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物流信息係統物資超市平台

發布時間:2015-11-03 15:34:29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dong) 有限公司

案例概述:

有學者說“庫存是生產(chan) 、銷售必不可缺的重要環節……”

也有學者說“庫存是萬(wan) 惡之源……”

不同類型的生產(chan) 企業(ye) ,對庫存持有不同的觀點。但對於(yu) 中國通信運營企業(ye) 來說,為(wei) 滿足企業(ye) 通信網絡建設和市場營銷,適度庫存物資是支持企業(ye) 網絡建設和市場運營發展的充分必要條件,但由於(yu) 競爭(zheng) 激烈、生產(chan) 條件頻頻受挫,易導致企業(ye) 庫存過度並形成呆滯,如何地科學消化庫存、並快速提升企業(ye) 物資生產(chan) 力,這是中國通信運營商均要麵臨(lin) 的一大難題。對標國際領先企業(ye) 的物資供應鏈管理,物資管理模式中項目化和產(chan) 品化管理各有千秋,企業(ye) 往往依據自身的組織體(ti) 係、生產(chan) 規模、地理區域和市場競爭(zheng) 等綜合因素去采用適合自身發展的物資管理模式。在大型國企中,特別是發展項目多,實物采購資金量大的特大型國有通信運營商中,往往采用國際通用的項目化管理模式。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dong)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dong) 移動)作為(wei) 我國信息通信行業(ye) 中規模最大的省級公司、也是廣東(dong) 省最大的通信運營商,年均實物采購金額超200多億(yi) 元,動態庫存約10-15億(yi) 元,麵對近年移動通信業(ye) 務激烈競爭(zheng) ,公司借鑒當前社會(hui) 電商化的商品流通經驗,基於(yu) 公司財務、規劃、采購、物流、工程建設、網絡維護全物流供應鏈流程的信息化改造,創新地建設了一整套支撐全省“跨地市、跨部門、跨項目”暢通利用庫存呆滯物資的高效物資超市共享體(ti) 係,這種以企業(ye) 物流管理模式和信息係統共同改造的全業(ye) 務流程閉環管理體(ti) 係,創新了特大型企業(ye) 實物管理模式,走在企業(ye) 管理的變革前沿。

 

一、企業(ye) 概況

中國移動作為(wei) 通信行業(ye) 的一家大型上市央企,近幾年在來自資本市場的巨大壓力下,致力於(yu) 通過開展企業(ye) 管理信息化的探索,支撐公司高效低成本運營。高度信息化已成為(wei) 中國移動運營企業(ye) 管理模式的重要特征,它既包括網絡平台、支撐係統的集中信息化建設,也包含財務、客服及物資集中信息化管理。

在物流領域,中國移動按照集中化和信息化的思路,目前在總部和各省市分別設立了負責集中物流工作的機構,建立了相應的工作流程和製度,各省已建立與(yu) 財務MIS係統對接、覆蓋所有地市網絡建設和市場營銷的物流管理信息係統(簡稱LIS係統)。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dong) 有限公司(GMCC以下簡稱廣東(dong) 移動)於(yu) 1998年1月正式注冊(ce) 成立,是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在廣東(dong) 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廣東(dong) 移動是我國信息通信行業(ye) 中規模最大的省級公司、也是廣東(dong) 省最大的通信運營商,下設21個(ge) 地級市分公司,省、市公司均設置物流管理專(zhuan) 職機構,廣東(dong) 移動是中國移動關(guan) 於(yu) 物流管理理念最先進、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子公司之一,並連續三年榮獲全集團物流管理標杆稱號。

 

二、案例介紹

(一)案例背景

2011年廣東(dong) 移動全省庫存總量高達29億(yi) 元,其中超6個(ge) 月庫存呆滯物資高達9億(yi) 元,僅(jin) 此一部分就相當於(yu) 一個(ge) 中型企業(ye) 總資產(chan) 或全年業(ye) 務收入。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1、多數的國有企業(ye) ,企業(ye) 往往重視業(ye) 務前端實物請購需求,卻忽略了已有庫存信息化運營,不能做到完全的“以存定購”模式。

