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上海文景:數字港航供應鏈創新服務平台

發布時間:2024-01-22 15:35:33 华体会登录界面物流信息服務平台分會(hui)

一、單位簡介

(一)開發單位簡介

上海文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成立,軟件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上海市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專(zhuan) 注於(yu) 提供一站式智慧物流信息化服務,主要包括:智慧港航、多式聯運、智慧陸港(場站)、智慧供應鏈等。公司堅持自主創新,建立起以軟件為(wei) 核心的服務體(ti) 係,全部產(chan) 品均為(wei) 自主研發,已取得數十項軟著和專(zhuan) 利,通過ISO9001、lSO27001、CMMI3級等認證。

作為(wei) 國內(nei) 智慧港航領域信息化建設領頭羊,公司產(chan) 品和解決(jue) 方案在全國30個(ge) 省市的上百家物流企業(ye) /物流樞紐得到成功運用,包括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唐山曹妃甸港、深圳港、廣州港、青島港、天津港、北部灣港、營口港等多個(ge) 大型港口,並與(yu) 國家鐵路集團、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華為(wei) 、中移動、中遠海運、騰訊雲(yun) 、阿裏雲(yun) 、百度雲(yun) 等知名企業(ye) ,以及中國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起長期戰略合作,先後承擔了上海市信息化發展專(zhuan) 項、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雲(yun) 南省重點科技專(zhuan) 項計劃等多項重點科研項目,榮獲华体会登录界面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港口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軟件核心競爭(zheng) 力企業(ye) 、上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高成長百家企業(ye) 等多項榮譽。

(二)應用單位簡介

曹妃甸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是曹妃甸港集團旗下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港口物流的控股子公司。公司整合了曹妃甸港集團港口物流資源,擁有得天獨厚的口岸物流優(you) 勢,經營範圍涵蓋公路運輸、鐵路運輸、租船訂艙、國際船舶代理、國際貨運代理、船舶供應、倉(cang) 儲(chu) 加工、期貨交割、保稅倉(cang) 儲(chu) 、大宗商品貿易等全方位綜合物流業(ye) 務,榮膺“4A級物流企業(ye) ”等多項行業(ye) 榮譽稱號。

公司以“打造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全供應鏈綜合物流服務商”為(wei) 願景,堅持“平台化戰略、數字化轉型、集約化服務”的發展思路,創新供應鏈服務模式,延伸港口服務鏈條,完善港口服務功能。公司利用5G、雲(yun) 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整合物流全產(chan) 業(ye) 鏈資源,重塑商業(ye) 發展新關(guan) 係,通過搭建曹妃甸數字港航平台、智能網絡貨運平台、多式聯運管理平台、對外貿易綜合服務四大平台,打造全麵感知、互聯互通、安全可靠、智能綠色、開放創新的智慧港口,重構多邊界、係統化的港口物流生態圈。

二、項目背景及意義(yi)

國外港口發展起步較早,其社會(hui) 化、係統化、信息化發展水平較為(wei) 成熟,各項基礎設施以及智能設備的應用率較高。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業(ye) 務模式變革和創新成為(wei) 世界各大港口的發展方向。當前,通過現代科技與(yu) 港口業(ye) 務深度融合,重構多邊界、係統化的港口生態圈,打造智能、高效的智慧港口,是21世紀現代港口贏得戰略主動的重要舉(ju) 措。新加坡港、鹿特丹港、迪拜港、釜山港等國際知名港口的智能化與(yu) 數字化應用已位於(yu) 世界領先水平,通過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港區、碼頭、堆場、船舶進出港、商務運作等價(jia) 值鏈協同提供完備的基礎支撐。

我國港口發展起步較晚,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國家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額持續增長,港口、航運、貿易行業(ye) 在倡議帶動下共同發展,煥發出新活力。其中,港口是城市及周邊地區重要的基礎設施,更是全球資源配置樞紐和區域經濟增長引擎,對我國腹地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影響舉(ju) 足輕重。

