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貨兌寶”大宗商品服務平台

發布時間:2021-06-23 10:52:23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網

一、應用企業(ye) 介紹

中儲(chu) 京科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儲(chu) 京科”)成立於(yu) 2019年10月17日,注冊(ce) 資本5000萬(wan) 元,注冊(ce) 地為(wei) 中國(山東(dong) )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前灣保稅港區。中儲(chu) 京科股東(dong) 為(wei) 中儲(chu) 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儲(chu) 股份”,證券代碼:600687)、京東(dong) 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dong) 數科”)、北京中儲(chu) 創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中國物資儲(chu) 運協會(hui) 全資子公司)。

基於(yu) 股東(dong) 的專(zhuan) 業(ye) 化能力,中儲(chu) 京科的定位是以科技能力,業(ye) 務模式創新為(wei) 基礎,做最專(zhuan) 業(ye) 的大宗商品供應鏈服務公司。中儲(chu) 京科最終要實現的目標是降低大宗商品行業(ye) 的成本,提升全行業(ye) 的效率,最終做到整個(ge) 市場的模式升級。而中儲(chu) 京科要打造的核心能力是數字科技在大宗行業(ye) 的應用能力、生態資源整合能力、一體(ti) 化解決(jue) 方案設計和線上運營能力。

二、“貨兌(dui) 寶”平台介紹

“貨兌(dui) 寶”平台(www.huoduibao.com)由中儲(chu) 京科投資研發構建,平台集成中儲(chu) 股份在供應鏈管理上的豐(feng) 富經驗與(yu) 京東(dong) 數科在金融科技上的領先技術能力,以大宗商品的交易、交付安全為(wei) 切入點,獨創“天網+地網”的產(chan) 品模式,集成ABCDI高科技手段(人工智能,區塊鏈,雲(yun) 計算,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打造大宗領域倉(cang) 儲(chu) 智能管理體(ti) 係並提供如下服務:

Ø平台在線倉(cang) 儲(chu) 服務:貨兌(dui) 寶平台的在線倉(cang) 儲(chu) 服務,通過貨兌(dui) 寶平台把倉(cang) 儲(chu) 客戶和倉(cang) 庫打通,實現了倉(cang) 儲(chu) 客戶在線辦理出、入庫,在線查詢庫存,在線查看倉(cang) 儲(chu) 物資庫存狀態,在線倉(cang) 儲(chu) 物資過戶等,完全實現倉(cang) 儲(chu) 業(ye) 務的線上化辦理,把單據通過區塊鏈進行存證,實現倉(cang) 庫的信息化改造和升級,有效的提高了倉(cang) 儲(chu) 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

Ø平台在線交易交付服務:貨兌(dui) 寶平台基於(yu) 倉(cang) 庫的現貨物資,滿足客戶的在線交易交付,實現了在線看貨,在線簽合同,在線收付款,在線貨物交付的全過程,並把交易的單據通過區塊鏈進行存證。平台的掛牌交易功能,實現了多種交易場景,滿足不同交易模式,平台推出的“保兌(dui) 貨”功能,可以實現“一手錢一手貨”交易,有效解決(jue) 了交易中的不信任問題。

Ø平台金融服務:貨兌(dui) 寶平台基於(yu) 京東(dong) 數科區塊鏈BaaS平台,搭建大宗現貨電子倉(cang) 單係統,實現電子倉(cang) 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區塊鏈技術,平台將用戶的關(guan) 鍵操作和關(guan) 鍵單據上鏈,直連廣州互聯網法院和北京互聯網法院天平鏈,可保障電子存貨倉(cang) 單的安全性、唯一性、開放性、防篡改、可追溯,確保電子存貨倉(cang) 單唯一和權威,進而與(yu) 銀行係統對接,使電子存貨倉(cang) 單融資成為(wei) 可能。

