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簡介
中國能建高度重視物資采購和供應鏈管理的高質量發展。近年來,以強化供應鏈管理體(ti) 係和一體(ti) 化平台建設為(wei) 抓手按照統一標準、統一數據、統一架構、統一應用、統一管理的設計思想,以公司信息化“一張網、一朵雲(yun) ”為(wei) 基礎,根據管理重心和用戶對象不同,全麵建成“6P一中心”供應鏈管理一體(ti) 化平台,做好與(yu) 主數據、項目管理一體(ti) 化和業(ye) 財一體(ti) 化等平台的數據對接,實現一數一源、一源多用。
二、典型經驗總結
(一)案例背景
建築板塊是國民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板塊之一,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chan) 業(ye) ,因此,提升采購與(yu) 供應鏈管理水平,對於(yu) 提升建築類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至關(guan) 重要。
與(yu) 傳(chuan) 統的製造業(ye) 相比,建築行業(ye) 工業(ye) 化水平相對較低,造成物資品類繁多、變化大、標準化程度低,以至在產(chan) 業(ye) 供應鏈體(ti) 係中,議價(jia) 能力與(yu) 其他行業(ye) 企業(ye) 相比相對較低,難以具有供應鏈核心企業(ye) 地位,使得供應鏈結構的網絡特性的複雜性更高,供應鏈管理與(yu) 運營更加複雜,這些也成為(wei) 數字化的核心需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在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為(wei) 我們(men) 做好物資采購與(yu) 供應鏈管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國家“十四五”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強化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推動應用研究,開展補鏈強鏈專(zhuan) 項行動,加快解決(jue) “卡脖子”難題。
在數字經濟與(yu) 技術發展的驅動下,傳(chuan) 統供應鏈正在向數字化供應網絡變革躍遷。充分利用數字化等先進技術,解決(jue) 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信任和流動受阻的問題,以創新方式賦能供應鏈數智化轉型發展,持續推動供應鏈管理創新、組織方式創新、商業(ye) 模式創新和治理方式創新,激發供應鏈現代化新動能,培育高質量供應鏈生態。
(二)主要做法
根據業(ye) 務轉型和發展需要,中國能建積極探索采購管理向兩(liang) 端延伸,采用標準、數據、架構、應用、管理“五統一”的設計理念,運用“雲(yun) 、大、物、移、智、鏈”技術,基於(yu) 公司“一張網、一朵雲(yun) ”信息高速公路建設“6P一中心”供應鏈管理一體(ti) 化平台,分別為(wei) 能建客商SMP(供應商管理子平台)、能建雲(yun) 采EPP(電子采購子平台)、能建雲(yun) 商ECP(電子商務子平台)、能建雲(yun) 造MSP(監造管理子平台)、能建雲(yun) 運LMP(物流管理子平台)、能建雲(yun) 倉(cang) WMP (倉(cang) 儲(chu) 管理子平台)、供應鏈運營中心SMC。
1.能建客商(供應商管理子平台SMP)
能建客商實現對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對供應商主數據全集團統一管理和標準化、實現與(yu) 供應商的全過程業(ye) 務協同。通過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提升供應商注冊(ce) 效率,精細化供應商管理,提升供應商考核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2.能建雲(yun) 采(電子采購子平台 EPP)
