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融合與創新,打造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

發布時間:2016-11-24 10:59:35 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業(ye) 簡介

1950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成立,前身是中國海外運輸公司和中國陸運公司。公司成立之後即開始承辦航空、郵運業(ye) 務,這也是中國航空貨運業(ye) 務的初期萌芽階段。1987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成立中國航空貨運代理公司,從(cong) 事航空貨運代理業(ye) 務,這是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迎來了中國外運空運業(ye) 務的突飛猛進大發展。中國外運先後與(yu) 四家國際知名快件公司成立了合營公司。自1997年至1999年,中國外運完成了華北、華東(dong) 、東(dong) 北、西南、西北、華南六大空運區域公司的組建。作為(wei) 中央企業(ye)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旗下的專(zhuan) 業(ye) 空運公司、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中外運空運發展有限公司注冊(ce) 資本90548.172萬(wan) 元。公司於(yu) 2000年在上海證交所上市,股票代碼600270,簡稱“外運發展”,是國內(nei) 航空貨運代理行業(ye) 第一家上市公司,截止2015年4月30日市值244.71億(yi) 元。

外運發展以專(zhuan) 業(ye) 化的航空物流為(wei) 主營方向,主要經營航空貨代、國際快件和與(yu) 之密切相關(guan) 的綜合物流業(ye) 務,同時積極開拓電商物流,並已開始探索物流的電商化,致力於(yu) 成為(wei) 具有專(zhuan) 業(ye) 能力的現代化物流網絡運營商。

如今,外運發展在全國擁有4大區域,下轄一百多家分支機構,和300多個(ge) 物流網點,2000多名員工,服務範圍幾乎覆蓋境內(nei) 所有省份,運營網絡輻射全國。通過與(yu) DHL等國際物流巨頭結成戰略夥(huo) 伴,公司先後在德國、美國、日本、阿聯酋、香港、澳門設立了分支機構,同時借助中國外運長航集團在15個(ge) 國家設置的40餘(yu) 個(ge) 辦事處,利用自身遍布65個(ge) 國家的強大代理網絡,為(wei) 客戶提供了全球化全程物流服務,目前公司在國際上的服務範圍已覆蓋全球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自2006年9月以來,外運發展通過與(yu) 國航、東(dong) 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及多家機場建立戰略聯盟,跨進了航空承運領域和機場核心作業(ye) 領域,逐步發展成“天地合一”的整合物流供應商。外運發展還與(yu) 惠普公司長期合作,開發出先進的全國貨運和快運管理信息係統,信息化程度在業(ye) 內(nei) 名列前茅。近年來外運發展通過與(yu) 諾基亞(ya) 、三星、海爾、上海大眾(zhong) 、京東(dong) 方等國內(nei) 外行業(ye) 領先客戶的長期合作,積累了豐(feng) 富的服務經驗,也取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同。

二、實施背景

(一)可挖掘的潛力巨大

作為(wei) 國家的支柱產(chan) 業(ye) 之一,物流業(ye) 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我國物流產(chan) 業(ye) 連接上下遊多個(ge) 產(chan) 業(ye) ,對經濟帶動性強,處於(yu) 快速發展的階段。然而,我國物流業(ye) 普遍存在著信息化程度低、行業(ye) 分散、效率較低、中間環節多等諸多不足。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和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此起彼伏,由口岸城市到內(nei) 地城市,由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由商貿、加工、物流一體(ti) 化綜合園區到各類專(zhuan) 業(ye) (鋼材、化工、糧食)園區,帶動了各種類型倉(cang) 庫的建設。同時,運輸公司、快遞公司與(yu) 非資產(chan) 的物流公司,為(wei) 了向綜合物流企業(ye) 發展,增強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紛紛著手投資建設倉(cang) 儲(chu) 設施。而許多大型生產(chan) 與(yu) 商貿企業(ye) 為(wei) 了優(you) 化供應鏈、提高供應鏈效率,也開始投資建設物流(配送)中心。由此可見,伴隨著國內(nei) 倉(cang) 儲(chu) 行業(ye) 的持續升溫,現代倉(cang) 儲(chu) 物流必將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二)源自行業(ye) 發展的客觀趨勢

