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京東物流-基於區塊鏈的可信單據簽收平台_鏈上簽

發布時間:2020-05-22 11:48:07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網

一、京東(dong) 物流介紹

京東(dong) 集團自2007年開始自建物流,並於(yu) 2017年4月25日宣布成立京東(dong) 物流集團,以降低社會(hui) 物流成本為(wei) 使命,致力於(yu) 將過去十餘(yu) 年積累的基礎設施、管理經驗、專(zhuan) 業(ye) 技術向社會(hui) 全麵開放,成為(wei) 全球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

目前,京東(dong) 物流是全球唯一擁有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zhong) 包(達達)六大物流網絡的企業(ye) ,圖1為(wei) 京東(dong) 物流六大物流網絡。 

截至2019年3月31日,京東(dong) 物流在全國範圍內(nei) 運營超過550個(ge) 大型倉(cang) 庫,運營20座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亞(ya) 洲一號”,物流基礎設施麵積約為(wei) 1200萬(wan) 平方米。京東(dong) 物流大件和中小件網絡已實現大陸行政區縣100%覆蓋,自營配送服務覆蓋了全國99%的人口,90%以上的自營訂單可以在24小時內(nei) 送達。通過十餘(yu) 年的努力,京東(dong) 物流成功將物流成本(對比社會(hui) 化物流)降低了50%以上,流通效率(對比社會(hui) 化流通)提升了70%以上。

2019年,京東(dong) 物流明確了“體(ti) 驗為(wei) 本、效率製勝”的核心發展戰略,未來5年將攜手社會(hui) 各界共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圍繞“信賴與(yu) 速度”,為(wei) 消費者提供“一鍵極速完成”的極致服務,為(wei) 全球商家提供高品質、高性價(jia) 比的全麵的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促進社會(hui) 商業(ye) 形態的轉型升級,全麵提升流通效率。

二、 傳(chuan) 統物流紙質單據所麵臨(lin) 的問題

物流供應鏈中,企業(ye) 與(yu) 企業(ye) 之間,個(ge) 人與(yu) 企業(ye) 之間的信用簽收憑證大部分還在紙質單據與(yu) 手寫(xie) 簽名的階段,這些紙質單據不僅(jin) 作為(wei) 運營憑證使用,還作為(wei) 結算憑證使用,紙質的單證會(hui) 嚴(yan) 重限製智慧物流的發展,以快運承運業(ye) 務為(wei) 例,目前紙質委托書(shu) 導致的業(ye) 務痛點存在:

1) 紙質單據拖累結算周期,導致承運商體(ti) 驗差;

紙質單據一般是在線下傳(chuan) 遞會(hui) 導致信息流與(yu) 單據流不一致,過多的運營異常,導致對賬差異大,結算周期長,嚴(yan) 重影響了承運商的現金周轉以及回款情況,雙方需要花費一定時間在於(yu) 核定賬目異常等具體(ti) 事務上,造成了負麵的用戶體(ti) 驗。

2)對賬被動、賬單回收率難控;

在紙質對賬單發送和回收機製的不完善,而且不同承運商雇傭(yong) 社會(hui) 上限製司機資源,造成管理上的欠缺,經常會(hui) 有紙質賬單收不回來的情形出現,從(cong) 而造成對賬管理難度大,對賬單的回收率和對賬率難控。

3)手工對賬,對賬覆蓋麵低,準確性難以保障;

紙質單據的線下化,迫使過多人工參與(yu) 對賬,人工對賬存在較大的數據差異性存在,例如前後信息不對稱,對於(yu) 對賬產(chan) 生的差異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人力進行核查,準確性難以保障。

4)有紙化辦公帶來的成本上管理上的浪費;

由於(yu) 傳(chuan) 統內(nei) 審外審的要求,造成有紙化對賬單的存在,勢必在材料成本和管理成本方麵造成浪費,而通過無紙化可大幅度避免這些浪費的產(chan) 生。

三、電子簽名與(yu) 區塊鏈存證的法律效力

(一)電子簽名

近些年來,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我們(men) 越來越依賴於(yu) 電子技術產(chan) 品、數字化通訊網絡和計算機等,使得信息載體(ti) 的存儲(chu) 、傳(chuan) 遞、統計、發布等環節均實現無紙化。隨著電子證據的證據價(jia) 值在法學研究與(yu) 法學實踐中得到較為(wei) 普遍的認可,這也使得討論電子證據法律地位問題的時機日漸成熟。1999年頒布實施的《合同法》及2005年頒布的《電子簽名法》確立了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電子簽名法》提出可靠的電子簽名與(yu) 手寫(xie) 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同時《合同法》中也有說明數據電文和紙麵合同一樣,是書(shu) 麵形式的一種,具備相同的法律效力。