近年來,京津冀、長三角、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過程中,均對各大港口提出了“要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的要求。今年頒布的國家“十四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世界級港口群,加快推動數字產(chan) 業(ye) 化,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範。”為(wei) 各地港口發展指明了方向,智慧港航建設勢在必行。

然而,港口和航運業(ye) 的數字化轉型麵臨(lin) 巨大壓力。亞(ya) 洲國家製造業(ye) 迅猛發展,港口和航運業(ye) 的重心也逐漸向東(dong) 方轉移,麵對市場新變化帶來的挑戰與(yu) 機遇,港口和航運業(ye) 發展麵臨(lin) 的競爭(zheng) 壓力和困難明顯增多,外部環境日趨複雜嚴(yan) 峻,結構調整陣痛凸顯,整個(ge) 港口航運業(ye) 競爭(zheng) 日趨激烈,尤其是港口和航運業(ye) 務間的資源協同問題亟待解決(jue) 。此外,港口和航運產(chan) 業(ye) 鏈信息嚴(yan) 重不對稱,傳(chuan) 統國際船舶代理模式技術手段落後,與(yu) 船東(dong) 依舊采用郵件溝通,交易效率低下、數據交換渠道不暢,缺乏統一的信息平台對港口貨物動態和船舶作業(ye) 計劃進行有效跟蹤,港口船舶相關(guan) 業(ye) 務協同效率不高,貨物與(yu) 船舶資源的合理利用難度加大。

本項目“數字港航供應鏈創新服務平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項目基於(yu) 區塊鏈、大數據、雲(yun) 計算、移動互聯網等先進技術集成應用創新,提出獨具特色的“數字港航船舶集疏運業(ye) 務協同新模式”,致力於(yu) 為(wei) 港口、船東(dong) 、船代等港航核心作業(ye) 單位提供高效、協同、共享的數字港航供應鏈一站式解決(jue) 方案,並通過曹妃甸港、天津港、寧波舟山港、廣州港等港口進行創新應用示範,以試點先行和成功經驗帶動港航領域供應鏈上各企業(ye) 創新發展,加強港航資源整合,打造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業(ye) 務協同的智慧港口,重構多邊界、係統化的港航生態圈,帶動行業(ye) 技術進步和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

本項目應用區塊鏈、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主要用於(yu) 港航集疏運業(ye) 務協同的全程數字化供應鏈管理,平台服務麵廣、數據準確、操作便捷,達到同類成果國際先進水平。尤其是在曹妃甸港的落地應用,首次推出針對大宗散貨的數字港航平台,填補了國內(nei) 相關(guan) 領域空白,起到了帶頭示範作用。

三、項目創新示範內(nei) 容

(一)服務模式創新

【傳(chuan) 統模式】

傳(chuan) 統的港口船舶集疏運模式效率低下,船務、口岸、港區作業(ye) 方麵由於(yu) 數據存在不同的信息係統中,導致信息協同性較弱、信息傳(chuan) 遞及時性和準確性不高。船代業(ye) 務必須分別安排代理人到港區現場進行人工填寫(xie) 信息,再返回本公司輸入到本地業(ye) 務係統內(nei) ;盡管部分公司擁有了自己的信息係統,但也需要通過登錄不同單位的係統進行船舶計劃報送、申請或獲取,碼頭再根據報送的計劃進行現場作業(ye) 安排,整體(ti) 業(ye) 務鏈條冗長、複雜性程度與(yu) 人工成本較高。

此外,由於(yu) 缺乏統一的信息共享渠道,政府監管部門對港口業(ye) 務數據獲取的及時性與(yu) 準確性較低,加上費用結算的規範性和統籌管理難度加大,監管整體(ti) 效果難以保障。

