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京東物流:在藏應用智能物流技術與裝備創新的案例

發布時間:2023-09-12 15:50:03 华体会登录界面物流信息服務平台分會(hui)

2020年7月以來,京東(dong) 物流西藏項目組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hui) 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精神,全麵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在自治區政府各級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積極在上下行供應鏈和國家重大戰略工程中應用物流新技術與(yu) 裝備,發揮京東(dong) 物流一體(ti) 化供應鏈的科技能力,把國家戰略、國家情懷與(yu) 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完美融合。

一、企業(ye) 介紹

京東(dong) 於(yu) 2004年正式涉足電商領域。2014年5月,京東(dong) 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是中國第一個(ge) 成功赴美上市的綜合型電商平台。2020年6月,京東(dong) 集團在香港聯交所二次上市,募集資金約345.58億(yi) 港元,用於(yu) 投資以供應鏈為(wei) 基礎的關(guan) 鍵技術創新,以進一步提升用戶體(ti) 驗及提高運營效率。

2017年初,京東(dong) 全麵向技術轉型,迄今京東(dong) 體(ti) 係已經投入了近800億(yi) 元用於(yu) 技術研發。

京東(dong) 集團定位於(yu) “以供應鏈為(wei) 基礎的技術與(yu) 服務企業(ye) ”,目前業(ye) 務已涉及零售、科技、物流、健康、保險、產(chan) 發和海外等領域。作為(wei) 同時具備實體(ti) 企業(ye) 基因和屬性、擁有數字技術和能力的新型實體(ti) 企業(ye) ,京東(dong) 在各項實體(ti) 業(ye) 務上全麵推進,並以紮實、創新的新型實體(ti) 企業(ye) 發展經驗助力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築就持續增長力。

京東(dong) 集團2007年開始自建物流,2012年成立物流總公司主體(ti) 北京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注冊(ce) 地為(wei) 北京市海澱區,企業(ye) 類型為(wei) 有限責任公司,屬零售業(ye) ,注冊(ce) 實繳資本100,000萬(wan) 元。含其全資子公司,目前員工人數達30萬(wan) 人以上。2017年4月25日正式成立京東(dong) 物流集團。京東(dong) 物流是中國領先的技術驅動的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及物流服務商,以“技術驅動,引領全球高效流通和可持續發展”為(wei) 使命,致力於(yu) 成為(wei) 全球最值得信賴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

京東(dong) 物流建立了包含倉(cang) 儲(chu) 網絡、綜合運輸網絡、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鏈物流網絡及跨境物流網絡在內(nei) 的高度協同的六大網絡,具備數字化、廣泛和靈活的特點,服務範圍覆蓋了中國幾乎所有地區、城鎮和人口,不僅(jin) 建立了中國電商與(yu) 消費者之間的信賴關(guan) 係,還通過211限時達等時效產(chan) 品和上門服務,重新定義(yi) 了物流服務標準。在2021年,京東(dong) 物流助力約90%的京東(dong) 線上零售訂單實現當日和次日達,客戶體(ti) 驗持續領先行業(ye)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東(dong) 物流運營超1300個(ge) 倉(cang) 庫,包含京東(dong) 物流管理的雲(yun) 倉(cang) 麵積在內(nei) ,京東(dong) 物流倉(cang) 儲(chu) 總麵積超2400萬(wan) 平方米。

京東(dong) 物流的服務產(chan) 品主要包括倉(cang) 配服務、快遞快運服務、大件服務、冷鏈服務、跨境服務等,其一體(ti) 化業(ye) 務模式能夠一站式滿足所有客戶供應鏈需求,幫助客戶優(you) 化存貨管理、減少運營成本、高效地重新分配內(nei) 部資源,使客戶專(zhuan) 注其核心業(ye) 務。目前,京東(dong) 物流為(wei) 超過30萬(wan) 企業(ye) 客戶提供服務,針對快消、服裝、家電家具、3C、汽車、生鮮等多個(ge) 行業(ye) 的差異化需求,形成了一體(ti) 化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

