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深圳逗號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物聯網+運籌優化”助力航空維修倉配管理智慧化升級

發布時間:2021-05-11 09:15:41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網


一、案例企業(ye) 簡介

(1)逗號科技

深圳逗號互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逗號科技”),專(zhuan) 注於(yu) “智能決(jue) 策助力物流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公司成立於(yu) 2015年12月,2018年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認證。逗號科技曾獲得平安係、聯想創投、盈峰資本、中集集團、投控東(dong) 海等知名機構投資。

逗號科技創始團隊來自香港大學,由“千人計劃”專(zhuan) 家黃國全教授作為(wei) 首席科學家,以及5名工業(ye) 工程專(zhuan) 業(ye) 博士組成。該團隊在物聯網技術、供應鏈優(you) 化等領域有著深厚的學術積澱,曾獲香港科技創新署數千萬(wan) 的科研資助,研究在國際學術界獲得高度認可。在擁有強大的技術團隊基礎上,逗號科技引入了多位在物流領域具有20年以上經驗的行業(ye) 專(zhuan) 家組成市場團隊,形成了技術驅動型“產(chan) 學研”創新團隊。

經過幾年的積累,逗號科技形成了獨特的“硬件+軟件+算法”一體(ti) 化的技術架構,並推出了麵向第三方物流企業(ye) 全業(ye) 務流程管控需求的核心產(chan) 品: “三方物流智慧數字化運營係統” (C-Link)。

(2)港機集團(HAECO)

港機集團(Hong Kong Aircraft Engineering Company Limited,以下簡稱“HAECO”)於(yu) 1950年在香港成立,是全球領先的獨立飛機工程集團,也是規模最大的飛機維修、修理及大修服務供應商之一。集團透過遍佈世界各地的16間營運公司,為(wei) 航空公司客戶提供全麵的飛機工程服務。港機集團的服務範圍包括機身服務、外勤服務、部件服務、發動機服務、航材技術管理、機隊技術管理、客艙設計整裝方案、私人飛機設計整裝方案、客改貨、零部件製造及技術培訓。

HAECO旨在為(wei) 航空公司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支援,確保客戶的機隊能夠保持一貫的安全度、高品質、可靠度及可用性。此外,HAECO亦致力成為(wei) 航空公司客戶在飛機維修、修理及大修服務上的首選服務供應商,隨著新世代機型的麵世、航空業(ye) 的轉變和客戶不斷改變的需求,集團不斷加強其技術能力及擴展服務範疇。港機集團跨地域的營運規模能有助加強成本效益,從(cong) 而為(wei) 客戶帶來物超所值的優(you) 質服務。

二、航空維修倉(cang) 配管理行業(ye) 特點

飛機維修行業(ye) 因其小眾(zhong) 的客戶群體(ti) 較少進入公眾(zhong) 視野。飛機維修行業(ye) 的配件倉(cang) 儲(chu) 及配送管理,因其高度的複雜性和動態性,嚴(yan) 苛的安全和時效性要求,被認為(wei) 是倉(cang) 配精益化管理的“塔尖工程”。

(1)多品種小批量SKU

飛機配件管理具有極高的複雜度,一架飛機波音747飛機的零配件數量高達600萬(wan) 個(ge) 左右。根據獨立飛機維修服務的運作特點,各航空公司會(hui) 根據飛機維修計劃,將維修所需航材配件在飛機到達香港機場前發送給維修商。因此飛機零配件複雜性特點,HAECO的航材庫存形成了多品種、小批量的特征,常年管理的SKU在16萬(wan) 個(ge) 左右,倉(cang) 儲(chu) 配送管理難度極大。

(2)航空配件形態差異巨大

根據不同的飛機維修工程類型,其配件的形態差異巨大。從(cong) 幾毫米的螺栓,到數噸重的發動機整機,以及低溫冷藏的危化氣體(ti) ,都可能成為(wei) 飛機維修倉(cang) 儲(chu) 配送管理的對象。形態的差異化對倉(cang) 儲(chu) 的儲(chu) 位空間、裝卸搬運設備、人員操作技能等方麵都提出了挑戰。

