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中捷通信有限公司-基於數據運營的智慧供應鏈平台

發布時間:2021-06-15 11:36:04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網

一、企業(ye) 簡況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dong) 分公司(簡稱“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是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省級分公司(收入占股份公司17%),公司紮根南粵大地,為(wei) 總量達7600萬(wan) 黨(dang) 政軍(jun) 政企客戶、上市公司、中小企業(ye) 、家庭及個(ge) 人客戶提供優(you) 質通信及信息服務。在智能時代來臨(lin) 之際,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立足於(yu) 人工智能、區塊鏈、雲(yun) 計算、大數據、智慧家庭、邊緣計算、物聯網和5G等新興(xing) 領域,為(wei) 億(yi) 萬(wan) 用戶提供智能化信息服務。

中捷通信有限公司(簡稱“中捷公司”)是中國通信服務股份公司(香港上市公司0552.HK、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控股)的供應鏈服務專(zhuan) 業(ye) 公司,公司承接了廣東(dong) 省電信器材公司的優(you) 質資產(chan) 和優(you) 良業(ye) 務,是立足於(yu) 信息通信業(ye) 、麵向現代大工業(ye) 的商貿-物流-技術-貿易-拍賣綜合供應鏈服務企業(ye) 。

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與(yu) 中捷公司2009年達成戰略合作,由中捷公司全麵承接其供應鏈服務管理工作,服務對象覆蓋廣東(dong) 電信省本部、各地市分公司、直屬中心等分支機構、專(zhuan) 業(ye) 公司;服務內(nei) 容涵蓋需求物資的綜合信息處理、信息化建設、正向物流、逆向物流、倉(cang) 儲(chu) 管理服務、交付驗收管理、現場駐點服務等的供應鏈全流程服務。雙方合作曆經十餘(yu) 年的摸索與(yu) 提升,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供應鏈服務項目的運作模式已趨於(yu) 成熟,智慧供應鏈建設也初見成效並在持續推進。

二、實施背景

1、背景分析

近年來,國家持續強化通信行業(ye) 管理,從(cong) 深化改革、完善管理機製與(yu) 市場環境等方麵出台了係列政策,不斷規範和促進通信行業(ye) 健康發展,同時我國信息通信業(ye) 也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這都對三大運營商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加速推進5G建設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為(wei) 響應國家相關(guan) 政策的支持與(yu) 推動,三大運營商正相互配合,共同搭建5G網絡。目前已實現5G網絡初步的商用部署,並在2020年推進更大規模的部署和規劃。可以料想,隨著5G技術的廣泛運用,電信行業(ye) 所需物資的供應鏈服務管理體(ti) 係會(hui) 越來越複雜,對時間響應、管理精細化會(hui) 有更高要求。

另一方麵,國家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實施大數據戰略,把大數據作為(wei) 基礎性戰略資源,全麵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快推動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和開發應用,助力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社會(hui) 治理創新。中國電信戰略轉型3.0也確切提出了運營智慧化,要求在供應鏈管理中引入大數據應用、集約支撐服務等要素,建立以用戶需求為(wei) 導向的一體(ti) 化智能供應鏈體(ti) 係。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作為(wei) 網絡建設的排頭兵,積極響應國家和集團號召,與(yu) 中捷公司共同搭建智慧供應鏈運營平台,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支撐,強化數據綜合處理、分析能力,借以促進供應鏈體(ti) 係進一步的集約化、高效能運作,實現智慧采購、智慧物流、智慧運營,助力網絡強國建設。

中捷公司作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的戰略夥(huo) 伴,需要持續整合不同的資源,通過多方協同,更快速地響應客戶需求並高效服務於(yu) 客戶。在此背景下,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與(yu) 中捷公司抓住中國物流大數據平台發展的大趨勢,把握市場發展方向,以用戶需求為(wei) 導向,加大係統技術投入,推出適應行業(ye) 發展需求、高效的智慧供應鏈運營平台,助力通信行業(ye) 高速發展,使雙方能夠在未來通信市場整合中繼續處於(yu) 領先地位。

2、問題分析

目前供應鏈服務項目業(ye) 務維度多、信息多、係統多,缺乏專(zhuan) 業(ye) 的數據收集、分析、挖掘和展示工具,未能有效整合利用數據資源進行大數據分析、最大限度發揮數據價(jia) 值,導致需求預測不準確、框架合同斷檔、缺貨與(yu) 爆倉(cang) 現象並存、供貨質量問題頻發、供貨配送不及時、庫存呆滯嚴(yan) 重等問題長期存在。