盡管物流行業(ye) 起源早於(yu) 互聯網行業(ye) ,但是其發展卻遠遠落後於(yu) 突飛猛進的互聯網行業(ye) 。長期以來,物流都屬於(yu) 規模經濟,隻有實現產(chan) 品的批量生產(chan) ,形成規模,才能達到規模經濟對最低生產(chan) 成本的要求。而物流行業(ye) 緩慢發展過程中,“散、亂(luan) 、小、差”等問題已成為(wei) 其破繭過程中的重重障礙。傳(chuan) 統型倉(cang) 儲(chu) 管理經營模式落後,庫內(nei) 操作效率低、誤差大,車和貨難以高效整合匹配,貨車的空載率居高不下,這些都成為(wei) 物流行業(ye) 難以解決(jue) 的痛點。在此背景下,用互聯網整合物流業(ye) 則成為(wei) 必然之舉(ju) 。

(三)企業(ye) 內(nei) 部的客觀需要

外運發展作為(wei) 一家擁有全國性經營網絡的上市物流公司,自身就擁有大量的倉(cang) 儲(chu) 、運輸業(ye) 務,尤其是華北分公司的索尼VMI業(ye) 務,既涉及傳(chuan) 統的倉(cang) 儲(chu) 、報關(guan) 業(ye) 務,又同時包含保稅倉(cang) 庫和國內(nei) 倉(cang) 庫派送到線邊的業(ye) 務。作為(wei) 外運發展第一個(ge) 提供到供應商產(chan) 前叫料的項目,不僅(jin) 業(ye) 務流程複雜,而且服務客戶的鏈條長、業(ye) 務環節多。公司憑借著對新型業(ye) 務的深度思考,對創新的強烈追求,決(jue) 定以華北分公司索尼VMI 項目為(wei) 實際試驗業(ye) 務,搭建基於(yu) 互聯網的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

三、實施情況

眾(zhong) 所周知,線邊物流是一種對物料計劃、倉(cang) 儲(chu) 規劃、庫存控製、物料管理和運輸配送等物流環節的準確度、時效性具有極高要求的綜合物流服務。麵對業(ye) 務需求與(yu) 自身能力的巨大差異,外運發展準確定位業(ye) 務管理的痛點,充分發揚自主創新精神,不僅(jin) 滿足了線邊物流業(ye) 務需要,還在物流服務的技術和模式上取得了質的飛躍。

(一)建設內(nei) 容

1、引入RFID技術,建立貨物的信息流

精準的物流管理和環節控製離不開準確的業(ye) 務數據和信息流,於(yu) 是外運發展首先利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將貨物、單據和信息的流轉有效地結合起來,通過對業(ye) 務流程、係統架構、係統接口、RFID精準識別等內(nei) 容的重點攻關(guan) ,實現了貨物流與(yu) 信息流的實時同步,不僅(jin) 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了傳(chuan) 統倉(cang) 儲(chu) 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貨位、提貨環節差錯率高,理貨、上架、出庫速度慢、效率低,多人操作時容易出現混亂(luan) 等問題,還實現了移動終端和倉(cang) 庫操作叉車與(yu) 核心業(ye) 務係統的信息通信,降低了物流成本,開創了RFID技術在外運發展應用於(yu) 生產(chan) 的先河,使外運發展的倉(cang) 庫信息化管理能力處於(yu) 行業(ye) 領先地位。並由此產(chan) 生了外運發展的第一個(ge) 實用新型專(zhuan) 利---基於(yu) RFID技術的倉(cang) 儲(chu) 作業(ye) 裝置和方法,並獲得國家專(zhuan) 利證書(shu) 。

2、依托互聯網,打造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

完成從(cong) 傳(chuan) 統倉(cang) 儲(chu) 管理模式到現代倉(cang) 儲(chu) 管理模式的轉變後,外運發展通過立足現代倉(cang) 儲(chu) ,依托互聯網技術建設了能夠適應新型綜合物流服務的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平台除了包含倉(cang) 儲(chu) 管理外,還涵蓋了訂單管理、運輸管理和結算管理等物流活動的主要管理、操作環節,使自身的物流服務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1)訂單管理

基於(yu) 常規的訂單管理功能,再結合索尼VMI項目實際需求,通過自主研發實現了根據客戶的生產(chan) 計劃自動叫料,確定物料供應商、物料數量,自動掛PO,並根據相關(guan) 規則自動合並、生成後續出庫預報、分送集報單據、送貨單據等物流服務環節信息,最大限度的規避了人為(wei) 因素對物流信息準確度的影響。

