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找煤網網絡貨運智慧站台

發布時間:2024-04-22 14:24:50 找煤網

一、項目實施

找煤網網絡貨運智慧站台位於(yu) 山西省忻州市的王家寨站台,為(wei) 站台開發更多發運戶,增加站台發運體(ti) 量,打造與(yu) 網絡貨運打通的無人值守自動過磅係統、綜合管控平台、列車裝載AI智能監測係統和貨車廂號智能識別係統等,實現王家寨集運站站台管理全程數字化。

(一)實施背景

國家能源集團發布了“國家能源集團經營分公司外購煤散裝裝車站台數智可視化管理認定規範” 王家寨站台既是下屬站台之一。

1、站台存在問題

① 生產(chan) 安全形勢嚴(yan) 峻。傳(chuan) 統人工巡檢模式落後,導致對煤溫、煙火、盲區、危險區域、人員入侵、工作服和安全帽佩戴、煤中異物等各種監測不到位不及時引起災害事故頻發;

② 從(cong) 業(ye) 人員斷層嚴(yan) 重。招人困難成為(wei) 煤炭集運站主要矛盾,工人平均年齡超過45歲且年輕人不願做,推進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快速發展是趨勢;

③ 管理效率亟待提升,人工監測效率低成本高。隻重視生產(chan) 裝備的投入,不注重智能化,在企業(ye) 經營管理上投入較少導致管理效率低經營成本高;傳(chuan) 統人工現場操作、現場指揮管理、現場檢測跟不上業(ye) 務發展需求,每個(ge) 環節相互獨立,未實現全流程化。

2、應用前景

新ICT技術的出現,生產(chan) 、調度、銷售、運營、數據等工業(ye) 化向數智化體(ti) 係演進。通過雲(yun) 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實現移動互聯、智能分析、智能決(jue) 策,生產(chan) 調度可視化,業(ye) 務係統綜合集成,運營管理精益化,最終打造數智可視化集運站。

3、預期目標

實現管調分離、AI智能監測預警、智能集中調度、智能運營管理確保高質量外購發運,全天候24小時全要素數據實時監測、場景可視、智能控製的數智一體(ti) 化站台。

(二)技術應用

① 無人值守自動過磅係統

找煤網提供的無人值守自動過磅係統,基於(yu) 司機APP或定位設備生成運單,為(wei) 司機進行遠程排隊,通過現場攝像頭識別電子提煤單/車牌號碼/人臉,係統自動根據識別信息校驗身份及數據,驗證通過後啟動稱重,使用大屏顯示和語音播報引導司機卸貨,空車過磅完成後自動打印磅單,係統自動同步稱重數量到網絡貨運運單。

在運輸過程中可通過司機小程序實時獲取車輛運輸途中的位置、軌跡、速度和停車點,信息自動上傳(chuan) 服務器,服務器根據信息與(yu) 電子提煤單的發貨地信息進行智能匹配,確認煤炭的真實來源地,並校驗該車的行駛軌跡及停車位置,如發現路線發貨地不匹配或停車點與(yu) 卸貨地不匹配會(hui) 在第一時間報警。

係統留有標準的數據接口與(yu) 企業(ye) 內(nei) 部運銷管理平台、庫存管理、財務係統、物流平台等對接,獲取發運數據自動與(yu) 站台汽運發運數據比較生成站台實時庫存數據;與(yu) ERP及鐵路發運係統協同聯動,數據自動上傳(chuan) 分公司調度中心。 

② 智慧物聯網綜合管控平台

為(wei) 了實現站台在發運過程中的管調分離、全天候24小時智能監測與(yu) 調度目的,找煤網基於(yu) 站台的IOT物聯網硬件選型及網絡架構上,與(yu) 華為(wei) 研究院攜手合作,軟件定義(yi) 攝像機實現高計算能力和智能算法。

AI算法集成到攝像機實現了毫秒級智能監測識別,同時提供服務器端作為(wei) 複核智能識別或備用識別方案(當前端攝像機出現故障時服務器識別作為(wei) 備用識別方案,識別效率在ms毫秒級別,確保監測識別業(ye) 務24小時順利進行),具備高強存儲(chu) 、融合、計算的能力,並實現專(zhuan) 線下的集團、分公司、站點三級可視化監裝。

