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構建營銷類物資全生命周期管理體係的探索與實踐

發布時間:2020-02-10 09:35:24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網

1.企業(ye) 簡況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移動”)於(yu) 1999年7月28日正式組建,注冊(ce) 資本為(wei) 74.83億(yi) 元人民幣,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之一。近年來四川移動積極踐行“提速降費”“寬帶中國”要求,以創新驅動發展,運營收入連續創新高,目前服務客戶超過5000萬(wan) ,其中4G客戶已超過3000萬(wan) 人次,客戶份額持續保持行業(ye) 主導。

四川移動秉承“成為(wei) 卓越品質的創造者”, 致力於(yu) 高品質的創造與(yu) 奉獻“創無限通信世界, 做信息社會(hui) 棟梁”。在經濟效益高速增長的同時,四川移動始終不忘自身承擔的社會(hui) 責任,誠心回報社會(hui) ,已初步將公司打造為(wei) 一個(ge) “有競爭(zheng) 力、有社會(hui) 責任、有道德有文化”的企業(ye) 。

2.主要解決(jue) 的問題

隨著移動業(ye) 務的不斷拓展,各類物資特別是市場營銷類物資使用規模日趨龐大,對相關(guan) 物資能否高效精細化管理,直接影響業(ye) 務市場的發展以及企業(ye) 營收效率。這些物資在采購、物流、投放、賬務及運維等業(ye) 務環節涉及多個(ge) 業(ye) 務條線,由於(yu) 缺乏完善的跨部門管理體(ti) 係,以及各部門間管理壁壘導致職責分工不清晰,並且各部門業(ye) 務管理維度不一致導致各支撐係統間數據維度不同,從(cong) 而形成支撐係統的數據交互壁壘。物資管理從(cong) 庫存、領用、銷售、下賬全環節未精確到每台實物,從(cong) 實物庫存到領用出庫到安裝維護,各個(ge) 業(ye) 務環節流轉過程中容易出現數據與(yu) 實物差異,最終出現銷售賬實不一,庫存賬實不一,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分離問題,所以為(wei) 進一步提升市場物資的全麵精細化管理,形成“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位一體(ti) 的物資管理模式,是目前企業(ye) “促進精細化管理”達到“降本增效”業(ye) 務管理提升重點。

由於(yu) 供應鏈係統、業(ye) 務管理係統(BOSS)、財務係統(ERP)支撐的業(ye) 務部門對物資管理維度不同,所以各支撐係統間數據維度不同,目前未實現數據自動交互及流程閉環管理,導致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出現差異,其主要難點表現如下:

1)采購管理困難:當前管理維度上無法對進入裝維環節的物資總量、類型、實物狀態信息做到精準把控。

2)庫存管理困難:當前管理手段在對物資需求保障中無法對裝維環節物資庫存進行精準管控,以及物資流向的精準定位。

3)審計風險:由於(yu) 實物流與(yu) 信息流的差異,導致在物資管理審計中易出現賬實不符的情況,各業(ye) 務係統間數據對應困難,甚至出現業(ye) 務管理係統中某些物資來源不明的情況,導致最終賬賬不相符的問題。

基於(yu) 現在企業(ye) 中存在的物資管理突出問題,圍繞“降本增效”促進“精細化管理”管理的指導思想,通過對企業(ye) 物資業(ye) 務管理流程進行精細化梳理,從(cong) 管理細化入手,從(cong) 物資倉(cang) 儲(chu) 、領用、銷售各環節的管理細化,依托IT係統的支撐手段,建立交互基礎數據標準,打通各管理係統間的數據障礙,全麵實現信息流、資金流的全自動交互,建立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位一體(ti) ”的管理機製,實現物資跨平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為(wei) 風險防控提供數據抓手。