為(wei) 實現更高效的供應鏈運營,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與(yu) 中捷公司合作協同,利用大數據技術,共同研發智慧供應鏈運營平台,將目前相對孤立的數據有機聯係起來。通過係統間的對接打通與(yu) 數據整合,形成大數據倉(cang) 庫,利用設計模型算法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挖掘,提供業(ye) 務提供全程跟蹤以及物資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展示。並提供精準、快捷、多維度的數據分析結果和智能預警,引導用戶準確評估業(ye) 務現狀,提前采用合理的管控措施,大大降低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集約化供應鏈運營的風險,實現供應鏈智慧化運營。

三、實施步驟及內(nei) 容

2019年,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與(yu) 中捷公司一方麵加大了對信息化投入力度,應用條碼、電子標簽、GPS/GIS等技術實現物流運營的智能化,在全省倉(cang) 庫實行儲(chu) 位條碼化管理,並結合手持終端綁定物資儲(chu) 位信息,為(wei) 後期實時監控各倉(cang) 庫物資的庫存結構、賬齡分析、庫存周轉率統計等智能化庫存管控打下數據基礎;另一方麵,建設供應鏈智慧運營平台,從(cong) 各個(ge) 業(ye) 務係統抽取數據,清洗並匯聚到平台,實現多係統數據集成,為(wei) 實施大數據技術,借助分析與(yu) 預測功能為(wei) 業(ye) 務決(jue) 策提供有效支撐。平台融合了移動端、PC端、大屏端功能,可滿足不同業(ye) 務部門對數據運營平台應用需求,實現有效管理、高效協作。

(一)加大智能設備投入,提升數據獲取能力

1、實行條碼化管理

采用“四號定位”法,即編號格式是:倉(cang) 庫編號-排號-列號-層號,均使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將儲(chu) 位編碼轉成條形碼,使用RF手持終端進行物資出入庫操作,為(wei) 每件物資賦予唯一的條碼信息,通過RF掃描該條碼可綁定托盤、儲(chu) 位等容器,並直接將信息反饋、更新至物流係統。同時,倉(cang) 管員也可通過RF手持終端及時取得係統分配的收發貨等各類作業(ye) 任務,倉(cang) 管員在各類作業(ye) 中,通過RF手持終端掃描托盤、儲(chu) 位等容器或貨物上的條碼,即可獲取該編碼對應的物資信息,提高作業(ye) 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2、完成多係統對接

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供應鏈服務項目涉及業(ye) 務環節較多,自需求發起、采購建單、到貨跟蹤、幹線提貨、物流倉(cang) 儲(chu) 、末梢配送、列賬結算等多個(ge) 供應鏈環節,建設智慧供應鏈運營平台之前,各個(ge) 環節的數據分散沉澱在各個(ge) 係統中或者未能通過係統進行監控,信息閉塞,供應鏈管控難度大。

因此,為(wei) 了加強全鏈條管控,廣東(dong) 電信與(yu) 中捷公司合作搭建智慧供應鏈運營平台,綜合MSS、SCV、供應商前端、中捷物流係統等係統,集成顯示需求、采購、生產(chan) 、到貨、倉(cang) 儲(chu) 、配送、財務等各個(ge) 業(ye) 務係統的實時數據,從(cong) 而減少多係統數據不同步、係統流程不貫通的問題,同時減少多係統部分數據的重複操作量及繁瑣度。實現多係統單號串聯,將需求單號,匯總需求單號,采購訂單號,物流訂單號,入庫單號等幾個(ge) 主要的係統單號進行全生命周期關(guan) 聯,便於(yu) 不同環節人員或部門根據各自單號進行全流程的跟蹤及查詢。

(二)打造智慧供應鏈平台,強化運營管控能力

1、建立需求預測模型,提高采購精準度

以各需求部門的采購需求數據、采購供貨數據、實際使用數據以及供應產(chan) 能數據等供應鏈曆史數據為(wei) 基礎,利用各類算法及數據分析模型,針對物資需求特性,在平台上搭建多個(ge) 需求預測模型。為(wei) 各需求單位及地市的采購需求優(you) 化提供數據支撐,確定備貨品種及數量,動態調整備貨水平,避免庫存的積壓或短缺,從(cong) 源頭助力供需平衡。

(1)針對工程物資特點,建立智能備貨模型

針對光纜等通用類物資,通過整合曆史用量、工程進度計劃、供應商排產(chan) 能力、物流配送能力、倉(cang) 儲(chu) 庫容等數據,計算周期性備貨數量及庫存警戒線,定期備貨並實時監控補貨,同時運用數據分析技術,匹配需求量、實際到貨量、庫存量、完工進度等數據,分析分公司需求緊急級別,製定供應數量及供應次序,不斷完善、修正智能備貨模型。

(2)針對工程物資特點,建立齊套供應模型

針對類似4G建設等專(zhuan) 項工程物資,通過工程建設計劃、供應商計劃產(chan) 能、建設設計匹配度、基站談點進度、基建配套進度、物流配送能力等因素的綜合分析,動態調整供應策略,實現齊套供應,提高工程建設效率。