找煤網為(wei) 站台打造的綜合管控平台匯集所有應用係統數據,實現具備決(jue) 策指揮中心、安全生產(chan) 中心、綜合集控中心、智能巡檢中心、經營管理中心的生產(chan) 運營協同調度中心。

③ 列車車廂號AI智能識別係統

列車進站時,現場工作人員需人工手抄每節車廂的車廂號,費時費力且易出錯。

找煤網通過現場部署AI智能高清攝像機拍攝經過的列車車廂視頻同讀卡器讀取車廂IC卡車號信息進行比對,實現車廂信息的準確識別。

此係統有效解決(jue) 車號標簽損壞導致的無法識別和車廂重量信息不準等問題,減輕相關(guan) 工作人員維護負擔,彌補現場信息化係統的短板。整列車廂號識別由1-2小時,縮短到5分鍾。係統自動生成鐵路車次、車號、車型等信息,可供監裝人員查詢、打印。

④ 列車裝載異物監測預警係統

若裝車前車廂內(nei) 有異物會(hui) 造成皮帶損壞,對生產(chan) 過程也造成極大的損害,所以需要在源頭就要避免異物出現。

為(wei) 達到在裝車過程中全方位自動監測異物,找煤網通過高頻激光雷達及高清網絡像機根據列車運行方向自行判定列車裝載狀態,對車廂進行全麵掃描和視頻采集。解決(jue) 裝車前和過程中對車底和車廂異物監測效率低、誤差大的問題,係統識別率達95%以上。

⑤ 列車裝車高度及偏載智能監測係統

由於(yu) 鐵路要求,鐵路貨車每節車廂的裝車高度和重量必須要達到標準值,否則無法運輸,人工作業(ye) 下需要人為(wei) 測量每節車廂的裝車高度,費時費力,影響運輸時效。

找煤網通過現場部署雷達和智能攝像機對車廂進行掃描,測算偏載的體(ti) 積數據,根據錄入的煤炭密度經驗值可估算煤炭的偏載重量,並在監控終端界麵進行顯示。而各車廂煤炭的平均裝高度信息是通過雷達獲得各車廂煤炭的體(ti) 積、車廂長寬等信息後計算得出,並通過大屏和語音提示值班員並記錄車廂信息。

二、效益及意義(yi)

(一)企業(ye) 效益

① 據測算,智慧站台運營後,減少直接作業(ye) 人員50%以上,實現無人值守;

② 裝運效率的提高。單車過磅時間由3分鍾縮短為(wei) 10秒,效率提升18倍;集運站裝卸貨車輛由300輛/日提升至最大900輛/日,吞吐量提升3倍;

③ 安全管理的優(you) 化。各點安裝數據傳(chuan) 感器和安全檢測器,出現異常自動報警,安全監管點麵結合,形成了有效的安全防護網,避免造成經濟損失甚至釀成事故;

④ 工作環境的改善。員工上崗全部在煤棚/調控室內(nei) ,自動化取代人工。

(二)社會(hui) 意義(yi)

① 山西省保德縣王家寨智慧站台的落地為(wei) 當地的數字化建設打造了一麵區域旗幟,並為(wei) 當地數字化經濟邁出了第一步;

② 稱重與(yu) 網絡貨運係統的打通,解決(jue) 了煤炭行業(ye) 公路短途運輸效率問題。將滿足當地煤炭外運的需求,帶動當地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③ 經過數字化升級改造的集運站發展提速,將促進我國煤炭行業(ye) 加速轉型升級,進一步的推動智能化技術與(yu) 煤炭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提升煤炭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智能化水平;

④ 將數字化轉型和國企改革結合起來推進,國企改革解決(jue) 的是企業(ye) 活力、體(ti) 製機製束縛和創新動力不強等問題,數字化轉型解決(jue) 的是企業(ye) 效率不高、創新手段不多等問題,煤炭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也推動了‘十四五’計劃,中央對國有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提出的更高要求的實施,二者互輔互成。

結束語

找煤網針對於(yu) 鐵路集運站台發運過程中現存的問題,率先提出了整體(ti) 化網絡貨運智慧站台的建設方案並在王家寨站台進行實施。打破傳(chuan) 統站台純人工作業(ye) 模式,減少過磅、盤庫、監測等發運過程問題,將人工智能、物聯網、5G網絡等技術引入站台建設和運營管理之中,將站台升級改造為(wei) 數智化鐵路站台,促進各環節一體(ti) 化、可視化、智能化。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