3.項目推進過程

3.1配齊角色,明確分工

對於(yu) 企業(ye) 中繁雜的物資管理工作,有明確的職責和完整的工作分工,是推進物資的全生命周期精細化管理基礎。從(cong) 采購、庫存、銷售、安裝、維護的全生命周期物資管理體(ti) 係中,明確各部門管理職責,杜絕管理重疊和管理死角,創新完善跨部門跨組織間管理流程;能有效促進業(ye) 務溝通、管理流程貫徹和問題跟進解決(jue) 響應速度。

3.2完善製度,提升管理力度

建立完善管理製度和詳細的業(ye) 務操作規範,是提升物資管理力度的基礎,也是物資精細化管理落實的前提。尤其是企業(ye) 中跨組織跨部門的業(ye) 務協同,建立完善的物資管理體(ti) 係和物資管理製度是加強物資管理的基礎,對於(yu) 管理製度的執行力度直接體(ti) 現了管理製度的落實情況,體(ti) 現了在物資管理過程中的製度理解、製度執行、工作監督的實際成效。

3.3統一交互標準,推動係統融合。

企業(ye) 物資管理涵蓋采購、儲(chu) 運、銷售、裝維全業(ye) 務流程,在物資流轉過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業(ye) 務支撐體(ti) 係是確保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一致性的基礎。然而業(ye) 務係統間的數據如何能安全有效的交互呢?一套統一的基礎數據和統一的交互標準是確保物資流轉過程中各業(ye) 務係統能有效對接的前提,對形成物資管理全流程IT支撐,達到各支撐係統的業(ye) 務數據無縫對接的必要條件。

推進業(ye) 務係統融合需要對各業(ye) 務場景出現的交互數據進行詳細梳理和規範。物資從(cong) 采購到訂單,從(cong) 發貨到接收,從(cong) 倉(cang) 庫到銷售,從(cong) 安裝到維護,對各部門間業(ye) 務交互場景進行細化,以及對各業(ye) 務係統交互數據進行規範,確保業(ye) 務流程無障礙,係統數據全麵對接。

1)統一係統間交互數據標準:建立基係統間基礎數據的自動同步機製,確保交互基礎一致性。例如物資的產(chan) 品編碼、物料編碼、實物的唯一編碼,以及組織機構編碼等。

2)精細化訂單管理:訂單是業(ye) 務發展的開端,物資精細化管理從(cong) 訂單類別進行細化,將訂單分為(wei) 正常購買(mai) 、贈送訂單兩(liang) 大類。建立物資的唯一編碼管理機製,精確到采購的每台實物,供應商發貨到訂單接收對每台實物進行核實,確保實物流與(yu) 信息流的一致性。

3)統一入庫來源:采購物資在地市入庫統一根據掃描接收進行係統間自動同步,倉(cang) 庫管理精確到實物串碼級,確保係統間庫存來源數據一致性。當物資發生轉移時,業(ye) 務發生係統自動將轉移數據信息自動同步到其他業(ye) 務係統,確保實物流與(yu) 數據流一致性。

4)實現省、市、縣三級物資管理聯動:從(cong) 訂單下達到省公司倉(cang) 庫接收,地市接收和區縣領用形成物資管理流程優(you) 化,使實物流與(yu) 信息流形成統一,有效提升物資的精細化管理,使物資管理業(ye) 務健康發展。

5)形成物資自動報備機製:根據業(ye) 務流轉,形成各支撐係統間實物數據自動流轉,為(wei) 業(ye) 務開展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更進一步達到提升物資精細化管理的目的。例如市場物資在BOSS係統接收地市入庫信息後,將串碼信息自動傳(chuan) 遞到3A和易視訊平台進行自動報備。

6)銷售記錄驅動下賬操作,保證賬實一致:物資發生銷售業(ye) 務後,在支撐係統中記錄銷售標記,並利用業(ye) 務係統間數據自動交互,促使實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達到一致性。例如市場物資在BOSS係統完成銷售標記後,BOSS係統將實物銷售記錄同步到供應鏈係統,供應鏈係統操作人員根據銷售記錄按地市進行下賬操作,並將下賬記錄同步到ERP係統,確保賬實一致。