(二)區塊鏈存證

區塊鏈作為(wei) 新興(xing) 的技術也已經逐漸被司法機構認可,最高院出台《最高人民法院關(guan) 於(yu) 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幹問題的規定》。此規定對於(yu) 實現“網上糾紛網上審理”,推動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具有重要的意義(yi) 。《規定》共有23條,主要包括四個(ge) 方麵,即明確案件管轄範圍、確立在線審理機製、搭建在線訴訟平台及完善在線訴訟規則。

其中,《規定》在十一條中明確指出,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台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互聯網法院應當確認。

(三)區塊鏈存證案例:

2018年6月28日,全國首例以區塊鏈為(wei) 存證的案件在杭州互聯網法院一審宣判,法院支持了原告采用區塊鏈作為(wei) 存證方式,並認定了對應的侵權事實。

2018年9月9日,北京互聯網法院掛牌成立,該院電子訴訟平台正式對社會(hui) 公眾(zhong) 開放。而抖音短視頻訴百度旗下夥(huo) 拍小視頻信息網絡傳(chuan) 播權糾紛案,成為(wei) 北京互聯網法院受理的第一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該案由第三方平台北京“中經天平”進行區塊鏈取證。

2018年12月23日,由北京互聯網法院主導,與(yu) 國內(nei) 領先區塊鏈產(chan) 業(ye) 企業(ye) 共建的電子證據平台天平鏈,運行三個(ge) 月以來已在線證據采集數據超過100萬(wan) 條。與(yu) 北京高級人民法院、北京互聯網法院等17家單位共同成為(wei) “天平鏈”上的數據存證節點。

四、鏈上簽產(chan) 品價(jia) 值及優(you) 勢

(一) 產(chan) 品價(jia) 值

依托區塊鏈和電子簽名技術,京東(dong) 物流打造了鏈上簽這款產(chan) 品,是基於(yu) 區塊鏈和電子簽名技術解決(jue) 傳(chuan) 統紙質單據簽收不及時、易丟(diu) 失、易篡改,管理成本高的問題,實現單據流與(yu) 信息流合一,同時利用數字簽名技術解決(jue) 傳(chuan) 統紙質單據不能處理異常的問題,物流配送過程中發現異常能夠及時修正,並實時將修改的數據上鏈,雙方運營結算人員可以及時獲取準確的數據,同時利用京東(dong) 物流供應鏈優(you) 勢、背靠已有的物流網絡和技術打造基於(yu) 區塊鏈的可信單據簽收平台,與(yu) 傳(chuan) 統手寫(xie) 簽單相比擁有諸多優(you) 勢:

[1]提升工作效率:電子合同的擬定、確認、審批、簽署、發送等過程全部在線上完成,幫助企業(ye) 節約大量時間,提升效率。

[2]體(ti) 現價(jia) 值環保:電子合同全部電子化,節省了大量紙張、油墨、電力、包裝、運輸資源,更加順應當前社會(hui) 節約能源、低碳環保的趨勢。

[3]降低運營成本:電子合同無需用紙,簽署後由第三方平台加密存管,為(wei) 企業(ye) 降低紙張打印、倉(cang) 儲(chu) 存管、快遞運輸、結算對賬等運營成本。

[4]彌補風控漏洞:電子簽約流程環環相扣,共同形成完整證據鏈,有效規避冒名代簽、私刻公章、合同篡改等風險。

[5]實現安全管理:電子合同經高強度加密存儲(chu) 在雲(yun) 端,有效避免因自然或人為(wei) 因素導致的合同錯配、丟(diu) 失、損毀、外泄等情況。

(二) 產(chan) 品優(you) 勢

鏈上簽與(yu) 傳(chuan) 統電子簽章產(chan) 品不同,鏈上簽是通過物流單據線上化助力智慧物流發展,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一個(ge) 低成本、高信任的物流供應鏈協同平台,物流單證的線上化是解決(jue) 運營標準化的難題,並且利用區塊鏈分布式賬本和數字簽名技術可以為(wei) 物流供應鏈內(nei) 的企業(ye) 構建一個(ge) 低成本、高信任的協同關(guan) 係。

