(chan) 。

(十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通過拓寬社會(hui) 融資渠道設立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基金。鼓勵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助農(nong) 取款服務點相互依托建設,實現優(you) 勢互補、資源整合,提高利用效率。提高農(nong) 村電商的大數據分析能力,支持銀行業(ye) 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研發適合農(nong) 村特點、滿足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需求的網上支付、手機支付、供應鏈貸款等金融產(chan) 品,加強有關(guan) 風險控製,保障客戶信息安全和資金安全。加大對電商創業(ye) 農(nong) 民的授信和貸款支持。充分利用各地設計開發的“青”字號專(zhuan) 屬金融產(chan) 品,或依托金融機構現有產(chan) 品,設計“青”字號電商創業(ye) 金融服務項目,支持農(nong) 村青年創業(ye) 。協調各類農(nong) 業(ye) 信貸擔保機構,簡化農(nong) 村網商小額短期貸款辦理手續,對信譽良好、符合政策條件的農(nong) 村網商,可按規定享受創業(ye) 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

(十六)加強培訓和人才培養(yang) 。

依托現有培訓項目和資源,支持電子商務企業(ye) 、各類培訓機構、協會(hui) 對機關(guan) 、企業(ye) 、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和農(nong) 民等,進行電子商務政策、理論、運營、操作等方麵培訓。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建立專(zhuan) 業(ye) 的電商人才培訓基地和師資隊伍,努力培養(yang) 一批既懂理論、又懂業(ye) 務、會(hui) 經營網店、能帶頭致富的複合型人才。引導具有實踐經驗的電商從(cong) 業(ye) 者返鄉(xiang) 創業(ye) ,鼓勵電子商務職業(ye) 經理人到農(nong) 村發展。進一步降低農(nong) 村電商人才就業(ye) 保障等方麵的門檻。

(十七)規範市場秩序。

加強網絡市場監管,打擊製售假冒偽(wei) 劣商品、虛假宣傳(chuan) 、不正當競爭(zheng) 和侵犯知識產(chan) 權等違法行為(wei) ,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守法誠信經營。督促第三方交易平台加強內(nei) 部管理,規範主體(ti) 準入,遏製“刷信用”等欺詐行為(wei) 。維護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秩序,營造良好創業(ye) 營商環境。推進農(nong) 村電子商務誠信建設。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標準化、檢驗檢測、安全監控、分級包裝、冷鏈倉(cang) 儲(chu) 、加工配送、追溯體(ti) 係等技術、設施的研究、應用和建設,提高對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和流通等環節的質量管控水平,建立完善質量保障體(ti) 係。

(十八)開展示範和宣傳(chuan) 推廣。

開展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認真總結示範地區經驗做法,梳理典型案例,對開展電商創業(ye) 的農(nong) 村青年、農(nong) 村婦女、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和農(nong) 村商業(ye) 模式等進行總結推廣。加大宣傳(chuan) 力度,推動社會(hui) 各界關(guan) 注和支持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加強地區間溝通與(yu) 交流,促進合作共贏發展。

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是三農(nong) 工作的新領域。各地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打破傳(chuan) 統觀念和模式,大膽探索創新,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部門溝通協調,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政府服務意識和水平,推動農(nong) 村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促進農(nong) 村現代市場體(ti) 係建立完善,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進程。

附件: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重點工作

 

 

商務部

發展改革委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

交通運輸部

農(nong) 業(ye) 部

人民銀行

工商總局

質監總局

銀監會(hui)

證監會(hui)

保監會(hui)

郵政局

國務院扶貧辦

供銷合作總社

共青團中央

全國婦聯

中國殘聯

 

2015年8月21日

 

附件:

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重點工作

 

工作名稱

工作內(nei) 容

牽頭部門

一、農(nong) 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

加強農(nong) 村青年電子商務培訓,引導農(nong) 村青年運用電子商務創業(ye) 就業(ye) ,提高農(nong) 村青年在縣、鄉(xiang) 、村電子商務服務體(ti) 係建設中的作用。

共青團中央

二、快遞向西向下服務拓展工程

完善中西部、農(nong) 村地區快遞基礎設施,發揮電子商務與(yu) 快遞服務的協同作用,提升快遞服務對農(nong) 村電子商務的支撐能力和水平。

郵政局

三、電商扶貧工程

在貧困縣開展電商扶貧試點,重點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推動貧困地區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旅遊產(chan) 品銷售。

扶貧辦

四、巾幗電商創業(ye) 行動

建立適應婦女創業(ye) 的網絡化、實訓式電子商務培育模式,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助推農(nong) 村婦女創業(ye) 致富。

全國婦聯

五、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

培育一批農(nong) 村電子商務示範縣,健全農(nong) 村電子商務支撐服務體(ti) 係,擴大農(nong) 村電子商務應用領域,提高農(nong) 村電子商務應用能力,改善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環境。

財政部、商務部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