京東(dong) 物流始終重視技術創新在企業(ye) 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基於(yu) 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及物聯網等底層技術,京東(dong) 物流正在持續提升自身在自動化、數字化及智能決(jue) 策方麵的能力,不僅(jin) 通過自動搬運機器人、分揀機器人、智能快遞車、無人機等,在倉(cang) 儲(chu) 、運輸、分揀及配送等環節大大提升效率,還自主研發了倉(cang) 儲(chu) 、運輸及訂單管理係統等,支持客戶供應鏈的全麵數字化,通過專(zhuan) 有算法,在銷售預測、商品配送規劃及供應鏈網絡優(you) 化等領域實現決(jue) 策。憑借這些專(zhuan) 有技術,京東(dong) 物流已經構建了一套全麵的智能物流係統,實現服務自動化、運營數字化及決(jue) 策智能化。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東(dong) 物流在全國共運營43座“亞(ya) 洲一號”大型智能倉(cang) 庫。到2021年底,京東(dong) 物流已經擁有及正在申請的技術專(zhuan) 利和計算機軟件版權超過5500項,其中與(yu) 自動化和無人技術相關(guan) 的超過3000項。

京東(dong) 物流構建了協同共生的供應鏈網絡,中國及全球各行業(ye) 合作夥(huo) 伴參與(yu) 其中。2017年,京東(dong) 物流創新推出雲(yun) 倉(cang) 模式,將自身的管理係統、規劃能力、運營標準、行業(ye) 經驗等賦用於(yu) 第三方倉(cang) 庫,通過優(you) 化本地倉(cang) 庫資源,有效增加閑置倉(cang) 庫的利用率,讓中小物流企業(ye) 也能充分利用京東(dong) 物流的技術、標準和品牌,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目前京東(dong) 雲(yun) 倉(cang) 生態平台下的運營的雲(yun) 倉(cang) 數量已超過1700個(ge) 。通過與(yu) 國際及當地合作夥(huo) 伴的合作,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東(dong) 物流已建立了覆蓋超過220個(ge) 國家及地區的國際線路,擁有近80個(ge) 保稅倉(cang) 庫及海外倉(cang) 庫,讓跨境貨運最快可實現門到門48小時送達。

同時,京東(dong) 物流著力推行戰略級項目“青流計劃”,從(cong) “環境(Planet)”“人文社會(hui) (People)”和“經濟(Profits)”三個(ge) 方麵,協同行業(ye) 和社會(hui) 力量共同關(guan) 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京東(dong) 物流是國內(nei) 首家完成設立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的物流企業(ye) ,同時引入使用更多清潔能源,推廣和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和環保材料,踐行綠色環保措施。

京東(dong) 物流正堅持“體(ti) 驗為(wei) 本、技術驅動、效率製勝”核心發展戰略,將自身長期積累的新型實體(ti) 企業(ye) 發展經驗和長期技術投入所帶來的數智化能力持續向實體(ti) 經濟開放,服務實體(ti) 經濟,持續創造社會(hui) 價(jia) 值。