(3)針對市場類物資特點,建立智能滾動備貨模型

針對市場類物資市場營銷需求拉動型的特點,一方麵並根據各地市的曆史需求量、曆史使用量、供應商合同份額、供應商排產(chan) 能力、物流配送能力等因素,進行安全庫存量的測算及地市配額的預分配,完善備貨量和地市供應配額,從(cong) 而滿足市場放號的需求。另一方麵,打通采購、物流、裝維、營服、網運等各環節的信息端口,追蹤終端類物資全生命周期,動態預警全生命流程關(guan) 鍵環節,降低資產(chan) 流失的風險。

2、開發全流程跟蹤功能,實時掌握供應狀態

建設開發全程可視化平台係統,實現與(yu) 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采購相關(guan) 係統、供應商係統、物流信息係統、檢測平台係統、物資使用管理係統等供應鏈上下遊相關(guan) 係統的對接,通過匯集、抓取需求、采購、生產(chan) 、到貨、倉(cang) 儲(chu) 、配送、賬務等信息,促進信息資源充分共享,實現對物資的采購訂單(或備貨單)下達、供應商排產(chan) 、提貨、檢測、倉(cang) 儲(chu) 、末端配送、使用(或銷售)、回收、報廢等全程狀態的跟蹤,完成物資全生命周期監控,提高供應鏈全流程的集中、高效、便利管理水平。

(1)全流程狀態查詢

通過項目信息、需求單號、采購訂單號和物流訂單等多種字段,可實時、快速查詢各節點數據,了解供應鏈全流程狀態。

(2)異常預警推送

針對各業(ye) 務流程存在的問題,如需求建單不及時、訂單到貨不及時、物流提貨不及時等,智慧供應鏈運營平台可將異常信息及時推送給相關(guan) 環節責任人進行預警、提醒;同時也會(hui) 將異常信息推送至采購物流管理人員,便於(yu) 進行過程監控,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3、開發現場作業(ye) 看板功能,動態監控作業(ye) 實況

根據電信業(ye) 務的不同應用場景設計定製現場可視化作業(ye) 看板,並通過數據大屏輪播展示,實現對倉(cang) 庫訂單作業(ye) 狀態、出入庫分析、單據分析、庫存分析、倉(cang) 儲(chu) 使用率、異常信息預警等實時作業(ye) 數據分析,幫助現場操作人員實時查看當前業(ye) 務單狀態,協同跟進作業(ye) 處理。

同時,通過作業(ye) 看板可集中展示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集約化物流項目的全省核心運營數據,監控項目運行的宏觀數據。在異常極端環境下(如台風、暴雨),作業(ye) 看板可做為(wei) 全省指揮中心,實現對各倉(cang) 庫運作可視化的“遙控”指揮,統一調度,平衡資源,提前預警,降低運營風險。

4、開發庫存管控功能,實現庫存精細化管控

供應鏈智慧運營平台對庫存數據按照地市、子庫、庫齡、物資種類、呆滯物資以及重點物資(例如核心終端、5G到貨)等維度進行分析和平台展示。全省采購人員均可通過平台實時掌控本地市的庫存以及相應風險情況,進而調整相應的管控策略。平台的應用推廣,有效解決(jue) 地市人員數據獲取慢,分析能力薄弱等庫存管控難的問題。

同時,平台還通過郵件、微信段等途徑共享收、發貨、庫存信息,定時將相關(guan) 信息推送至需求部門,及時告知其到貨及庫存問題,避免造成內(nei) 部盲目追貨、盲目提需求以及急報急需等問題的發生。

(1)定時推送實物庫存數據清單

根據管控重點,確定需求部門和采購部門對實物庫存數據推送模板;每日定時推送中捷物流《實物庫存明細表》至OA郵箱,工建、需求部分等可通過庫存明細查看庫每日最新庫存情況。

(2)定時推送收發貨信息

通過微信端將物資的在倉(cang) 庫的收發情況,發送給相關(guan) 部門、相關(guan) 需求人,實現對實時庫存變化的信息共享。

(3)庫存信息共享,壓降閑置庫存

在供應鏈智慧運營平台設置“共享庫”,將全省的閑置物資進行匯聚,全省各地市分公司可通過係統查看全省共享的庫存,並根據自身需求,與(yu) 共享方完成物資的共享盤活和調撥。供應鏈智慧運營平台打破信息壁壘,實現全省閑置庫存信息的共享,便於(yu) 其他地市分公司及時獲取信息,消耗閑置庫存的同時,也及時響應了緊急需求。

