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內(nei) 容
1.應用企業(ye) 簡況
重慶長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民生”)成立於(yu) 2001年8月,是一家極富專(zhuan) 業(ye) 精神的第三方汽車供應鏈物流綜合服務商。2006年2月在香港聯交所創業(ye) 板上市,並於(yu) 2013年7月成功由創業(ye) 板轉主板交易,主要股東(dong) 為(wei)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民生實業(ye) (集團)有限公司、新加坡美集物流有限公司。2017年長安民生在中國物流企業(ye) 中排名第29位,在汽車物流企業(ye) 中排名第3位。
長安民生已同長安汽車、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長安鈴木、北奔重汽、德爾福、偉(wei) 世通、西門子威迪歐、偉(wei) 巴斯特、台灣六和、寶鋼集團、正新輪胎、杜邦、本特勒、富士康等國內(nei) 外近千家汽車製造商、零部件供應商及原材料供應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guan) 係,為(wei) 客戶提供國內(nei) 外零部件集並運輸、散雜貨運輸、大型設備運輸、供應商倉(cang) 儲(chu) 管理、生產(chan) 配送、模塊化分裝、商品車倉(cang) 儲(chu) 管理及發運、售後件倉(cang) 儲(chu) 及發運、KD件包裝、保稅倉(cang) 儲(chu) 、物流方案設計、物流谘詢與(yu) 培訓等全程一體(ti) 化物流服務。
2.突出問題解決(jue)
2.1應用背景
受快遞物流運輸過程透明化影響和第三方物流自身快速發展的需要,客戶對物流服務過程的體(ti) 驗越來越看重,特別在對貨物真實位置查詢方麵提出較高的要求。而作為(wei) 第三方物流不僅(jin) 僅(jin) 隻有公路運輸一種運輸方式,不同運輸方式的組合,如鐵路與(yu) 公路、水路與(yu) 公路、鐵路/海運與(yu) 公路等等的組合,使得在途透明化的呈現難度增加。
2018年10月,與(yu) 大數據雲(yun) 平台相融合的長安民生物流“鷹眼慧運地圖”正式上線,構建起專(zhuan) 業(ye) 的物流地圖服務平台,為(wei) 長安民生鷹眼慧運地圖前端的物流運輸可視化奠定了基礎。
2019年3月長安民生鷹眼慧運地圖平台先後與(yu) 船訊網、鐵路網實現信息交互,實現了水路(含海運)、鐵路運輸方式在途信息的獲取。同年5月,長安民生整車APP上線,在彌補公路GPS設備因故障無法準確提供位置信息定位問題的同時,實現對人工駕駛商品車的定位跟蹤與(yu) 監控。自此,鷹眼慧運地圖平台具備了實現運輸全程可視化的條件。
2.2需求痛點
物流在途可視化第一階段隻能通過運輸車GPS設備來獲取位置信息,實現的可視化範圍較窄,水路、鐵路、人工地跑的在途可視化還無法實現。而水運、鐵路運輸的在途周期普遍較長,客戶無法自主查詢信息,雙向溝通成本較高,且易因信息的不對稱引起客戶不滿。
3.主要困難、問題與(yu) 解決(jue) 措施
3.1困難、問題和解決(jue) 措施
①數據呈現方式
長安民生物流麵對的客戶主要是主機廠客戶,在運輸過程可視化項目實施前,客戶對貨物運輸過程的查詢都是以報表形式批量進行的,信息主要依靠智慧物流運輸管理係統(以下簡稱i-TMS係統)提供。因此,如何在不改變客戶現有查詢習(xi) 慣的情況下,為(wei) 客戶提供更優(you) 的體(ti) 驗,是本項目的重點之一。