二、智能物流技術案例

(一)西藏智能物流技術現狀及痛點

西藏近年來發展速度是驚人的,但在橫向上與(yu) 區外地區相比,西藏的整體(ti) 經濟基礎還是比較薄弱的,這也導致了西藏物流業(ye) 不發達。而區外發達城市的物流及信息化建設取得迅速發展,與(yu) 傳(chuan) 統的商業(ye) 氛圍以及大量生產(chan) 企業(ye) 每天頻繁的物流活動、較為(wei) 發達的通信設施和交通環境是分不開的,而這些正是目前西藏所缺少的。西藏的物流基礎設施相對滯後,不能適應西藏現代物流發展的需要。西藏公路網的規模、通達深度、技術等級均較低,製約了道路運輸的覆蓋率和通車條件。貨運站場建設進展緩慢,網點布局相對不合理,絕大多數地區沒有貨運站,不能滿足貨物倉(cang) 儲(chu) 、轉運的需要。不能形成物流、商品流轉,進而也無從(cong) 談起物流信息化建設。在現代化的物流信息化建設中,物流方麵的專(zhuan) 門人才是一個(ge) 重要因素,這對物流信息化建設的質量及戰略規劃意義(yi) 非凡。由於(yu) 受到自身文化基礎以及知識結構等方麵因素的製約, 目前在西藏物流企業(ye) 管理隊伍中,大多數管理人員在物流信息化建設的策劃上、物流管理的理念上及物流的實際運作等方麵缺乏係統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和實際的物流管理經驗,同時對實際的物流運作模式也不能熟練掌握,所以在信息化建設上也會(hui) 出現一籌莫展的情況,進而導致服務理念差等問題出現,延緩了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二)京東(dong) 以智能物流技術托底,統籌搭建西藏智能化三級物流網絡體(ti) 係,應用供應鏈溯源技術,助力西藏農(nong) 特產(chan) 品上行

京東(dong) 以全國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項目為(wei) 基礎,助力西藏自治區打造支撐全區一盤棋的智能化三級物流網絡體(ti) 係,在深入調研,圍繞自治區物流信息化管理痛點,開發了應用於(yu) 西藏自治區全區的公共物流智慧化平台,服務於(yu) 全區商貿流通企業(ye) 和物流企業(ye) ,支撐企業(ye) 實現倉(cang) 儲(chu) 管理、運配管理、結算管理、售後等全流程的線上化作業(ye) 。實現7個(ge) 地(市)倉(cang) 庫、7個(ge) 地(市)分揀中心、49個(ge) 縣(區)站點、100個(ge) 鄉(xiang) 村服務站的係統部署及業(ye) 務流程線上化作業(ye) ,與(yu) 前期的27個(ge) 國家級電商進農(nong) 村示範縣實現全麵對接,支持雙方係統間的訂單流轉和數據交互。通過整合商貿物流快遞資源,開展共同配送,提升物流配送時效;通過平台對多種業(ye) 務模式進行整合,實現多渠道訂單共同接入調度平台統一調度和統一配送,提升物流效率;進而促進自治區內(nei) 的消費者能夠充分享受電商紅利,將各地優(you) 質商品快速送達至消費者。同時通過三級物流網絡體(ti) 係,助力當地農(nong) 牧產(chan) 品上行至全國各地,打通自治區內(nei) 商品上下行流通脈搏。通過平台實現物流運轉過程和服務過程的可視化和動態管理,支撐各級政府管理部門及相關(guan) 單位及時動態掌握全區電商物流運行狀態,反向助力自治區管理部門的科學決(jue) 策。對整個(ge) 電商物流履約過程的效率、體(ti) 驗進行運營分析,同時對業(ye) 務的數據趨勢進行線上化展現,指導作業(ye) 及業(ye) 務方向製定。

京東(dong) 麵向藏區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鬆茸),建設基於(yu) 區塊鏈的農(nong) 產(chan) 品溯源體(ti) 係,主要服務對象包括農(nong) 產(chan) 品消費者、政府部門、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相關(guan) 企業(ye) 、行業(ye) 機構等。以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相關(guan) 法律法規為(wei) 政策支柱,構建基於(yu) 區塊鏈技術的農(nong) 產(chan) 品溯源體(ti) 係,分為(wei) 采集層、數據層、網絡層、應用層四個(ge) 層麵。

考慮到西藏地區的特殊性,采用了中國氣象局專(zhuan) 用的氣象設備,以保證數據的穩定性和準確性。農(nong) 業(ye) 智能監測設備,高度集成土壤體(ti) 積含水量、土壤電導率、土壤溫度、空氣溫濕度、大氣壓力及總輻射等數據采集傳(chuan) 感器及無線傳(chuan) 輸模塊以及太陽能自供電係統,實現氣象數據的實時采集和遠程監控。

