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ye) 簡介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於(yu) 1997年5月8日由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獨家發起設立,並於(yu) 1997年分別在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347)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000898)掛牌上市。注冊(ce) 資本為(wei) 72.34億(yi) 元。鞍鋼股份是國內(nei) 大型鋼材生產(chan) 企業(ye) ,主要業(ye) 務為(wei) 生產(chan) 及銷售熱軋產(chan) 品、冷軋產(chan) 品、中厚板及其他鋼鐵產(chan) 品。鞍鋼股份公司能夠生產(chan) 16大類品種、600個(ge) 牌號、42000個(ge) 規格的鋼材產(chan) 品。“鞍鋼”牌鐵路用鋼軌、船體(ti) 結構用鋼板、集裝箱用鋼板獲得“中國名牌產(chan) 品”稱號。2015年,公司生產(chan) 鐵2288萬(wan) 噸、鋼2259萬(wan) 噸、鋼材2100萬(wan) 噸。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物流中心)是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國內(nei) 物流業(ye) 務的管理和運行平台,業(ye) 務覆蓋範圍涉及汽車運輸管理、鐵路運輸管理、海路運輸管理,倉(cang) 儲(chu) 管理(成品庫、原燃料場、港存物料、內(nei) 貿現貨倉(cang) 儲(chu) ),包裝、加工等核心業(ye) 務;負責鞍山鋼鐵物流戰略規劃設計、物流信息化建設、物流成本控製與(yu) 管理、物流方案策劃等;是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物流係統的樞紐,其業(ye) 務關(guan) 係著企業(ye) 眾(zhong) 多項目的發展,物流中心不僅(jin) 要從(cong) 企業(ye) 的供應鏈各環節上考慮,更多的是需要通過各種活動使得生產(chan) 、銷售和客服都做得最好。
二、項目建設背景
(一)係統建設前存在的問題
鞍鋼目前仍存在較多信息化盲點,如整個(ge) 采購物流基本空白等,已不能很好的對企業(ye) 麵臨(lin) 的新問題提供支撐。因此,如何消除盲點,整合各自獨立的係統資源,建立鞍鋼智能雲(yun) 倉(cang) 互聯係統,實現物流全程跟蹤,使供應鏈各環節的信息共享,形成一種供應鏈各方共禦風險、合作共贏的經營管理機製,實現對整條供應鏈的協調運作與(yu) 快速反應,進而謀求整體(ti) 資源最優(you) 化與(yu) 整體(ti) 價(jia) 值最大化,是擺在所有“物流人”麵前的迫切問題。
(二)解決(jue) 思路
(1)構建管控一體(ti) 的物流操控平台,為(wei) 操作員人員、業(ye) 務人員提供具有高效、敏捷特點的管控平台,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效率與(yu) 質量,保證物流係統的可持續發展;
(2)構建統一的業(ye) 務管控平台,統一業(ye) 務規範,設定標準過程,分解過程指標,整合內(nei) 外部資源,達成全流程的信息獲取與(yu) 共享;
(3)構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信息同步同時通知,建立高效、低成本、過程實時監控、全流程管控的大物流係統,使物流係統綜合指標持續改進並趨於(yu) 最優(you) 。
(4)將Unity 3D增強現實技術應用到庫區管理模塊,建立增強現實倉(cang) 庫模型,增強倉(cang) 庫模型可視性,實現作業(ye) 路徑仿真,自動信息化作業(ye) 指導,免去人工指導的過程。
(5)通過對模式識別技術的研究,對支持向量機的研究與(yu) 應用,實現鋼卷噴標識別,為(wei) 紙質二維碼贓汙損壞後,實現一種物料信息識別方式。