可視化項目整體(ti) 設計如圖所示,整體(ti) 係統架構由數據層、中間層、展示層構成。底層的數據存儲(chu) 層用於(yu) 各類信息源數據、業(ye) 務數據的存儲(chu) ;中間的平台用於(yu) 位置數據與(yu) 業(ye) 務數據的融合匯總、計算分析;展示層通過定製的APP和PC端滿足不對角色用戶的數據查詢需求。整個(ge) 平台通過連接設備、數據計算、數據管理和分發,同時依托大數據處理,基於(yu) 微服務架構,軟件模塊結構化,服務性能可橫向擴展。
定製APP和客戶查詢係統在原數據報表基礎上,增加運輸車的可視化鏈接,通過鏈接方式實現在途軌跡的可視化展示。
②在途異常管理
可視化項目的建設必將呈現在途的各種異常情況,特別是公路運輸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是運輸業(ye) 務管理的重點,如何在客戶關(guan) 注前提前發現異常,也是可視化項目建設的難點之一。
通過駕駛員手機定位與(yu) 運輸車IOT設備的返點信息,借助於(yu) 大數據平台對不同數據源信息的位置分析,將預警信息向運輸管理係統和鷹眼慧運地圖分別傳(chuan) 輸,形成報表式和圖形化的預警數據,供管理者查看,通過人工幹預的方式,糾正信息的誤差。
同時,業(ye) 務也關(guan) 注IOT設備質量對信息返點的影響,因此,鷹眼地圖平台根據業(ye) 務分析邏輯,圖形化展示不同IOT設備的質量情況。
3.2信息化推進安排
項目名稱 | 項目計劃啟動時間 | 項目計劃上線時間 |
基於(yu) IOT設備質量的管理指標項目 | 2020-6-1 | 2020-11-30 |
鷹眼慧運地圖可視化推廣之供應鏈備件項目 | 2020-7-1 | 2020-12-31 |
鷹眼慧運地圖可視化推廣之國際貨運項目 | 2021-10-16 | 2021-3-31 |
基於(yu) AI算法的鷹眼慧運地圖數據應用項目 | 2021-2-1 | 2021-8-31 |
4.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與(yu) 評估
4.1信息化實施前後的效益指標對比、分析
①實現不同運輸方式、多式聯運的可視化展示
通過本項目實施,打破傳(chuan) 統公路運輸方式展示單一的現狀,首次實現多式聯運全段軌跡展示,為(wei) 客戶提供全程透明化的專(zhuan) 業(ye) 物流地圖服務。
②不同數據源的位置信息對比,提升在途管理能力
針對公路運輸信息不準確的情況,通過將駕駛員手機定位信息與(yu) 運輸車GPS設備定位信息兩(liang) 種不同位置信息源、在大數據平台進行位置差異分析,再輔以係統預警機製,使管理人員能快速發現運輸中的異常,從(cong) 而進行人工幹預,運輸過程信息的真實性、準確率提升32%。
評價(jia) 項 | 實施前 | 實施後 | 實施效果 |
管理人員 | 104人 | 52人 | 50% ↓ |
核對量 | 50% | 100% | 50% ↑ |
信息準確率 | 62% | 94% | 32% ↑ |
4.2信息化實施對企業(ye) 業(ye) 務流程改造與(yu) 創新模式的影響
可視化項目的建設不僅(jin) 僅(jin) 是服務於(yu) 客戶,也是企業(ye) 對運輸在途管理的手段之一。通過項目實施,對業(ye) 務流程改造與(yu) 創新影響主要有以下四點:
1、業(ye) 務管理方式改變
在途運輸的管理改變了以往“電話+Excel報表”的隨機抽檢方式,通過係統預警+APP提示->人員幹預的方式,不僅(jin) 覆蓋全部運輸在途的車輛,更使管理員集中於(yu) 異常的處理,在人員減少的同時,工作效率提升30%。
2、客戶滿意度提升
客戶對在途信息的查詢、知情權由原來的部分可視、準確性差,到如今的全程可視、可自主查詢,客戶滿意度大幅提升,對銷售的指導更有幫助。
3、軌跡回溯,減少糾紛
在貨物發生質損爭(zheng) 議時,通過對運輸過程軌跡的回溯,能幫助管理者回顧運輸過程的曆史事件,為(wei) 承運人提供有力證據,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4、提升管理,提高運輸安全