通過氣象站的安裝部署形成基地小氣候環境信息數據庫,並使基地管理者、遠程專(zhuan) 家政府部門等可實時查看、掌握基地實時的氣候參數。全麵監測林芝鬆茸優(you) 生區/主產(chan) 區的環境變化情況,結合鬆茸生長環境標準,對相關(guan) 區域的鬆茸生長適宜度進行評估,動態的發現產(chan) 地的環境變化,並進行針對性的預警,推動主管部門及時發現問題、改善產(chan) 地關(guan) 鍵環境指標,確保鬆茸產(chan) 業(ye) 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消費者通過溯源信息,可以掌握農(nong) 特產(chan) 品的生長環境信息,增強消費者的信任度。

(三)智能物流技術應用效益評估

通過物流下行能力建設,21年京東(dong) 物流在藏配送平均時效從(cong) 8-10天降為(wei) 2-5天,拉薩可實現當日達,林芝、山南、日喀則、那曲可實現次日達,珠峰腳下的定日縣已可享受高品質電商服務。在促進西藏群眾(zhong) 消費與(yu) 消費體(ti) 驗的同時,通過現代流通體(ti) 係建設,推動藏區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快遞價(jia) 格從(cong) 均價(jia) 15元/kg下降至12元/kg。探索建立了“郵快”“快商”協同發展聯動機製,實現了西藏產(chan) 品上行的降本,21年促進電商平台僅(jin) 京東(dong) 就帶動西藏特色產(chan) 品上行額達4.15億(yi) 。預計2022年將為(wei) 西藏貢獻社銷額超過5億(yi) 元。

2021年,在建黨(dang) 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西藏自治區把低氟健康茶推廣列入“民生工程之首”,在疫情防控高壓及冬季雨雪惡劣天氣等艱難條件下,共計發運車次309車次,運輸裏程達68萬(wan) 公裏,全程零事故,保障了貨物及人員安全。期間以公共物流智慧化平台為(wei) 支撐並結合京東(dong) 物流科技在途與(yu) 實時數據鑽取等技術,實現了健康茶約110萬(wan) 個(ge) 包裹物流信息全程可視、可控與(yu) 追溯管理,安全準確的將健康茶配送發放至全區340萬(wan) 常住人口手中。健康茶的運營保障和係統支持工作,獲得了自治區政府的高度評價(jia) 。

2020年8月京東(dong) 集團與(yu) 林芝市政府合作簽約。2021年,扶持西藏高原藏天麻產(chan)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建設“京東(dong) 數字農(nong) 場”,打造智能化、集成化、標準化的現代智能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將“波密天麻”納入2021年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保護工程。獲得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ti) 的報道。

(四)智能物流技術應用及推廣意義(yi)

在智能物流技術應用的基礎上,通過互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技術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加強技術創新,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融合技術創新研發和應用,統籌規劃並推動搭建西藏智慧化的三級物流網絡,推進西藏自治區級物流樞紐智能化升級,提升作業(ye) 設備智能化水平,服務於(yu) 全區商貿流通企業(ye) 和物流企業(ye) ,賦能西藏上下行供應鏈體(ti) 係,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流通效率。將地狼機器人、四向穿梭車等創新智能設備首次應用於(yu) 青藏高原,並在建築行業(ye) 進行了探索應用,豐(feng) 富了應用場景、具有開創性。京東(dong) 在西藏現代流通體(ti) 係建設、民生保障等方麵的建設成果已在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解決(jue) 西藏人民民生與(yu) 消費改善、穩邊固邊強邊等方麵發揮了實實在在的作用。截至目前,京東(dong) 農(nong) 場已落地項目近70個(ge) ,數字基地建設麵積近40萬(wan) 畝(mu) ,帶動十餘(yu) 個(ge) 省市的13類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覆蓋大米、小米、芥花油、蘋果、柑橘、枸杞等13類產(chan) 品,並線上專(zhuan) 屬 “京品源旗艦店”為(wei) 合作夥(huo) 伴營銷助力。相關(guan) 經驗完全可複製到其他省市推廣應用。