三、行業(ye) 現狀及問題分析

行業(ye) 現狀概述

全球每年大宗商品的產(chan) 出值大致在10-20萬(wan) 億(yi) 美元的規模,占到世界GDP的比例接近20%左右,大宗商品市場對上下遊的產(chan) 業(ye) 鏈影響巨大,並且通過資本市場、利匯率市場、船運市場等充分傳(chuan) 導。中國擁有接近14億(yi) 的人口,占據世界20%的人口比例,並且已經逐步進入後工業(ye) 化的時代,各類大宗商品的消費幾乎達到全球10-50%不等。

大宗商品貨物的流轉的供應鏈的管理能力將是實體(ti) 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體(ti) 現,中國正在麵臨(lin) 經濟結構的轉型,重工化的巔峰或許已經過去,市場的慣性依然存在,增量正在衰減、總量仍在上升,大宗商品行業(ye) 的調整早已經展開。這種情況下,提升大宗商品流通領域的整體(ti) 運營效率、降低行業(ye) 融資成本的解決(jue) 方案勢在必行。

在多元化的大宗商品服務領域中傳(chuan) 統“控貨能力”是源於(yu) 龐大的自有倉(cang) 儲(chu) 設施,自己的地,自己的人,多年的經驗形成的管控製度和流程以及人盯人的組織形式。相當於(yu) 用比較重的方式換來了強大的“控貨能力”。而資源成本的大幅度提升,在想通過購置資源進行擴張來形成競爭(zheng) 力已經非常困難。那麽(me) 如何通過信息化解掘行業(ye) 痛點,加速供應鏈運轉,成為(wei) 了供應鏈管理平台的核心競爭(zheng) 力。

在大宗倉(cang) 儲(chu) 服務環節,物流服務商分散、管理水品參差不齊、單據管理不規範、信息化程度偏弱、作業(ye) 盲點多等問題導致在交易交付環節,存在貨不對板、一貨多賣、付款和交貨存在時間差風險,買(mai) 賣雙方互信難;在金融環節, 上海鋼貿案、青島港德正係騙貸案等事件,暴露出的信用風險問題仍然困擾著行業(ye) ,貨物確權存在技術難度,倉(cang) 儲(chu) 環節控貨缺乏信用,且難以防範重複融資,導致流通商有強烈的融資需求,卻麵臨(lin) 融資難的困境。

問題分析

傳(chuan) 統的倉(cang) 儲(chu) 企業(ye) 需要信息化改造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驅動力從(cong) 投資和資源驅動型,轉向消費和科技創新領域,大宗商品產(chan) 業(ye) 也逐步從(cong) 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靠規模換利潤”的粗放模式難以為(wei) 繼,企業(ye) 紛紛進入“精耕細作”的轉型期,數字化、智能化成為(wei) 關(guan) 鍵詞。目前在國內(nei) 的大宗倉(cang) 儲(chu) 物流服務商大多各自獨立經營,各自有各自的標準,麵對分散的倉(cang) 庫、倉(cang) 庫服務標準、合同和收發貨指令等,工作量和管理難度非常大。大宗倉(cang) 儲(chu) 企業(ye) 在傳(chuan) 統的業(ye) 務框架下,對於(yu) 物資的管理以及倉(cang) 單的管理都提出巨大挑戰,麵臨(lin) 著信息化改造和升級。