(6)集成成熟的監控視頻技術,加強貨物安全監管,貨主可以自主監管,加大監管力度。
項目軟件開發人員,對鞍鋼現有技術體(ti) 係有多年的研究與(yu) 開發經驗,多年的平台架設經驗。項目業(ye) 務分析人員,對物流體(ti) 係的管理理念有深刻的理解與(yu) 認知。同時,鞍鋼私有雲(yun) 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環境。物流理念、軟件架構、軟件開發、軟件部署技術、鞍鋼私有雲(yun) 的硬件支撐,保障了項目的順利進展。
三、信息化解決(jue) 方案
一、項目概述
1、項目的總體(ti) 設計思路
支撐物流資源的有效整合
將物流資源數字化,統一構建物流信息平台,便於(yu) 迅速整合物流資源統一掌控。進而合理調配和利用這些資源;
建立統一的物流運營管控模式
物流平台設置管理與(yu) 作業(ye) 流程的統一標準,有助於(yu) 固化標準化流程,形成規範和統一的物流體(ti) 係,進而統一物流運營的管控模式;
加強商務結算和物流成本控製與(yu) 跟蹤
支持迅速、準確地完成商務結算,以合同和訂單為(wei) 主線,全流程跟蹤物流成本。引入配載優(you) 化和線路優(you) 化等概念控製物流成本。
加強信息協同,提高物流運營效率
以鞍鋼體(ti) 係內(nei) 業(ye) 務為(wei) 基點,建立物流平台與(yu) 鞍鋼內(nei) 相關(guan) 信息係統的無縫集成,實現業(ye) 務的協同、信息的共享,從(cong) 而提高物流運營的效率。在此基礎上,加強針對社會(hui) 化業(ye) 務的協同支持。
在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提高決(jue) 策支持能力
通過係統將物流數據集中起來,以此為(wei) 基礎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為(wei) 管理層決(jue) 策提供數據支持。
2、設計原則
先進性和適用性相結合。
在係統設計上,首先應當具有前瞻性。在保證係統經濟性的前提下整個(ge) 軟、硬件係統的適度超前性,以確保在較長的時間內(nei) 保持係統的先進性、良好形象,使投資充分發揮效率。係統采用當今先進和成熟的技術如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分布式開發技術等。應當充分考慮到在未來若幹年內(nei) 發展的需求,技術和使用上保證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ei) 不落後。與(yu) 此同時,還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在保證實現係統建設目標的前提下盡量選擇較高性能價(jia) 格比技術和產(chan) 品。
合理性和實用性相結合
結合實際的業(ye) 務處理流程以及業(ye) 務管理工作流程,通過對實際業(ye) 務流程以及需求的分析,設計結構合理、功能實用、符合實際業(ye) 務需要的係統設計在運行環境、使用操作等方麵以實用為(wei) 主,以方便用戶使用和維護為(wei) 出發點。
開放性與(yu) 標準性相結合
從(cong) 係統架構到軟件體(ti) 係結構,都應充分考慮係統的開放性。以模塊化設計和基於(yu) 組件的多層體(ti) 係結構保證係統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係統建設采用的軟件平台、數據標準、開發技術應符合公認的行業(ye) 標準,符合國家、地方和有關(guan) 標準與(yu) 規範,係統分析、設計與(yu) 實現采取開放路線。遵循國際軟件工程的標準、規範,並盡可能采用國際主流產(chan) 品以確保係統集成的可行性、良好的可擴充性。
易維護性和擴展性
係統要具有較強的易維護性和擴展性,以確保在更長的時期內(nei) 保證係統技術領先地位,適應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為(wei) 此在已有的成功案例基礎上,係統的設計采用目前較為(wei) 先進的三層架構、.Net模式等技術,以保證係統的先進性及成熟性及易維護和擴展。
安全性和可靠性
