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ye) 簡介
1.1 公司概況
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限公司成立於(yu) 2010年2月,注冊(ce) 資金1000萬(wan) ,由湖南現代物流職業(ye) 技術學院控股,湖南省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湖南星沙物流投資有限公司等參股。公司發展到今天,已經擁有了一大批與(yu) 物流企業(ye) 可以深度合作的產(chan) 品,擁有近500平米的高端機房,200M的帶寬,可提供7*24小時軟硬件運維服務。
我公司是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承建和運營單位,該平台是湖南省唯一的省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湖南省“十二五”現代物流業(ye) 發展規劃重點項目,也是“數字湖南”重點扶持項目。該平台分三期建設完成,一期為(wei) 起步建設期,主要完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主要應用係統的開發及建設;二期為(wei) 綜合建設期,在一期的基礎上完成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係統,實現與(yu) 政府、行業(ye) 相關(guan) 部門的對接,完成物流共用信息平台主要應用係統的開發,為(wei) 物流企業(ye) 或其他企業(ye) 的物流業(ye) 務提供信息化服務;三期為(wei) 縱深建設期,主要建設物流融資服務信息平台,吸引金融機構入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為(wei) 物流金融超市形成,市場繁榮作出積極貢獻。目前平台一期工程建設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平台二期工程的建設。平台開建至今,一直堅持“三公性”,即公益性、公共性、公用性,服務於(yu) 廣大物流企業(ye) 。公司目前提供的服務和主要產(chan) 品有:軟硬件托管服務、企業(ye) 建站服務、北鬥與(yu) GPS服務、軟件研發服務、在線軟件使用服務、呼叫服務、地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設服務、物流園區信息化建設服務、信息化谘詢服務以及人才培養(yang) 服務。
1.2 公司組織架構
公司租賃湖南現代物流職業(ye) 技術學院物流實訓大樓四樓建設信息係統開發以及應用推廣項目,占地1000平方米,劃分為(wei) 8個(ge) 部門,公司組織架構如下圖所示:
圖1.1 公司組織架構圖
1.3 公司資質
公司是雙軟認證企業(ye) ,是公安部認定的信息係統安全等級(二級)資質企業(ye) ,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物流信息化動態監測定點聯係企業(ye) ”,2013年度省級服務業(ye) 標準化試點企業(ye) ,物聯網感知技術與(yu) 應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中小企業(ye) 信息化公共雲(yun) 服務平台湖南物流分中心,還與(yu) 中國聯通湖南分公司聯合成立湖南物流信息化研究中心,湖南省物流信息技術生產(chan) 性實習(xi) 實訓基地(教師認證培訓基地)。
1.4 公司成果及榮譽
公司堅持走“自主研發,合作共贏”的路線,公司已形成企業(ye) 建站、GPSOne定位係統、智能倉(cang) 儲(chu) 係統、綜合配係統、SOA係統集成平台等多項產(chan) 品,均具有自主產(chan) 權,自公司成立以來,已承接產(chan) 品研發項目30多項,企業(ye) 信息化谘詢近20項,政府科研項目20多項。獲得物流行業(ye) 企業(ye) 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寶供物流獎二等獎等各項榮譽,其中由公司董事長文振華同誌主持完成的SOA-BPM組合架構的智能敏捷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技術項目,獲得华体会登录界面科技進步一等獎。
公司目前已獲得軟件著作權11項(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定位係統、湖南省物流信息短信平台、湖南省物流車載配貨係統、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限公司-門戶網站、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v2.0、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公路運力交易平台、基於(yu) 條碼的智能倉(cang) 儲(chu) 管理係統,長沙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湖南省倉(cang) 儲(chu) 信息發布平台、綜合配貨係統-手機版,倉(cang) 儲(chu) 信息發布平台-手機版)。