3.4落實係統建設,形成全流程係統支撐體(ti) 係

為(wei) 提升企業(ye) 對於(yu) 物資管理的效率,達到“降本增效”提升效益的要求,在企業(ye) 完善的管理體(ti) 係和詳細的操作規範的基礎上,從(cong) 物資采購到庫存,從(cong) 領用到裝維,從(cong) 裝維到下賬,所有業(ye) 務環節支撐係統根據新業(ye) 務流程管理規範、數據交互規範進行數據對接,形成企業(ye) 物資管理全流程業(ye) 務數據的封閉流轉,為(wei) 業(ye) 務發展提供全麵的係統支撐。

一、從(cong) 源頭開始引入實物串碼管控,保證發貨接收實物一致

1)基礎數據配置:供應鏈係統根據業(ye) 務要求將各類物資從(cong) 物料維度配置為(wei) 需要掃描,並進行物資類別的準確歸集。

2)訂單:訂單在供應鏈係統創建、審批完成後自動同步到ERP係統,同時將發貨信息傳(chuan) 供應商門戶係統通知供應商發貨。

3)發貨:供應商通過供應商門戶係統對訂單進行發貨,對發貨的物料從(cong) 供應商開始精確到實物串碼級,供應鏈係統完成對串碼規範性、唯一性性驗證,錯誤串碼、重複串碼不允許進入係統。

4)接收:地市公司對物資接收時,對接收實物進行串碼掃描,確保接收實物與(yu) 供應商發貨實物一致,同時對實物串碼歸屬進行自動標記。

二、多層級實物掃碼驗證,物資定位更精準

1)從(cong) 訂單開始聯動供應商從(cong) 發貨環節對物資精確到實物串碼管理;

2)通過接收、領用、銷售等環節對實物進行多次掃描驗證,使實物流與(yu) 信息流保持一致,物資流向全程可視。

三、統一入庫入口,實現按需領用

1)從(cong) 省、市、縣三級聯動實現按需領用,對庫存進行合理分配。省庫根據地市需求進行按需調撥,地市根據區縣需求進行按需分發。

2)供應鏈係統將掃描驗證完成的實物串碼自動同步到BOSS係統作為(wei) BOSS係統家寬終端入庫的唯一入口,確保物資來源可查可溯。

3)各區縣根據業(ye) 務發展需要按需領用,並對領用實物進行串碼掃描確認,確保實物轉移與(yu) 數據流轉一致。

四、多個(ge) 係統數據封閉流轉,確保賬實一致

1)物資在供應鏈係統掃描完成地市接收,供應鏈係統將掃描串碼自動同步到BOSS係統作為(wei) BOSS地市一級庫庫存數據,作為(wei) 市場運營部進行物資分配的數據依據。

2)BOSS係統根據地市入庫的實物串碼,自動將串碼同步到3A平台進行串碼報備。

3)區縣市場經營部門根據業(ye) 務發展需要在BOSS係統發起物資領用,當收到實物時對實物進行掃描確認,BOSS係統將已掃描確認的實物串碼自動同步到供應鏈係統,供應鏈係統標記物資已從(cong) 地市轉移到區縣。

4)BOSS係統將地市一級庫接收的數據自動同步到後向報備平台,物資銷售安裝完成在後向報備平台進行自動激活。

5)BOSS係統銷售數據自動回傳(chuan) 供應鏈係統,地市相應業(ye) 務操作人員在供應鏈係統完成下賬以及稽核審批流程,並同步到ERP係統。實現實物流與(yu) 信息流一致,確保銷售與(yu) 賬務一致。