傳(chuan) 統紙質倉(cang) 單有硬傷(shang) 導致金融屬性不強

倉(cang) 庫在倉(cang) 單簽署方麵,倉(cang) 單的簽發人雖具備倉(cang) 儲(chu) 資質及條件,但並非貨物的實際保管人,保管人雖實際保管貨物,但不具備倉(cang) 儲(chu) 資質及條件,不具有簽發倉(cang) 單的資格,保管人不等同於(yu) 倉(cang) 儲(chu) 機構。保管人簽發了倉(cang) 單,但欠缺必備的要素,潛藏倉(cang) 單無效的根子,紙質倉(cang) 單容易造假,降低了倉(cang) 儲(chu) 保管方簽發動力。上述情況開具的倉(cang) 單,會(hui) 對持單人的利益造成損害,導致持單人的權益無法保障,特別是在出現糾紛時,因為(wei) 保管關(guan) 係不成立、貨位不明、倉(cang) 儲(chu) 物不具備特定性、商業(ye) 關(guan) 係衝(chong) 突等各種原因,使持單人在舉(ju) 證和確定所有權、實際兌(dui) 付數量規格等方麵出現各種困難。保管人簽發的倉(cang) 單要想得到市場的認可,其自身需要具備較高的物流信息化技術水平和較好的倉(cang) 單綜合服務能力、商業(ye) 和金融信用等,目前隻有少數大中型倉(cang) 儲(chu) 企業(ye) 簽發的倉(cang) 單被特定範圍的客戶接受。

交易交付全流程數據信息難追溯

大宗商品在整個(ge) 貿易鏈條上由於(yu) 除貿易本身外,協作主體(ti) 多,數據流轉分散,導致無法通過單一索引內(nei) 容進行全鏈條的數據查找,如無人工介入,很難做到一筆貿易項下的單據、貨物、主體(ti) 、資金一一對應,使得出現很多弱鏈條環節和作業(ye) 盲點區域出現,如何知曉待采貨物的真實性?如何實現付款後保證實物的交付?如何進行違約維權等問題成為(wei) 亟待解決(jue) 的難題。

銀行現有融資模式不能滿足中小企業(ye) 融資需求

對比歐美市場,中國的大宗商品貿易商的結構更為(wei) 複雜,鏈條也更長,主要以中小貿易商,次終端服務商為(wei) 主。而中國的市場環境和金融體(ti) 係都與(yu) 歐美有本質上的不同,歐美的金融體(ti) 係在底層,且主要以大型機構為(wei) 主,而中國的金融係統在頂層,中國的這種結構的問題是金融如何從(cong) 頂層走向底層。底層大量的分布著中小企業(ye) ,這些成為(wei) 中小企業(ye) 融資難的主要內(nei) 因。原來的影子銀行的出現本質上就是這種不合理結構催生的。中小企業(ye) 融資難,渠道窄,成本高的現狀有待解決(jue) ,行業(ye) 急需有更透明,更安全,更靈活的融通平台為(wei) 行業(ye) 服務。

四、解決(jue) 方案

中儲(chu) 京科提出“五朵雲(yun) ”組合服務理念,通過線上資源整合協同、線下實物作業(ye) 監控方式對供應鏈流程進行全方位管理。打通作業(ye) 初期的主體(ti) 認證、篩查、征信;中期的交易、交付、結算;後期合同、發票存證等全流程數據鏈,打破數據不透明難題,從(cong) 應用層、網絡層、係統層綜合考慮產(chan) 品數據結構,實現數據安全、可靠並可追溯可取證。

智庫雲(yun) :安全管控、智慧倉(cang) 儲(chu) 、解決(jue) 貨物的“看查管”

貨兌(dui) 寶平台通過高科技手段,對倉(cang) 儲(chu) 企業(ye) 進行物聯網智能化的升級改造,將倉(cang) 庫的物聯網數據與(yu) 基於(yu) 區塊鏈技術的倉(cang) 庫管理係統結合形成人機結合的新型倉(cang) 儲(chu) 管控標準,建立“行業(ye) 可信庫”標準品牌,並延伸標準可用範圍,最終實現貨物的實時管理,實時監控和自動核查等高效作業(ye) 能力,助力提高貨主或者金融機構對於(yu) 在庫貨物的管控能力,降低業(ye) 務參與(yu) 方的貨物風險。

通過AI視覺算法結合倉(cang) 庫貨物圖片及視頻素材數據進行模型匹配,以及倉(cang) 庫貨物的特征構建深度神經網絡模型進行訓練,獲得貨物輪廓改變的檢測數據,對貨物移動和形狀變化進行智能識別判斷。

