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大商道數字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建設大宗商品一流供應鏈科技平台係統介紹

發布時間:2023-05-09 10:37:20 华体会登录界面物流信息服務平台分會(hui)

一、項目簡介 

大商數科公司成立於(yu)  2021年 3 月,注冊(ce) 資本 1000 萬(wan) 元, 是基於(yu) 數字科技為(wei) 供應鏈產(chan) 業(ye) 數字化升級方案的提供商,旨在通過數字化科技服務萬(wan) 億(yi) 產(chan) 業(ye) 規模的大宗商品供應鏈。2021年,大商數科將在以數字技術賦能“現貨交易-供應鏈金融-新媒體(ti) -產(chan) 業(ye) 風控與(yu) 決(jue) 策”四大應用場景為(wei) 總體(ti) 框架下,緊緊圍繞構建“基於(yu) 區塊鏈的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平台”為(wei) 抓手,建設一套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前瞻性、實用性、靈活性、擴展性的供應鏈服務平台,實現大宗貨物電子確權憑證的在線簽發、簽收、拆分、流轉、融資等功能,實現從(cong) 融資申請、業(ye) 務審批、簽約放款到催收回款的全流程在線管理。

二、股權結構

陝投集團係我省以“能源、金融和投資”為(wei) 主的大型國有企業(ye) ,中國企業(ye) 500強(268位)。陝西華山創業(ye) 有限公司(華山創業(ye) )作為(wei) 陝投集團現代物流板塊公司具體(ti) 管理大商道公司。

邁科集團是我省著名民營企業(ye) ,是我國銅市場最大的進出口企業(ye) ,中國企業(ye) 500強(190位)。

廈門信達是廈門國貿核心企業(ye) ,是一家以供應鏈、信息科技為(wei) 主的上市公司,中國企業(ye) 500強(123位)。

大商道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平台,年交易額已突破1000億(yi) 元,陝西企業(ye) 100強(第9位)。

三、行業(ye) 情況

1、競爭(zheng) 分析:

目前業(ye) 內(nei) 的主要公司有物產(chan) 中大、建發股份、廈門象嶼、廈門國貿等,資金周轉型供應鏈服務企業(ye) 的,盈利模式是:參與(yu) 貨物買(mai) 賣,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帶來大量的現金流,通過貨物為(wei) 載體(ti) ,這些現金的周轉表現為(wei) 從(cong) 貨幣資金到存貨到應收賬款最後回到貨幣資金的 循環,這一過程中供應鏈服務的利潤來源主要是價(jia) 差、利差、匯差。能夠賺取這 三個(ge) 差額的原因是供應鏈企業(ye) 信息優(you) 勢(獲取低價(jia) 商品)、規模優(you) 勢(批量折扣)、 資金優(you) 勢(取得低成本資金)、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例如對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專(zhuan) 業(ye) 判斷)。

供應鏈服務所獲取的商品價(jia) 差與(yu) 貿易價(jia) 差本質的區別是,供應鏈服務企業(ye) 通 過簽訂背靠背協議或金融衍生工具套保等手段以降低經手貨值波動風險,以自身 的信息優(you) 勢、規模優(you) 勢、資金優(you) 勢和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獲得相對穩定的價(jia) 差或穩定的利潤率水平。

2、市場前景

如果把現貨市場當做大宗商品1級市場,期貨期權市場當做2級市場,我們(men) 未來重點關(guan) 注現貨倉(cang) 單(權證)這個(ge) 1.5級市場的發展;我國的大宗商品供/需均占到全球80%的規模,前十大類大宗商品的庫存和消費量合計58.52億(yi) 噸和 63.67 億(yi) 噸,其中非標現貨庫存規模占比超過90%;交易規模72萬(wan) 億(yi) 元,實物交割規模超過40萬(wan) 億(yi) 。(2018Y )

我國倉(cang) 儲(chu) 設施目前約13億(yi) 平方米,倉(cang) 儲(chu) 企業(ye) 數量37120 家,保管費收入約4萬(wan) 億(yi) ,涉及貿易商和製造商6萬(wan) 多家,期貨公司150家。數據統計發達國家動產(chan) 擔保融資占短期貸款30%,我國動產(chan) 擔保融資占⾦融機構貸款餘(yu) 額的⽐重還不到0.5%。我國企業(ye) 動產(chan) 抵質押貸款需求市場⼗分龐⼤,預計到2023年動產(chan) 抵押貸款額為(wei) 1.57萬(wan) 億(yi) 。這一市場在國內(nei) 有著廣闊的前景。