1.5 公司員工
公司擁有高素質的核心管理層和經驗豐(feng) 富的技術研發團隊。現有高級管理人員10餘(yu) 名,獨立研發人員30餘(yu) 名,市場支撐人員20餘(yu) 名。具有大專(zhuan) 以上學曆或中級以上職稱的人員占99%。
自成立之初,公司就不斷加大在信息化方麵的投入,目前公司累計完成了數千萬(wan) 元的信息化投入,信息化管理涵蓋公司90%以上的業(ye) 務,並取得了豐(feng) 碩的成果。
為(wei) 追蹤前沿先進物流技術應用,培養(yang) 先進物流人才,公司與(yu)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ye) 技術學院深度合作,通過校企合作,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化物流人才、探索先進物流模式。
二、實施信息化之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2012年湖南省貨物周轉量4007.1億(yi) 噸公裏。其中,公路貨物周轉量2392.5億(yi) 噸公裏,占貨物周轉量的59.7%。2013年湖南省貨物周轉量4281.9億(yi) 噸公裏,同比去年增長6.9%。其中公路周轉量2713.1億(yi) 噸公裏,占貨物周轉量的63.4%,同比增長13.4%。由此可看出,湖南省的貨物周轉主要依賴公路運輸,且公路周轉量逐年增加。
隨著公路周轉量的增長,貨物的快速有效運輸成為(wei) 了一個(ge) 大難題。一方麵有貨物運載需求的企業(ye) 大多數本身沒有運力,另一方麵很多運輸公司、車主因缺乏信息渠道,麵臨(lin) 無貨可運的狀況。從(cong) 而造成貨源堆壓、車源閑置的尷尬局麵。
而從(cong) 事汽車配貨的企業(ye) 大多規模小、經營分散,攬貨不易,使得物流成本增加,造成社會(hui) 資源浪費嚴(yan) 重。並且由於(yu) 配貨行業(ye) 誠信體(ti) 係建設滯後,貨主和車主往往麵臨(lin) 巨大的經營風險。這就需要建立一個(ge) 有效而完備的物流信息平台進行信息的交換與(yu) 共享,以便打破企業(ye) 之間利益格局造成的業(ye) 務壁壘,消除各物流係統的“信息孤島”現象,實現商務流、貨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整合,提高物流運作的效率。
湖南省目前已經建立了數十個(ge) 各類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如湖南糧食集團的糧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全洲公司的醫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力鋼材物流園供應鏈一體(ti) 化信息平台、麵向全社會(hui) 提供公共服務的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但這些平台往往服務於(yu) 某種特定產(chan) 品或側(ce) 重於(yu) 提供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其現有服務還不能解決(jue) 貨物的快速有效運輸這一問題。要想提高全省的物流動作效率,解決(jue) 當今物流“瓶頸”,達到最大效率,這需要建立一個(ge) 以全省公路運力交易為(wei) 核心,以B2B、B2C和C2C模式為(wei) 基礎的公共信息平台。
因此建立湖南省公路運力交易公共信息服務平台(以下簡稱公路運力交易平台),實現以公路運力為(wei) 商品的交易來帶動物流資源的優(you) 化配置,最大限度的減少交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利潤,節能減排,促進湖南省現代物流業(ye) 持續健康發展。
三、信息化實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難與(yu) 解決(jue) 措施以及信息化建設的組織、推進和深入
3.1 信息化實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難與(yu) 解決(jue) 措施
公路物流是以公路貨物運輸為(wei) 核心業(ye) 務兼有儲(chu) 存、裝卸、搬運、信息處理等多種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物流服務。公路運輸承擔了大約四分之三的運輸物流量,是物流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公路運力交易平台是公路物流的樞紐,也是物流網絡的重要節點,是實物物流與(yu) 信息物流的有機結合體(ti) ,是社會(hui) 流通領域的重要部分,是整個(ge) 公路物流的支撐所在。
