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走進亞馬遜紐約倉庫 探秘1小時內送貨

發布時間:2015-12-25 10:02:15

魔法就在亞(ya) 馬遜的高科技倉(cang) 庫發生!

首先,我們(men) 走進了亞(ya) 馬遜位於(yu) 曼哈頓市中心的新大樓,和走進臨(lin) 近的公司辦公室一樣,最初根本看不到奇怪之處。但是當你穿過大理石大廳,乘坐電梯來到第五層時,就會(hui) 發現自己已經身入噪雜的倉(cang) 庫之中了。

曼哈頓、布魯克林某些地區、皇後區長島市(LongIslandCity)的消費者如果從(cong) 亞(ya) 馬遜網站購物,一小時之內(nei) 就可以拿到包裹。亞(ya) 馬遜如何做到的呢?倉(cang) 庫正是它的秘密武器。亞(ya) 馬遜的1小時快遞服務“AmazonPrimeNow”已經覆蓋美國20個(ge) 城市,紐約是其中之一,亞(ya) 馬遜已經擁有超速快速服務。用戶每年隻要交99美元就可以獲得Prime帳號,享受1小時到貨的快遞服務。今年的聖誕節,亞(ya) 馬遜準備當一次聖誕老人,在平安夜晚上12點前將包裹送給用戶。

亞(ya) 馬遜PrimeNow可以銷售冷凍食品和冰淇淋

這個(ge) 倉(cang) 庫占地40000平方英尺(約3716平方米),在這麽(me) 大的倉(cang) 庫裏亞(ya) 馬遜的員工到底是怎樣找到物品的呢?其實這個(ge) 倉(cang) 庫還不是最大的,要知道亞(ya) 馬遜鳳凰城(Phoenix)的倉(cang) 庫有120萬(wan) 平方英尺。佳得樂(le) 飲料放在兒(er) 童書(shu) 旁邊,麥片與(yu) 科技產(chan) 品共享一個(ge) 貨架。看著這些物品就如同看著和英語一樣使用相同拉丁子母的外語:它們(men) 的字母是相同的,但組合卻是不同的。

亞(ya) 馬遜PrimeNow全球主管史蒂芬妮·蘭(lan) 德瑞(StephenieLandry)說:“對於(yu) 沒有接受過訓練的人來說,倉(cang) 庫的確很隨意。”亞(ya) 馬遜的倉(cang) 庫揀貨員卻是輕車熟路,他們(men) 負責為(wei) 訂單配置物品並打包,速度很快,就像聽到發令槍響的賽跑運動員一樣,他們(men) 的目標是在一小時之內(nei) 將包裹送到消費者手中。

打包完成準備發貨

揀貨員和紐約的出租車司機很相似,他們(men) 要將負責區域的地圖深深印在腦海裏。同樣的,和今天的出租車司機一樣,他們(men) 的工作也有科技來幫忙。蘭(lan) 德瑞說:“我們(men) 的訂單履行中心(fulfillmentcenter)會(hui) 提供高科技算法,這棟大樓雖然小些,但也同樣使用這套算法。它為(wei) 揀貨員製定最快捷的路徑,讓他們(men) 在最短時間拿到所有貨物。”

正是因為(wei) 將人的敏捷和技術結合,才使得亞(ya) 馬遜一接到訂單幾乎馬上就可以出貨。對於(yu) 1小時到貨服務來說速度更快,因為(wei) 許多時候光是花在路上的時間就要60分鍾,特別是在紐約,無法預測的交通和公共交通擁堵太常見了。

包裹準備交給送貨員

蘭(lan) 德瑞說:“我們(men) 的高效率是來自於(yu) 員工的高速度,我們(men) 不必操心物品的擺放,我們(men) 隻操心如何將包裹快速送給客戶。”

當物品打包完畢就可以交給快遞員送貨了。亞(ya) 馬遜的送貨員既有公司員工,也有專(zhuan) 業(ye) 快遞服務商的員工,它們(men) 與(yu) 亞(ya) 馬遜合作。送貨員必須盡可能快地拿到收件人訂單,特別是1小時服務更不能耽擱。送貨員可以選擇步行、自行車、公共交通工具、汽車等方式送貨,具體(ti) 要看哪種方式更快。

亞(ya) 馬遜的物品隻有一部分存放在稍小的倉(cang) 庫中。一般而言,紐約倉(cang) 庫裝的全是家庭產(chan) 品,比如雜貨和季節性產(chan) 品。到了冬天,倉(cang) 庫的鏟子和鏟冰機會(hui) 多起來,春天就不一樣了,客戶可能更需要澆水用的橡皮軟管和吹葉機。還有一點要提醒各位注意:曼哈頓可以提供各類酒水1小時到貨服務啦!蘭(lan) 德瑞說:“我們(men) 選擇出售的物品一直都在改變。”

1小時到貨服務有自己專(zhuan) 門的通道

盡管亞(ya) 馬遜統治著在線零售業(ye) ,但它的按需快遞服務卻麵臨(lin) 眾(zhong) 多創業(ye) 企業(ye) 的競爭(zheng) 。Postmates就在美國100多個(ge) 城市提供一小時到貨服務,打車軟件Uber也曾推出相似服務。

開始送貨

亞(ya) 馬遜將目標瞄準了未來,它正在尋找更快的送貨方式,比如用無人機送貨。它還推出了“PrimeAir”服務,消費者隻要不到30分鍾就可以收到包裹。蘭(lan) 德瑞稱:“10年前人們(men) 認為(wei) 2天到貨很快,我們(men) 卻認為(wei) 2小時或者1小時到貨才是標準。”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