(3)超高的實效性要求

在航空維修行業(ye) 於(yu) 倉(cang) 儲(chu) 、配送的實效性有著高度精確的要求。維修時效的保證,直接影響到航班運營的準時性。因此,在航空維修行業(ye) 中製定了一套複雜的優(you) 先級體(ti) 係以及精確到分鍾的時效管控要求。最高優(you) 先級任務AOG(Aircraft on Ground)要求在15分鍾內(nei) 完成倉(cang) 儲(chu) 的揀貨、質量檢驗、出庫以及配送到停機坪維修現場。

(4)嚴(yan) 苛的安全追溯流程

航空維修對於(yu) 航材的安全溯源管理有著極高的要求,每一個(ge) 零配件在入庫前都需要有專(zhuan) 業(ye) 資質的檢驗人員進行質量檢查並簽署合格證書(shu) ,每一件航材都要求有獨立標識。為(wei) 確保航空安全,拆卸替換的舊航材也將受到嚴(yan) 格管控,會(hui) 根據航空公司要求進行回收或就地銷毀,銷毀殘骸也需要進行獨立標識和拍照記錄。

三、項目核心理念

HAECO經過長期的行業(ye) 經驗積累,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管理體(ti) 係,在行業(ye) 中樹立了領先地位。但其現有的信息管理係統已使用近20年,在前線業(ye) 務操作、中層流程協調和上層管理控製等方麵均遇到瓶頸,難以適應智能化時代的全新要求。

2018年HAECO正式啟動飛機零部件倉(cang) 配管理智慧化升級項目招標,旨在發現優(you) 秀的物聯網和企業(ye) 信息化技術服務供應商,打造智能航空物料管理最佳實踐。逗號科技經過多輪激烈的競標,最終在層層篩選後成功獲得此次項目的合作機會(hui) 。逗號科技團隊發揮其在工業(ye) 工程領域的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在業(ye) 務流程整體(ti) 改造前,先期啟動了一輪“微谘詢”,針對HAECO的現有業(ye) 務流程進行了全方位診斷,並確定了全新的項目建設理念。

項目名稱

MM Mobility-敏捷型航空物料管理及配件倉(cang) 儲(chu) 係統化方案

建設目標

通過移動終端、智能可穿戴設備、室內(nei) 定位標簽,等相關(guan) 硬件技術,結合分布式移動化軟件係統,設計一套滿足現場執行和上層管理全方位需求的敏捷智慧航空維修物料管理一體(ti) 化方案。

核心理念

前端作業(ye) 移動化,便捷化

後端數據實時化,精準化

任務流程協同化,智慧化

四、係統技術架構

在HAECO MM Mobility項目中,逗號科技采用“前端可穿戴硬件”+“模塊化流程組件”+“智能算法中間件”+“多維度數據看板”四層架構搭建了技術框架。

(1)前端可穿戴硬件應用

在前端數據采集層,根據HAECO作業(ye) 現場操作複雜、產(chan) 品管理對象差異大、移動化作業(ye) 需求要求高等特點,整合應用了一係列可穿戴設備。包括智能掃碼指環、智能手套、智能手表、可穿戴打印機、叉車作業(ye) 移動端、超遠距離掃碼槍等前線硬件設備。可穿戴設備的選型全方位考慮到不同工種、不同崗位的作業(ye) 需求,對其操作模式進行了精準匹配,全麵提升了現場作業(ye) 效率。同時BLE室內(nei) 定位技術也應用於(yu) 項目的全場景,對業(ye) 務環境中移動的人員及其運送的物料可進行實時定位。

(2)模塊化流程組件技術

在HAECO的倉(cang) 配運作場景中,存在多條業(ye) 務流程,且業(ye) 務流程的分支複雜。根據配件的屬性、優(you) 先級、狀態等差異,同一個(ge) 零部件存在多種不同的業(ye) 務流轉可能性。為(wei) 解決(jue) 該問題,在該項目中采用了模塊化流程組件技術,將每一個(ge) 操作場景抽象為(wei) 一個(ge) “微流程”,每個(ge) “微流程”對應一個(ge) 標準化移動端界麵,可在智能手表、PDA、平板等多種移動終端上跨平台呈現,多個(ge) “微流程”可根據業(ye) 務邏輯進行靈活的定義(yi) 和編輯,動態適應場景的變化。

