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河南宇鑫物流有限公司: 一體化物流綜合信息平台

發布時間:2016-01-12 11:06:52 河南宇鑫物流有限公司

一、應用企業(ye) 簡況:

河南宇鑫物流有限公司現為(wei) 國家AAAA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ye) 、國家物流AAA級信用企業(ye) 、华体会登录界面常務理事單位、中國物流實驗基地、全國物流職業(ye) 教育人才培養(yang) 基地、中國物流百強企業(ye) 、鄭州城市配送聯盟理事長單位、商務部、國家標準委商貿物流標準化試點單位。

公司曆經十餘(yu) 年發展,形成了以零擔快運、城市配送、3PL為(wei) 主,供應鏈金融物流、電子商務融合發展的綜合服務型物流股價(jia) 製企業(ye) 。現有職工2600多人,從(cong) 業(ye) 人員8000餘(yu) 人。目前擁有14個(ge) 子公司、1個(ge) 合資公司,網絡覆蓋河南、陝西、湖北、山東(dong) 、安徽、江蘇、四川、浙江、湖南、江西、河北、山西、甘肅、上海等省市,業(ye) 務輻射全國九大物流重點區域,發展成為(wei) 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薪金流五流合一多業(ye) 態融合的現代物流模式。

公司總部位於(yu) 鄭東(dong) 新區四港聯動大道以西、京港澳高速入口處,毗鄰鄭州國際陸港、航空港區。基於(yu) 交通優(you) 勢和宇鑫物流發展戰略,有機整合區域、國內(nei) 、國際業(ye) 務,對接鄭州航空港、國際陸港和鄭歐班列,打造“陸、鐵、空”立體(ti) 物流網絡體(ti) 係,開展零擔快運、城市配送、3PL為(wei) 主,供應鏈金融服務等業(ye) 務。

宇鑫物流ILIS係統是基於(yu) 供應鏈全流程的信息平台。從(cong) 客戶訂單受理-運輸在途-倉(cang) 庫管理分撥-網點送貨-係統自動清分結算,各個(ge) 節點均有係統智能支持、有效監督管理。WMS、TMS、GPS、GIS等信息平台,可以實現訂單管理、倉(cang) 儲(chu) 管理、運輸管理、同城配送所有的信息技術需求。智能化、功能完善的信息係統是保障城市配送高效、準確、集約運行的基礎保障。

二、企業(ye) 在實施信息化之前存在的問題

服務標準化方麵:收費標準和收費項目不統一,隨意性強。

服務質量方麵:時效差,破損、丟(diu) 貨、串貨嚴(yan) 重;信息不透明,追溯困難,客戶體(ti) 驗差。

生產(chan) 效率方麵:紙質作業(ye) ,人工統計、清分、結算,密集型重複性勞動,效率低且差錯率高。

戰略決(jue) 策方麵:信息完整性準確性差且相對滯後,嚴(yan) 重製約了決(jue) 策層研判能力。

管理轉型方麵:企業(ye) 信息化程度低,信息不透明不暢通,製約了公司向扁平化管理的轉型。

三、信息化進程,實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問題與(yu) 解決(jue) 措施,企業(ye) 信息化是如何推進、組織,一步一步深入的?

困難問題:

物流企業(ye) 的性質決(jue) 定了信息化的複雜性,業(ye) 務流程複雜,收、發、儲(chu) 、運、分揀、交等接環節繁多,要做到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合一,信息係統開發實施難度大;物流企業(ye) 地域上分布較廣,必須依托互聯網構建信息網絡,而互聯網的穩定性和速率無法有效保障,嚴(yan) 重製約和影響了信息係統的穩定運行;物流企業(ye) 的員工相對而言,文化程度普遍較低,信息係統的應用推廣難度大。

解決(jue) 措施:

通過業(ye) 務流程再造,簡化作業(ye) 流程,提高可操作性和作業(ye) 效率,並適應信息化管理;采用科技手段,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互聯網技術、GPS全球定位技術、GIS地理信息技術、條形碼自動采集技術、視頻監控技術、雲(yun) 計算技術,逐步提升作業(ye) 自動化水平。

