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藍星水滴IOT平台

發布時間:2020-06-08 10:17:40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網

1、企業(ye) 簡況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外運”)成立於(yu) 2002年11月20日,並於(yu) 2003年2月13日在香港成功上市(H00598),是招商局集團控股的二級子公司和物流業(ye) 務的統一運營平台,目標是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物流平台企業(ye) 。截至2017年底,中國外運擁有總資產(chan) 622.87億(yi) 元人民幣、淨資產(chan) 258.35億(yi) 元人民幣、在冊(ce) 員工23971人。

中國外運的服務網絡覆蓋全國,遍及全球主要經濟帶。中國外運是中國最大的綜合物流整合商,是國家5A級綜合物流企業(ye) 。2015年,中國外運成為(wei) 中國首家當選FIATA華人主席的企業(ye) 。根據2017年Arm &Strong 的排名,中國外運在貨運代理排名第四,在第三方物流排名第七。

中國外運已形成代理及相關(guan) 業(ye) 務、專(zhuan) 業(ye) 物流、電子商務三大業(ye) 務板塊,能夠為(wei) 客戶提供端到端的全程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和一站式服務。

代理業(ye) 務作為(wei) 公司基礎業(ye) 務,包括海運、空運、公路和鐵路運輸、船務代理、內(nei) 支線運營、倉(cang) 儲(chu) 及配送、碼頭服務等。中國外運是世界最大海運代理服務商之一,中國第二大船務代理公司、中國第二大空運代理。目前我們(men) 正立足於(yu) 全程貨運管理者和國際供應鏈整合者,打造端到端的全程服務產(chan) 品,正在實現由代理商向運營商的轉型。

專(zhuan) 業(ye) 物流作為(wei) 公司核心業(ye) 務,以“方案客戶化、銷售行業(ye) 化、服務集成化、運營一體(ti) 化、管理體(ti) 係化”為(wei) 方向,通過物流技術的不斷創新以及行業(ye) 化、專(zhuan) 業(ye) 化的發展,正在逐步形成產(chan) 業(ye) 鏈整合服務價(jia) 值,在合同物流、化工物流、冷鏈物流、會(hui) 展物流、工程物流、能源物流等領域形成較強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

電商業(ye) 務作為(wei) 新興(xing) 業(ye) 務,全麵實施主營線上化,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物流,積極培育物流公共電商平台,打造具有跨界效應的物流生態圈。目前我們(men) 已全麵實施主營業(ye) 務線上化。

2、企業(ye) 痛點

中國外運正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市場競爭(zheng) ,如何因勢而變,將壓力轉變為(wei) 動力和機遇,通過信息技術創新轉變經營模式、實現資源整合,推動中外運向全程供應鏈和可視化轉型,物聯網技術領域的應用創新是一個(ge) 重要的突破點。

當前,中國外運在業(ye) 務發展以及數字化轉型上遇到的痛點如下:

l產(chan) 品服務種類多,需要有效整合各業(ye) 務線信息資源,為(wei) 業(ye) 務運營提供可靠數據保證;

l覆蓋地域範圍廣,需要為(wei) 公司物流資產(chan) 數字化提供網絡全覆蓋;

l業(ye) 務模式變化快,公司正從(cong) 傳(chuan) 統的運輸、倉(cang) 儲(chu) 、代理等基本服務,向全程供應鏈以及供應鏈金融服務延伸,需要互聯網的技術架構,提升敏捷能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業(ye) 務需求;

l安全合規、產(chan) 品溯源要求高,需要利用物聯網技術,及時從(cong) 係統層麵進行風險預警,提供產(chan) 品特性信息,保證業(ye) 務的合規性和可追溯性。

因此,如何能夠提供統一的物聯網規劃和戰略,互聯和感知所有中國外運甚至社會(hui) 化的物流設備設施元素,即服務於(yu) 業(ye) 務操作,又將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與(yu) 分析,挖掘出運營特點、規律、風險點等信息,從(cong) 而更科學合理地進行管理決(jue) 策與(yu) 資源配置的,是本項目的規劃目標和價(jia) 值所在。

3、創新研發

藍星水滴-物流IOT平台的創新點說明如下:

l物聯接入層形成一批物聯網智能硬件終端。

主導研發兩(liang) 大類多型號硬件終端 “千裏眼”及“智犬”,並不斷向低功耗、小型化、智能化的方向演進迭代。相關(guan) 硬件能夠適用於(yu) “車、船、貨、集裝箱、托盤”軌跡定位,傳(chuan) 感采集(如光感報警、溫濕度監測、振動監測、壓力監測等),信息顯示的單元體(ti) 設備(單元體(ti) 設備指具有獨立生存能力的設備,不需外供電,不需外接線)。采用太陽能板解決(jue) 長期自主供電,使用雙卡雙網解決(jue) 國內(nei) 、國際通迅問題,並進一步開發出基於(yu) 下一代窄帶物聯通訊協議NB-IOT及LoRa的低功耗產(chan) 品,能夠適應不同的業(ye) 務場景、不同的客戶需求。