采用身份鑒別、訪問控製、入侵防範、分級授權、完備的數據庫備份策略等多種安全手段來保障應用係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操作便捷性
在保證功能完整性、係統可靠性的同時,本設計充分考慮電商係統特點,針對內(nei) 部用戶,尤其是外部用戶的使用習(xi) 慣,遵循以下原則:易見(Easy to discover)避免藏得很深的功能導致難以使用;易學(Easy to learn)學起來容易;易用(Easy to use)熟練使用的時候可以更快的操作。
界麵美觀性
界麵是軟件與(yu) 用戶交互的最直接的層麵,界麵的好壞決(jue) 定用戶對軟件的第一印象。界麵設計應該適合美學觀點,用戶感覺協調舒適,能在有效的範圍內(nei) 吸引其注意力。滿足以下設計要求:整體(ti) 布局合理、界麵風格要保持一致、主色柔和、前景與(yu) 背景色搭配合理協調、主色要柔和,具有親(qin) 和力與(yu) 磁力,窗口、按鈕等元素的大小要協調等等。
3、技術路線
從(cong) 係統維護、集成、擴展、開放性角度考慮,采用“客戶端/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的三層技術架構來實現。
客戶端:吸收各種先進富客戶端開發經驗並結合本係統實際情況,提供強大的用戶界麵及更好的用戶體(ti) 驗。
應用服務:采用遵循J2EE規範的輕量級java框架,具有成熟、穩定、跨平台的特性。
接口:以XML 作為(wei) 數據接口標準,以Web Service 標準作為(wei) 基礎服務描述標準和數據接口標準。結合鞍鋼現有係統實際情況綜合采用MQ、數據庫直連(必要時)等技術。係統技術架構示意圖如下所示:
二、係統總體(ti) 架構
應用係統的整體(ti) 架構如下圖所示:
係統功能概述
1、倉(cang) 庫管理模塊
實現多租戶倉(cang) 庫管理的入庫、出庫、庫內(nei) 、產(chan) 品跟蹤、增強現實倉(cang) 庫模型、庫位路徑優(you) 化、預警管理等業(ye) 務行為(wei) ,並配合經營管理層的質押業(ye) 務要求進行指定貨主的控貨監管。同時將各環節作業(ye) 信息共享給經營管理層,為(wei) 公司內(nei) 部統計分析、考核以及外部結算和客戶谘詢提供數據支持。可以對所有的包括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來源、不同成本的倉(cang) 庫資源,實現集中管理。采用條碼、視頻監控等先進的物流技術設備,對出入倉(cang) 貨物實現綜合管理,並可
客戶提供遠程的庫存狀態查詢、結帳單查詢和圖形化的倉(cang) 儲(chu) 狀態查詢。
係統能實現真正的多倉(cang) 庫,多堆場, 多客戶,多庫位的管理;支持流通加工成本核算的需要,如支持包裝,搬運,裝卸的費用管理等;實現用戶可自定義(yi) 倉(cang) 庫的安全庫存,最高庫存;提供庫存預警和貨物過期預警功能;通過有效的控製手段促使配送中心合理的降低營運成本;實現不同區域不同倉(cang) 庫之間的集中管理和數據共享及交換;能有效地進行倉(cang) 儲(chu) 資源管理,如人員角色分配,倉(cang) 儲(chu) 設備台帳;能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
同時,係統還提供了遠程發貨、遠程調撥等功能,運用二維條碼技術,讓倉(cang) 庫貨主通過網絡實現遠程發貨指令,並加以數字簽名、加密二維碼和短信驗證碼等技術措施保證遠程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1、入庫管理
對入庫貨物進行信息的全麵確認和記錄,業(ye) 務特點:多崗分離、流程固化、庫內(nei) 全程跟蹤、移動設備現場實時作業(ye) 、條碼、噴標掃描、實物確認;對需要調整的貨物進行庫內(nei) 調整,並更新係統庫存信息,業(ye) 務特點:移動設備現場實時作業(ye) 、條碼掃描、實物確認;
1.2、盤點管理
依據管理要求定期對貨物進行盤點,保證貨物監管的安全性,並更新係統庫存信息和盤點記錄。
業(ye) 務特點:利用移動設備進行貨物的盤點,實現貨物在庫信息的及時更新、盤點過程係統可以實現區域的貨物凍結;
1.3、退貨管理
審核退貨申請可行後安排入庫流程。
