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國務院 > 正文

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 領導小組關於印發當前春耕生產 工作指南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0-03-04 09:24:09 中國政府網

國發明電〔2020〕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dang) 委和人民政府,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有關(guan) 部門:

現將《當前春耕生產(chan) 工作指南》印發給你們(men) ,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工作領導小組        

2020年3月2日        

當前春耕生產(chan) 工作指南

為(wei) 認真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部署會(hui) 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上的部署要求,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chan) 工作,分區分級恢複生產(chan) 秩序,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奪取糧食和農(nong) 業(ye) 豐(feng) 收,為(wei) 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特製定本指南。

一、壓實責任確保春播糧食麵積

(一)壓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製。將做好春耕生產(chan) 工作作為(wei) 糧食安全省長責任製考核的重要內(nei) 容,年底通報考核結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糧食播種麵積和產(chan) 量要穩定在上年水平。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主產(chan) 區要努力發揮優(you) 勢,產(chan) 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要保持應有的自給率,共同承擔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抓緊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市到縣,層層壓實責任。

(二)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各地要落實好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統籌實施好玉米、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和稻穀補貼政策,推進小麥、稻穀、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穩定農(nong) 民收益預期,保護和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加強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給農(nong) 民吃上“定心丸”。

(三)穩定春播糧食麵積。引導農(nong) 民合理安排種植結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恢複雙季稻麵積,穩定早稻麵積並力爭(zheng) 有所擴大。適當調整輪作休耕試點,擴大輪作、減少休耕,輪作以種植糧食作物為(wei) 主。糧改飼政策主要支持北方農(nong) 牧交錯帶。要通過代耕代種等方式幫助缺乏勞動力的農(nong) 戶種足種滿,杜絕耕地撂荒。

二、分級分類盡快恢複春耕生產(chan) 秩序

(四)細化農(nong) 村疫情防控方案。落實分類細化農(nong) 村疫情防控科學指導的要求,從(cong) 農(nong) 村實際出發,以縣域為(wei) 單位,抓緊製定差異化防控措施,劃小管控單元,科學防控、精準施策,糾正偏頗和極端做法,不搞“一刀切”。打通農(nong) 資供應、農(nong) 機作業(ye) 、農(nong) 民下田等堵點,盡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春耕生產(chan) 的影響。

(五)低風險地區全麵恢複生產(chan) 秩序。低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策略,盡快全麵恢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秩序。保障城鄉(xiang) 交通運輸正常運轉,不得封路封村,確保農(nong) 民正常下田、農(nong) 機順利上路、農(nong) 資順暢流通。抓緊動員農(nong) 民下田,開展施肥打藥、育秧泡田、深鬆整地、除草修剪等農(nong) 事活動,推動春耕生產(chan) 全麵展開。

(六)中風險地區有序恢複生產(chan) 秩序。中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內(nei) 防擴散”策略,盡快有序恢複春耕生產(chan) 秩序。在采取必要防控措施的同時,保證農(nong) 資、農(nong) 產(chan) 品正常流通,根據疫情防控實際,合理安排春耕生產(chan) ,組織農(nong) 民錯時下田、錯峰作業(ye) ,做到疫情防控與(yu) 春耕生產(chan) 統籌推進。

(七)高風險地區穩妥恢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高風險地區在繼續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根據疫情態勢逐步恢複春耕生產(chan) 。田間野外作業(ye) 、人員密度低的地區,因地製宜組織農(nong) 民開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作業(ye) 空間密閉、人員較為(wei) 密集的地區,組織農(nong) 民錯時錯峰下田,避免人員聚集。疫情最重的湖北和疫情較重的省份,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在做好防控前提下組織農(nong) 民開展春耕生產(chan) 。

三、分區按時抓好春管春耕

(八)南方早稻產(chan) 區抓好育秧栽插。華南稻區2月下旬開始育秧,長江流域3月中旬育秧。指導農(nong) 民選擇高產(chan) 優(you) 質早稻品種,及早備足種子。適時浸種泡田,搶晴播種育秧,大力推廣工廠化育秧、集中育秧。加強秧田管理,科學調控肥水,培育壯秧。加快栽插進度,擴大機插秧麵積,確保種在適播期。

(九)夏糧主產(chan) 區做好麥田管理。2月下旬江淮、黃淮南部冬小麥進入返青起身期,3月上中旬大部分冬小麥返青起身,春管進入高峰期。因苗施策,分類管理,合理調控肥水,落實促弱控旺措施。防範“倒春寒”等災害,適時灌水、追肥。及早準備藥劑藥械,防控重大病蟲害,組織開展統防統治。

(十)長江流域中稻產(chan) 區做好育秧準備。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中稻開始浸種育秧,5月下旬至6月上旬開始移栽。根據季節安排、茬口銜接、品種生育期,適時播種育秧。推廣集中育秧、旱育秧或濕潤育秧,確保苗齊苗勻苗壯。及時泡田整地,適時移栽,合理確定密度,提高栽插質量。