能建雲(yun) 采實現在統一的係統內(nei) 運作采購業(ye) 務,並實現對采購物資主數據全集團統一管理和標準化。集成智能化招、投、評標工具,移動應用和數字簽名技術,全麵提升采購效率和應用體(ti) 驗。提供合理、及時的信息共享和溝通機製的通道,支持供應鏈內(nei) 外部的信息傳(chuan) 遞、數據流轉和工作協同。功能涵蓋對計劃管理、采購實施、評標現場智能化、合同管理、內(nei) 部協同、采購監督、合同執行、糾紛處理、專(zhuan) 家管理、物資主數據管理等,以及對管理過程的智能化支持和深度擴展。
3.能建雲(yun) 商(電子商務子平台ECP)
能建雲(yun) 商子平台實現全球化、本地化的二三類物資采購、廢舊處理、閑置物資交易、設備租賃、商旅服務等業(ye) 務的線上執行,實現對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的金融服務。滿足不同區域、不同項目的多樣化、個(ge) 性化采購需求,提高二三類物資采購執行的效率、結算的準確性和速度,有效降低買(mai) 賣雙方的溝通成本,盤活廢舊閑置物資和設備,提高庫存周轉和設備使用率。以定規則、建平台、引模式、多合作的建設思路,運用大數據、雲(yun) 計算、圖像識別等先進技術, 為(wei) 公司提供互聯網采購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通過一整套標準化業(ye) 務模式、操作流程和技術措施將采購製度及合規要求固化在交易平台上,確保采購業(ye) 務的合規性、交易的可靠性,幫助集團實現采購全流程數字化,構建全供應鏈服務的采購雲(yun) 平台。
4.能建雲(yun) 造(監造管理子平台MSP)
能建雲(yun) 造實現對設備監造催交業(ye) 務的線上管理,跟蹤建造全過程、生產(chan) 全過程。通過打通與(yu) 上遊生產(chan) 商、供應商信息係統,實現設備從(cong) 計劃、排產(chan) 、生產(chan) 、驗收、發運到交付全過程數字化管控。通過全過程跟蹤設備生產(chan) 的進度、過程和質量,助力工程項目進度和質量得到保障。通過建立質量分級的監造物資目錄,強化監造工作的計劃性,提升生產(chan) 進度、產(chan) 品質量的可控性,提高工程項目合同履約保障。平台功能涵蓋對生產(chan) 計劃、監造計劃、人員配置、生產(chan) 進度、質量監控、問題分析與(yu) 處理、驗收、發運、全過程文檔管理等的支持。
5.能建雲(yun) 運(物流管理子平台LMP)
通過能建雲(yun) 運子平台實現對境內(nei) 大宗物資和設備的物流服務全過程跟蹤。依靠5G、物聯網等新技術,通過能建雲(yun) 運子平台從(cong) 物流服務的需求方轉變為(wei) 物流服務的管理者。提升物流服務共享、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物流過程實時可控、提高物流效率,逐步實現服務方案智能擇優(you) ,最終達成管控集約化、一體(ti) 化、中心化的物流運輸管理模式,激發培育供應鏈新動能,培育新業(ye) 態。
6.能建雲(yun) 倉(cang) (倉(cang) 儲(chu) 管理子平台WMP)
能建雲(yun) 倉(cang) 子平台為(wei) 公司項目構建智能倉(cang) 儲(chu) 係統,統一規範倉(cang) 儲(chu) 作業(ye) ,提高業(ye) 務效率;實現在不同項目間、不同企業(ye) 間庫存信息的共享,支撐剩餘(yu) 物資不同項目間的調撥,降低存貨、提升庫存周轉率,同時建立應急性和緊急性物資支援渠道,助力集團工程物資一盤棋,整體(ti) 管控協調。
7.供應鏈運營中心(SMC)
供應鏈運營中心定位為(wei) 供應鏈的智慧大腦,以供應鏈產(chan) 業(ye) 大數據為(wei) 基,支持對供應鏈整體(ti) “數字化、可視化”的呈現,“可感知、能追溯”的管理,“可信任、能預測”的分析。通過數據挖掘、趨勢計算對運營決(jue) 策進行賦能,不斷提高供應鏈運營效率和效益,推動供應鏈從(cong) 數字化管理向價(jia) 值化運營轉型,助力實現公司市場、信息和生產(chan) “鐵三角”協同作戰。