交貨雲(yun) :解決(jue) 資金和提貨權轉移時間差問題

應用OCR識別+電子簽章+銀企直連+區塊鏈存證技術方式對貿易支付信息、訂單履約信息、電子存貨信息和全生命周期關(guan) 鍵節點進行重要單據數字上鏈,直連廣州互聯網法院網通法鏈和北京天平鏈等機構,賦予電子數據公信力。

通過資金方和倉(cang) 儲(chu) 方的協同作業(ye) 下,在支付環節實現“一手錢、一手貨”原理,訂單收款與(yu) 過戶執行同步完成,數據信息同步“網通法鏈”和“天平鏈”,實現在多家權威機構存證,多方背書(shu) ,數據可信;訴時調證:訴訟發生時,隻需填寫(xie) 存證編號,電子證據係統一鍵調證,實現快速出證,省時省力;高效維權:存證標準與(yu) 規則前置,存證數據可信,免公證及鑒定,高效維權。

融資雲(yun) :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融資需求

貨兌(dui) 寶平台通過自身的倉(cang) 儲(chu) 優(you) 勢,為(wei) 企業(ye) 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並輔助資金方進行貸後檢測。平台通過IOT設備+作業(ye) 平台+外部數據引用等多方信息整合,構建金融產(chan) 品數據流閉環,通過PC端或APP端操控設備讀取貨物唯一標識,標識引入貨物留存在貨兌(dui) 寶上所有關(guan) 聯數據信息,實現真正的數據化透明。此外,貨兌(dui) 寶平台開放對接銀行產(chan) 品資源,為(wei) 企業(ye) 提供“金融產(chan) 品超市”實現多金融機構產(chan) 品“一鍵查詢”,清晰掌握不同金融結構的產(chan) 品模式。

協同雲(yun) :自助服務、互聯體(ti) 驗、高效方便,解決(jue) 信息不對稱的風險

接口直聯倉(cang) 儲(chu) 平台,依托UWB、智能視頻監控、3D增量建模、巡檢機器人等IOT技術全麵有效地對倉(cang) 庫的收發存各環節進行監控,貨物賬實相符,減少人為(wei) 誤差,杜絕監守自盜風險。構建統一的網絡型倉(cang) 儲(chu) 物流服務平台,實現倉(cang) 儲(chu) 過程管理的可視化、可控化、透明化,從(cong) 而打造出安全的、智能的、可靠的倉(cang) 儲(chu) “地網”係統。

貨兌(dui) 寶平台采用“天網”信息化模式直聯倉(cang) 庫原有的“地網”作業(ye) 模式,“天網”+“地網”結合將倉(cang) 儲(chu) 人員、貿易主體(ti) 、生產(chan) 企業(ye) 、資金方、其它第三方服務結構鏈接起來,多方協同搭建倉(cang) 儲(chu) 網絡,從(cong) 而建立貨兌(dui) 寶平台的在大宗領域數字化、智能化的生態。

倉(cang) 單雲(yun) :建立可查、可驗、可溯、防篡改電子倉(cang) 單體(ti) 係

通過在倉(cang) 儲(chu) 企業(ye) 、平台企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資金方等主體(ti) 建立網絡節點,對於(yu) 電子倉(cang) 單的生成、拆分、注銷、融資等操作在節點間達成共識,且將電子倉(cang) 單對應的出入庫、過戶、交易、融資等追溯信息存儲(chu) 在區塊鏈網絡中,信息在各節點中同步,保障倉(cang) 單相應操作的真實性,無法單方麵篡改。

參與(yu) 方共同約定的業(ye) 務規則、封閉的倉(cang) 單流轉環境,再結合基於(yu) 區塊鏈智能合約的電子倉(cang) 單管理係統,可極大程度保障倉(cang) 單的真實性、唯一性、可追溯性,以解決(jue) 一貨多賣、重複融資問題,並在參與(yu) 方中實現互信。