三、裝備創新應用案例

(一)全國海拔最高的智能倉(cang) 庫投入

1.西藏物流裝備應用現狀

西藏整體(ti) 上物流企業(ye) 規模較小,競爭(zheng) 力弱,處於(yu) 由傳(chuan) 統物流業(ye) 向現代物流業(ye) 轉型的初級階段。現有的物流企業(ye) 大多是由原來的運輸公司或儲(chu) 運公司改名或改變部分業(ye) 務發展而來的,規模小,服務功能少,管理方式相當落後,營運場地麵積不足,營運地點分散,物流裝備和配套的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等,與(yu) 現代物流企業(ye) 的標準相去甚遠,物流服務專(zhuan) 業(ye) 化程度較低,嚴(yan) 重地阻礙了物流社會(hui) 化的發展進程。

2.高海拔智能裝備創新應用難點及解決(jue) 方案

京東(dong) 首次嚐試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高原應用智能物流裝備,麵臨(lin) 低氣壓、高寒、交通落後、無技術人員和應用先例等困難。經過反複論證研究,對AGV機器人參數進行改良,適應在高寒環境下充電。機器人對於(yu) 地麵平整度要求2 ㎡誤差±5㎜範圍內(nei) ,非常苛刻。西藏當地無適合的施工團隊,全部從(cong) 內(nei) 地抽調技術工人。因高寒環境下施工,水泥無法凝固,嚐試不同的水泥標號,施工的時候在場內(nei) 加熱等多項措施,最終在反複進行了4次地麵翻修打磨才正式投入應用。

3、西藏高海拔智能裝備創新應用效益及推廣意義(yi)

京東(dong) 在西藏已完成自治區級公共物流倉(cang) 儲(chu) 配送中心、山南和昌都地級市公共物流倉(cang) 儲(chu) 配送中心、各配送站點等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如:AGV地狼機器人、交叉分揀帶、立體(ti) 庫、自動叉車等智能創新裝備,利用智能路徑優(you) 化、AI算法、5G、區塊鏈、雲(yun) 計算等技術,改變人找貨的模式為(wei) 貨到人,處理效率相比傳(chuan) 統倉(cang) 庫提升2-3倍。在拉薩建設了“我國海拔最高的智能倉(cang) 庫”,成為(wei) 西藏乃至整個(ge) 西南地區的明星工程、亮點工程。

通過一係列供應鏈基礎能力的打造,京東(dong) 物流單量從(cong) 年初的日均約14000單,增長到20000單,增長率43%,雙十一大促當日峰值達到81123單,再創曆史新高。作為(wei) 在青藏高原上應用的首個(ge) 智能倉(cang) ,樹立了物流創新裝備應用案例的優(you) 秀標杆,自治區和地方領導多次蒞臨(lin) 參觀,獲得中央和地方媒體(ti) 多次報道和點讚,傳(chuan) 播閱讀量超過4億(yi) 次。

(二)開創了鐵路建築行業(ye) 智能創新裝備應用的先河

1.鐵路建築行業(ye) 智能裝備應用現狀及問題

習(xi) 近平主席指示建設川藏鐵路,是促進民族團結、維護中國國家統一、鞏固邊疆穩定的需要,是促進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需要,是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治藏方略的重大舉(ju) 措。川藏鐵路拉林段東(dong) 端連接規劃建設中的滇藏鐵路,可通往西南及東(dong) 中部地區,向北、向西連接既有青藏鐵路和在建的拉薩~日喀則鐵路及規劃的日喀則~亞(ya) 東(dong) 、日喀則~聶拉木等鐵路,可通往西北廣大地區及中國與(yu) 尼泊爾、印度的主要口岸,是西藏自治區對外運輸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yu) 完善西藏鐵路網結構、改善沿線交通基礎設施條件、促進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增進中華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yi) 。該線路開通運營後,對提升中國西部地區特別是進藏通道的交通能力,增強川西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四川西部、青藏高原東(dong) 部地區交通不便的城鎮和四川省內(nei) 甘孜、阿壩等少數民族自治州經濟社會(hui) 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作為(wei) 雪域高原的第二條“天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地形地質條件最為(wei) 複雜的工程,川藏鐵路肩負起了中國三代鐵路建設者們(men) 的夢想;鐵路建設本身也能起到加強生態保護、防止水土流失、實施道路綠化等配套提升的作用。