(三)應用效果
1.服務效能顯著提升
通過搭建供應鏈管理一體(ti) 化平台確保供應鏈各環節之間的信息流暢,優(you) 化了供應鏈各個(ge) 環節的業(ye) 務流程,同時加強了與(yu) 供應商、物流服務商之間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分享信息、資源和風險,以實現互利共贏。明顯提升了供應鏈服務效能,提高訂單交付準時率、降低采購成本。
2.供需協同有效推動
在供應鏈管理一體(ti) 化平台開發了采購協同管理模塊,實現在采購計劃階段采購信息協同共享,通過把需求信息推送至相關(guan) 企業(ye) 促進內(nei) 部協同,在采購實施階段,公司總部通過相關(guan) 激勵政策撮合內(nei) 部企業(ye) 供需協同。同時開發了閑置物資設備共享模塊,有力地推動了閑置資源再利用。
3.源頭管控初見成效
通過供應商管理子平台供應商協同子平台,構建供應商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方式,形成和采購全過程風險防控機製,有效預防和改善供應商選擇不慎、管控不嚴(yan) 、履約不力和以次充好等問題。
4.采購監管手段豐(feng) 富
充分應用新技術、積極探索新方法,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研究開發了采購大監督平台,實現了預警糾錯、事中事後監督、在線投訴舉(ju) 報等功能,建立起了全程動態監管機製,全麵、客觀、準確、動態記錄招投標活動全過程,保證相關(guan) 信息不被篡改、遺漏並可追溯。同時,線上監督針對正進行的采購項目,直擊問題點,有助於(yu) 所屬企業(ye) 及時整改,挽回損失。
三、借鑒意義(yi)
(一)案例創新點
“6P一中心”供應鏈管理一體(ti) 化平台從(cong) 業(ye) 務上實現對供應商、需求和采購計劃、招標采購、合同、訂單及履約、結算、供應鏈金融、物流、倉(cang) 儲(chu) 、催交、監造、執行監控和分析等供應鏈模塊一站式管理,同時係統對接公司財務一體(ti) 化、項目管理一體(ti) 化、主數據、智慧工地等係統,對外對接各類信息係統實現穿透式、融合式管理。我們(men) 充分應用“雲(yun) 大物移智鏈”等先進技術,吸收標杆企業(ye) 的管理經驗,實現了結構化招評標、電子合同、電子簽章、智慧決(jue) 策分析等功能,推動由傳(chuan) 統采購管理向供應鏈管理蝶變。各子平台融合貫通,共同實現對供應商、電子采購、電子商務、合同履約、監造、倉(cang) 儲(chu) 物流等管理,提供采購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數字化支撐,構建供應鏈的生態閉環。立足現代供應鏈融合、協同的特征,按照整體(ti) 智治理念, 重塑供應鏈管理體(ti) 係、製度體(ti) 係和支撐保障體(ti) 係。
(二)推廣價(jia) 值
供應鏈管理一體(ti) 化平台對內(nei) 實現對供應商管理、需求和采購計劃管理、招標采購管理、合同管理、采購訂單及合同履約管理、監造管理、物流管理、倉(cang) 儲(chu) 管理等供應鏈全業(ye) 務覆蓋,支持供應鏈業(ye) 務穿透管理、工程項目管理變革和業(ye) 財一體(ti) 化融合發展。對外打通產(chan) 業(ye) 信息數據互聯、共創產(chan) 業(ye) 生態共同體(ti) 新思路,充分應用“物大智鏈雲(yun) 移”等技術,將以能建為(wei) 核心的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鏈接起來,通過全業(ye) 務在係統中的執行和智能化技術帶來的業(ye) 務創新,構建中國能建響應敏捷的供應鏈資源協同生態圈。將能建自身的采購能力轉化為(wei) 生態圈對集團業(ye) 務拓展提升的支撐能力,從(cong) 單一的降本增效拓展到廣泛的產(chan) 業(ye) 鏈協同和內(nei) 生的價(jia) 值創造。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