業(ye) 務特點:需要審核退貨申請的有效性、將退貨貨物入庫後區別擺放,掃描入庫,並更新係統的庫存信息;
1.4、出庫管理
依據派發的訂單進行出庫操作,保證貨物出庫的真實性,確保提貨人、提貨單、貨物準確一致。
業(ye) 務特點:多崗分離、流程固化,對出庫貨物進行各利益相關(guan) 方的信息傳(chuan) 遞,質押貨物出庫需要得到倉(cang) 庫審核員或者駐場監管員的審核;
1.5、配送管理
根據發貨計劃和配車計劃,提供對客戶委托單、訂單的管理,以方便的處理方式,實現多聯機計劃控製,能很好的進行成本控製和單車核算。
1.6、增強現實倉(cang) 庫模型
通過增強現實技術對倉(cang) 庫進行建模,輔助庫內(nei) 規劃;
1.7、路徑優(you) 化
接到訂單後,根據配送需求及配送實際情況對配送量、配送距離、配送時間、配送地點、車輛載重等情況進行優(you) 化與(yu) 組合,安排最優(you) 的運行路線,達到較高的車輛利用率和效益,並通知相關(guan) 方(如倉(cang) 庫)配送取貨時間;
1.8、派單執行
配送方在規定時間內(nei) 憑提貨單安排適用車輛到場提貨,倉(cang) 庫方進行出庫並記錄相應信息,配送方將貨物安全送至客戶方後確認收貨方身份並記錄收貨方信息;
1.9、預警管理
對倉(cang) 庫內(nei) 倉(cang) 儲(chu) 超期、超期未發等信息進行預警。
2、啟運港管理模塊:
2.1、海運協議管理
海運協議主信息:協議流水號、協議編號、協議總量、貨物單價(jia) 、運輸方式(汽運、鐵運)、品名、來款編號、海運包幹費、方向、到站、中轉港、海運單位、目的港(終到港)、結算單位、目的碼頭(終到港作業(ye) 區)、收貨單位、專(zhuan) 用線、裝船受限標識、分公司、錄入日期
2.2、開限管理
依據財務結算信息對物料進行開限、受限處理,嚴(yan) 格控製貨權。
2.3、租船
依據海運協議,形成租船合同。
2.4、配船管理
配船原則:開限時間、直通客戶優(you) 先。
航次號:按航線每船次一個(ge) 航次號(按航線自編流水號)
提單號:一般情況每一航次,按用戶、品名對應一個(ge) 提單號,如有特殊要求,按用戶要求編製提單號。
2.5、離港
根據航次號將該船貨物進行“可以離港”操作——貨物出庫。錄入離港日期及船公司名稱。該船貨物所對應的庫存狀態:可以離港
2.6、甩貨
甩貨一般針對車進行甩貨,但存在部分甩貨的情況。如果部分甩貨,現行係統中首先將全車信息進行甩貨、在‘出庫——離港確認’中按航次號將該車貨物的確認狀態由‘可以離港’改為(wei) ‘在庫’,在‘在庫維護’中,找到該車貨物,將該車貨物信息作“拆車”操作。
2.7、費用計算管理
依據費率信息對貨物的海運、駁船、港雜等費用進行自動結算。
3、目的港管理模塊
3.1、到貨管理
啟運港離港後信息同步到目的港管理模塊,貨物到港後,業(ye) 務人員核對實物和信息進行驗收。或過泊或車船直取或落地入倉(cang) 。
3.2、開限管理
依據財務收款自動開限放貨。
3.3、提貨單管理
客戶在鞍鋼智能雲(yun) 倉(cang) 互聯係統進行提貨單下載打印,作為(wei) 客戶到港口的提貨依據。
4、協同管理模塊
4.1要料計劃計劃管理
最終客戶在係統中提交要料計劃,鞍鋼銷售人員依據要料計劃行程商務訂單。
4.2、訂單管理
依據商務訂單的牌號、規格等進行訂單歸並形成生產(chan) 訂單。
4.3、發貨管理
生產(chan) 廠發貨後將發貨信息、質保書(shu) 信息、物流節點信息同步給最終客戶係統。
5、雲(yun) 倉(cang) 平台
雲(yun) 倉(cang) 平台是集行業(ye) 資訊、在線倉(cang) 儲(chu) 、在線運輸、物流信息查詢、物流委托管理、物流撮合、信息發布、自助服務等欄目於(yu) 一體(ti) 的鞍鋼物流綜合性門戶。主要服務於(yu) 鞍鋼及第三方物流公司、配貨站、運輸企業(ye) 和生產(chan) 企業(ye) 、貨代公司、外貿公司等。為(wei) 鞍鋼物流供應商提供及時、準確、詳實的物流信息。為(wei) 鞍鋼客戶提供及時、準確、詳實的倉(cang) 儲(chu) 跟蹤、在途跟蹤等物流跟蹤信息;為(wei) 鞍鋼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物流信息服務。通過企業(ye) 內(nei) 外網分離,在線為(wei) 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降低服務成本,提高客戶滿度。客戶能夠通過WEB方式訪問鞍山鋼鐵、股份公司物流門戶,批量發出詢價(jia) 單、打印電子質保書(shu) 、打印提貨單、合同跟蹤、異議申報。