3.5建立完善的風險防控機製

在企業(ye) 全麵落實貫徹“精細化管理”“降本增效”的管理思想方麵,為(wei) 防止物資多買(mai) 形成庫存積壓,增加企業(ye) 成本。通過對物資管理建立科學的安全庫存管理機製,以及通過庫存和銷售數據形成科學的需求分析,形成有效的采購參考依據。以保證物資庫存量在一個(ge) 合理的水平,確保市場發展及時供應的基礎上,杜絕庫存積壓。在應鏈管理各環節形成數據報表,及時了解分析訂單、庫存、銷售業(ye) 務發展情況,對采購決(jue) 策形成有效數據依據。

一、建立安全庫存機製,實現精準管控和預警

建立省庫和地市庫兩(liang) 級安全庫存管理機製。當省公司物資庫存量不在安全庫存範圍內(nei) 時,係統自動給相應的管理人員發起預警提示,以便及時采取措施調整庫存物資。

對每個(ge) 地市庫存量,通過精確到物料及的安全庫存管理,設置安全庫存上限和下限;當到達安全庫存上限時禁止下訂單和省公司調撥入地市,當達到安全庫存下限時給相關(guan) 管理人員發起預警提示,以便及時進行庫存補充。

地市安全庫存計算規則如下:

1)安全庫存下限預警:(庫存可用量+在途調撥數量/在途訂單數量)<= 安全庫存下限

2)安全庫存上限預警:(庫存可用量+在途調撥數量/在途訂單數量)>= 安全庫存上限

3)安全庫存上限計算邏輯:A、非甘孜、阿壩、涼山:兩(liang) 年季度同期日平均*20

                B、甘孜、阿壩、涼山:兩(liang) 年季度同期日平均*30

4)安全庫存下限計算邏輯:兩(liang) 年季度同期日平均*7

二、建立全麵的數據報表,掌握物資庫存情況

1)從(cong) 訂單下達到庫存掃描,從(cong) 掃描入庫到申領出庫建立全流程的數據展現和數據對比報表,實現從(cong) 入庫到終端入網,到下賬的全流程管理,覆蓋所有業(ye) 務環節,形成全業(ye) 務的數據追蹤分析,有利於(yu) 管理部門及時發現問題和準確分析問題。

2)采用流程可視化管控原則,使實物數據在接收、轉移、銷售和下賬全流程可視,使業(ye) 務問題及時預知,風險提前防控。

3)對於(yu) 跨部門的係統對接,從(cong) 供應鏈管理部、市場經營部、財務部、各地市分公司以及供應商各的自業(ye) 務操作環節,通過多維度展現數據流處理情況,全麵掌握業(ye) 務環節中存在的管理問題,便於(yu) 及時發現問題改進流程規範,提升終端物資管理效率。

4)從(cong) 在庫物資分布、庫齡、周轉率等維度呈現在庫物資掃描情況、周轉情況、呆滯情況,有利於(yu) 家寬終端采購計劃製定,庫存管理辦法優(you) 化,以便提升庫存管理效率降低庫存成本。庫存周轉情況報表如下圖3-2。

圖3-2 庫存周轉情況報表

5)通過可視化平台建立全省物資庫存情況報表,展現地市物資的掃描情況、同步BOSS情況,便於(yu) 及時了解地市公司庫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4.效益分析

通過對物資管理進行全生命周期的梳理,從(cong) 訂單到庫存、從(cong) 領用到銷售、從(cong) 安裝到維護形成全流程實物串碼級的精細化管理,打通各業(ye) 務係統的數據壁壘,形成係統數據全麵對接和業(ye) 務數據的自動流轉,形成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三位一體(ti) ,為(wei) 提升采購準確度、提升庫存周轉率,降低庫存成本,為(wei) 市場銷售提供有效的數據追蹤和成本核算依據。通過設置安全庫存範圍,將庫存保有量控製在適合市場發展的範圍,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有效降低庫存積壓。

如下效益統計以市場終端物資為(wei) 例:

•2018年累計保障光貓333萬(wan) 台,采購訂單準確率提升2.6%。訂單一次性正確率同比提升4%;

•通過建立安全庫存管理機製和按需分配領用原則,家寬終端從(cong) 需求到物資領用,供貨周期從(cong) 52天縮短為(wei) 9天,供貨時間縮短82.6%;