技術優(you) 勢及突破

為(wei) 了保證區塊鏈技術在大宗倉(cang) 儲(chu) 環境下穩定運行,貨兌(dui) 寶平台借助京東(dong) 數科多年在區塊鏈領域的探索和實踐,利用智臻鏈JD BaaS平台,來解決(jue) 區塊鏈技術入門難、拓展難的問題。

JD BaaS是京東(dong) 數科區塊鏈品牌智臻鏈基於(yu) 微服務架構打造的區塊鏈服務平台。該平台融合了JD Chain、Fabric、Stellar多種區塊鏈引擎,並且抽象了底層與(yu) 區塊鏈引擎融合的接口,支持快速完成區塊鏈引擎的接入;兼容了BFT、CFT類大規模共識算法,支持國密算法與(yu) CFCA證書(shu) ;提供了完善的智能合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滿足政務、金融等監管要求,提供了簡單易用的操作界麵、安全完善的API&SDK,支持係統的快速部署、監控運維及與(yu) 現有應用係統的快速對接。

基於(yu) 上述特性,在雲(yun) 計算、大數據技術的助力下,JD BaaS平台向企業(ye) 級用戶提供安全、易用、可伸縮的區塊鏈係統管理能力。平台不限定雲(yun) 資源的快速部署、擁有快捷的聯盟組網能力,以及強大的數據分析預測能力,能夠幫助企業(ye) 降本增效,加快應用落地。

JD BaaS在優(you) 秀的部署能力之外,還提供了符合企業(ye) 應用的通用性技術。如:運維監控能力,可幫助用戶快速了解當前集群的運行狀況,在出現問題時可以快速定位問題並解決(jue) ;權限區分功能,能夠幫助企業(ye) 員工更好地劃分在區塊鏈層麵的操作權限;合規部分的功能,使得企業(ye) 用戶在事前能夠管控敏感信息,做到敏感信息不上鏈。

五、貨兌(dui) 寶平台的建設及實現路勁

平台的建設進程

Ø2019年1月16日,貨兌(dui) 寶平台由“中儲(chu) 股份”和“京東(dong) 數科”聯合推出,基於(yu) 雙方對於(yu) 新藍海的共識,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確立了集雙方優(you) 勢共同打造大宗商品產(chan) 業(ye) 鏈數字化協同平台。從(cong) 兩(liang) 家公司的頂層進行設計,以合資公司的形式推動平台的發展。

Ø2019年1月正式啟動調研,從(cong) 1月至3月分別組織在天津、山東(dong) 、上海、杭州等地進行調研,圍繞倉(cang) 儲(chu) 企業(ye) 、生產(chan) 企業(ye) 、貿易企業(ye) 、銀行累計調研樣本31個(ge) 。

Ø2019年2月啟動貨兌(dui) 寶平台建設。

Ø2019年10月17日,合資公司正式成立。合資公司的全名是中儲(chu) 京科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注冊(ce) 資本五千萬(wan) ,股權結構是“中儲(chu) 股份”、“京東(dong) 數科”各占45%,協會(hui) 占10%。 

Ø2020年3月31日貨兌(dui) 寶平台在橡膠行業(ye) 正式上線,實現了橡膠品種的線上化倉(cang) 儲(chu) 服務,線上化交易服務。

Ø2020年4月17日正式上線金融模塊,4月21日與(yu) 建設銀行就區塊鏈電子倉(cang) 單進行融資試單工作。

Ø2020年6月30日,平台上線了塑料品種,實現橡膠、塑料的線上化倉(cang) 儲(chu) 服務和線上化交易服務。

Ø啟動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等大宗商品產(chan) 品板塊上線還在規劃中。

平台實現目標的路勁

貨兌(dui) 寶實現目標的路徑,分成四個(ge) 階段:

Ø第一階段是線下場景線上化,這就是我們(men) 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Ø第二階段是線上場景平台化,也就是從(cong) 線上場景階段,轉化到平台階段。平台階段是發生本質改變的階段,這個(ge) 階段最大的特點是規則會(hui) 發生改變,比如說金融,在這個(ge) 時間點,核心企業(ye) 上下遊的交易數據,物流倉(cang) 儲(chu) 的行為(wei) 數據,都在平台上跑通,並逐步形成積累,資金放款不再局限於(yu) 擔保信貸,開始基於(yu) 交易現金流數據,綜合評估風險水平,通過網絡技術手段對資金用途進行監控。

Ø第三階段是平台場景生態化,也就是從(cong) 平台階段,轉化到生態階段。隨著技術的發展,產(chan) 業(ye) 深層次融合,平台會(hui) 不斷的湧現出更多的商業(ye) 模式和組織形式,企業(ye) 會(hui) 按著新的市場邏輯來組織生產(chan) ,來自政府,貿易商,銀行,產(chan) 業(ye) 資本,包括各種技術提供方等多方麵資源會(hui) 整合起來,共同為(wei) 產(chan) 業(ye) 賦能,創造價(jia) 值。

六、貨兌(dui) 寶平台效益分析與(yu) 評估

Ø對於(yu) 貨主來說,包括生產(chan) 商,貿易商,套利商,下遊企業(ye) 。第一,貨兌(dui) 寶可以提升貨主的風控能力,減少工作難度,將重心專(zhuan) 注在業(ye) 務上。第二,貨兌(dui) 寶可以提升貨主的資源獲取能力,降低貨主的獲客成本。第三,貨兌(dui) 寶可以讓貨主有更多的融資產(chan) 品選擇,通過比較不同的融資產(chan) 品,降低融資成本。最終實現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效果。

Ø對於(yu) 資金方來說,第一,貨兌(dui) 寶可以增加銀行金融風控的手段和工具。提升銀行的風控運營能力。第二,貨兌(dui) 寶可以重塑供應鏈金融模式,從(cong) 銀行單一的對核心企業(ye) 集中授信向去中心化,不要中介,回歸真正的供應鏈金融模式。第三,貨兌(dui) 寶可以幫助資金方通過數字化資產(chan) ,不斷的創新融資產(chan) 品。

Ø對於(yu) 倉(cang) 儲(chu) 企業(ye) 來說,第一,貨兌(dui) 寶可以幫助倉(cang) 儲(chu) 企業(ye) 降低倉(cang) 庫的經營管理難度,提升倉(cang) 庫的效率,響應速度和服務質量,降低操作難度,和運營風險。第二,貨兌(dui) 寶的在線管理功能會(hui) 帶來全新的客戶體(ti) 驗,提升於(yu) 客戶的粘性,同時在線化運營可以衍生出更多的功能場景,解決(jue) 倉(cang) 庫收費單一的問題,比如說遠程看貨功能,比如說區塊鏈電子倉(cang) 單融資。增加收入,降低經營壓力。第三,貨兌(dui) 寶可以提升倉(cang) 儲(chu) 節點在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中的價(jia) 值,從(cong) 單一的倉(cang) 庫視角,向倉(cang) 庫作為(wei) 產(chan) 業(ye) 鏈中的關(guan) 鍵功能節點進行轉化。讓倉(cang) 庫的貨類更專(zhuan) 業(ye) 化,貨源更穩定。

Ø對於(yu) 行業(ye) 協會(hui) ,研究機構來說,第一,貨兌(dui) 寶會(hui) 讓協會(hui) 和研究機構的理論有了實踐的基礎,讓標準更加的實戰更能落地。第二,貨兌(dui) 寶通過實踐形成的標準,可以更有效的改變行業(ye) 各自為(wei) 政,一團散沙的現狀。賦能小散參與(yu) 者,提升他們(men) 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的能力。第三,貨兌(dui) 寶平台形成的行業(ye) 數據積累,這些真實的精準數據對於(yu) 協會(hui) ,研究機構有很大的價(jia) 值。可以形成相應的各種指數。