整體(ti) 建築行業(ye) 物資管理手段非常原始,沒有智能設備應用的先例。川藏鐵路各建設施工單位基本為(wei) 中國建築行業(ye) 的頭部企業(ye) ,其物資管理的現狀基本能反映整體(ti) 建築行業(ye) 的物資管理現狀。川藏鐵路集合了山嶺重丘、高原高寒、風沙荒漠、雷雨雪霜等多種極端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跨14條大江大河、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被稱為(wei) “最難建的鐵路”,建設周期長達十年以上。建設工程段基本處於(yu) 無人區域,均需遇山開路、遇水架橋,環境非常惡劣,除了施工必要機械外全部為(wei) 人工操作,所有的物資管理手段也全靠人工。但鐵路物資備件體(ti) 量非常大,占比整體(ti) 投資總額的1/4左右。川藏鐵路投資總額3198億(yi) 元,物資備件約800億(yi) 元。如此體(ti) 量的物資備件,但管理手段卻非常原始,基本沒有工具投入,登記、領用全靠人工,甚至不登記,管理混亂(luan) ,貨損嚴(yan) 重。需采買(mai) 的零部件種類非常多,涉及到的生產(chan) 廠商、經銷商眾(zhong) 多,進行選品、比價(jia) 、供應商管理等非常複雜,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時間、精力來進行管理。由於(yu) 沒有智慧化係統進行用量分析,導致很多零部件采買(mai) 後未用上造成浪費或缺貨造成停工,影響鐵路施工進度。物資采買(mai) 沒有科學的周期規劃,導致物資采買(mai) 後長時間閑置或采買(mai) 周期太頻繁造成成本浪費。采買(mai) 規劃不合理,涉及供應商眾(zhong) 多,無法形成批量采購,采購價(jia) 格無法達到最優(you) 。受物資供貨點分散,多頻次采購等問題影響,運輸需等貨集滿車輛才能發出,時效較差且運輸成本較高。場地無標準貨架,不能有效利用空間,同等數量貨物需投入建設更大麵積的倉(cang) 庫。揀選效率低,傳(chuan) 統地堆倉(cang) 庫,無彈性空間,碼放無分類,貨物出入庫無固定可識別位置,揀選耗時耗力。物資盤點困難,因無法劃分存儲(chu) 界限,往往無法做到真正實盤。在遇到訂貨高峰,因場地規劃出現臨(lin) 時不夠用情形,往往出現大壓小,重壓輕,貨物外包裝受損導致擠壓變形,損壞頻發。各工程隊自行到倉(cang) 庫領用,造成大量的倉(cang) 庫找貨時間、在途時間、領用等待時間的浪費,而該部分時間是完全可以用於(yu) 工程施工的。很多倉(cang) 庫是工人進現場找貨,貨物碼放較亂(luan) ,也沒有有效的監控和管理手段,庫存盤虧(kui) 的情況經常出現。由於(yu) 倉(cang) 庫沒有做到詳細的分類碼放,揀選效率低,工人等待領料的時間很長,造成的人員浪費情況嚴(yan) 重。領料與(yu) 出庫不匹配,因無統一判定辦法,容易出現領料人與(yu) 用料人認定的物資不一致,會(hui) 發生領料後發現無法使用的情形。管理人員無法實時的掌握運營情況,需要花大量時間了解物資采購、運輸、倉(cang) 庫管理的情況,管理效率低。