3、應對策略:

針對行業(ye) 現狀,大商數科利用大宗供應鏈流通領域的優(you) 勢地位、資源整合能力和大宗交易中心方麵的布局,以及螞蟻鏈在區塊鏈、金融科技方麵的技術能力和行業(ye) 資源,結合各自優(you) 勢,圍繞大宗流通的場景,打造大宗供應鏈生態服務平台,基於(yu) 區塊鏈構建各參與(yu) 方規範互信的流通環境,解決(jue) 貿易流通中操作風險不可控、信任成本高的問題,通過平台實現資金需求方和資金提供方的有效對接。

擬打造的大宗供應鏈生態服務平台為(wei) 涉及生產(chan) 商、貿易方、倉(cang) 儲(chu) 物流、港口碼頭、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監管機構等全產(chan) 業(ye) 鏈、全流程的有機協同平台。 

四、設計供應鏈科技平台

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是建立在大宗商品產(chan) 業(ye) 鏈上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的平台,其中使用的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打通了原本各自獨立的產(chan) 業(ye) 鏈的上下遊,從(cong) 而解決(jue) 了金融機構的風控問題,實現全流程的可視可控,以下對於(yu) 平台設計做一個(ge) 介紹。

1、關(guan) 於(yu) 平台模式

模式定義(yi) 為(wei) N+1+N=第1個(ge) N為(wei) 多家金融服務機構(包括銀行),第2個(ge) N為(wei) 多家核心企業(ye) ,中間的1為(wei) 平台,以去中心化化的聯盟鏈形式體(ti) 現,由多個(ge) 配套企業(ye) 組成。平台則作為(wei) 服務模式的重要支撐點,為(wei) 2N提供物流、資金、倉(cang) 儲(chu) 、信息一體(ti) 化的在線供應鏈金融服務。

平台需具備的優(you) 勢:不僅(jin) 要為(wei) 2N各角色企業(ye) 的提供無縫鏈接的供應鏈金融服務係統平台,更重要的一點是要有非常豐(feng) 富的垂直細分行業(ye) 經驗,這樣才能更好的把控風險。

解決(jue) 了誰的哪些痛點?

l 金融機構——依托於(yu) 平台的豐(feng) 富行業(ye) 經驗,金融機構可以把平台作為(wei) “核心企業(ye) ”統一授信。不必對眾(zhong) 多核心企業(ye) 一一審核,解決(jue) 了金融機構對不熟悉領域的畏懼。

l 企業(ye) ——平台引入多家資金機構,以匹配撮合的方式服務於(yu) 企業(ye) ,解決(jue) 掉企業(ye) “受製於(yu) 人”的尷尬境地。

多方位一體(ti) 化的配套服務,平台不僅(jin) 解決(jue) 貿易本身的資金問題,同時提供供應鏈上的物流、監管、保險服務,實現供應鏈生態圈服務。

2、業(ye) 務模式平台化

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是由多維係統協調構建而成,核心是業(ye) 務係統、客戶管理係統、企業(ye) 內(nei) 部OA、財務結算SAP、風控係統以及與(yu) 第三方合作對接的係統(物流倉(cang) 儲(chu) 、銀行、數字簽章)。上節隻是舉(ju) 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的一種產(chan) 品模式,那為(wei) 了業(ye) 務快速創新,避免係統資源浪費,將平台架構設計成如下形式,前台、中台、後台。

l 前台:客戶融資服務入口;

l 中台:也是支撐層,將各個(ge) 模塊鬆耦合,可根據前端業(ye) 務模式以積木搭建的形式進行快速組合;

l 後台:IT基礎架構,為(wei) 中台和前台做基礎支撐。

3、平台的全流程上鏈

平台是以代采商為(wei) 核心,提供供應鏈金融的業(ye) 務,從(cong) 而打通整個(ge) 貿易鏈條,平台角色裏麵有貿易商(賣家),代采商、采購商(買(mai) 家)、貨代等幾個(ge) 角色在平台實現業(ye) 務對接,平台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流程管控,解決(jue) 了平台各個(ge) 角色風險控製問題,並與(yu) 港口及倉(cang) 儲(chu) 對接,實現控貨功能。