【創新模式】

在項目啟動前,我們(men) 研究了國內(nei) 外先進模式,做了同類產(chan) 品對比分析,在業(ye) 務模式與(yu) 係統功能上,處於(yu) 行業(ye) 領先地位的有2018年全球最佳貨代Flexport公司、以及國內(nei) E-PORTS平台等。它們(men) 支持船舶委托方和船舶代理方在線詢價(jia) 、報價(jia) 、簽約、交易、服務全程監控和評價(jia) ,去掉了中間環節,這樣就提升了船代的獲客能力、降低了營銷成本,提高了傳(chuan) 統船舶代理服務的信息透明度和溝通效率。

在借鑒國內(nei) 外先進經驗的同時,本項目提出獨具特色的基於(yu) 資源協同共享、信息互聯互通的“數字港航集疏運業(ye) 務協同新模式”。該模式能夠大幅度簡化碼頭與(yu) 船代之間的數據交互難度與(yu) 溝通層級,全麵整合港口企業(ye) 、物流代理、服務機構、及監管部門的分散資源,增強港口資源利用與(yu) 調配能力;不僅(jin) 為(wei) 港口與(yu) 航運企業(ye) 提供了創新一站式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方式,更通過企業(ye) 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信任建立,促進港口航運供應鏈上各參與(yu) 方的協同與(yu) 政府監管,以開放化、可信任的數據協同平台來連接各方,打造全麵感知、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業(ye) 務協同、安全可靠、智能綠色的智慧港口,從(cong) 而重構多邊界、係統化的港航生態圈,形成合作夥(huo) 伴的多贏、共贏與(yu) 價(jia) 值分享。

(二)技術集成創新

本項目充分應用區塊鏈、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先進技術,建立起了一整套分布式智慧港口船舶集疏運數據交換、共享和業(ye) 務協同模型、技術體(ti) 係和軟硬件解決(jue) 方案,通過無縫對接業(ye) 務鏈上各核心企業(ye) 和監管機構的管理係統,打通數據溝通渠道,通過源頭數據上鏈的方式來保證數據的真實性與(yu) 高效傳(chuan) 輸,能夠有效解決(jue) “可信問題”(可信數據、可信監管)和“信息孤島”等數據交換與(yu) 資源共享難題,促進港航企業(ye) 與(yu) 行業(ye) 進步。

n 集成應用區塊鏈的點對點、分布式賬本、REST接口、智能合約、零知識證明等多項核心技術,來建立一整套分布式船舶集疏運數據交換、共享和業(ye) 務協同模型,並形成標準技術體(ti) 係和解決(jue) 方案,高效解決(jue) 港口船舶集疏運各業(ye) 務環節中的數據孤島、中心化平台瓶頸、流程協同低效等傳(chuan) 統技術無法解決(jue) 的難題。

n 支持大數據智能分析與(yu) 監控,采用大數據分布式計算方法再結合雲(yun) 技術,整合船公司、船代、港口企業(ye) 、貿易企業(ye) 、貨代、海關(guan) 等各方資源,采集了貨物交易、物流、監管等大量數據。通過預處理、存儲(chu) 管理、大數據分析挖掘、大數據安全和大數據可視化等技術手段,實現集疏運業(ye) 務的高效協同作業(ye) ,同時,基於(yu) 大量、真實的業(ye) 務數據,提供科學、可靠的多維度數據分析,促進經營決(jue) 策和企業(ye) 發展。

n 采用雲(yun) 計算思想自主研發和搭建的SaaS雲(yun) 應用軟件平台和B/S架構,將硬件、平台和應用進行虛擬化,將可伸縮、彈性、共享的物理和虛擬資源池以按需自服務的方式供應和管理,並提供網絡訪問的模式,充分整合和高效利用計算和存儲(chu) 資源,實現優(you) 勢互補,可以提供全新且靈活的信息化服務,並能夠更快速、更有效的啟動和擴展服務,提高了部署的靈活性。

n 支持北鬥、GPS、GIS、AIS等先進定位技術集成,可獲取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物流動態信息服務,將貨物和船舶、車輛等可追蹤運輸載體(ti) 綁定,通過可視化的界麵直觀了解貨物的運輸動態。