隨著公路周轉量的增長,貨物的快速有效運輸成為(wei) 了一個(ge) 大難題。一方麵有貨物運載需求的企業(ye) 大多數本身沒有運力,另一方麵很多運輸公司、車主因缺乏信息渠道,麵臨(lin) 無貨可運的狀況。從(cong) 而造成貨源堆壓、車源閑置的尷尬局麵。
從(cong) 事汽車配貨的企業(ye) 大多規模小、經營分散,攬貨不易,使得物流成本增加,造成社會(hui) 資源浪費嚴(yan) 重。並且由於(yu) 配貨行業(ye) 誠信體(ti) 係建設滯後,貨主和車主往往麵臨(lin) 巨大的經營風險。這就需要建立一個(ge) 有效而完備的物流信息平台進行信息的交換與(yu) 共享,以便打破企業(ye) 之間利益格局造成的業(ye) 務壁壘,湖南省現有的物流平台往往側(ce) 重於(yu) 提供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其現有服務還不能解決(jue) 貨物的快速有效運輸這一問題。要想提高全省的物流動作效率,解決(jue) 當今物流“瓶頸”,達到最大效率,這需要建立一個(ge) 以全省公路運力交易為(wei) 核心,以B2B、B2C和C2C模式為(wei) 基礎的公共信息平台。
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有豐(feng) 富的技術儲(chu) 備,為(wei) 項目的實施提供技術儲(chu) 備。有強大的推廣隊伍、廣泛的應用基礎,能夠使得平台能夠推廣應用。有強有力的政策法律保障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為(wei) 本項目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3.2 信息化實施步驟
2013年項目實施內(nei) 容:
1、 對項目需求進行了調研,明確了本項目服務的對象,確定了項目功能。
2、 根據調研情況,編寫(xie) 了項目實施方案,主要包括技術實施方案和項目投資估算。
3、 搭建了本項目基礎平台、標準平台,主要包括平台建設所需的軟硬件設施設備的采購、安裝和調試,數據交換平台、安全標準平台的建設。
2014年項目實施內(nei) 容:
1、 完成本項目訪問平台中的平台門戶網站的建設和呼叫中心的建設
2、 完成本項目功能平台第一批係統的開發與(yu) 上線。包括公路運力發布和查詢子係統、公路運力撮合子係統、公路運力合同管理子係統、短信息平台等。
2015年項目實施內(nei) 容:
1、 計劃完成本項目功能平台第二批係統的開發以及上線,包括公路運力電子結算子係統、公路運力交易評價(jia) 子係統、公路運力統計子係統等。
2、 計劃完成本項目功能平台手機版應用軟件的開發及上線運行。
3.3 信息化平台簡介
本項目的主要建設內(nei) 容:運用物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和電子商務理念搭建以現代電子商務B2B、B2C和C2C模式為(wei) 基礎的第三方公路運力電子商務交易平台。該平台由訪問平台、功能平台、標準平台和基礎平台四個(ge) 平台組成。其中,訪問平台包括門戶網站(PC版和手機版)的建設以及呼叫中心的建設;功能平台的建設內(nei) 容包括公路運力發布和查詢子係統、公路運力撮合子係統、公路運力合同管理子係統、公路運力電子結算子係統、公路運力交易評價(jia) 子係統、公路運力統計子係統、短信息平台等應用軟件的開發;標準平台的建設包括數據交換標準子平台、安全標準子平台以及物聯網應用中間件的設計和開發;基礎平台包括網絡搭建、硬件配備等。
本平台的建設讓企業(ye) 與(yu) 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動態收悉、管理公路物流信息,實現貨物實時跟蹤、車輛實時跟蹤、企業(ye) 間車貨運力平衡,同時打通資金流,實現代收代付,真正實現資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流合一。平台總體(ti) 架構如下圖所示:
圖2-1 湖南省公路運力交易平台整體(ti) 架構
四、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與(yu) 評估
4.1 信息化實施前後的效益對比
搭建湖南省公路運力交易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是必要的、可行的。該平台是集電子化交易和實體(ti) 物流緊密結合的一體(ti) 化綜合物流服務平台。平台以公路運力信息發布和交易匹配係統為(wei) 基礎,利用誠信評價(jia) 係統為(wei) 托運人提供交易保障,利用車輛在途跟蹤與(yu) 定位係統為(wei) 托運人提供增值服務,創造一個(ge) 中立的商務交易環境,提供一個(ge) 公開而安全的網上交易場所,這也是一種創新的運營模式。本項目的實施提高了湖南省物流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hui) 效益,具有很好的示範作用和推廣應用前景。
4.2 信息化實施對企業(ye) 業(ye) 務流程改造與(yu) 競爭(zheng) 模式的影響
本項目一方麵以公路運力信息作為(wei) 信息資源的保證,另一方麵通過本項目配套服務的基礎設施,整合信息提供服務商和物流平台運營商兩(liang) 大角色,為(wei) 平台會(hui) 員和合作夥(huo) 伴提供多方麵的增值服務,通過多種方式收費為(wei) 平台提供收入。