增值服務:提供短信提醒、資訊推送等增值服務。
物流信息查詢:物流信息主要包括倉(cang) 儲(chu) 跟蹤、在途跟蹤等物流跟蹤信息以及查詢物流方案、物流計劃實時信息等。
2012年開始鞍鋼陸續投入建成了鞍鋼私有雲(yun) ,作為(wei) 鞍鋼信息化係統的基礎。
三、項目整體(ti) 建設係統基礎
目前鞍鋼正在運行的物流信息係統,主要包括
(1)產(chan) 銷ERP儲(chu) 運子係統,支撐相應儲(chu) 運單元鋼鐵產(chan) 品運輸及相關(guan) 業(ye) 務。通過該係統進行資源管理、運輸計劃管理、準發計劃管理、發貨管理、路局返廠管理。
(2)鋼鐵產(chan) 品港口物流子係統,通過該係統進行訂單信息管理、海運物料管理、異議管理、財務結算管理。
(3)鐵運公司ERP係統,通過該係統進行鐵運生產(chan) 計劃管理、調度管理、數據統計管理。
(4)鞍鋼公路運輸集中管理係統,通過該係統進行公路運輸的運輸計劃編製、車輛調度以及車輛運行情況跟蹤監控。
四、 項目研發過程
(1)根據行業(ye) 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對係統進行整體(ti) 規劃。規劃係統功能,係統能實現真正的多倉(cang) 庫,多堆場, 多客戶,多庫位的管理;支持流通加工成本核算的需要,如支持包裝,搬運,裝卸的費用管理等;實現用戶可自定義(yi) 倉(cang) 庫的安全庫存,最高庫存;提供庫存預警和貨物過期預警功能;通過有效的控製手段促使配送中心合理的降低營運成本;實現不同區域不同倉(cang) 庫之間的集中管理和數據共享及交換;能有效地進行倉(cang) 儲(chu) 資源管理,如人員角色分配,倉(cang) 儲(chu) 設備台帳;能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係統遠程發貨、遠程調撥等功能,運用二維條碼技術,讓倉(cang) 庫貨主通過網絡實現遠程發貨指令,並加以數字簽名、加密二維碼和短信驗證碼等技術措施保證遠程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時能夠完成與(yu) 最終客戶、倉(cang) 庫、運輸企業(ye) 、碼頭的信息協同。
(2)將模式識別技術應用於(yu) 鋼鐵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物料跟蹤過程中,實現基於(yu) 支持向量機(SVM)的鋼卷噴標識別技術的開發與(yu) 應用,彌補條碼或二維碼因汙損導致物料不能被識別的問題,提供一種全新的物料識別方式,提高整體(ti) 識別率。支持向量機它在解決(jue) 小樣本、非線性及高維模式識別中表現出許多特有的優(you) 勢,並能夠推廣應用到函數擬合等其他機器學習(xi) 問題中。在機器學習(xi) 中,支持向量機是與(yu) 相關(guan) 的學習(xi) 算法有關(guan) 的監督學習(xi) 模型,可以分析數據,識別模式,用於(yu) 分類和回歸分析。支持向量機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可以用於(yu) 故障預測、風險評估等。近年來在支持向量機優(you) 化與(yu) 改進、核函數優(you) 化等方麵有豐(feng) 富的理論研究成果。本文研究使用支持向量機識別鋼卷噴標,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有紮帶遮擋、鏽跡影響的情況下,實現整體(ti) 識別率99%以上。
(3)在鋼鐵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管理過程中,建立基於(yu) 增強現實技術的鋼鐵產(chan) 品倉(cang) 庫模型,實現作業(ye) 路徑仿真,將鋼鐵產(chan) 品倉(cang) 庫實時數據、倉(cang) 庫模型以及動態仿真結合起來,實時體(ti) 現倉(cang) 庫的實際運行情況。這種技術的目標是在屏幕上把虛擬世界套在現實世界並進行互動。這種技術最早於(yu) 1990年提出。隨著隨身電子產(chan) 品運算能力的提升,增強現實的用途越來越廣。本文研究基於(yu) Unity 3D技術的增強現實技術,建設3D庫區模型,模擬作業(ye) 路徑仿真提升倉(cang) 庫作業(ye) 效率。