5、開發運營分析及風險管控功能,提高風險管控能力

供應鏈績效管理指標作為(wei) 企業(ye) 聚焦現代供應鏈運營與(yu) 管理創新的手段,對助力提升企業(ye) 運營的效益、效率和質量有重要意義(yi) 。通過智慧供應鏈運營平台開發精準、快捷、多維度的運營數據分析結果和智能預警,實現業(ye) 務信息的可視化監控管理。平台根據不同用戶特點多維度展示關(guan) 鍵指標,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下屬單位可通過數據大屏準確評估當前業(ye) 務數據情況,采用合理的管控措施,降低供應鏈物流運營的風險。同時,平台還以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下屬單位(地市分公司)為(wei) 維度,展現各月指標完成值及在21個(ge) 地市單位的排名情況。一方麵,定期將指標完成情況推送至各平台按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下屬單位,便於(yu) 其有效針對指標異常情況進行管控;另一方麵,分公司可實時查看屬地指標情況,便於(yu) 風險及時管控。

四、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與(yu) 評估

隨著智慧供應鏈運營平台建設的推進,通過對供應鏈全流程各環節(需求審核—訂單創建—供應排產(chan) —幹線提貨—收貨確認—倉(cang) 儲(chu) 管理—支線配送—末梢配送—發票校驗—付款結算)的處理進度進行預警監控,並按照不同維度(如:需求單位、采購方式、物資種類、物資型號、包裝方式、供應商等)進行挖掘對比分析,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與(yu) 中捷公司合作的供應鏈服務項目,目前在物流狀態可視化、風險預警、數據運營、庫存管控等方麵,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提升了項目整體(ti) 運營效率及客戶滿意度,雙方對集約化物流運營風險的管控能力也有了質的飛躍。

其中,平台對現有庫存量、曆史用量、業(ye) 務發展預判信息等運營數據的深入挖掘分析和對物資全流程的實時跟蹤及異常狀態的預警處理,方便了業(ye) 務人員快速鎖定不同需求部門、不同物資、不同供應商的供應瓶頸,並有針對性進行業(ye) 務梳理優(you) 化,為(wei) 實現精準采購、智慧運營提供有效工具。項目投入至今,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采購需求預估準確率提升8.86%,結合供應商協同、駐廠追貨等舉(ju) 措,采購物資到貨及時率已超過96%,平均到貨時長同比實施前減少3.5天。在庫存管理方麵,借助平台多維度的庫存分析展示、預警和需求預測等手段,廣東(dong) 電信實物庫存較去年同期下降46%,庫存周轉次數已達10次;通過“共享庫”應用半年以來,盤活閑置庫存XX千萬(wan) 元,極大的提升了庫存周轉率,避免因市場技術更迭導致的存貨跌價(jia) 風險,降低較高庫存帶來的庫存持有成本,有效釋放企業(ye) 資金占用規模。

平台為(wei) 保障年均數十億(yi) 級規模的物資采購的快速運轉,降低集約化供應鏈運營風險,實現供應鏈智慧化運營提供了有力武器。

五、信息化實施意義(yi)

隨著通信市場交易規模的快速增長,精益供應鏈服務已成為(wei) 市場運營和企業(ye) 供應鏈管控的不可或缺部分。而供應鏈數據分析在精益運營中的作用是越來越重要,並成為(wei) 通信行業(ye) 及其供應鏈服務快速發展的保障和助推器。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與(yu) 中捷公司聯合實施的智慧供應鏈運營平台項目是提升行業(ye) 服務與(yu) 決(jue) 策管理能力的必要條件,是使項目總體(ti) 運營績效上升到一個(ge) 新的台階,順應行業(ye) 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

中捷公司具備良好的數據運營基礎,智慧供應鏈運營平台的建設不僅(jin) 大大提升內(nei) 部運營效率,降低溝通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同時,也為(wei) 鐵塔、移動等大型項目提供經驗借鑒和複製模板,對其提升業(ye) 內(nei) 信息服務競爭(zheng) 力和品牌形象具有長遠發展意義(yi) 。

六、下一步建設計劃

下一階段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和中捷公司計劃定製開發移動端5G項目監控看板,為(wei) 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提供便捷詳實的數據查詢。通過快速便捷的查詢核心數據信息,實施管控全省各地市的5G項目建設的規模進度以及主設備物資的到貨和配送情況,為(wei) 全省5G項目建設的統籌監控及運營決(jue) 策奠定基礎。另外,雙方還計劃開發終端物資專(zhuan) 項管控平台,以推進終端物資的精準化、逐一化追蹤和數據統計決(jue) 策管理。冀望通過信息化手段更進一步地有效助力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解決(jue) 5G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終端物資的供應問題,為(wei) 省市協同交流,信息聯通提供可視化渠道。同時,還對中國電信廣東(dong) 分公司與(yu) 中捷公司進一步融合業(ye) 務發,深化戰略合作,也為(wei) 中捷公司拓展全國區域業(ye) 務樹立示範樣本。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