鏈上簽所使用的區塊鏈平台是基於(yu) 京東(dong) 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平台“JD Chain”的基礎上構建智鏈能力開放平台,強化區塊鏈在客戶實名、協約簽署、管理、維護和合同保障方麵的應用,為(wei) 物流單證應用場景構造了很好的基石;同時京東(dong) 物流作為(wei) 物流+區塊鏈技術應用聯盟發起者,可以集結聯盟企業(ye) 構建行業(ye) 標準,利用頭部客戶的優(you) 勢快速將單據無紙化的標準進行推廣落地。

五、鏈上簽的應用場景

(一)基於(yu) 鏈上簽的快運對賬平台

鏈上簽的應用場景都是並圍繞單證的數字化去解決(jue) 物流過程中實際的運營問題,例如:物流對賬過程主要解決(jue) 核心企業(ye) 和承運商之間的結算需求,物流承運過程一般需要經過下單、詢價(jia) 、承運、簽收等諸多環節。結算雙方企業(ye) 需要通過係統接口對接的方式完成不同階段數據的共享與(yu) 流通,通過傳(chuan) 統技術手段僅(jin) 僅(jin) 實現信息流互通,並不能解決(jue) 雙方的信任問題,信用簽收還是依賴紙質運單,雙方各有一套清結算數據,結算雙方每個(ge) 結算周期要進行對賬,要人工審核大量的紙質單據,具有成本高、效率低,結算周期長的問題。

鏈上簽產(chan) 品利用區塊鏈公開透明、且不可篡改的可以實現結算雙方共享數據的控製權,從(cong) 訂單生成環節就開始上鏈,從(cong) 詢價(jia) 環節、報價(jia) 環節、 配送環節、妥投等環節,通過信用主體(ti) 無紙化簽收生成基於(yu) 區塊鏈的電子運輸結算憑證,承運過程中通過RFID等物鏈網技術,確保物流配送過程數據收集的真實性,配合車載GPS係統收集位置數據,從(cong) 而實現信息流和實物流一致性。

基於(yu) 鏈上簽產(chan) 品實現運營過程無紙化。首先,為(wei) 聯盟鏈的每個(ge) 信用主體(ti) 構建數字身份,結合權威CA認證結構為(wei) 其信用主體(ti) 頒發數字證書(shu) ,通過生物特征的采集確保使用該設備進行簽收動作的信用主體(ti) 的真實性,最後將簽收結果寫(xie) 入區塊鏈存證,整個(ge) 過程可以確保簽收主體(ti) 的真實可信、簽收過程真實可靠,簽收結果不可篡改、可驗證。最後對賬過程中雙方利用鏈上可靠數據實現共同管理一筆賬,減少對賬成本,縮短結算賬期。

(二)基於(yu) 鏈上簽的電子簽單返還

簽單返還最為(wei) 增值服務是快遞公司額外收入的一種手段,但傳(chuan) 統紙質的簽單返還具有成本高、時效長、容易丟(diu) 失,甚至是冒簽等問題。商家對物流公司有紙質簽單返還及電子拍照回傳(chuan) 的需求時,需要把簽單打印出來,客戶簽收後,還需要物流公司將紙質簽單郵寄商家,同時會(hui) 提供單據模板打印及紙質單據郵寄線上化和電子拍照回傳(chuan) ,但拍照動作會(hui) 給配送員增加額外的操作,也會(hui) 出現拍照不清晰,OCR無法識別手寫(xie) 簽名,無法驗證簽名人身份信息等問題。

基於(yu) 鏈上簽構建的電子簽單返還產(chan) 品,結合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和電子簽名技術將需要簽單返還單據無紙化替代傳(chuan) 統的紙質簽單返還,消除紙質簽單返還的運輸成本,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共識、去中心化等特性,確保已簽名上鏈電子運單真實可靠防篡改,通過權威CA機構背書(shu) 為(wei) 簽名人生成合法證書(shu) ,確保已簽收單據合法合規,客戶可以直接通過鏈上簽查驗客戶端獲取簽單返還的單據並完成驗簽、下載等動作,實時完成簽單返還動作,消除人工對每張單據簽收的核驗成本。