(3)智能算法中間件

在該項目的業(ye) 務流程中,涉及到業(ye) 務層麵的倉(cang) 儲(chu) 揀選策略優(you) 化算法、配送路徑規劃策略優(you) 化算法。優(you) 化算法的應用從(cong) 根本上將依賴於(yu) 人工經驗的業(ye) 務決(jue) 策進行科學係統化的處理,全麵提升業(ye) 務的運作效率。;另外,針對以信息處理層麵的室內(nei) 定位信號分析,也設計的相應的優(you) 化算法用於(yu) 提高室內(nei) 定位的準確性。所有的智能算法以中間件形式進行了封裝,可獨立與(yu) 業(ye) 務邏輯靈活部署。使本係統在數字化的基礎上,真正實現智能化。

(4)多維度數據看板

多維度數據看板為(wei) 各部門和企業(ye) 管理層提供了一個(ge) 全方位,多視角實時化的數據呈現。該數據看板根據不同部門、不同權限以及不同的管理角色提供了差異化的呈現方式和數據顆粒度。管理看板的數據整合了來源於(yu) MM-Mobility項目的前端實時數據以及HAECO原有信息管理係統中的核心數據,並設定了一係列的規則對異常狀態進行預警和提示,真正做到了以實時數據指導前線運作。

四、係統應用場景及效果對比

(1)可穿戴設備 實現 移動作業(ye) 決(jue) 策前移

場景:航空配件收貨檢驗環節

根據HAECO業(ye) 務特點,每天將接收大量來自各大航空公司委托接收和暫存飛機零配件,將用於(yu) 各類維修項目。收貨作業(ye) 部門操作包括物流企業(ye) 簽收、報關(guan) 單據處理、拆箱清點、質量檢驗、出具合格證書(shu) 、入庫上架等環節。由於(yu) 業(ye) 務特殊要求,每個(ge) 環節都麵對大量的非標準的文件但單據,和大量的信息錄入、文檔掃描數據傳(chuan) 輸工作。來自不同物流公司、不同航空公司的紙質文件格式和作業(ye) 流程均不同。

係統上線前:

由於(yu) 代收件的航空配件數量忙龐大,體(ti) 積差異巨大,在收貨區無法進行多次搬運,且所有單據均附在物流包裝箱上,因此收貨操作人員必須將裝箱單、運單、客戶訂單等相關(guan) 單據逐一從(cong) 包裝箱上拆出,逐一編號,再從(cong) 收貨區回到辦公室在PC端逐一進行數據錄入、單據掃描,錄入完成後,再回到收取區,將對應單據逐一放回原物流包裝箱,進入下一流程。在開箱檢驗環節,需要用數碼相機對產(chan) 品進行全方位拍照,並在每天工作結束後,回到辦公室處理照片分類存檔。此過程及其耗時且容易出現錯誤。

係統上線後:

收貨組員工通過移動化可穿戴設備,可在收貨區現場對到達的航空配件逐一完成所有的數據采集和錄入工作,包括運單掃碼,訂單信息確認,數量確認,初步外觀質量驗收等。可穿戴設備和HAECO原有的收貨管理後台全麵打通,所有處理結果會(hui) 實時同步後台,操作人員無需再離開現場,可完成所有數據操作。同時,收貨人員可利用可穿戴設備的高清拍照功能,對需要掃描存檔的單據進行拍照、對貨品外觀進行拍照,所有影像資料直接和訂單關(guan) 聯,大幅減少文件掃描和圖片整理工作。

(2)智能優(you) 化算法 實現 倉(cang) 儲(chu) 揀選策略優(you) 化

場景:倉(cang) 庫揀選備貨環節

HAECO的倉(cang) 庫分為(wei) 大件倉(cang) 、小件倉(cang) 、客戶托管倉(cang) 、危險品倉(cang) 、工具倉(cang) 等多種類,10餘(yu) 個(ge) 倉(cang) 庫。倉(cang) 庫揀選任務由維修前線的工作進度實時驅動。根據不同的維修任務優(you) 先級,揀貨任務對應的優(you) 先級從(cong) 15分鍾到24小時不等。貨品揀選完成後,將根據不同的優(you) 先級和目的地進行打包,等待配送到相應的維修點。