Ø對於(yu) 政府來說,第一,貨兌(dui) 寶可以成為(wei) 政府的公共基礎設施,成為(wei) 地方政府集中化管理的抓手。第二,貨兌(dui) 寶形成的公共大數據,可以幫助政府識別出優(you) 質的民營企業(ye) ,進行精準政策補助。第三,貨兌(dui) 寶可以幫助政府實現區域倉(cang) 儲(chu) 資源集約化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降低成本。

Ø對於(yu) 其他參與(yu) 方來說,第一,貨兌(dui) 寶可以加強多方協同能力,提升協同效率,降低協同成本。實現供應鏈的成本最優(you) 。第二,貨兌(dui) 寶會(hui) 孵化出一批基於(yu) 新技術新工具成長起來的一批新型貨主,銀行和倉(cang) 儲(chu) 等企業(ye) 。這些新的參與(yu) 者會(hui) 與(yu) 傳(chuan) 統的參與(yu) 者進行競爭(zheng) 。形成新的動態平衡。第三,新的生態結構會(hui) 帶來很多新的需求和新的商業(ye) 機會(hui) ,會(hui) 誕生更多的創新服務商。

區塊鏈技術的加持賦能給行業(ye) 帶來了新的機遇,其技術本身安全不可篡改且全程可追溯的特性,可以解決(jue) 目前大宗倉(cang) 儲(chu) 業(ye) 務中交易風控方麵的問題。同時結合線下智慧倉(cang) 儲(chu) 提貨權管控能力,對於(yu) 倉(cang) 儲(chu) 管理、提放貨、貨物交付、企業(ye) 征信等多個(ge) 維度下的風險問題進行了提前預防和控製,極大提升大宗商品交易交付的安全性。

平台搭建數字化供應鏈的基礎設施,推動精益化、智能化大宗商品供應鏈與(yu) 產(chan) 業(ye) 企業(ye) 供應鏈的融合,提升產(chan) 業(ye) 供應鏈水平和效率,發揮整合帶動作用,促進產(chan) 業(ye) 升級,助力新舊動能轉換,探索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新路徑,對大宗商品流通領域的科技創新、模式創新乃至思維創新都具有重要意義(yi) 。隨著“貨兌(dui) 寶”平台倉(cang) 單融資模塊正式投入使用,標誌著平台構建的物流、貿易、金融、信息四方麵有機結合的一攬子供應鏈服務生態體(ti) 係已初具雛形。七、未來設想及展望

中儲(chu) 京科的企業(ye) 願景,是以深耕大宗流通領域為(wei) 基礎,以不斷發展的前沿科技為(wei) 動力,著力於(yu) 大宗行業(ye) 與(yu) 科技的融合,成為(wei) 大宗商品流通領域最專(zhuan) 業(ye) 的供應鏈綜合服務商。

貨兌(dui) 寶平台依托中儲(chu) 發展在倉(cang) 儲(chu) 物流領域的優(you) 勢地位和京東(dong) 數科的技術能力,將大宗商品的倉(cang) 儲(chu) 與(yu) 流通和數字科技相結合,為(wei) 大宗商品智能供應鏈服務樹立了新標準。平台將攜手推進大宗商品行業(ye) 新基建,完善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以數字化倉(cang) 庫為(wei) 基礎,為(wei) 大宗物流注入科技的力量,夯實“貨兌(dui) 寶”的內(nei) 涵,加快落地速度,邁快步、邁大步發展,積極擁抱5G,逐漸形成核心競爭(zheng) 力和行業(ye) 門檻,占領行業(ye) 製高點,形成行業(ye) 標準。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