(三)應用創新

本項目從(cong) 供應鏈角度出發,創新內(nei) 貿船舶服務與(yu) 國際船舶代理服務,提出國內(nei) 領先的數字船代概念,利用平台資源豐(feng) 富、整合度高、效率高、準確性強等優(you) 勢,將船舶統一調度與(yu) 船舶規範的統一申報功能納入一站式平台,提高國際船代與(yu) 港口的業(ye) 務協同效率,以強大的競爭(zheng) 力進軍(jun) 國際船舶代理市場。

本項目創新實現了內(nei) 外貿航線建設與(yu) 應用。平台在傳(chuan) 統內(nei) 外貿航線建設方案的基礎上,加以流程改造革新,將傳(chuan) 統租船訂艙、船舶信息發布、實時狀況查詢等轉移到統一線上服務,大幅提高內(nei) 外貿航線運營的便捷性。同時探索內(nei) 外貿航線建設的智能安排、智能優(you) 化,將內(nei) 外貿航線利用率優(you) 化到最佳狀態,並且以直觀的可視化圖表等數據工具,為(wei) 新航線建設、老航線優(you) 化提供重要參考。

本項目提供統一的數據接口服務,與(yu) 海關(guan) 、口岸等監管係統高效實時對接。平台利用豐(feng) 富的協同指導功能,實現海關(guan) 監管放行信息及視頻監控信息共享,提升監管信息標準化、規範化和自動化,促進港口、航運企業(ye) 與(yu) 政府監管單位、聯檢單位實現協同共享、互聯互通。此外,將紙質的艙單票據通過電子化的方式形成標準、統一、規範的電子單據,在提升港航業(ye) 務標準化程度的同時,大幅減少紙質單據的打印和跑單成本,推進港航生態圈的綠色、高效發展。

四、項目建設與(yu) 實施

(一)市場需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從(cong) 跨境貿易方麵來看,受到“一帶一路”戰略的積極帶動作用,沿海港口的國際海運運輸需求不斷增加,促進了國內(nei) 港口及航運業(ye) 務的突破和轉型;另一方麵,港口業(ye) 務由於(yu) 受到業(ye) 務鏈條長、管理機構多等因素影響,船舶、碼頭與(yu) 運輸需求間的信息鏈不通暢,眾(zhong) 多企業(ye) 仍然采用較為(wei) 傳(chuan) 統人工製單、郵件確認等方式進行船期計劃、碼頭作業(ye) 計劃的安排與(yu) 溝通,在溝通效率與(yu) 信息傳(chuan) 遞效率方麵亟待提升。

目前,國內(nei) 港航管理係統尚處於(yu) 初級發展階段,尤其是針對船舶集疏運、無船承運人、船舶代理相關(guan) 的管理係統發展較緩,在港航資源整合與(yu) 共享等方麵則略顯不足,與(yu) 供應鏈上下遊其他單位的數據對接也較少,不足以支撐現代化智慧港航業(ye) 務的高速發展。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襲,給港航業(ye) 帶來了重大影響,全球三大航運聯盟:2M、海洋聯盟和THE聯盟,正在縮減其運營規模,部分航運集團的亞(ya) 歐航線業(ye) 務遭受的跌幅為(wei) 超過20%以上,港口和船舶資源整合利用迫在眉睫。同時,本次疫情主要通過接觸與(yu) 飛沫傳(chuan) 播,為(wei) 減少人員直接接觸與(yu) 麵對麵溝通,港航業(ye) 務信息化轉型進程加速。通過網上受理、無人在線申請等“雲(yun) 服務”形式,能夠打造高效、有序、綠色的智慧港航作業(ye) 模式,加強線上辦事、在線服務與(yu) 資源共享能力,保護現場作業(ye) 人員與(yu) 客戶安全,降低病毒傳(chuan) 播風險。