•2018年全省平均庫存金額降低到8.705億(yi) 元;

•全省庫存周轉率穩步提升,2018年全省平均庫存周轉率從(cong) 11.8提升到14.4;

•全省庫存呆滯率逐年下降,2018年相對2017年從(cong) 10.4%降低到9.8%。

對市場銷售方麵,通過建立業(ye) 務係統間庫存數據、銷售數據的自動同步和報備,有效提升銷售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從(cong) 原來的BOSS手工入庫,手工報備,到係統間數據自動交互,有效減少了人工操作以及有效規避人工操作帶來風險。2018年人工入庫、報備環節節約人工成本約552人年,折合金額約3312萬(wan) 元。

•通過建立終端全流程實物串碼管理機製,通過多層級的掃碼驗證,有效跟蹤實物流轉,為(wei) 市場物資追蹤提供有效的技術手段,保證了庫存數據與(yu) 實物一致,記賬內(nei) 容與(yu) 實物一致。

5.實施總結

在全麵落實物資全生命周期精細化管理過程中,以市場營銷類物資為(wei) 突破口,從(cong) 管理深化,流程互通,數據閉環等方麵建立物資的全流程精細化管理規範,形成企業(ye) 內(nei) 部各部門對市場物資管理、溝通的統一語言,建立了市場物資管理項目的推動基礎。

在市場物資管理過程中,通過跨組織跨部門間流程對接,建立全流程的業(ye) 務對接和管理流程對接,形成管理互通和業(ye) 務閉環,有效提升市場業(ye) 務的溝通效率和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打破業(ye) 務管理支撐平台的數據壁壘,實現物資管理全流程數據的自動流轉,形成封閉式的數據傳(chuan) 遞,為(wei) 業(ye) 務管理流程追溯、問題跟進做到有效的數據支撐。

物資全生命周期管理體(ti) 係形成後,有效提升了采購準確率,有效提升倉(cang) 儲(chu) 使用率,從(cong) 而降低四川移動供應鏈成本,2018年市場物資庫存管理成本降低約8.705億(yi) 元,采購訂單準確度提升2.6%。通過建立實物全流程跟蹤機製,有效保障賬賬一致,賬實一致,達到降本增效,提升企業(ye) 市場競爭(zheng) 力的作用。物資全生命周期管理到目前取得了積極的效益,可作為(wei) 具有相似業(ye) 務企業(ye) 管理的參考。

6.未來展望

企業(ye) 物資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四川移動公司踐行精細化管理的典型案例,為(wei) 公司降本增效提供了實際依據。但是管理需要不斷提升,係統也需要不斷優(you) 化才能更有效的滿足市場發展需要,為(wei) 企業(ye) 在市場競爭(zheng) 中處於(yu) 有利地位提供保障。對於(yu) 物資全流程管理在未來發展中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問題:

1、繼續深入末端管理,達到業(ye) 務末梢的全麵聯動。從(cong) 省公司到地市銷售、裝維末端,實現管理的進一步細化的深入,有效提升管理執行力。

2、進一步深化部門間、組織間業(ye) 務管理和流程滲透,抓住重點環節,減少重複、累贅的業(ye) 務審批流;進一步提升管理效能。

3、加強支撐係統建設,體(ti) 現係統智能化,使支撐係統更加智慧,減少終端業(ye) 中不必要的人工幹預,實現更智能化的認證、接收、報備等。

4、進一步深化數據挖掘,提升數據利用價(jia) 值。深入挖掘和利用業(ye) 務數據,為(wei) 業(ye) 務發展、管理提升、效益提升服務,更有效促進企業(ye) 效益。

物資精細化管理是企業(ye) 內(nei) 部降本增效,提升企業(ye) 管理水平,增強企業(ye) 競爭(zheng) 力的重要手段。促進精細化管理,提升企業(ye) 效益永遠在路上。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