後續還將在硬件終端的邊緣計算領域投入研發,實現終端設備的離線自管理和去中心化能力,能夠自動感知自身的工作狀態的變化,並據此進行即時處理以及實時預警。

為(wei) 了保護自有知識產(chan) 權,形成研發-應用的良性循環,擬就自研硬件成果進行專(zhuan) 利申請,在此基礎上投放社會(hui) 化使用。

l服務支撐層,形成一張物流IOT大網,使中外運具備了在物

流運作中獲取中任何數據的能力。

針對各種物流業(ye) 務的物聯網應用場景,在現有北鬥/GPS平台的基礎上進行架構的互聯網化重構和改造,沉澱和共享中國外運在物流IoT應用領域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搭建股份公司統一規劃的的分布式的物流IOT平台。作為(wei) 中外運物聯網應用部署和運營以及物聯網大數據處理的核心平台,能夠擴展支持物聯網協議,各類垂直應用基於(yu) 平台部署並實現敏捷迭代,根據業(ye) 務和技術的發展不斷進行橫向的計算資源、存儲(chu) 資源的性能拓展和縱向的業(ye) 務功能拓展,並加強物流IoT平台的安全性。同時做大通訊管道支撐服務,實現千萬(wan) 級硬件終端並發接入的能力,將全球集裝箱、車、船、托盤、貨物等物流要素互聯後感知的“定位、傳(chuan) 感、顯示”數據匯集在平台;實現國內(nei) 、國際數據采集的本地化落地,異地化同步,中國化集中存儲(chu) ;實現物聯網與(yu) 區塊鏈結合後形成新的業(ye) 務增長模式;實現物聯網與(yu) 人工智能、物流結合後形成物流運動畫像的大數據構建與(yu) 分析,為(wei) 行業(ye) 性預測提供基礎數據。

l業(ye) 務運營層,形成一套運營模式,使中外運具備實時動態分

析數據的能力和業(ye) 務預測優(you) 化的能力,實現物流運營模式的變革。

以實時的物流設施設備大數據服務為(wei) 基礎,附加智能算法、區塊鏈溯源、區塊鏈安全性提升等增值服務,對外部客戶提供收費型數據服務;以全程供應鏈的“實時、透明、共享”為(wei) 基礎推動行業(ye) ,與(yu) 分析為(wei) 基礎推動業(ye) 務優(you) 化和創新;以集裝箱等物流要素可視化服務為(wei) 基礎承接大船公司或箱控公司的箱管、箱控業(ye) 務推運行業(ye) 箱控、箱管模式的變革;建立物聯網的通訊管道共享,實現通迅流量池;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中國外運作為(wei) 物流供應商向第三方購買(mai) 數據的局麵,實現中國外運具體(ti) 數據服務能力的變革。

4、創新成果(1)藍星水滴IOT平台效益指標

已搭建具備基本位置服務能力的北鬥/GPS平台,初步具備了物流IoT平台的雛形。該平台現在已經實現與(yu) 中國外運華南區域主要物流業(ye) 務係統的有機集成,通過了交通部JT/T 796部標認證,具備了通過JT/T 808標準與(yu) BD/GPS設備進行通訊和數據交互的能力,具備了通過JT/T 809標準與(yu) 平台運營商進行信息交互的能力,同時也具備了與(yu) 省級、部級和國家級監管平台進行溝通和交流的能力。

已經定製研發一係列能長期用於(yu) 集裝箱、車、船等物流設備設施的物聯智能硬件,在中國外運各項業(ye) 務中廣泛使用,連接設備數量超過10000台。

(2)藍星水滴IOT平台對企業(ye) 業(ye) 務流程改造與(yu) 創新模式的影響

藍星水滴IOT平台產(chan) 品化應用方麵,針對應用場景做標準和定製化開發,將應用場景在平台上固化和垂直部署,不斷的更新優(you) 化迭代,不斷拓展新的服務產(chan) 品和銷售,形成平台前端的按需配置、開箱即用的服務產(chan) 品,並進一步形成規模化。產(chan) 品化應用包括:

集裝箱箱管箱控:目前,該計劃在中歐班列廣東(dong) 石龍-荷蘭(lan) 阿姆斯特丹、沈陽-德國杜伊斯堡的班列上,通過結合自研硬件+IOT平台方式,已經突破了傳(chuan) 統供電模式的局限,實現了超過30天以上的運輸過程的全程可視化。未來,將繼續通過研發一係列硬件產(chan) 品,為(wei) 高附加值貨品、低溫冷藏品等提供安防、震動、環境監控等全方位服務,提升服務體(ti) 驗,並且將發展到為(wei) 中外運整個(ge) 集裝箱業(ye) 務乃至社會(hui) 化的集裝箱業(ye) 務提供服務。

大數據分析與(yu) 挖掘:物聯網的特點是海量設備的互聯以及低速、低流量的高並發數據傳(chuan) 輸,因此平台層麵會(hui) 匯聚海量的感知數據,借助騰訊的技術優(you) 勢,對接人工智能算法,以機器學習(xi) 技術為(wei) 主導,通過對業(ye) 務流程的深度學習(xi) 以及結合數據挖掘後的不斷優(you) 化,實現在完成複雜任務時做出最優(you) 決(jue) 策。主要方向:在智能終端側(ce) 是邊緣計算的發展,使智能終端能夠自動預測下一步行動,在平台測是對流程、運輸線路等進行優(you) 化等,實現業(ye) 務預測、流程優(you) 化和精準服務等。

與(yu) 區塊鏈的結合:區塊鏈的核心是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可以解決(jue) 傳(chuan) 統交易過程中的效率、成本、信任等問題,且與(yu) 物聯網技術可以天然結合,為(wei) 供應鏈金融、產(chan) 品溯源等場景提供服務。

物流全程可視化:目前,該計劃在華為(wei) 項目的應用試點運行過程中,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15年為(wei) 華為(wei) 搭建物流可視化試點應用並於(yu) 2016年上線使用,將原來隻有物流狀態信息顯示的能力提升到實現物流狀態信息、物流運輸軌跡信息、物流異常報警信息並存的可視化2.0階段,上線運輸車輛超過10000輛,服務能力獲得了華為(wei) 公司的認可。與(yu) 此同時,該計劃也與(yu)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可視化平台集成,正將這種能力逐步覆蓋到整個(ge) 公司。未來,物流可視化將升級到3.0階段,在原有基礎上,將實現信用可視,為(wei) 業(ye) 務的輔助決(jue) 策提供依據。

(3)藍星水滴IOT平台對提高企業(ye) 競爭(zheng) 力的作用

作為(wei) 中國外運智慧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藍星水滴-物流IOT計劃應運而生,並將在中外運的物流業(ye) 務中以至於(yu) 整個(ge) 物流行業(ye) 中產(chan) 生巨大的市場效應。

藍星水滴-物流IOT計劃的目的有以下幾點:

(1)形成一體(ti) 化物聯服務平台

搭建一個(ge) 基於(yu) 共享服務的物聯網平台,可以支持多種異構協議,實現對中外運以及社會(hui) 化運行的智能物流裝備設施元素、多種應用場景的實時安全接入、實時數據采集、解析、存儲(chu) 以及服務調用,同時通過自研一批針對不同業(ye) 務場景的智能硬件終端,可以形成一體(ti) 化的服務能力,整合各類信息資源,實現網絡全麵覆蓋,提高業(ye) 務係統敏捷能力。

(2)借助物聯網+大數據,助力業(ye) 務融合以及業(ye) 務創新

通過本計劃,可以將各子公司分散的小規模物聯網場景整合,將統一采集、存儲(chu) 並沉澱下來的海量的物聯數據共享給平台用戶,作為(wei) 大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以及人工智能決(jue) 策等服務的重要來源,實現優(you) 化業(ye) 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降低作業(ye) 成本,提升業(ye) 務風險管控能力,創新業(ye) 務模式的作用。

(3)形成賦能和共享服務平台

通過物聯網平台的能力開放和應用開發環境,可以將企業(ye) 內(nei) 和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用戶的業(ye) 務流程定製並固化在平台上,使企業(ye) 內(nei) 和社會(hui) 上的物流資源形成共享資源,將企業(ye) 資源平台化,實現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支持中外運智慧物流運作,實現供應鏈協同管理,達到創新業(ye) 務生態體(ti) 係的效果。

通過上述創新項目的整體(ti) 規劃,將形成中外運獨有的、支持供應鏈物流生態體(ti) 係協同運作的物流行業(ye) 的IOT平台。

5、推廣意義(yi)