(2)運輸管理

平台除了提供常規的運輸環節操作管理、貨物跟蹤等功能外,還依托飛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通過設計研發平台專(zhuan) 屬的手機APP客戶端(貨主端、司機端),不僅(jin) 令客戶能夠隨時隨地的谘詢價(jia) 格、預約發貨、實時掌握貨物最新動態,還通過手機APP的司機端將貨物與(yu) 運力科學的整合、匹配到一起。

(3)結算管理

物流結算管理是物流管理活動中的一個(ge) 重要關(guan) 節,通過我們(men) 自主研發的智能計費引擎,在具體(ti) 業(ye) 務單據進行費用結算時,根據物流公司與(yu) 客戶簽訂的服務合同的相關(guan) 服務條款、計費模式以及費率,智能計費引擎能夠自動計算出相關(guan) 的費用,包括運費、倉(cang) 儲(chu) 費、報關(guan) 報檢費等費用。通過智能計費引擎工具,能夠有效降低結算人員勞動強度,顯著提高物流結算的效率以及準確性。

(二)解決(jue) 的主要問題及方式方法

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主要解決(jue) 了以下問題:

1、極大的提高了倉(cang) 儲(chu) 操作的效率和準確率

以倉(cang) 儲(chu) 環節為(wei) 例,采用RFID技術後,操作員會(hui) 通過錄入接單信息時生成的條碼,在貨物進入倉(cang) 庫前核對實際貨物與(yu) 係統數據是否匹配,將係統信息關(guan) 聯上RFID標簽並和貨物進行綁定,後續的操作可直接使用叉車進行,叉車上的讀頭會(hui) 自動讀取貨物信息、庫位信息以及操作環節信息,所有操作環節的信息都是自動生成的,並自動傳(chuan) 回到倉(cang) 庫係統和核心業(ye) 務係統中。貨物上下架操作時,係統會(hui) 自動進行貨物和貨位的校驗,從(cong) 而避免了以前操作出現的貨物錯出庫、貨物實際貨位與(yu) 係統記錄不相符的情況。

再通過將庫內(nei) 設備與(yu) 平台進行無縫對接,使叉車司機不用頻繁的上下叉車進行數據錄入,所有貨物信息都能顯示在叉車終端或手持終端上,隻要輕鬆地點一下確認就可以完成操作,便於(yu) 實時核對貨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操作員的工作量。由於(yu) 平台支持了單件貨物即理即上架的操作,傳(chuan) 統操作模式下積壓貨物不能及時上架影響操作場地和時效的情況不見了,平台還為(wei) 急於(yu) 先入庫再出庫的貨物設計了快捷的越庫提貨貨位,需馬上提貨的貨物可以更快捷的進行越庫操作,確保了倉(cang) 儲(chu) 環節操作的高速、高效。

為(wei) 了適應不同操作場景,平台還特別設計了多人操作模式,貨物數量由係統自動累計核對並記錄,多人操作時操作人員通過加入係統中的操作任務,配合操作更加默契,多件數貨物的操作既快捷又準確,而不會(hui) 出現傳(chuan) 統倉(cang) 儲(chu) 操作模式下極易發生差錯的情況。

同時,引入了RFID技術的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還可以在不影響庫內(nei) 的正常操作的前提下實現動態盤庫。在盤庫查詢作業(ye) 中,所有標簽上的信息均可由閱讀器來自動獲取,盤點記錄也均是由計算機生成並對其進行比對,動態的自動識別材料,迅速準確的信息傳(chuan) 遞,避免了人為(wei) 失誤,縮短了作業(ye) 流程和作業(ye) 時間,減少了人力成本,降低物流環節的成本。

2、有效解決(jue) 了物流運輸空載率居高不下的問題

通過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將物流所涉及的各類業(ye) 務主體(ti) (托運人、承運人、運輸公司、車輛、駕駛員、收貨人、服務機構、倉(cang) 儲(chu) 配送中心)通過統一的信息平台整合起來,有效解決(jue) 了運力和貨物難以高效整合匹配,空載率居高不下的問題,實現了物流業(ye) 務的無縫連接,提高物流鏈的整體(ti) 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整體(ti) 效益。