2、企業(ye) 采用規劃、采購、庫存和建設的項目製模式後,因為(wei) 存在上級對子公司資金考核及結算管理機製約束因素,導致物資跨地市和跨項目調撥流程複雜,隻能有少量物資在單個(ge) 公司小範圍實現互用,無法實現跨省市/地市大範圍利用共享。

3、移動網絡工程建設周期較長,從(cong) 投資立項到工程完工,往往超過一年多時間,而且期間因基站選址、政府功能規劃等臨(lin) 時不確定性,往往形成了設備已入庫,卻因機房安裝條件不具備等客觀原因,導致物資在庫閑置。

4、企業(ye) 缺少可用閑置物資信息的共享信息係統,沒有一套覆蓋規劃、財務、采購、建設、物流與(yu) 維護多環節的完整製度與(yu) 流程去支撐盤活庫存閑置物資。

至此,廣東(dong) 移動從(cong) 2011年9月開始由物流管理部門牽頭,包含財務、規劃、IT信息、工程建設、采購、維護等多部門共同參於(yu) ,開始調研、建設物資超市業(ye) 務,經曆製度修訂、物流共享信息技術平台開發改造,終在2012年底正式運營全省物資超市業(ye) 務,真正實現了全省大範圍“跨地市、跨部門、跨項目”暢通利用庫存閑置物資的電商信息化超市物資共享管理體(ti) 係。

 

(二)主要做法

1、依托公司現有的物流LIS係統(該係統與(yu) 公司ERP係統接口),以物資庫齡為(wei) 業(ye) 務運營主線,建立省、市兩(liang) 級超市閑置物資信息共享平台,實現物資在庫全流程閉環管理。

例如:物資在庫存閑置4個(ge) 月後,將按流程進入市級超市平台實現本市公司“跨部門、跨項目”利用物資;在市級超市平台仍閑置3個(ge) 月後,按流程進入省級超市平台實現全省大範圍的“跨地市、跨部門、跨項目”利用物資;最後,若在全省範圍超過1年時間仍無法盤活該物資需求後,LIS係統將自動觸發報廢環節業(ye) 務流程;從(cong) 而形成了實物信息虛擬集中、實物仍分散在各市公司的新型共享模式。業(ye) 務運營主流程如下圖:

 

 

 

 

 

2、開發一套完整的超市物資推入平台共享、申領審批、實物配送跟蹤等流程,如:

(1)利用物流信息係統,每月定期自動掃描滿足進入市級超市或省市超市平台共享的庫存呆滯物資清單並生成待辦工單,由物資超市管理員受理工單並組織共享評審、並最終推入超市平台共享。例,下述進入市級超市共享流程圖:

 

 

(2)麵向全省4萬(wan) 多名員工,開放全省庫存閑置超市物資的共享信息,各位員工可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在超市平台進行快速查詢、實時預訂及便捷申領本市或異市閑置物資,支持全省PC端、手機端查詢或審批物資超市業(ye) 務。例如下述為(wei) 申領省級超市物資流程圖:

 

 

(3)基於(yu) 公司物資流通呈示“多供貨點+多建設點”和“一張申領審批單+多張實物流配送單+多張價(jia) 值流配送單”業(ye) 務複雜特點,利用物流信息係統開發跟蹤超市物資異地配送信息,支撐全省“網狀網”複雜的實物配送業(ye) 務需求。廣東(dong) 移動跨地市跨項目利用物資的業(ye) 務申領需求如下圖:

 

通過物流信息係統支撐,實現了所有的跨地市配送實物的信息共享和固化,如物資接收地點、數量、價(jia) 值、使用人、車輛信息、實物轉資地點等多維度信息。

3、開發物流LIS與(yu) 采購EPSP係統接口,通過係統自動落實請購需求物資的查詢、核減、審批工作,真正意義(yi) 上實現“以存定購”,如下圖示例:

 

 

 

 