(4)為(wei) 提高安全性,對安全智能可視雲(yun) 監管技術進行研究與(yu) 應用。
(5)研究數據驅動技術,建立統一、高效敏捷反應的物流運營管控模式。
(6)利用雲(yun) 計算技術研究供應鏈各環節信息需求,建立完善的信息係統機製,加強信息協同,提高物流運營效率,推動服務轉型。
四、信息化進程及工作步驟
在各級部門的大力配合下,經過全體(ti) 參戰人員共同努力,係統項目最終得已完成,其工作步驟為(wei) :
1、可行性分析
組織各方麵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進行實際調研從(cong) 鞍鋼物流外儲(chu) 業(ye) 務進行廣泛的調研,結合鞍鋼物流信息係統應用現狀,會(hui) 同鞍山鋼鐵集團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鞍鋼集團信息產(chan) 業(ye) 公司等多個(ge) 部門、單位進行進行論證,證明該項目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並向集團公司申請立項,得到批準放行,成立係統開發小組,進入實施階段。
2、調研論證、方案製定
由於(yu) 該係統終端廣泛分布於(yu) 全國各地,物流管理中心成立了係統的開發小組成員廣泛深入進行現場調研,聽取用戶意見,參考國內(nei) 外運輸、計算機、無線電等領域的先進經驗,結合鞍鋼實際情況提出本係統設計方案,提出各部分實際需求任務書(shu) ,提出技術方案。
3、應用管理軟件設計
應用軟件設計采用瀑布式與(yu) 原型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即:係統設計進行詳細的係統調研、分析、流程再造、評審、設計等工作,提出係統調研報告、係統分析報告、係統研製報告、係統詳細設計文檔、開發能滿足生產(chan) 運用的原型係統,原型係統投入運行後用戶提出改進方案及新增業(ye) 務需求,對係統進行改進設計,形成最終滿足用戶需求的目標係統。軟件係統開發的整體(ti) 結構采用目前最為(wei) 成熟的廣域網下的C/S體(ti) 係架構。係統設計保證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安全性。
4、係統實施
為(wei) 保證工程進度的順利進行,本係統采用分步實施策略,由於(yu) 本單位人員緊張,具體(ti) 實施部分通過公開招標委托其他單位進行,ERP組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審查。
⑴施工工程中從(cong) 以下幾方麵控製成本及產(chan) 品質量
首先,防止被二次分包對招標入圍單位進行嚴(yan) 格的資質審查,如:軟件入圍單位要求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有效企業(ye) 法人營業(ye) 執照;具有良好的商業(ye) 信譽和經營業(ye) 績,沒有有損其經商聲譽的記錄;具有質量管理體(ti) 係認證證書(shu) 、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等有效證件;具有獨立完成本項目的能力,中標後不允許分包、轉包;重要的是投標單位提供設計過大型鐵路運輸信息係統的證明材料;揭標後簽訂針對本項目的技術服務書(shu) 。設備采購部分要求投標單位:注冊(ce) 資金500萬(wan) 元人民幣以上;有實施類似規模項目的成功經驗,並出具用戶證明書(shu) ;參與(yu) 本項目方案設計及項目實施的人員資質要求:IBM或HP小型機、CISCO交換機、Oracle數據庫每項至少有1名獲得技術認證的工程師,並攜帶相關(guan) 證明書(shu) 原件開標時到場;通過ISO9001認證,並提供相關(guan) 證明;國家信息產(chan) 業(ye) 部頒發的《計算機信息係統集成資質證書(shu) 》(三級以上);原生產(chan) 廠商授權書(shu) 。