六、鏈上簽產(chan) 品架構

鏈上簽產(chan) 品架構主要分為(wei) 可信終端(手持終端)、應用服務、區塊鏈賬本服務,可信終端是鏈上簽流量入口,是物流參與(yu) 人員,包括收/發貨人員所使用的移動操作終端,通過可信終端上的提供的SaaS服務,可快速構建信用主體(ti) ,並使用權威CA機構頒發的數字證書(shu) 進行背書(shu) 。簽單時通過身份證+手機號+姓名完成信用主體(ti) 的認證,物流配送環節以電子運單為(wei) 載體(ti) ,通過信用主體(ti) 的數字簽名完成每個(ge) 運輸節點的信用簽收。

應用服務層是將鏈上簽核心產(chan) 品通過SDK和API的方式進行能力開放,結合實際運營情況,將物流場景服務標準化,減少終端開發工作量,主要功能有身份管理服務,信用主體(ti) 認證、驗證、服務;電子運單管理服務,運單創建,運單流轉、運單取證服務;簽名管理服務,支持多簽、雙簽服務;業(ye) 務數據獲取服務,權限認證通過後,可獲得鏈上指定數據。

區塊鏈賬本存放物流單據簽收憑證,信用主體(ti) 的身份信息,及每次交易過程中需要雙方確權的關(guan) 鍵數據(圖6是委托書(shu) 無紙化案例的發運明細數據)。

七、鏈上簽產(chan) 品的核心收益

鏈上簽產(chan) 品已經被福佑等多家承運企業(ye) 使用,實現雙方所有交易數據已經上鏈,大型幹支線的整車業(ye) 務在業(ye) 務、係統、技術層麵全打通,形成了整體(ti) 的方案解決(jue) 模式。通過鏈上真實的交易數據實現共管一筆賬;通過鏈上簽電子簽名能力,完成信用主體(ti) 的建立和運單的電子化簽收,替代紙質委托單和手寫(xie) 簽名作為(wei) 結算憑證。運營至今,一些技術和信任紅利正在顯現:

1)形成去中心化的高效的對賬平台

基於(yu) 鏈上簽實現物流單據電子化,通過鏈上可靠數據進行實時監管,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機製自動核驗結算憑證信息,有效防範壞賬風險,縮短對賬周期,及時發現差錯,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對賬質量。在此基礎上,將對賬信息發布到區塊鏈,客戶實時進行賬單回簽,對賬效率和準確率都極大提高。

2)賬單生成管理符合三化趨勢

賬單生成管理三化即“集中化、無紙化、智能化”:逐步弱化和取消紙質對賬單,發貨端、收貨端、承運商、京東(dong) 物流快運均基於(yu) 智能合約賬本進行;由“對賬中心”通過智能對賬平台,集中生成電子對賬數據,並試試發布到區塊鏈,由客戶進行賬單回簽,財務核算與(yu) 對賬逐漸分離,從(cong) 而實現集中對賬、智能對賬。

3)對賬範圍參數化,付費規則集中管理

每期對賬承運商範圍、付費規則由對賬管理人員確定,通過係統控製每期對賬單生成數量、範圍,提高對賬單生成的覆蓋率,對賬單的生成從(cong) 人工處理轉換成為(wei) 係統自動處理。這樣,符合計費規則的賬目,自動觸發區塊鏈進行記賬。

4)對賬輸入輸出人機交互

通過構建移動應用等數據終端出入口,司機,報賬員的效能大幅度提升,例如:幹支線配送司機完成了單運輸任務後,隻需點擊手機移動應用程序上的“確定”,即可完成本單的稽核,確認,將信息實時寫(xie) 入區塊鏈賬本,同步到承運商,發貨收貨的核心企業(ye) 的不同節點,建立信任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整體(ti) 工作效率。

八、社會(hui) 效益

京東(dong) 物流攜手承運商企業(ye) 通過對現有業(ye) 務流程規範化,從(cong) 而降低供應商對賬期,從(cong) 目前的90天賬期縮短至少60天賬期,從(cong) 而從(cong) 承運商處可以獲得更多的優(you) 惠條件,可大幅降低運營和管理成本,據不完全統計,按照全國每年20億(yi) 元的快運支出來計算,每年全國快運業(ye) 務整體(ti) 上至少可以有2 ~ 3個(ge) 億(yi) 的成本節約,未來隨著快運業(ye) 務的迅猛發展,節省成本量會(hui) 有更大的空間,同時利用聯盟鏈技術和物流供應鏈核心企業(ye) 優(you) 勢,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應用場景,如利用區塊鏈上可信的單據與(yu) 交易數據,為(wei) 供應鏈金融提供保理服務,解決(jue) 中小企業(ye) 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