通過運輸全途的透明化管理,為(wei) 運輸路徑優(you) 化、成本分析、駕駛員行為(wei) 分析等提供數據基礎,為(wei) 在途時效提升、承運人管理提供數據依據。同時運輸過程的透明也為(wei) 貨物安全提供保障。
4.3信息化實施對提高企業(ye) 競爭(zheng) 力的作用
通過為(wei) 客戶提供直觀、全程可視的發運過程信息,提升客戶的滿意度與(yu) 客戶的黏合度。通過內(nei) 部係統間數據的高效整合,消除數據孤島,構建企業(ye) 數據湖,持續為(wei) 管理提供數據統計與(yu) 分析,對客戶關(guan) 係維護、資源配置等方麵都將起到積極作用。不僅(jin) 可以實現信息共享、協同運作和資源配置優(you) 化,使物流運作和管理變得更加透明便捷和優(you) 質高效,也使物流決(jue) 策更加高效與(yu) 準確,助力公司快速高效地將數據資產(chan) 轉變為(wei) 商業(ye) 價(jia) 值,打造公司行業(ye) 標杆形象,提升公司對外業(ye) 務的競爭(zheng) 力,推進物流行業(ye) 的共同進步。
5.項目推廣意義(yi)
物流運輸過程可視化是物流運輸業(ye) 務的圖形化展示,反映的是業(ye) 務操作過程,可視化數據的異常必然是業(ye) 務執行情況的異常,因此業(ye) 務操作過程的規範化、標準化,是數據有效展示的首要條件之一。
同時數據標準化也是項目在不同業(ye) 務版塊推廣的阻力之一,在規劃構建業(ye) 務係統時,數據的標準化應該提前考慮與(yu) 製定。
可視化項目的推廣,在真實反映業(ye) 務操作過程的同時,也為(wei) 管理和數據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通過數據發現問題,通過數據賦能業(ye) 務,是項目推廣的重要意義(yi) 之一。為(wei) 客戶提供物流運輸過程的可視化服務,為(wei) 物流行業(ye) 提供示範和借鑒作用,也是項目推廣的意義(yi) 之一。
6.下步改進方案、設想和建議
6.1下一步改進方案和設想
(1)運輸異常管理進一步減少人為(wei) 操作。
通過對實際運輸路徑多維分析,實現對運輸路線的整體(ti) 規劃與(yu) 建議,細化每日運輸計劃節點,定時對不達標的運輸車輛進行預警,達到管理提前幹預,保證總體(ti) 時效的目的。
(2)優(you) 化IOT設備質量看板
重新定義(yi) IOT設備質量指標,通過月度返點異常占比真實反映IOT設備運行情況,為(wei) 承運商準入及日常管理考核提供數據依據。
(3)從(cong) 對“人”、“車”定位轉向對“物”定位
物流運輸過程不可避免會(hui) 發生運輸車異常的情況,往往會(hui) 涉及運輸車的途中轉運,當前運輸途中人、車、物的改變主要依靠人為(wei) 在運輸管理係統中的變更來實現人車物的綁定關(guan) 係與(yu) 解綁,信息更新的及時性會(hui) 影響運輸可視化軌跡的展示。因此對“物”的定位才是最為(wei) 精準和可靠的。
6.2對物流信息化的建議
(1)從(cong) 數據使用角度審核物流信息化的規劃
物流信息化的最終目的是數據的使用,因此數據標準化、規範化是信息化的基礎,在信息規劃前,數據規則必須建立和推廣執行。
(2)業(ye) 務操作能否流程化、規範化、標準化是信息化實施的前提
信息化的目的是實現操作效率的提升,單一的、重複性的操作行為(wei) 應被信息係統所替代,因此信息化可以理解為(wei) 對人、財、物的高效協同和數據共享,而業(ye) 務操作能否流程化、規範化、標準化則是實施信息化的前提。流程精益是企業(ye) 持續發展的基礎。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