其次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與(yu) 投標單位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流,對投標單位的技術能力摸底。第三,社會(hui) 範圍內(nei) 進行公開招標,排除惡意投標,低價(jia) 中標。
⑵工期控製
確定中標單位後,工作組成員與(yu) 各施工單位共同製定各自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確定項目的範圍、功能、人員構成、主要施工人員、施工流程、進度計劃、工程質量保證措施、安全保證措施、工期保證措施、工程資料管理、環境保護等方麵內(nei) 容,確保項目按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
⑶工作管理
全體(ti) 工程管理人員和施工單位不辭辛苦,不計報酬,加班加點跟進工程施工管理,克服重重困難,解決(jue) 了大量的技術問題,確保了工程的調試、上線、試運行、運行、移交等過渡階段進展順利,每個(ge) 單位工程完成以後,由公司質檢部門和質量驗收部門嚴(yan) 格把關(guan) 。
⑷合同要求指標
合同要求各項指標合格率100%,優(you) 良率沒做具體(ti) 規定。
為(wei) 了保證工程質量,施工過程中公司質檢部門和建設單位專(zhuan) 業(ye) 管理人員精心組織,嚴(yan) 格把關(guan) ,認真遵守執行工程質量管理條列,對工程實施跟蹤管理,發現質量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工程質量達到設計標準。各施工單位嚴(yan) 格按照設計圖紙和有關(guan) 施工質量驗收規範的要求組織施工,克服了工期緊等一係列的困難。小型機等設備安裝環境完全滿足產(chan) 品對環境的要求,各單位工程質量合格率100%,實現優(you) 良率≥80%,滿足鞍鋼物流信息管理係統提出的各項需求。
五、主要效益分析
(1)通過鞍鋼智能雲(yun) 倉(cang) 互聯係統的使用,主要成本消耗明顯下降
通過該係統的上線運行,與(yu) 產(chan) 銷ERP係統形成了緊密集成,消除了無信息管理係統的空白點,實現自動入庫、移動設備數據采集,大大減少人力負擔,理貨時間由原來的一天轉變為(wei) 實時,出庫時間由過去的半天轉變為(wei) 現在的10秒,大大提高了鞍鋼物流的倉(cang) 儲(chu) 效率。
(2)企業(ye) 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
鞍鋼智能雲(yun) 倉(cang) 互聯係統提升了倉(cang) 庫的作業(ye) 效率,有效的對作業(ye) 現場進行管控,提升了倉(cang) 庫智能化和自動化的管理水平,也為(wei) 企業(ye) 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決(jue) 策依據更好的服務於(yu) 銷售,服務於(yu) 客戶,同時建立了標準化的倉(cang) 庫模板,更能吸引各庫房管理者的加盟。
(3)助力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社會(hui) 效益凸顯
傳(chuan) 統的倉(cang) 儲(chu) 作業(ye) 模式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過高,通過本係統的設計,利用移動設備掃描、倉(cang) 庫的數碼可視管理等先進的技術,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減少了差錯率,提高了對客戶的服務水平,大大降低了鋼材的入庫、出庫時間。同時,使利用該係統的庫房單位的管理進一步精細化,助力了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管理提升。2013年規模以上鋼鐵企業(ye) 物流總成本達7900億(yi) 元,物流成本占主營業(ye) 務成本的比重為(wei) 11.2%,比2012年同期下降0.7個(ge) 百分點。