本項目產(chan) 品起點高,從(cong) 港口與(yu) 航運供應鏈體(ti) 係整體(ti) 層麵出發,集成應用了區塊鏈、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技術,能夠將港航業(ye) 務核心管理環節與(yu) 碼頭、貨主、船舶、代理、港務局、電子口岸等信息資源全麵融合,實現現場作業(ye) 的高效協同與(yu) 集中管理,創新支持航線資源整合與(yu) 船貨匹配功能,彌補了目前國內(nei) 在無船承運人智慧協同軟件領域的空白。

本項目核心目標客戶定位:麵臨(lin) 港航業(ye) 務協同發展瓶頸、急需統籌利用碼頭、船舶等各項資源、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傳(chuan) 統大型港航集團;以及被賦予新時代發展使命的、需要融合現代化技術手段和資源優(you) 勢,打造數字港航的新興(xing) 型港航標杆企業(ye) 。

(二)技術路線

本項目平台采用B/S模式,界麵友好、美觀。使用.NET C#語言開發,整個(ge) 平台采用MVC框架,前端UI采用easyUI框架,交互采用Http協議。微信移動端、可使用混合模式開發,降低androids與(yu) ioses兩(liang) 種操作係統的開發複雜度。

1、基於(yu) 區塊鏈的技術架構

本項目平台集成應用了區塊鏈的點對點、分布式賬本、REST接口、智能合約、零知識證明等多項核心技術,主體(ti) 框架總體(ti) 架構如下圖所示,圖中左側(ce) 為(wei) 業(ye) 務的技術架構,右側(ce) 為(wei) 區塊鏈融入的技術架構。

n 區塊鏈持久層:由區塊鏈管理節點和分布式部署的認證節點構成。區塊鏈認證節點負責將關(guan) 鍵業(ye) 務數據保存至區塊鏈中,區塊鏈管理節點針對企業(ye) 或聯盟內(nei) 部應用場景需求增加權限管理功能。

n 智能合約層:對底層區塊鏈數據層封裝,包含了從(cong) 智能合約開發到維護過程的所有常用功能。通過合約接口上層服務層可以便捷地調用防偽(wei) 智能合約,從(cong) 而實現將關(guan) 鍵多式聯運業(ye) 務數據保存至區塊鏈網絡。

n 服務層:防偽(wei) 服務的業(ye) 務邏輯實現層,通過調用智能合約實現了數據存證、數據驗證、曆史查詢、數據查檢等各項防偽(wei) 服務功能。

n 通用功能模塊:為(wei) 外部係統用戶提供防偽(wei) 功能,用戶可以直接通過前端界麵展示層,登錄使用這些功能,並對保存到區塊鏈上的文件進行驗真。

2、基於(yu) 大數據的平台架構

本項目平台擁有強大的大數據平台為(wei) 數據處理、集成和服務做支撐,能夠實現多維度精細化的統計分析,秒級數據處理速度以及實時采集建模,並支持私有化部署。通過預處理、存儲(chu) 管理、大數據分析挖掘、大數據安全和大數據可視化等技術手段,實現了多式聯運業(ye) 務中各環節參與(yu) 單位間的作業(ye) 動態共享和高效協同,構建起一個(ge) 跨係統、多元異構、實時聯動的大數據服務平台。

3、基於(yu) SaaS雲(yun) 應用的使能平台

本項目采用SaaS雲(yun) 端應用的虛擬化技術,將硬件、平台和應用進行虛擬化,將可伸縮、彈性、共享的物理和虛擬資源池以按需自服務的方式供應和管理,並提供網絡訪問的模式,充分整合和高效利用計算和存儲(chu) 資源,實現優(you) 勢互補,提高了部署的靈活性。

