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ye) 簡介
大連俱進汽貿運輸有限公司是大連創新零部件製造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座落於(yu) 大連市甘井子區華北路441號,於(yu) 2002年成立,前身為(wei) 大連柴油機廠運輸處。占地麵積2萬(wan) 平方米,倉(cang) 儲(chu) 麵積2.8萬(wan) 平方米,公司注冊(ce) 資金2907萬(wan) 元,車輛200餘(yu) 台,員工近300人。2012年,公司出資成立了大連俱進客運服務有限公司,以企事業(ye) 單位通勤班車、活動包車、辦公用車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性客運服務企業(ye) 。同年,公司與(yu) 日本特蘭(lan) 科姆合資成立特蘭(lan) 格睿物流(大連)有限公司,在國內(nei) 率先開展“無車承運”業(ye) 務。公司品牌為(wei) 遼寧省著名商標、华体会登录界面3A物流企業(ye) ,已通過質量、環境、職業(ye) 健康安全管理體(ti) 係。2008年至今公司自主研發的ERP係統取得國家版權局軟著,同時結合互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及北鬥GPS係統實現全過程可監控,目前正逐步進行移動端及雲(yun) 平台升級改造工作。2019年俱進公司申請成為(wei) “高新技術企業(ye) ”。
2、主要解決(jue) 的問題
眾(zhong) 所周知,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ye) ,由於(yu) 產(chan) 品具有長周期批量供應、客戶包裝標準化等的特點,所以在產(chan) 品包裝設計時,大多選擇可周轉循環使用的器具,來滿足供貨要求。周轉器具在實際使用中也表現出了,規格標準、方便轉運、平均成本低和環保等優(you) 點。但是周轉器具在流轉使用過程中的資材管理,一直是讓各廠家頭疼的管理點。主要難點如下:
1)周轉器具在使用中,周轉頻率較高,采用傳(chuan) 統的人工記出入賬方式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錯;
2)周轉器具流轉路線往往經過多道環節,很難對每個(ge) 出現丟(diu) 失或損壞的器具進行責任方追溯;
3)周轉器具在整車廠客戶處的使用情況無法掌握,導致無法判斷整車廠實際器具數量需求;
4)周轉使用效率缺乏準確的數據統計做支撐,不利於(yu) 優(you) 化器具資源的使用。
歸結原因,主要是在於(yu) 對器具的精細化管理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使得器具管理成本和管理效果一直不理想。
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經過研討,一致認為(wei) 應該使用一種更高效、更快捷、易操作的信號傳(chuan) 遞手段代替原有的人工點數記錄的方式作為(wei) 新的器具數量記錄和傳(chuan) 遞方式,並將這信號信息在全新的管理係統中進行存儲(chu) 處理,最終實現高效的精細管理。
3、實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問題與(yu) 解決(jue) 措施,企業(ye) 信息化是如何推進、組織,一步一步深入的?
首先,我們(men) 需要選擇一種能將器具實物流信號轉化為(wei) 信息信號並傳(chuan) 遞到計算機中的快捷有效的方式。這種方式就要求當器具到貨入庫或發貨出庫時,不再靠人為(wei) 識別,而是通過智能識別的方式,直接計算出器具出入種類及數量。經過市場調研,我們(men) 發現最有效經濟的方式就是在器具上安裝器具身份識別標識(類似於(yu) 零件號標簽)。通過識別器識別,達到記錄器具出入的效果。目前通用的識別標識分為(wei) 條形碼、二維碼、射頻碼等,經過對比分析,條形碼和二維碼需要人員對準每個(ge) 器具識別碼操作,雖然可以確保計數準確度,避免人為(wei) 點數的出錯率,但是工作效率較低。因此,最終我們(men) 決(jue) 定引入射頻條碼作為(wei) 識別碼,來實現實物流信息轉化為(wei) 信息流信息的媒介。
其次,我們(men) 需要根據器具管理業(ye) 務需求來設計一個(ge) 器具管理係統。這個(ge) 係統需要由移動端和PC端兩(liang) 部分組成:
1)移動端作為(wei) 實物操作中的操作終端用於(yu) 識別器具並上傳(chuan) 相關(guan) 信息
2)PC端作為(wei) 信息匯總的終端進行信息的進一步統計分析處理。
確定了思路方向,下一步,我們(men) 就要開始具體(ti) 的項目實施,通過軟件信息公司,我們(men) 獲得了信息係統開發的技術支持,並提供了射頻兩(liang) 個(ge) 重要硬件,射頻條碼和射頻信號發射槍的廠家資源。經過客戶、軟件商、器具商、射頻供應商及我們(men) 的共同研討,製定推行方案如下:
在項目推行中,方案製定、硬件配置、軟件配置均順利完成,但在實際測試中,發現了關(guan) 鍵問題,發貨時射頻槍掃描範時,存在將卸貨口其他器具誤掃進運單中的情況,導致數據錄入不準確。此外,用射頻槍條碼功能識別運單號條碼時,由於(yu) 和射頻是同一個(ge) 按鈕,導致對不需要的器具的誤掃和多掃。針對以上,我們(men) 將庫房重新布局,一個(ge) 口入,一個(ge) 口出,避免出入庫混流,並且要求出庫口一車一備,避免多個(ge) 車次的貨物同時被掃的情況。此外,在射頻槍上增加了射頻開始準備按鈕,在使用射頻前先點擊開啟該按鈕才能開始射頻掃描,避免了和條碼掃描共同開啟的誤掃情況。
4、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與(yu) 評估,主要有:
(1)信息化實施前後的效益指標對比、分析;
使用射頻係統後,除了統計精度提高,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升,平均業(ye) 務提升效率在75%以上。直接節約人工5人,每年節約人工成本40萬(wan) 元。
客戶該項目涉及的器具中轉點有三個(ge) 庫房和兩(liang) 個(ge) 工廠,此前每個(ge) 庫房需要一名器具管理員,兩(liang) 個(ge) 工廠需要3個(ge) 器具管理員來完成器具管理。使用係統後,隻需要一名統籌協調人員即可。
(2)信息化實施對企業(ye) 業(ye) 務流程改造與(yu) 創新模式的影響;
通過實行射頻係統,使得企業(ye) 的器具管理:
1)作業(ye) 高效,操作人員使用手持射頻槍完成一次出入庫掃描隻需要10秒鍾,比以往手工錄入台賬快60%以上;
2)操作簡單,操作人員隻需要在器具出入庫時用手持射頻槍對器具勾按開關(guan) 2次,就完成掃描出入庫的操作,且器具信息直接輸入到係統中;
3)器具跟蹤,通過PC端係統可以查詢每個(ge) 器具所在的位置、狀態和停滯時間等,隨時掌握器具流轉信息,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判斷器具的使用情況,對長期滯留的情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損失;
4)異常處置,利用每個(ge) 器具一個(ge) RFID編號的模式,可以對異常器具做到精準管理,避免異常器具漏處理或重複處理的情況;
5)方便盤點,器具盤點隻需要用手持射頻槍從(cong) 庫區過道走一圈即可完成每個(ge) 器具盤點,高效且精確;
6)數據分析,係統中的統計分析模塊可以隨時根據統計需求生產(chan) 報表,方便分析和管理。
5、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的主要體(ti) 會(hui) 、經驗與(yu) 教訓,有何推廣意義(yi)
射頻係統的實施,讓我們(men) 切身體(ti) 會(hui) 到科技發展的重要性,要跟隨國家技術創新,科技強國的浪潮,把握住機會(hui) ,為(wei) 企業(ye) 謀發展。但是在信息化推進的過程中,要格外注意理論與(yu) 實際的相互結合,新技術的運用往往需要經過大量的實踐檢驗,這是不能缺少的環節。實施業(ye) 務信息化有助於(yu) 改善人員作業(ye) 勞動符合,提高工作效率,同時為(wei) 企業(ye) 降低成本,創造企業(ye) 效應,值得長期的推廣應用。
6、本係統下一步的改進方案、設想,以及對物流信息化的建議等。
除器具管理之外,該係統還可以進一步拓展產(chan) 品追溯功能,在貴重稀有或追溯要求比較高的零件,張貼射頻碼,進行管理;也可以每次對盛放零件的器具進行重新編輯,將追溯信息錄入到射頻碼中,實現反複使用,降低成本。未來,該係統將在其他領域發揮出更大的實用功能。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