在平台經營的不同時期,可以分別有以下利潤來源:實行會(hui) 員製經營,向注冊(ce) 的會(hui) 員企業(ye) 收取會(hui) 員費;注冊(ce) 的會(hui) 員企業(ye) 收取接入設備費用;臨(lin) 時用戶使用費(提供交易支持的費用);對在線交易成功的客戶收取適量的交易手續費;網上廣告、有償(chang) 公告費用收入;對使用行業(ye) 應用托管服務的用戶收取實施費用和租賃費用;使用在線競拍、招投標服務的費用;代辦通關(guan) 、報稅、保險等業(ye) 務的費用;電子數據交換使用用戶的EDl文件傳(chuan) 輸費用。
4.3 信息化實施提高了企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
本項目開發的應用軟件包括公路運力發布與(yu) 查詢子係統、公路運力撮合子係統、公路運力合同管理子係統、公路運力物聯網子係統等軟件。公司通過該平台實現湖南省公路運力資源的整合,進一步擴大了省平台的公共性、公益性服務。
五、信息化過程中的主要體(ti) 會(hui) 、經驗、教訓以及推廣意義(yi)
5.1 信息化體(ti) 會(hui) 和經驗
回顧整車物流信息化建設過程,主要的經驗體(ti) 會(hui) 有以下幾個(ge) 方麵:
(1)信息化需求明確
首先要明確需求,有利於(yu) 信息係統更好的設計及實施。穩定業(ye) 務模式,避免在係統設計及實施期間,對相關(guan) 組織機構及業(ye) 務模式進行較大的調整,使得該項目能夠順利進行。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由需求方自行完成初步的係統功能設計,更能充分理解需求,減少係統開發工作量及開發周期。
(2)充分考慮物流技術及係統接口
本平台是運用物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和電子商務理念搭建的以現代電子商務B2B、B2C和C2C模式為(wei) 基礎的第三方公路運力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涉及到4個(ge) 子平台12個(ge) 係統,並還需要實現根物聯網、移動互聯網設施設備的互聯互通。其前期係統設計階段一定要考慮係統接口,不提前考慮係統接口會(hui) 給未來的係統升級造成巨大的麻煩。
(3)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發現問題及早完善
不論投入成本多少的信息化平台,隻有充分利用了才能真正體(ti) 現它的價(jia) 值。隻有在使用過程中才能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後需及早完善。
5.2 信息化推廣意義(yi)
本項目實施後,將以市場化運作為(wei) 依托,通過以公路運力為(wei) 商品的交易來帶動物流資源的優(you) 化配置。平台將為(wei) 公路運力交易雙方提供在線洽談、合約發布、在線交易、撮合成交、風險預警、電子結算、信用評價(jia) 、數據分析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務,實現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高度統一,並切實解決(jue) 公路運力市場體(ti) 係不健全、資源不集中、信息不對等、交易不便捷、價(jia) 格機製不合理、誠信機製不完善、支付體(ti) 係不規範、資源利用效率低、交易交收成本高等問題,是促進現代物流業(ye) 持續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六、信息化下一步改進方案和設想
平台將對接和集成相關(guan) 的物聯網應用係統和設施設備,將相關(guan) 數據和信息通過傳(chuan) 感網收集起來,並提供在公路運力電子交易業(ye) 務流程中方便地應用這些信息的服務接口。並將這些功能作為(wei) 單項服務或者作為(wei) 上述的集成化服務的組成部分向社會(hui) 提供。使這些信息能夠根據需求及時地、自動的提供相關(guan) 的機構和個(ge) 人。或者通過平台的門戶向社會(hui) 發布。
(1)基於(yu) GPSONE技術和基於(yu) 北鬥/GPS雙模車載終端的在途跟蹤與(yu) 定位
該模塊將實現包含單點定位、連續跟蹤、曆史軌跡回放、超速報警、區域報警、行駛線路報警等功能,並結合GIS係統,在數字地圖上直觀顯示。車輛定位跟蹤服務既可應用於(yu) 對普通貨物運輸的定位跟蹤,又能進一步滿足危險品等特種運輸中對行駛路線、區域以及速度的全程管控需求。
(2)視頻監控
擬進一步開發支持多路視頻並發的移動視頻監控平台。該平台可同時監控司機、貨物、車輛周邊狀況等,並能夠實現雲(yun) 台控製、鏡頭縮放、報警識別、本地存儲(chu) 、實時傳(chuan) 輸、多路分發等功能。對普通貨物運輸可起到監督司機行為(wei) 、保障貨物安全等作用,對危險品和特種物品的運輸,還可以和應急聯動係統對接,做到全程監控、統一指揮。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