4、基於(yu) 微服務的EDI/API數據交換中心

本項目采用基於(yu) 微服務的EDI/API數據交換技術,實現與(yu) 各類外部係統進行對接(船公司、船代、碼頭、車隊、海關(guan) 等),使現有信息流動標準化、規範化和自動化,實現了平台內(nei) 部之間以及與(yu) 外部單位係統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

(三)建設規模與(yu) 內(nei) 容

1、數字港航集疏運新型業(ye) 務協同模式研究

目前,大部分港口尚無統一的業(ye) 務辦理平台。港區海關(guan) 、海事、邊檢、船供、修船等作業(ye) 單位均有各自的業(ye) 務係統,船代業(ye) 務必須分別安排代理人到港區現場進行人工填寫(xie) 信息或通過傳(chuan) 真電郵、登錄不同的係統進行船舶計劃報送、申請或獲取,再返回本公司輸入到本地業(ye) 務係統內(nei) 。

在口岸方麵,缺少一個(ge) 統一的費用結算和支付平台。碼頭、船供、修船等各種業(ye) 務費收和監管機構沒有統一的結算和支付係統,都是單點結算和轉賬支付,在費用的規範性管理急需提升。

在港區作業(ye) 現場方麵,缺乏現場實況監控平台,對於(yu) 碼頭船舶靠離、裝卸貨、船舶供應等現場操作不能即時掌握記錄,再加上各碼頭的船舶管理係統存在業(ye) 務缺項和業(ye) 務、數據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導致數據傳(chuan) 遞及時性、準確性較低,事後責任追究困難。

綜上所述,宏觀上,由於(yu) 港口缺少一個(ge) 統一的業(ye) 務信息管理平台,各碼頭自主經營、獨立核算,碼頭公司間存在同質化競爭(zheng) ,資源和船貨分配不均,船舶、物流成本較高;港區業(ye) 務整體(ti) 把控較難,缺乏宏觀數據基礎支撐,對於(yu) 港口規劃和決(jue) 策手段粗放。微觀上,由於(yu) 各碼頭係統相對獨立,港口計劃和作業(ye) 實況反饋滯後,造成港口無法統一調度港口資源;各碼頭服務水平、收費標準和計費模式不統一,單據多頭提交、多渠道獲取數據也增加了業(ye) 務的複雜程度。

本項目提出了獨具特色的數字港航集疏運新型業(ye) 務協同模式,與(yu) 傳(chuan) 統模式相比,新模式從(cong) 供應鏈角度出發,能夠提供一站式船務代理和船舶資源調度與(yu) 跟蹤服務,統一對接各碼頭、船舶、船供、修船公司以及海關(guan) 、海事和邊檢等監管單位,將港口數據資源進行規整、集聚並由平台進行統一指令派發,大幅提升碼頭與(yu) 船舶的作業(ye) 協同效率與(yu) 作業(ye) 信息的互聯互通。進而通過港航業(ye) 務的優(you) 化整合,利用區塊鏈、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先進技術,全麵提升業(ye) 務數據采集、處理和存儲(chu) 的標準性與(yu) 準確性,形成數字化平台,不僅(jin) 可以同時向貨主、貨代公司提供船期、船舶動態、港口作業(ye) 動態等信息查詢和服務,更能為(wei) 港口、航運規劃,地區經濟發展等提供各類統計、大數據決(jue) 策支持、以及相關(guan) 增值服務。

2、數字港航供應鏈創新服務平台研發

本項目平台以區塊鏈、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先進技術為(wei) 依托,打造現代化港航集疏運業(ye) 務體(ti) 係,規範船公司、船代各業(ye) 務操作流程,建立公共、智能、全麵的公共信息服務窗口,為(wei) 港航生產(chan) 業(ye) 務部門構建透明、高效的跨部門信息服務與(yu) 流程優(you) 化,為(wei) 上下遊企業(ye) 提在線信息互動,為(wei) 港航集團的統一管理、科學決(jue) 策和資源利用提供有力依據,為(wei) 政府監管部門提供可追溯、可監測、可預警的高協同監管信息服務。