四、實施效果

(一)經濟效益

該平台在華北分公司索尼VMI項目上線僅(jin) 一個(ge) 月,就取得了保稅庫庫存530 托盤材(物)料,入庫69301 箱,出庫 70101箱材(物)料。國內(nei) 庫庫存 521 托盤材(物)料,入庫35740 箱,出庫33347 箱材(物)料。2015年9 月30 日,索尼業(ye) 務一次出庫17000 箱,保稅庫13000 箱,國內(nei) 庫4000 箱,業(ye) 務操作人員從(cong) 容麵對,10 小時內(nei) 全部完成,所有操作零差錯的優(you) 異成績。

另一家部署應用該平台的外運發展天津分公司國際進口倉(cang) 儲(chu) 已累計完成25971筆倉(cang) 儲(chu) 業(ye) 務,操作倉(cang) 儲(chu) 貨物共計12327.2噸,累計節省倉(cang) 儲(chu) 操作時間約3462.8小時,與(yu) 傳(chuan) 統物流倉(cang) 儲(chu) 操作相比,不僅(jin) 人員成本投入降低了至少40%,而且由於(yu) 單位時間內(nei) 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倉(cang) 庫工作人員的加班現象基本消失,企業(ye) 的加班費投入也穩步下降至一個(ge) 較低的水平,來自經營成本的壓力亦得到了有效的緩解。

(二)社會(hui) 效益

1、引導綜合物流業(ye) 務向信息化、信息網絡化的方向發展

國家對互聯網發展的大力倡導和政策扶持,正是著眼於(yu) 我國綜合物流行業(ye) 的客觀需要,為(wei) 綜合物流行業(ye) 指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傳(chuan) 統的綜合物流行業(ye) 要想提高資源利用率、保持高效率的貨物流轉、實施精確的貨物控製,沒有強大的信息係統支持是不可能實現的。可以說,物流要實現提高效率、降低損耗,從(cong) 而降低成本就必須實現信息化、網絡化。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在外運發展取得的成績,無疑為(wei) 那些正在為(wei) 成本和效率苦惱的眾(zhong) 多綜合物流企業(ye) 指明了一條解決(jue) 之道。

2、推動傳(chuan) 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的轉型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對物流業(ye) 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尤其是物流經濟的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主要表現在物流的業(ye) 務水平及業(ye) 務的全麵性上。物流企業(ye) 隨著外部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的發展與(yu) 提高,物流行業(ye) 的每個(ge) 經營者都麵臨(lin) 著縮減成本、增加收入等一係列經營壓力。為(wei) 此,傳(chuan) 統型物流企業(ye) 迫切的需要一套能夠將先進的設施設備和信息技術應用到物流活動中,同時融入科學的物流管理理念與(yu) 方法,能夠對物流活動進行必要指引與(yu) 控製的綜合物流管理平台,來幫助企業(ye) 實現向現代型物流企業(ye) 的轉型。而外運發展迄今為(wei) 止所做的工作,正是以此為(wei) 目標,通過將RFID射頻識別技術引入物流操作活動,通過TMS將運力和貨物完美的整合,實現了物流管理的自動化和信息化,配以嚴(yan) 謹、高效的物流管理係統,再結合科學的物流管理模式,打造出了適用性廣、可複製性強的傳(chuan) 統倉(cang) 儲(chu) 物流向現代物流的轉型方案。

3、提升物流服務質量,滿足社會(hui) 需求

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作為(wei) 一家知名度高、品牌信譽好的央企背景上市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在物流領域推廣更為(wei) 科學的綜合物流係統平台,致力於(yu) 為(wei) 廣大客戶提供安全、高效、規範化的物流服務,將促使行業(ye) 內(nei) 的物流企業(ye) 持續改進物流服務,以獲得與(yu) 外運發展同等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同時,隨著國家對互聯網、物聯網的持續扶持和綜合物流市場規模的有序擴大,綜合物流領域將有更多的傳(chuan) 統型物流企業(ye) 向現代型物流企業(ye) 轉型。無論是從(cong) 國家物流行業(ye) 發展來看,還是從(cong) 客戶角度出發,外運發展的此次技術創新與(yu) 應用實踐,都能夠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和更為(wei) 優(you) 質的服務。