4、風控模式升級

1) 控貨:物流管理係統(訂單、運輸、倉(cang) 儲(chu) 、加工、庫存等)。

2) 控資金:資金管理係統(融資申請、授信、結算、放款、回款、利息計算等)。

3) 控交易:交易係統(客戶管理、合同管理、賬戶體(ti) 係等)。

4) 控風險:風控係統(從(cong) 數據、應用、預測三方麵對風險進行識別、預警和控製)。  

五、供應鏈科技平台商業(ye) 模式

大宗商品供應鏈行業(ye) 是生產(chan) 型企業(ye) 采購、物流、存儲(chu) 、分銷的通道,多賽道、大空間、小企業(ye) 是主要行業(ye) 特點。由於(yu) 同質化競爭(zheng) 激烈,行業(ye) 商業(ye) 模式由傳(chuan) 統依靠集采集銷獲取三差(價(jia) 差、利差、匯差)的形式逐漸向收取物流、金融、加工等增值服務費進化。

供應鏈行業(ye) 按照服務客戶類型,可分為(wei) 生產(chan) 和消費兩(liang) 種類型。其中,越接近消費環節的供應鏈業(ye) 務,越有可能實現差異化,其利潤率水平也相對更高,越是接近生產(chan) 端的供應鏈業(ye) 務,客戶對於(yu) 價(jia) 格越敏感,相對利潤率更低(主營為(wei) 消費品的DHL中國供應鏈分部淨利潤率為(wei) 4%左右,而大宗商品供應鏈行業(ye) 的物產(chan) 中大淨利潤率為(wei) 1%,廈門象嶼為(wei) 0.5%)。而大宗商品供應鏈企業(ye) 主要服務於(yu) 生產(chan) 環節最前端的原材料製造業(ye) 企業(ye) ,其功能是作為(wei) 生產(chan) 型企業(ye) 采購分銷的通道,利潤率水平在行業(ye) 內(nei) 處於(yu) 最底層。

供應鏈是一個(ge) 很抽象的概念,而大宗商品供應鏈更是離真實生活很遠,很難近距離接觸到。目前按照我的理解,供應鏈的商業(ye) 本質是在社會(hui) 分工更加精細化的趨勢下為(wei) 企業(ye) 提供以下服務方案:

解決(jue) 上下遊信息不對稱

提升企業(ye) 運營效率(產(chan) 品周轉率、資金使用效率)

降低成本(采購、儲(chu) 存、物流)

用四個(ge) 字來形容供應鏈行業(ye) 的價(jia) 值就是:降本增效。

大宗商品供應鏈行業(ye) 盈利模式可分為(wei) 兩(liang) 種:服務費模式和買(mai) 賣價(jia) 差模式。

1、服務費模式

買(mai) 賣價(jia) 差模式是行業(ye) 誕生之初的盈利模式,但由於(yu) 行業(ye) 進入壁壘不高,加之我國製造業(ye) 增速逐年放緩,行業(ye) 同質化競爭(zheng) 日益激烈,賺取價(jia) 差難以為(wei) 繼,行業(ye) 領先企業(ye) 除了要具備規模優(you) 勢以取得與(yu) 上下遊大企業(ye) 對等的談判地位之外,在經營模式上必須向更高階段的供應鏈管理方向轉型,通過為(wei) 上下遊客戶提供更多的庫存管理、分撥配送等供應鏈物流服務(又重又硬的資產(chan) ),增加上下遊企業(ye) 對服務商的依賴度,從(cong) 而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所以目前頭部企業(ye) 以各種形式開展了物流、倉(cang) 儲(chu) 、金融等全套服務。雖然賺取服務費的商業(ye) 模式更佳(利潤率高、資產(chan) 輕),但若隻做服務而不做貿易則不可控因素非常多。例如如果隻提供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務,那麽(me) 最終的貨權不在企業(ye) 手中,供應鏈企業(ye) 的話語權就弱風控能力也受限製,而供應鏈服務是個(ge) 性化程度較高的產(chan) 業(ye) ,很難進行簡單複製,一旦被服務的企業(ye) 發展出現問題,很可能成為(wei) 砍費用的犧牲品。