本項目平台圍繞一站式企業(ye) 服務門戶、數字港航集疏運業(ye) 務協同、數據協同共享管理、可視化政府統一監管、增值服務這五條主線(五個(ge) 子平台)展開,優(you) 化了港航集疏運業(ye) 務流程,將傳(chuan) 統貨代、船代業(ye) 務轉到線上,創新實現數字貨代、數字船代與(yu) 內(nei) 外貿航線整合,重構了智慧港航集疏運管理體(ti) 係;同時通過標準化的數據接口與(yu) 港口船舶業(ye) 務核心單位及上下遊企業(ye) 進行數據對接,提高數據覆蓋率和準確率,以IT帶動企業(ye) 經營管理持續提升。

其中:

【數字港航集疏運業(ye) 務協同子平台】

此為(wei) 本項目研發的核心內(nei) 容,它是數字港航集疏運業(ye) 務總受理、總調度平台,能夠根據貨源需求、航線資源、船舶計劃與(yu) 作業(ye) 動態,依據諸如貨源地就近(貨物集散成本)、泊位空閑、堆場和機械適用等條件和原則,形成算法模型,選擇最適合作業(ye) 碼頭安排船舶靠泊和裝卸作業(ye) ,最大化整合港航各環節資源,全麵提升港航業(ye) 務協同能力。該子平台還為(wei) 整個(ge) 港口船舶集疏運業(ye) 務提供統一指揮、調度、監控的智能管控工具,將傳(chuan) 統船舶業(ye) 務、船代業(ye) 務、航線業(ye) 務進行數字化突破創新,加強港航資源整合,提升了業(ye) 務協同性。

此部分功能主要包括:船舶服務、數字船代、船舶事務處理、航線管理、無船承運人、船貨匹配、電子運單管理、統一結算與(yu) 支付等。

該子平台通過統一的收費標準、規範的計費模式,對轄區內(nei) 各種船舶的港務費、服務費、代理費等費用進行在線對賬和結算,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優(you) 勢,提升支付的便捷性與(yu) 多樣性。平台還創造性地引入了可視化作業(ye) 監控功能,該功能通過對接北鬥衛星導航係統、GPS、AIS等係統準確獲取船舶實時定位信息,並對信息進行快速、準確、集中處理,結合監控大屏提供智能、準確、直觀的航道信息數據服務,根據船舶實時定位、軌跡等信息查看船舶作業(ye) 動態,融合先進的算法來優(you) 化航線方案、智能避碰輔助,為(wei) 集團決(jue) 策提供有效支撐。

【一站式企業(ye) 服務門戶子平台】

該子平台能夠為(wei) 客戶提供便捷、可靠、安全的在線操作服務,通過門戶網站,可以在線進行業(ye) 務預約和船舶申報,並實時掌握船舶動態,對訂單物流進行全程跟蹤,同時可為(wei) 客戶提供更多數據增值等個(ge) 性化服務,客戶無需再登錄其他係統即可完成港口船舶集疏運相關(guan) 一係列業(ye) 務操作。模塊功能主要包括:用戶中心服務、在線業(ye) 務服務、公共信息服務、數據增值服務、移動應用服務等。

【數據共享協同管理子平台】

該子平台整合了港航核心業(ye) 務數據,利用大數據分析算法對其進行高效的收集、加工、分析和存儲(chu) ,結合標準化的數據管理、數據集成和數據倉(cang) 儲(chu) ,能夠對平台龐大的數據進行統一、規範、高效、智能的收集、處理、分析與(yu) 反饋,再利用直觀的可視化工具,可呈現智能、真實、有效的業(ye) 務數據與(yu) 分析統計結果。係統功能主要包括:船舶基礎數據協同共享、航線基礎數據協同共享、物流基礎數據協同共享、監管基礎數據協同共享、企業(ye) 基礎數據協同共享、供應鏈金融數據協同共享等。