通過係統實現支持斷網模式作業(ye) 和互聯網有線和移動互補等措施,保障信息係統穩定運行和不間斷業(ye) 務服務。

通過PPT和視頻課件,信息係統演示等多方式分級進行培訓,並通過考試、勞動技能競賽、獎懲等措施,提升員工信息化應用水平,然後通過分步驟由點及麵進行推廣,最終實現了信息係統的平穩上線。

四、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與(yu) 評估

(1)信息化實施前後的效益指標對比、分析;

自2012年11月信息係統上線應用後,作業(ye) 效率、服務質量、客戶滿意度、管理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收發貨作業(ye) 效率提升20%,差錯率下降70%,時效提升30%,客戶滿意度上升20%,公司實現了扁平化管理,極大地提升了執行能力和市場應變能力。

(2)信息化實施對企業(ye) 業(ye) 務流程改造與(yu) 競爭(zheng) 模式的影響;

信息化的實施,實現了企業(ye) 內(nei) 部物聯網,簡化了作業(ye) 流程,實現了全流程的掃描交接、信息自動采集、無紙化作業(ye) ,票據不再隨貨物流轉,實現了信息的一次處理與(yu) 共享機製,業(ye) 務全流程可視化可追溯,促進公司的管理向扁平化轉變,極大提高了整個(ge) 公司的決(jue) 策運營效率和質量,使公司更好的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

(3)信息化實施對提高企業(ye) 競爭(zheng) 力的作用。

通過信息化實施,實現了業(ye) 務流程的再造,規範和簡化了作業(ye) 流程,提高了作業(ye) 效率,統一了服務標準,提升了服務質量,管理走向扁平化,極大地提升了客戶滿意度和市場占有率,為(wei) 公司實現以科技提升服務,以服務促發展,實現向技術型現代物流企業(ye) 轉型目標,發揮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

五、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的主要體(ti) 會(hui) 、經驗與(yu) 教訓,有何推廣意義(yi) ;

企業(ye) 對信息化缺乏認識:

企業(ye) 對信息化錯誤理解為(wei) 計算機項目,認識不到是企業(ye) 管理模式的全麵創新,是一場深刻的管理革命,工作量大,涉及麵廣,實施周期長,是一項非常複雜的管理係統工程。

實施信息化投入不足:

信息化是一項複雜的工程,對於(yu) 企業(ye) 來說是一種革新,不僅(jin) 需要企業(ye) 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財力,更需要人力的投入。這裏的人力投入包括各個(ge) 業(ye) 務口的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和對這些業(ye) 務口能起到協調和控製的有關(guan) 人員。在實際實施中,許多企業(ye) 因對這項在短期內(nei) 不能獲得收益的工程不夠重視,因而投入的資金嚴(yan) 重不足,使信息項目的實施半途而廢,從(cong) 而造成了更大的浪費。

缺乏有效的項目管理:

信息化的實施應用具有涉及麵廣、難度大、周期長、複雜程度高等特點,同時還牽涉到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項目的實施方法、係統的功能等一係列實際問題。因此,信息化實施過程中必須強化項目管理,需要有一個(ge) 強有力的、以項目經理為(wei) 核心的項目管理隊伍。目前的問題是:許多企業(ye) 自身人員的技術水平和項目管理經驗缺乏,往往出現工程投資突破預算,工期超過預定時間,工程質量差,缺乏必要和有效的溝通機製,項目管理混亂(luan) 等現象。

業(ye) 務重組難度大:

信息化以優(you) 化規範的業(ye) 務流程為(wei) 前提,因此要想使信息化在企業(ye) 成功應用,就必須對企業(ye) 業(ye) 務流程進行重新設計和優(you) 化,去除冗金和無效的工作環節,從(cong) 而確保企業(ye) 有一個(ge) 科學、規範的業(ye) 務流程和管理基礎,並在此基礎上對企業(ye) 組織機構進行相應的調整,實現扁平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對客戶的快速反應能力。由於(yu) 業(ye) 務流程重組會(hui) 改變企業(ye) 現有習(xi) 以為(wei) 常的業(ye) 務工作模式,必然會(hui) 涉及到部門職能的重新劃分、崗位職責的調整、權力利益的重新分配等方麵的問題,而且新的管理方式對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起部分人的崗位危機,進而對項目實施產(chan) 生抵觸情緒。如果企業(ye) 不能妥善處理這些問題,將會(hui) 給企業(ye) 帶來不穩定因素,這正是信息化實施的難處。

缺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

信息化的實施,需要既懂計算機技術又懂管理的複合型人才。目前,實施人員的能力偏重於(yu) 計算機方麵,管理知識不足,特別是缺乏具有企業(ye) 背景和解決(jue) 企業(ye) 管理中的實際問題能力,實施人員的素質偏低,是導致係統屢遭敗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信息化實施時要認識到,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信息化建設需要企業(ye) 內(nei) 部全體(ti) 員工參與(yu) ,要求決(jue) 策層、管理層、操作層各級相關(guan) 人員密切配合。信息化決(jue) 不僅(jin) 僅(jin) 隻是幾個(ge) IT(信息技術)人員的事,在上信息化項目之前要充分重視到這一點,雖然這涉及到很多的人力、資金及精力問題。如果處理不好這一問題就會(hui) 導致以下問題,如缺乏企業(ye) 管理高層的支持,中層管理者消極實施管理,企業(ye) 員工麵臨(lin) 著裁員恐慌而不積極配合,管理部門不認真,大量的協調問題就會(hui) 使信息化實施進度一拖再拖。大多數企業(ye) 在起步時便遇到過類似情況,員工的積極性大大降低,隨之而來的就是生產(chan) 率的下降,效益的降低,在中小型企業(ye) 中,這種現象尤為(wei) 突出。

信息係統的培訓問題:

再好的軟件如果它的使用者不會(hui) 運用或沒有掌握操作要領,那麽(me) 軟件的各項功能便會(hui) 大打折扣。信息係統的最終使用者是企業(ye) 各部門的人員,包括各層次管理人員和業(ye) 務人員,而他們(men) 原來對信息係統的了解一般是比較少的,讓他們(men) 學會(hui) 並熟悉操作信息係統的功能是企業(ye) 實施信息化項目過程中需要認真解決(jue) 好的一個(ge) 關(guan) 鍵問題。一般信息係統在培訓期間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沒有製定良好的培訓計劃和適當的培訓進度,培訓過程斷斷續續;有些企業(ye) 員工對信息化係統的培訓態度不積極,不認真學習(xi) 甚至有借故不參加;沒有在企業(ye) 中形成一股學習(xi) 的氛圍;缺少嚴(yan) 格的行之有效的培訓考核方式來考查員工的掌握程度。

軟件本身存在不足:

 軟件的模塊功能可用性不足。有些模塊的功能並沒有完全用到,勢必造成軟件冗餘(yu) ,資源浪費。

 軟件的調試周期過長會(hui) 花費企業(ye) 過多的精力,甚至讓企業(ye) 失去信心。

 軟件的自身缺陷過多。有些模塊的功能在前後關(guan) 聯中沒有相互配套,銜接較差,造成數據丟(diu) 失。

 軟件的項目成本過高。軟件的培訓費和後續維護費很高。信息化項目的實施成本,有時可能是軟件價(jia) 格的3~5倍。

 軟件團隊的谘詢能力不強。對企業(ye) 的實施目標和遠景規劃了解不夠,不理解企業(ye) 的管理風格和期望,很難提出具體(ti) 的實施方案,不能滿足企業(ye) 的真正需求。

六、本係統下一步的改進方案、設想,以及對物流信息化的建議

下一步將會(hui) 將本係統改造升級為(wei) SaaS模式,向中小型物流企業(ye) 開放,為(wei) 中小物流企業(ye) 轉型升級和業(ye) 務整合提供服務。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