係統上線前:

當維修前線產(chan) 生物料需求,各倉(cang) 庫管理員將通過原有係統相關(guan) 信息,並打印出揀貨標簽。倉(cang) 庫管理員將憑個(ge) 人經驗對揀貨標簽進行分類,排序,並根據大致預估時間,將紙質標簽分發給相應的員工入庫進行揀貨。原有的PDA係統僅(jin) 僅(jin) 用於(yu) 貨品ID確認,無任何業(ye) 務邏輯。在執行過程中,各倉(cang) 庫的作業(ye) 效率嚴(yan) 重依賴於(yu) 倉(cang) 管員的個(ge) 人經驗,優(you) 先級錯誤,目的地分組錯誤問題時有發生。

係統上線後:

項目組分析了HAECO前三年的曆史數據,設計了全新的智能化倉(cang) 儲(chu) 揀選派單算法。前線維修需求產(chan) 生後,將首先進入到MM Mobility係統的揀選訂單池,智能算法將會(hui) 對訂單池中的所訂單進行動態排序和分組,該算法同時考慮到了訂單優(you) 先級、貨架位置、目的地、物料大小、以及當前人員空閑情況等多種因素,形成最優(you) 化的揀選方案。算法完成揀選方案優(you) 化後,會(hui) 將揀選任務推送到庫內(nei) 揀選人員的可穿戴設備,無需再預先打印揀選單。揀選人員隻需根據指示完成揀選, 算法生成的揀選計劃在確保優(you) 先級能夠滿足要求的前提下,實現了最短揀選路徑的規劃。

(3)室內(nei) 外定位 實現 配送任務動態推送

場景:物料配送環節

HAECO的物料配送隊部分負責將各倉(cang) 庫揀選完成的維修配件按要求送往3個(ge) 大型機庫維修點和數十個(ge) 場外停機坪維修點,同時也負責將各維修點拆卸下的廢舊零件帶回回收部門進行處理。配送具體(ti) 從(cong) 幾十米到10餘(yu) 公裏不等,配送路徑多達幾十條。

係統上線前:

因物料需求動態多變,且各需求點和倉(cang) 庫的實時數據難以掌控,因此HAECO設計了固定路徑固定時間表的“公交巴士”型配送模式。由不同的配送組負責按照給定的時間表循環固定路線,串聯起相應的倉(cang) 庫和維修點,無論倉(cang) 庫是否有物料配送需求,均按固定班次運作,該模式下的運力資源利用率十分低下。

係統上線後:

MM Mobility通過BLE室內(nei) 定位技術和GPS技術的結合,實現的全場景對物料配送人員的全程實時位置信息獲取。同時,各倉(cang) 庫的揀選、備料進度也可通過倉(cang) 儲(chu) 可穿戴設備實時獲取,因此,對於(yu) 將固定路徑固定時間表的配送模式改為(wei) 類似“滴滴打車”型的動態任務分配提供了技術可行性。定位係統將實時獲取倉(cang) 庫和維修點的物料運輸信息,同時將該運輸任務動態推送給距離最近的一名配送人員,該模式將大幅提高運力資源使用效率。

(4)實時透明數據 實現 多部門聯動協同

場景:倉(cang) 儲(chu) 配送部門與(yu) 現場維修部門協同

在飛機維修過程中,維修作業(ye) 部門和物料倉(cang) 儲(chu) 配送部門需緊密協同,方可實現對維修項目的進度進行精準把控。因物料從(cong) 送達HAECO,需要經過收貨、報關(guan) 、拆箱、檢驗、入庫上架、揀貨下架、打包、配送簽收等多個(ge) 環節。物料的物流處理過程占據了整體(ti) 維修時長的主要部分。維修作業(ye) 部門需要實時了解物料在物流環節處理的進度,以便動態調整現場作業(ye) 的次序,特別是對一些緊急任務,物料的物流狀態是現場決(jue) 策的重要依據。