【可視化政府統一監管子平台】

該子平台通過可視化監管技術為(wei) 港航監管部門打造以規範監管、精準監管、協同監管、信用監管為(wei) 核心的“互聯網+監管”體(ti) 係,全麵提升港航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子平台與(yu) 港口船舶集疏運相關(guan) 業(ye) 務應用係統對接聯動,形成標準、數據、檢查、管製、預警等全方位業(ye) 務協同與(yu) 互聯互通。係統功能主要包括:作業(ye) 可視化監管、物流可視化監管、通關(guan) 可視化監管、企業(ye) 服務監管、統一視頻監控等。

【增值服務子平台】

該子平台利用大量真實的交易數據與(yu) 高質量用戶保有量,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構建風險管控體(ti) 係,可為(wei) 客戶提供多元化的船舶後市場以及供應鏈金融服務,並與(yu) 業(ye) 內(nei) 專(zhuan) 業(ye) 、模式成熟的銀行、保險、保理等金融機構達成合作,幫助客戶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係統功能主要包括:航運保險、船舶交易、外輪供應、貿易融資、艙單融資等。

(四)項目實施

本項目平台建設集中在2020-2021上半年,建設內(nei) 容已全部完成,包括五個(ge) 子平台:一站式企業(ye) 服務門戶、數字港航集疏運業(ye) 務協同、數據協同共享管理、可視化政府統一監管、增值服務子平台。

(五)項目難點及解決(jue) 方案

由於(yu) 港航供應鏈涉及眾(zhong) 多業(ye) 務操作單位,各單位的業(ye) 務流程、數據格式和數據標準均不同,尤其是信息化水平不一,在平台業(ye) 務流程設計以及統一數據對接方麵麵臨(lin) 較大困難。

本項目經過與(yu) 港口、船代、船公司、貨代等多個(ge) 單位進行大量溝通與(yu) 調研後,抽絲(si) 剝繭,厘清了港航供應鏈的核心業(ye) 務流程與(yu) 關(guan) 鍵業(ye) 務痛點,通過統一標準化的數據接口規範來實現港口與(yu) 各業(ye) 務單位係統間的數據傳(chuan) 遞,接口數據格式上兼容EDIFACT、XML、JSON等主流數據格式,確保全麵獲取所需數據,打通數據交換渠道,實現港航供應鏈上核心業(ye) 務數據的互聯互通。

五、項目效果

通過本項目平台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推廣應用,不僅(jin) 形成了代表行業(ye) 水平並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市場競爭(zheng) 力較強的軟件產(chan) 品和服務,更推動了智慧港口向綠色、高效、節能方向發展。

本項目創新提出數字化港航集疏運業(ye) 務協同模式,將傳(chuan) 統的線下操作模式轉移到線上實現,通過區塊鏈、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應用,實現了港航物流供應鏈信息互聯互通與(yu) 資源利用最大化;通過可靠、準確、及時的信息服務,為(wei) 監管部門提供可追溯、可監測、可預警的高協同監管手段,促進監管治理能力提升。

此外,通過本項目平台進行物流單據電子化推行後,形成的電子運單大幅減少了企業(ye) 紙質票據的填製、打印和傳(chuan) 遞,減少了紙張浪費和人工跑單成本,推進了無紙化業(ye) 務辦理,推動了綠色港口建設和發展,真正實現了以IT帶動港航企業(ye) 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目前本項目平台已在曹妃甸港、天津港、寧波舟山港、廣州港等十餘(yu) 家大型港口及其相關(guan) 的航運企業(ye) 進行成功應用,帶動用戶企業(ye) 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並在曹妃甸港建立應用示範基地,形成“燈塔效應”,以典型案例來帶動行業(ye) 進步和創新發展。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