全球貿易及物流運輸中的物流裝備元素規模巨大,全球港口每年集裝箱吞吐量3億(yi) TEU,中國國內(nei) 港口每年集裝箱吞吐量1.5億(yi) TEU;中國國內(nei) 有超過1400萬(wan) 輛運營貨車及3000萬(wan) 以上的公路貨運從(cong) 業(ye) 人員;中國國內(nei) 有超過3.5萬(wan) 艘運營船舶;中外運有自營倉(cang) 庫超過400個(ge) ,托盤數量達到5位數。這些物流元素的位置數據目前絕大多數都不能實時獲取。信息來源目前主要集中在運輸車輛、船舶、鐵路列車等運輸工具或港口碼頭的裝卸船時間、進出閘時間以及倉(cang) 儲(chu) 係統等有企業(ye) 自建平台和第三方運輸工具服務平台,造成了物流元素數據的碎片化。

智慧物流的核心是要解決(jue) 貨物“在哪裏、去哪裏、怎麽(me) 去”。在哪裏是定位問題,去哪裏是調度問題,怎麽(me) 去是路徑規劃問題。解決(jue) 了上述問題,中國外運可以為(wei) 船公司、租箱公司、港口碼頭公司以及各類客戶提供定製化增值服務,進而轉型成為(wei) 物流數據服務提供商。

對於(yu) 藍星水滴-物流IOT平台,目標就是連接、感知海量的物流裝備,市場規模龐大。

藍星水滴-物流IOT計劃推廣營運後,當物流裝備設施元素的並網量達到10萬(wan) 後,將會(hui) 產(chan) 生巨大的邊際效應,形成供應鏈物流生態圈。計劃用2-3年時間實現物流裝備設施元素長期、持久感知在哪裏的問題,將平台產(chan) 品化。

解決(jue) 了在哪裏的問題,藍星水滴-物流IOT計劃還將用1-2年時間,利用這些物流元素互聯和感知所形成的海量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和挖掘,通過算法的優(you) 化和預測,逐步解決(jue) 去哪裏和怎麽(me) 去的問題。

另外用1年半時間進行業(ye) 務模式推廣,推動專(zhuan) 業(ye) 物流的物聯化變革,產(chan) 生規模效應後中外運將由物流服務提供商增加多一個(ge) 角色為(wei) 物流數據服務提供商,並以此為(wei) 基礎形成供應鏈社區化,推進綠色物流的發展,助力中外運的智慧物流戰略。

中國外運的願景是成為(wei) 世界領先的綜合物流服務整合商,需要全程監控的不僅(jin) 有遍布全球各地的飛機、船舶、車輛等傳(chuan) 統運輸設備,也有訂單、集裝箱、托盤和包裝箱等與(yu) 貨物密切相關(guan) 的物流元素,下屬公司和行業(ye) 內(nei) 各公司需求的多樣性以及業(ye) 務場景的複雜性,決(jue) 定了未來接入該平台的設備數量和類型將是一個(ge) 海量規模。

6、意見建議

(1)創新項目涉及的行業(ye) 風險

主要風險點:國內(nei) 有眾(zhong) 多車輛位置服務、船舶位置服務的供應商,並且自2017年開始這些數據服務商在形成數據服務聯盟,中外運進入這個(ge) 數據服務的新領域,需要快速擴大推行並產(chan) 生行業(ye) 影響。物流行業(ye) 內(nei) 的數據服務商擁有技術、運作體(ti) 製、資金等多方麵的優(you) 勢將帶給我們(men) 較大的競爭(zheng) 壓力,在沒有形成規模前營運模式很容易被行業(ye) 內(nei) 其它數據服務商模仿並超越。

建議措施:完善運營模式,形成快速部署、快速迭代的能力。同時應采取措施快速擴大規模占領市場,前期需要設計獎勵機製來推動智能硬件終端的推廣。

(2)創新項目的運營風險

主要風險點:為(wei) 快速擴大規模,占領市場,前期需要自有資金投入到智能硬件終端的研發和采購,部署終端到物流元素上。規模化的智能硬件終端的互聯感知才能實現項目計劃的目標,但是就中外運的實際情況看,智能硬件終端的投資較少,物流業(ye) 務智能化比例較低,尚未形成智能化和自動化的基礎能力

建議措施:整體(ti) 規劃產(chan) 品序列,加強模塊化開發能力,在各模塊功能測試完成基礎上,形成根據需求加減模塊功能,快速形成產(chan) 品的能力,並且建立中外運物聯接入的統一標準和研發準入門檻,隻有符合接入標準的產(chan) 品才可以納入中外運的物流智能終端采購清單。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