(三)管理效益

一是促進業(ye) 務發展,通過推行RFID射頻識別技術和綜合物流係統平台,無論是行業(ye) 內(nei) 企業(ye) 還是用戶都將體(ti) 驗到現代物流帶來的效率和經濟收益,能夠推動現代物流模式的快速發展。當采用該技術及平台的行業(ye) 內(nei) 企業(ye) 數量擴大時,又能反向推動該技術和綜合物流係統平台的發展。這是一個(ge) 相互促進的過程,並最終達到平衡,實現雙贏的發展局麵,實現業(ye) 務的穩步發展;二是優(you) 化企業(ye) 人員結構,為(wei) 確保綜合物流係統平台能夠不斷創新、良性發展,外運發展將組建專(zhuan) 業(ye) 團隊開展運營,充分借助公司的資源優(you) 勢,打造一支專(zhuan) 業(ye) 化的綜合物流服務團隊,培養(yang) 一批具備專(zhuan) 業(ye) 知識素養(yang) ,專(zhuan) 業(ye) 化服務理念,強烈品牌意識的綜合物流服務骨幹人才;三是形成物流客戶數據庫,帶動公司其它物流業(ye) 務發展;四是提升外運發展品牌,更好的體(ti) 現企業(ye) 在物流領域的服務理念。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是體(ti) 現外運發展品牌價(jia) 值的多元化經營業(ye) 務之一,是致力於(yu) 滿足社會(hui) 對物流服務日益多元化、多層次要求的必然舉(ju) 措。

外運發展通過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的創新和實踐,推動了傳(chuan) 統物流管理向現代物流管理的轉型,擴大了外運發展在公眾(zhong) 中的影響力,提升了外運發展的品牌形象,有利於(yu) 互聯網、物聯網在物流行業(ye) 的進步與(yu) 發展,對提高我國物流管理水平、實現我國在互聯網、物聯網領域的發展規劃具有重要意義(yi) 。

五、未來規劃

外運發展將依托於(yu) 物聯網+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在推廣全程端到端透明物流、推動我國物流行業(ye) 整體(ti) 管理運營水平提升的同時,還會(hui) 積極響應我國對於(yu) 各行業(ye) 綠色發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物聯網+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的先天優(you) 勢,引領我國物流行業(ye) 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道路。

外運發展物聯網+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推動行業(ye) 綠色發展的優(you) 勢如下:

(一)全程信息化,節省紙張消耗

物聯網+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從(cong) 以下兩(liang) 個(ge) 方麵降低了物流活動對紙張的消耗。

1、降低對辦公用紙的消耗

作為(wei) 貫穿了整個(ge) 物流活動的一體(ti) 化解決(jue) 方案,無論是業(ye) 務操作係統還是客戶自助服務平台,物聯網+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的功能模塊已經實現了業(ye) 務流程全覆蓋,真正做到了物流活動端到端的全程信息化、無紙化。

2、降低對貨物標簽用紙的消耗

平台通過引入RFID射頻識別技術,將可重複回收利用的無源RFID標簽作為(wei) 貨物的信息流標識,無需再像傳(chuan) 統模式那樣每箱貨物都粘貼一次性紙質條碼標簽,同時還滿足了物流活動對貨物的管理需要。

(二)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電能消耗

物聯網+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通過在倉(cang) 儲(chu) 管理係統(WMS)中采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再結合平台倉(cang) 儲(chu) 管理係統自身對庫內(nei) 操作任務、庫位規劃管理和叉車等設備運動線路的科學設計,大幅提升了倉(cang) 儲(chu) 物流活動的操作效率和叉車的運轉效率,有效降低了庫內(nei) 運輸設備對電能的消耗。

(三)合理利用資源,助力節能減排

物聯網+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的運輸管理(TMS)功能,將物流所涉及的各類業(ye) 務主體(ti) (托運人、承運人、運輸公司、車輛、駕駛員、收貨人、服務機構、倉(cang) 儲(chu) 配送中心)通過統一的信息平台整合起來,有效解決(jue) 了運力和貨物難以高效整合匹配,空載率居高不下的問題,實現了物流業(ye) 務的無縫連接,提高物流鏈整體(ti) 運營效率。用最小的運力成本解決(jue) 最大的運輸需求,避免運力浪費的同時也是在節省運力對能源的消耗,降低無效的尾氣排放。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