係統上線前:

維修作業(ye) 部門可通過原有信息係統對物料的準備狀態進行查詢,但是由於(yu) 缺乏有效的實時數據支持,可查詢的狀態隻有“在途”和“到達”兩(liang) 個(ge) 狀態,完全無法滿足維修現場對是實時數據的要求。在物料收貨後,就進入黑箱狀態,針對一些緊急任務,維修作業(ye) 部門需不斷通過電話,甚至親(qin) 自到倉(cang) 儲(chu) 和配送部分查詢某一配件的物流狀態,實時數據的缺失,導致了部門協同的嚴(yan) 重脫節。

係統上線後:

通過MM Mobility係統的應用,航空配件從(cong) 進入到HAECO的第一個(ge) 環節,即進入了全時的透明化狀態監控,每一個(ge) 操作流程以及對應的地理位置和經手人員都會(hui) 通過移動端應用進行實時記錄並向相關(guan) 的數據需求方進行呈現。在物料進入配送階段,維修作業(ye) 部門還可以通過室內(nei) 室外定位係統,獲取配送員的實時位置,可精確的估算收到配件的時間。另一方麵,針對加急配件需求,維修作業(ye) 部門還可將相關(guan) 信息通過MM Mobility係統反向反饋給物流作業(ye) 部分,針對改配件打通“綠色通道”,在檢驗完成後通過“越庫”模式跳過入庫環節直接配送維修現場。

(5)多維度數據整合 實現 全麵KPI績效管理

場景:各級管理人員對於(yu) 現場作業(ye) 及績效的管理

作為(wei) HAECO的部門主管和上層管理人員,需要在不同維度獲取前端信息係執行各層麵的管理工作。倉(cang) 儲(chu) 管理人員重點關(guan) 注揀貨時效性保障以及重點物料的庫存情況;配送管理人員重點關(guan) 注配送時效的達成以及配送人員的排班;上層管理人員重點關(guan) 注各部分整體(ti) 運營績效。

係統上線前:

倉(cang) 儲(chu) 和配送方麵,不同優(you) 先級的揀貨及配送時效控製,由倉(cang) 儲(chu) 和配送管理人員通過各種線下報表管理,數據收集極為(wei) 耗時,且針對超時任務,無法及時發出預警。針對危化品的管理,各倉(cang) 庫有庫存上限的嚴(yan) 格現實,但具體(ti) 的庫存水平,由倉(cang) 管員通過線下數據控製,存在安全隱患。上層管理方麵,對於(yu) 各部門的績效分析,數據均來自於(yu) 部門提供的紙質報表,準確性低且數據粒度過粗,難以達到管理要求。

係統上線後:

針對不同優(you) 先級的倉(cang) 儲(chu) 揀選和配送任務,MM Mobility將根據係統設定的截止時間,自動生成實時動態的任務倒計時,對於(yu) 超時和異常的任務,將在管理員看板進行呈現並進行預警。對位各倉(cang) 庫的危化品庫存水平,也將形成動態預警機製並通過係統自動提醒調撥。對於(yu) 上層管理的數據分析需求,MM Mobility提供了100餘(yu) 項KPI指標,並可自動生成報表,全麵提升了HAECO整體(ti) 管理水平。

五、項目總結

HAECO將MM Mobility作為(wei) 近“20年來最重大的智能化提升項目之一”,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支持。項目的成功落地離不開來HAECO管理層的高度重視和精細的工作部署。在項目試運行準備期,HAECO進行了連續的宣傳(chuan) 預熱工作,包括設計MM Mobility 項目LOGO,製服、宣傳(chuan) 海報等。項目落地後,從(cong) 前線員工到管理層給予了該項目多方麵的認可。

逗號科技作為(wei) 項目執行方,在HAECO項目中又一次成功實踐了“物聯網結合運籌優(you) 化”,“硬件+軟件+算法”一體(ti) 化的技術理念,在航空維修物流智能化領域樹立了行業(ye) 標杆。未來將進一步完善相關(guan) 解決(jue) 方案,在相關(guan) 行業(ye) 內(nei) 進行進一步的深入推廣。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