2、買(mai) 賣價(jia) 差+供應鏈增值服務模式

國內(nei) 主流企業(ye) 選擇以買(mai) 賣價(jia) 差+供應鏈增值服務的商業(ye) 模式。這麽(me) 做的好處是,把貿易作為(wei) 流量入口,以物流服務為(wei) 核心,深度綁定上下遊企業(ye) ,掌握貨權和話語權,風控也相對有把握,充分利用自身的規模、設施和資金優(you) 勢來賺取穩定的三差,再輔以金融等增值服務,降低收入、盈利的周期性(但本身還是周期性較強)。

從(cong) 目前已有的信息披露來看,大宗商品供應鏈買(mai) 賣價(jia) 差毛利率僅(jin) 為(wei) 0.1%,而頭部企業(ye) 的供應鏈毛利率為(wei) 0.5-1%,更多的利潤已經來自於(yu) 供應鏈增值服務(物流、倉(cang) 儲(chu) 、金融)。

目前國內(nei) 頭部大宗商品供應鏈企業(ye) 的核心產(chan) 品為(wei) 金屬礦產(chan) ,包括鋼鐵(長材、板材、型材)、各類礦產(chan) (礦砂);能源化工,包括塑料、有機化學品、聚酯原料、煤炭;農(nong) 產(chan) 品,包括糧食穀物、食品原料(糖、油脂、奶粉)及飼料原料(魚粉、乳清粉);汽車。

一般大宗商品采購分銷服務的經營思路是,沿著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不斷拓展產(chan) 品品類,通過打通上下遊渠道,不斷做大業(ye) 務規模,逐步形成核心產(chan) 品經營體(ti) 係並不斷強化其競爭(zheng) 優(you) 勢。以邁科電解銅業(ye) 務為(wei) 例:向上整合電解銅生產(chan) 廠資源,向下開發核心經銷商客戶;針對核心經銷商客戶,通過在多個(ge) 城市建立的物流服務能力,提供電解銅倉(cang) 儲(chu) 加工、國內(nei) 運輸、進出口代理等服務;針對核心生產(chan) 型電解銅客戶,提供原輔材料采購供應服務、產(chan) 成品銷售服務以及相關(guan) 配套倉(cang) 儲(chu) 物流和加工服務,通過一條龍配套服務提高客戶粘性並獲取增值服務收益。

可以看到,供應鏈企業(ye) 已經不僅(jin) 僅(jin) 服務著流通型企業(ye) ,而是服務了整條電解銅產(chan) 業(ye) 鏈,這正是這幾年頭部企業(ye) 主動進行客戶結構調整,逐步提升產(chan) 業(ye) 型客戶的比重的成果,好處就是產(chan) 業(ye) 型客戶能有效提升供應鏈企業(ye) 的營收質量及穩定性。

大宗商品的經營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價(jia) 格波動,如何管理好市場價(jia) 格波動的風險成為(wei) 供應鏈企業(ye) 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一般而言,為(wei) 規避價(jia) 格劇烈波動對大宗商品采購分銷業(ye) 務的影響,供應鏈企業(ye) 除了利用二次定價(jia) 、公式結價(jia) 、提供保證金、進行市場行業(ye) 行情研判外,還利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的功能,在期貨市場采用遠期合同提前賣出,以避免後期價(jia) 格大幅下跌可能造成的損失;或者在期貨市場訂購遠期貨物的方法,以避免後期價(jia) 格大幅上漲造成的訂單利潤被侵蝕的風險,一定程度上對抵本公司大宗商品采購分銷業(ye) 務因價(jia) 格劇烈變動產(chan) 生的風險。套期保值主要分為(wei) 買(mai) 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值。

①買(mai) 入套期保值:供應鏈企業(ye) 簽訂了遠期銷售合同後,如預期遠期價(jia) 格上漲,則首先在期貨市場上買(mai) 入等同的商品期貨合約,規避價(jia) 格上漲的風險。

②賣出套期保值:供應鏈企業(ye) 在買(mai) 入現貨的同時,如此時期貨價(jia) 格較高,而遠期現貨價(jia) 格可能走低,則在期貨市場賣出等同的商品期貨合約,保有利潤。

由此,大宗商品供應鏈行業(ye) 目前正朝著輕資產(chan) 與(yu) 重資產(chan) 相結合的方式來運營展開(生態圈、平台化)。輕資產(chan) 是指通過金融、平台化、個(ge) 性化定製等服務來對企業(ye) 進行賦能,重資產(chan) 是指通過建設物流、倉(cang) 儲(chu) 等基礎設施來掌控貨權並深度綁定產(chan) 業(ye) 鏈,平衡風險並弱化周期性。