(十一)東(dong) 北西北地區做好春耕備耕。4月上中旬東(dong) 北水稻開始浸種育秧,4月中旬至5月上旬東(dong) 北西北旱地作物開始播種。科學確定主推品種,指導農(nong) 民選用適期品種,防止越區種植。及時下擺種子、化肥、農(nong) 藥、農(nong) 膜等農(nong) 資。適時開展春整地、春覆膜,加強墒情監測,檢修調試機械,組織農(nong) 機搶早整地。

(十二)做好春灌用水調度。根據農(nong) 作物需水要求,做好春灌用水計劃,加強灌溉用水調配。充分發揮農(nong) 民用水合作組織作用,維護好灌溉秩序。利用灌溉間隙,加快完善灌排設施,保障春灌用水。

四、保障春耕生產(chan) 農(nong) 資供應

(十三)推動農(nong) 資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組織指導種子、化肥、農(nong) 藥、農(nong) 膜等關(guan) 係春耕生產(chan) 的農(nong) 資生產(chan) 企業(ye) 做好工作場所疫情防控、員工個(ge) 人防護,盡快全麵複工複產(chan) ,提高開工負荷,切實增加市場供應。因缺乏勞動力影響正常複工複產(chan) 的,及時采取用工替代等措施,加強地區間勞務供需對接。

(十四)推進農(nong) 資到村到戶。突出解決(jue) 農(nong) 資運銷“最後一公裏”受阻問題,建立農(nong) 資“點對點”保供以及化肥生產(chan) 原輔料和產(chan) 品運輸綠色通道,禁止違法設卡攔截、斷路封路等行為(wei) ,暢通農(nong) 資運輸。調度農(nong) 資供需情況,建立鄉(xiang) 村應急配送機製,保障即時配送,盡早有序恢複門店營業(ye) 。

(十五)加強農(nong) 資市場監管。瞄準農(nong) 資經營集散地、春耕春管重點地區,圍繞重點農(nong) 資品種,依法依規加強監督執法,開展質量監督抽查,查找問題隱患,嚴(yan) 厲打擊製售假劣農(nong) 資、哄抬價(jia) 格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嚴(yan) 肅查處假劣農(nong) 資案件。

五、抓好科學防災減災

(十六)加強農(nong) 田水利建設。著力解決(jue) 砂石原料、機械、人員等運輸難進場難問題,推動春季農(nong) 田水利工程和高標準農(nong) 田盡快複工建設,確保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完善工程建設驗收監督檢查機製,建一塊成一塊,提升抗禦自然災害能力。

(十七)防範自然災害。今年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趨勢較為(wei) 明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增多,要重點做好防寒抗凍和防澇抗旱。加強監測預警,及早製修訂災害防範預案,做好物資和技術準備。強化技術服務,指導農(nong) 民落實抗災救災和災後恢複生產(chan) 措施。

(十八)防控重大病蟲害。加強西南、漢水流域、黃淮海地區小麥條鏽病和江淮、黃淮地區小麥赤黴病監測防治。特別要做好草地貪夜蛾分區防控,實施防線前移、劃區布防,開展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堅決(jue) 遏製病蟲害擴散蔓延。加強沙漠蝗入侵監測預警,做好藥劑藥械準備,確保一旦發生立即消滅。

六、創新方法開展指導服務

(十九)搞好技術指導培訓。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微信、“12316”平台等手段,組織專(zhuan) 家開展在線培訓、在線指導、在線答疑。組織農(nong) 技人員在做好個(ge) 人防護的前提下,開展必要的實地指導,幫助農(nong) 民解決(jue) 春耕生產(chan) 實際困難。

(二十)做好規模主體(ti) 幫扶。支持農(nong) 業(ye) 規模經營主體(ti) 特別是設施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主體(ti) ,積極組織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和閑置勞動力等,解決(jue) 生產(chan) 用工難題。有序組織農(nong) 民工返崗複工,采取“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服務。幫助糧食生產(chan) 規模經營主體(ti) 搞好土地流轉合同簽訂、續簽等。各地在組織農(nong) 民工返崗複工和指導春耕生產(chan) 中,要把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作為(wei) 工作重點,對貧困人口予以優(you) 先考慮。

(二十一)開展農(nong) 機作業(ye) 服務。製定農(nong) 機跨區作業(ye) 預案,合理調劑調配機具,保障農(nong) 機作業(ye) 暢通。組織好跨區機耕機播,高質量高標準完成春播任務。組織動員有關(guan) 生產(chan) 主體(ti) 和企業(ye) ,做好人員培訓、機具準備和檢修、維修配件供應等,確保農(nong) 機具和農(nong) 機手能夠及時投入生產(chan)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