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簡介
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貿股份”)是世界500強國貿控股集團的核心成員企業(ye) ,是廈門市地方國企。公司係全國首批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示範企業(ye) 、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ye) 、全國模範勞動關(guan) 係和諧企業(ye) 、全國模範職工之家、省市級文明單位。公司連續多年上榜《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財富》中國上市公司500強、亞(ya) 洲品牌500強、最佳雇主品牌等。國貿股份2021年營業(ye) 收入4647.56億(yi) 元,淨利潤34.12億(yi) 元。
在“十四五”戰略規劃中,國貿股份業(ye) 務布局三大賽道,聚焦供應鏈管理核心主業(ye) ,深化金融服務的協同作用,積極拓展健康科技新賽道。國貿股份依托全球性資源獲取和渠道布局能力、專(zhuan) 業(ye) 有效的風控能力、5A級物流配送能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能力等核心競爭(zheng) 力,為(wei) 客戶提供一整套的定製化供應鏈服務方案。
物流服務是供應鏈管理業(ye) 務的重要環節,公司為(wei) 國家5A級物流企業(ye) ,已構建完善的物流網絡化經營體(ti) 係,擁有船舶、倉(cang) 庫、堆場、車隊、貨代報關(guan) 行以及強大的外協物流係統,通過不斷優(you) 化物流倉(cang) 儲(chu) 、陸運、空運、航運布局,依托供應鏈一體(ti) 化戰略體(ti) 係,可為(wei) 客戶提供全球範圍內(nei) 的一站式優(you) 質物流配送總包方案。
二、公司倉(cang) 儲(chu) 物流管理中的突出問題
國貿股份構建了完善的物流網絡化經營體(ti) 係,然而,在日常倉(cang) 儲(chu) 物流管理方麵,依然沿用手動信息錄入、人工盤點、人工巡檢等較為(wei) 傳(chuan) 統的管理模式。業(ye) 務規模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傳(chuan) 統的管理方式亟需轉型升級。國貿股份管理部門和業(ye) 務部門經過多輪研討,發掘倉(cang) 儲(chu) 物流管理的主要難題集中於(yu) :
(一)散貨人工盤點難度大
國貿股份供應鏈業(ye) 務經營的主要商品為(wei) 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紙漿等大宗商品,每個(ge) 月有近350萬(wan) 噸的散貨庫存需盤點。傳(chuan) 統管理模式下,絕大多數貨場仍在使用人工目測盤點,盤點工作費時費力且準確率低。如何通過數字化變革實現智能化盤點是國貿股份物流管理亟需解決(jue) 的問題。
(二)監控視頻突發異常人工捕捉難
國貿股份在物流管理中引入監控攝像頭已有2-3年時間,日常管理仍是通過人工定期/不定期的查看監控視頻來確保貨物的倉(cang) 儲(chu) 安全,並由人工排查監控設備無故障,倉(cang) 儲(chu) 現場的異常情況容易被遺漏。倉(cang) 儲(chu) 物流管理缺乏智能化手段實現貨物的實時監控與(yu) 報警、記錄。
(三)出倉(cang) 流程繁瑣
貨物出倉(cang) 對於(yu) 供應鏈業(ye) 務物流管理而言,是最頻繁且最繁瑣的工作流程。每一筆貨物出倉(cang) 需經曆“SAP錄入提貨單-打印提貨單-財務過賬-手工蓋章-掃描提貨單-查詢物流合同-向倉(cang) 庫下達出倉(cang) 指令”等環節,跨多個(ge) 部門協助完成。線下出倉(cang) 流程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出倉(cang) 流程信息化智能化是一個(ge) 必然的趨勢。
(四)提貨單真假難辨
“偽(wei) 造提貨單”、“變造提貨單”一向作為(wei) 風險頻敏感詞出現在訴訟文書(shu) 中,一旦非法分子利用虛假的提貨單向倉(cang) 庫騙提貨物,背後將涉及動輒上千萬(wan) 元的貨物丟(diu) 失。
(五)物流管理模塊較為(wei) 分散
國貿股份自管庫加上外協庫近千個(ge) ,倉(cang) 庫遍布全國各地。管理者既要了解各倉(cang) 庫的庫存變化,也要掌握各地庫存的占比。由於(yu) 物流管理各環節較為(wei) 分散和獨立,衍生出了倉(cang) 儲(chu) 物流可視化監管需求,幫助管理者分析、匯總各項關(guan) 鍵指標數據,輔助管理者製定各類決(jue) 策。
三、解決(jue) 方案
基於(yu) 上述需求,國貿股份自建“國貿天眼”數字化風控平台,通過該項目組合的子項目——智慧倉(cang) 儲(chu) 監控係統,旨在利用新技術、新手段實現倉(cang) 儲(chu) 物流環節透明化高效管理。項目建成後,以期能夠實現貨物盤點、貨物防盜等場景的智能化管理,並打造專(zhuan) 屬管理駕駛艙,滿足信息化運維的管理需求,建立有序生產(chan) 關(guan) 係和有效的管理局麵。
曆經一年不懈努力,項目通過新技術的複合運用,將國貿自身風控理念積極融合數字化技術應用,現已開發出以下模塊:
(一)貨物智能盤點,三維實景建模
“國貿天眼”運用無人機搭載的光學及激光測繪傳(chuan) 感器,實現了對貨物體(ti) 積的精準測量。通過無人機拍攝的圖像信息,後台係統對露天堆放的貨物進行三維實景建模,測量出貨物體(ti) 積,並根據堆體(ti) 密度計算貨物質量,實現散貨的高效、智能、精準盤點。
(二)虛擬電子圍欄,實時預警異常
“國貿天眼”將智能視頻分析和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應用於(yu) 安防管理,在貨物周圍建立起虛擬電子圍欄,配套高精度防盜震動監測係統,能夠實現對倉(cang) 庫的7x24小時實時監測。有異常情況發生時,虛擬電子圍欄將觸發報警係統、抓拍現場圖像,並發送至後台係統,實現實時預警。
(三)打破係統壁壘,實現線上出倉(cang)
“國貿天眼”根據線下出倉(cang) 的難點、痛點,打破SAP係統與(yu) OA係統的壁壘,建立關(guan) 聯通道,新增出倉(cang) 指令從(cong) SAP係統關(guan) 聯出倉(cang) 流程至OA係統。線上出倉(cang) 流程實現全程無紙化、智能化,促進物流環節快速敏捷,降本增效。
(四)區塊鏈技術打造防偽(wei) 二維碼
“國貿天眼” 運用區塊鏈不可篡改的技術特征,在提貨單上增加防偽(wei) 二維碼,實現了提貨單的防偽(wei) 溯源。倉(cang) 庫管理人員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快速識別蓋章機構、蓋章人員、蓋章時間和蓋章文檔。掃碼者通過點擊蓋章文檔,可快速比對蓋章文件與(yu) 原始蓋章文檔是否存在差異,若該蓋章文檔已作廢,文檔上會(hui) 出現“作廢聲明”的標識。
(五)智能管理駕駛艙,展示關(guan) 鍵信息
“國貿天眼”通過建立智能管理駕駛艙,以可視化形式匯聚了全國近千個(ge) 倉(cang) 庫網絡布局、庫存占比等關(guan) 鍵信息,以可視化的智能管理駕駛艙,實現各項關(guan) 鍵指標數據的實時跟蹤,為(wei) 管理層製定各類決(jue) 策提供有力支持。
四、效益分析與(yu) 評估
(一)降低人工成本
國貿股份各倉(cang) 庫使用虛擬電子圍欄後,通過智能視頻分析和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實現了對倉(cang) 庫全天24小時實時監測,降低了80%的駐庫人工成本。
(二)提高操作效率
原出倉(cang) 流程耗時約為(wei) 30-240分鍾不等,出倉(cang) 流程由線下轉線上,業(ye) 務內(nei) 勤操作效率大幅提升,完成一筆線上出倉(cang) 隻需要5分鍾。國貿股份一年的貨物進出需近36萬(wan) 筆出倉(cang) 流程,線上出倉(cang) 流程可全麵支持業(ye) 務部門的出倉(cang) 需求,以更快速度、更高質量滿足客戶提貨需要,降低出倉(cang) 風險,業(ye) 務內(nei) 勤也可將更多時間投入到更具高附加值的工作中,切實實現了數字化賦能業(ye) 務發展的目標。
(三)節能減排
國貿股份倉(cang) 庫遍布全國各地,多數倉(cang) 庫為(wei) 外協庫。監控攝像頭的安裝遇到諸多技術問題,如倉(cang) 庫外接電路的消防問題、極寒地區攝像頭運轉不穩定等問題。“國貿天眼”項目組通過在監控攝像頭上安裝光伏玻璃,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提供電能,實現了綠色化管理,節能減排。
五、數字化實施過程中的經驗體(ti) 會(hui)
國貿股份作為(wei) 全國首批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示範企業(ye) ,在“十四五”戰略規劃明確指出要以科技賦能模式創新,將數字化轉型作為(wei) 提升和培育發展動能的重要方向,持續推進數字化技術在供應鏈領域的應用與(yu) 發展。“國貿天眼”通過區塊鏈、物聯網、三維實景建模等技術的複合運用,將國貿股份自身風控理念積極融合數字化技術應用,實現對大宗商品倉(cang) 儲(chu) 物流環節智能、敏捷、精益的管理。如今,每一個(ge) SKU、每一步訂單的背後,都有物聯網與(yu) 大數據技術保駕護航。智能管理駕駛艙為(wei) 各類決(jue) 策提供輔助支持,數字化轉型促進了公司管理提質增效,賦能業(ye) 務發展。
六、未來展望
“國貿天眼”是國有企業(ye) 在風控數字化和物流管理方麵的踐行,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在供應鏈業(ye) 務的風險管控體(ti) 係上日趨成熟,並隨著公司數字化戰略不斷演變和升級,未來,國貿股份將持續將自身的風險管控理念與(yu) 技術深度結合,根據業(ye) 務需求和管理需求不斷優(you) 化,的有效對接,通過供應鏈一體(ti) 化綜合服務,為(wei) 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優(you) 化服務,與(yu) 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8萬(wan) 餘(yu) 家合作夥(huo) 伴共同分享價(jia) 值增長收益,打造“跨界融合、平台共享的供應鏈商業(ye) 生態圈”。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