2.京東(dong) 開創鐵路建築行業(ye) 智能創新裝備應用先河

京東(dong) 有良好的品牌榮譽、明顯的價(jia) 格優(you) 勢、穩定的配送基地、強大的運輸能力、豐(feng) 富的信息化管理經驗,通過發揮技術優(you) 勢,整合行業(ye) 資源,助力中鐵XX局推動生產(chan) 管理方式的創新變革,優(you) 化前端零部件供給質量,提高生產(chan) 效率,促進零部件供應鏈創新應用,降低零部件采購成本。物資集約化采購,大幅提升了議價(jia) 能力,采購成本較分散采購降低20%以上。提供鐵路零部件采買(mai) 、定製生產(chan) 、條碼粘貼、運輸、存儲(chu) 、分揀、配送等一體(ti) 化的供應鏈服務。通過智能倉(cang) 投入和智慧化運營管理,提前進行庫存預警和采購下單,與(yu) 各生產(chan) 廠商和銷售商聯動生產(chan) 信息,提前做好運力的調度安排,保障零部件出庫存即可高效發出,全程實時預警,提前準備異常預案,保障運輸時效,避免因采購和運輸原因影響國家重大戰略工程如期交付。京東(dong) 利用自身先進的物流基礎設施、電商技術、服務能力、強大的供應鏈規劃能力,提供專(zhuan) 業(ye) 化、定製化、智慧化的備件倉(cang) 庫解決(jue) 方案,投入自動AGV搬運機器人、智能分揀機器人、四向穿梭車、立體(ti) 貨架等智能創新裝備,同時結合京東(dong) 先進的雲(yun) 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和倉(cang) 儲(chu) 物流管理經驗,減少人工投入,提前下單出貨,避免人等貨,減少找貨時間浪費。通過智慧化係統和規範化的運營操作,保持賬實相符,避免出現遺失盤虧(kui) 等因粗放管理導致的損失。通過係統報表、看板等,管理人員可隨時掌握物資保障各環節狀態,可進行預警介入,節約管理人員時間,提升管理效率。管理人員可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供應商和部門管理等重要事情上,避免因日常瑣事占用太多時間和精力。通過倉(cang) 儲(chu) 、分揀、配送一體(ti) 化服務,從(cong) 接收訂單開始,倉(cang) 庫的進、銷、存管理,日常物資領用、交接、盤點,到物資安排車輛和人員配送到工程隊施工點位,均由京東(dong) 負責。工程隊無需再安排施工人員領用物資,工人們(men) 可更專(zhuan) 注於(yu) 現場施工,保障鐵路施工進度。

3.鐵路建築行業(ye) 智能創新裝備應用效益及推廣意義(yi)

智能創新裝備的應用,帶來的效率提升和減少的運營損失達到投入金額的5-8倍,是對鐵路備件管理新思路的探索,開創新了建築行業(ye) 智能創新裝備應用的先河,非常具有借鑒意義(yi) 。

四、京東(dong) 物流在藏應用智能物流技術與(yu) 裝備創新總結及下一步設想

京東(dong) 物流西藏項目組作為(wei) 京東(dong) 集團派出機構,除應用京東(dong) 智能供應鏈優(you) 勢,結合智能創新裝備的應用為(wei) 西藏搭建完整的三級物流網絡,打通上下行供應鏈體(ti) 係,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社會(hui) 化物流成本外,還統籌全京東(dong) 集團在藏業(ye) 務,在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在促進京東(dong) 物流和京東(dong) 集團社會(hui) 價(jia) 值方麵,助力京東(dong) 物流在2020年入選中國交通運輸協會(hui) 全國先進物流企業(ye)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hui) 全國先進物流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獎;2021年入選第一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示範企業(ye) 、物流業(ye) 與(yu) 製造業(ye) 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卓越案例50強、榮獲华体会登录界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國家級榮譽。京東(dong) 物流西藏項目組榮獲2022年“全國工人先鋒號”集體(ti) 榮譽稱號。

下一步,京東(dong) 物流西藏項目組將結合京東(dong) 先進的智能供應鏈能力和智能創新裝備技術,發掘更多的應用行業(ye) 和場景,為(wei) 我國物流與(yu) 供應鏈的發展與(yu) 變革,促進物流及供應鏈領域創新融合發展,推動物流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京東(dong) 物流西藏項目組

二O二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