近兩(liang) 年來,由於(yu) 鋼鐵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而經濟增速下滑,鋼材需求減弱,鋼材價(jia) 格下跌明顯,廠商經營困難,鋼鐵行業(ye) 盈虧(kui) 一線掙紮,降低物流成本成為(wei) 企業(ye) 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徑?在鋼鐵物流成本構成中,運輸成本占據一半以上的份額,其次為(wei) 保管成本占30%以上,再次為(wei) 管理成本。2013年物流成本中運輸成本占比為(wei) 52.3%,保管成本占35.7%,管理成本占12.0%。綜上,鋼鐵物流倉(cang) 儲(chu) 市場前景廣闊,具有極好的推廣價(jia) 值。
六、主要體(ti) 會(hui) 、經驗與(yu) 教訓
1、將模式識別技術應用於(yu) 鋼鐵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物料跟蹤過程中,實現基於(yu) 支持向量機(SVM)的鋼卷噴標識別技術的開發與(yu) 應用,彌補條碼或二維碼因汙損導致物料不能被識別的問題,提供一種全新的物料識別方式,提高整體(ti) 識別率。支持向量機它在解決(jue) 小樣本、非線性及高維模式識別中表現出許多特有的優(you) 勢,並能夠推廣應用到函數擬合等其他機器學習(xi) 問題中。在機器學習(xi) 中,支持向量機是與(yu) 相關(guan) 的學習(xi) 算法有關(guan) 的監督學習(xi) 模型,可以分析數據,識別模式,用於(yu) 分類和回歸分析。支持向量機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可以用於(yu) 故障預測、風險評估等。近年來在支持向量機優(you) 化與(yu) 改進、核函數優(you) 化等方麵有豐(feng) 富的理論研究成果。本文研究使用支持向量機識別鋼卷噴標,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有紮帶遮擋、鏽跡影響的情況下,實現整體(ti) 識別率99%以上。
2、在鋼鐵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管理過程中,建立基於(yu) 增強現實技術的鋼鐵產(chan) 品倉(cang) 庫模型,實現作業(ye) 路徑仿真,將鋼鐵產(chan) 品倉(cang) 庫實時數據、倉(cang) 庫模型以及動態仿真結合起來,實時體(ti) 現倉(cang) 庫的實際運行情況。這種技術的目標是在屏幕上把虛擬世界套在現實世界並進行互動。這種技術最早於(yu) 1990年提出。隨著隨身電子產(chan) 品運算能力的提升,增強現實的用途越來越廣。本文研究基於(yu) Unity 3D技術的增強現實技術,建設3D庫區模型,模擬作業(ye) 路徑仿真提升倉(cang) 庫作業(ye) 效率。
3、利用雲(yun) 計算技術研究供應鏈各環節信息需求,建立完善的信息係統機製,加強信息協同,提高物流運營效率,推動服務轉型。為(wei) 物流節點各環節包括倉(cang) 庫、碼頭、客戶提供協同服務。供應鏈協同主要提供鞍鋼智能雲(yun) 倉(cang) 互聯係統與(yu) 鞍鋼整個(ge) 供應鏈環境以及第三方的供應鏈環境的協同工作能力。包括:計劃協同、采購協同、區域協同、需求協同、產(chan) 能協同、訂貨協同、加工協同、配送協同、財務協同、供應鏈協同監控、VIP協同通道、第三方協同等業(ye) 務能力。依靠第三方協同完成第三方供應鏈環境的協同接入能力。係統通過供應鏈協同監控功能完成對於(yu) 供應鏈協同情況的實時監控。實現與(yu) 銀行、運輸、第三方物流、下遊企業(ye) 內(nei) 部信息平台等的係統集成。
七、下一步改進方案、設想以及對物流信息化的建議
在下一步信息係統的建設過程中,建議從(cong) 互聯網+物流入手,實現信息係統由功能服務向客戶服務轉變,從(cong) 而為(wei) 客戶提供一體(ti) 化的物流解決(jue) 方案,實現對客戶的“一站式”服務。同時,借助互聯網+物流對物流的服務內(nei) 容進行創新,通過信息係統為(wei) 客戶提供信息流、資金流服務,尋找物流的新的利潤增長點。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