六、項目效益

1、創造經濟效益  

                                   

單位:萬(wan) 元

年份

營業(ye) 收入

綜合納稅

2021年

300

0

2022年

50,000

70

2023年

1,00,000

150

2024年

1,50,000

225

2025年

2,00,000

300

2、帶來社會(hui) 效益

年份

帶動就業(ye)

(人)

人才引進

(人)

科技專(zhuan) 項

(個(ge) )

專(zhuan) 利成果

(項)

其他產(chan) 學研合作成果

2021年

20

6

0

0

物聯網監管倉(cang) 在有色金屬貿易中的探究與(yu) 應用

2022年

30

10

1

5

風控應用中的交易大數據深度挖掘

2023年

30

10

1

5

平台風控對供應鏈金融的支撐探究

2024年

40

15

2

10

大宗商品與(yu)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數據的深度挖掘

2025年

40

15

2

10

數據分析應用區域行情預判

驅動大宗商品交易數字化全麵升級。

通過資金的流轉開展業(ye) 務,而 這一特性也導致業(ye) 務擴張存在限製:一是資本金和負債(zhai) 率的約束;二是資金周轉 率的約束。

區塊鏈通過點對點的分布式記賬方式、 多節點共識機製、非對稱加密和智能合約等多種技術手段建立強大的信任關(guan) 係和 價(jia) 值傳(chuan) 輸網絡。使其具備分布式、不可篡改、價(jia) 值可傳(chuan) 遞和可編程等特性。正在改變諸多行業(ye) 的應用場景和運行規則,是未來發展數字經濟、構建新型信任體(ti) 係不可或缺的技術之一。

3、產(chan) 學研合作情況

目前與(yu) 西安交通大學,大數據算法與(yu) 分析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區塊鏈專(zhuan) 家做前期方案、技術對接,近期將商議參股及合作模式。大商數科將聯合西安交大區塊鏈應用教授及團隊共創“大商數科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創新實驗室”。為(wei) 實現大宗商品數字化全麵升級而不懈努力。

七、風險分析

真實的貿易背景下涉及的關(guan) 鍵信息流不過是業(ye) 務流、資金流和物流。業(ye) 務流下又有合同流和票據流,合同流和票據流既互相補充、又互相驗證。因為(wei) 並非所有業(ye) 務都必然會(hui) 有合同,而票據流作為(wei) 稅務層麵以票控稅的監督手段,並不會(hui) 必然與(yu) 業(ye) 務實時一致發生,對於(yu) 金融機構而言是融資企業(ye) 的信用信息流至關(guan) 重要。包括身份流、資質流和經營信息流。身份流自不必說,融資主體(ti) 必須要是真實存在的。資質流則是指當下金融機構在放貸前要求提供的融資企業(ye) 在某個(ge) 時間點的上的資質信息,比如其征信情況、經營信息、現有貸款信息、訴訟情況等等。

而至於(yu) 經營信息流,則是指企業(ye) 日常經營信息,如收入流、費用流和成本流。金融機構放貸,無非兩(liang) 類,一類抵押貸款、另一類信用貸款。雖然相對而言抵押貸款比信用貸款風險更小,但風險依然存在,如抵押物價(jia) 值是否穩定,比如抵押房地產(chan) 是否會(hui) 價(jia) 格暴跌、甚至低於(yu) 貸款金額。而當下融資企業(ye) 的可持續經營不過是一種假設,那麽(me) 何以實時監督其可持續經營情況,那就隻有監控企業(ye) 的經營信息流。因一個(ge) 企業(ye) 正常發展時,這些經營信息流都是穩定的,企業(ye) 擴大或縮小經營時,這些信息流也會(hui) 發生明顯的變化,當經營信息流數據發生驟變時,金融機構就能迅速意識到融資企業(ye) 的可持續經營出現了問題,從(cong) 而實現金融機構對貸款的風控和監管。

綜上,未來企業(ye) 間的競爭(zheng) 更多的是供應鏈的競爭(zheng) ,大商道數字科技(西安)有限公司適應內(nei) 循環+外循環“雙循環”的格局,把大宗商品的產(chan) 業(ye) 鏈的完整度進行進一步的夯實和完善,隻有這樣才能把企業(ye) 的“護城河”挖的更寬、更深。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