4、實現物流係統與(yu) 財務係統接口互通,實現物資跨項目自動調賬、智能化結算。對於(yu) 項目化管理的物資,經跨項目利用物資後,將麵臨(lin) 大量資金賬務調整及結算工作,廣東(dong) 公司充分利用了各專(zhuan) 業(ye) 高度信息化的優(you) 勢,通過物流LIS與(yu) 財務MIS係統直接互連,實現省管項目、市管項目、跨地市、跨部門、跨項目等巨量複雜的賬務自動結算工作,節省了公司大量關(guan) 於(yu) 賬務調整的人力資源成本。

 

 

5、建立對物資超市業(ye) 務運營指標的雷達式監控與(yu) 專(zhuan) 項分析工作

開發了對庫存物資形成呆滯前的工單預警雷達功能,超市物資申領後的實物出庫監控功能;基於(yu) 超市物資共享的屬性,建立了對物資跨地市申領金額、跨項目申領金額、超市物資管控率、省級超市共享率等常規指標監控與(yu) 分析,及時發現物資超市運營過程中的存在問題並給予解決(jue) 。

 

 

6、製定懲罰閑置物資和激勵盤活業(ye) 務杠杆

針對跨地市申領物資業(ye) 務,規定通過物資超市調出閑置物資的市公司必須負責完成跨市配送工作並承擔全部配送成本,也就是說不僅(jin) 自己不能使用調出物資,還要負責幫別的公司送過去;同時對積極盤活異市地閑置物資的需求市公司,省公司給予投資管理加分等激勵措施。

 

7、管理製度與(yu) 信息係統並行完善支撐

專(zhuan) 項製訂了物資超市業(ye) 務運行管理製度與(yu) 規範,不僅(jin) 製定了涉及財務、規劃、IT開發、采購、倉(cang) 儲(chu) 與(yu) 配送、工程建設及物資質量保障等相關(guan) 管理要求,而且專(zhuan) 門製訂了LIS係統物資超市管理員操作手冊(ce) 、普通用戶超市業(ye) 務操作手冊(ce) 、物資超市係統平台配置操作手冊(ce) ,並針對物資超市操作培訓,建設了操作測試平台,供全省人員遠程通過LIS係統進行測試操作。

 

三、效益分析

(一)業(ye) 務經濟效益

廣東(dong) 移動物資超市業(ye) 務從(cong) 2012年11月開始在全省21地市單專(zhuan) 業(ye) 試運營,2013年4月開始將超市業(ye) 務擴展至G網、TD網所有專(zhuan) 業(ye) 閑置物資、業(ye) 務類物資;目前全省所有物資需求人員均參與(yu) 了物資超市業(ye) 務各項運營工作之中,全省超市業(ye) 務運營工作已呈現規模經濟效益:

1、物資超市平台兩(liang) 年時間累計直接盤活庫存閑置物資超4億(yi) 元:其中2013年盤活0.41億(yi) 元,2014年盤活3.02億(yi) 元,2015年僅(jin) 前4個(ge) 月時間便盤活0.86億(yi) 元。目前每月超市盤活閑置物資金額仍在不斷增長。

2、物資超市業(ye) 務的運營促使全省庫存金額大幅降低,為(wei) 企業(ye) 節約近10億(yi) 元的庫存占用資金:全省從(cong) 2011年29億(yi) 元庫存高峰,降至2014年11億(yi) 元庫存,年度庫存周轉率提升31%。

(二)企業(ye) 管理效益

1、建立了“跨地市、跨部門、跨項目”完整物資信息共享和利用新流程,彌補物資共享信息缺失空白,減少了地市間、部門間、項目間大量的物資利用溝通成本。

2、新增了網絡物資報廢的業(ye) 務依據,在單純的“物理技術質量判斷”依據外,新增“業(ye) 務實際需求判斷”的依據,為(wei) 規劃、財務部門報廢審批提供了充分依據,加速公司物資報廢效率,大量減少倉(cang) 儲(chu) 資源占用成本。

3、為(wei) 企業(ye) 物資轉為(wei) 生產(chan) 力提速。作為(wei) 一個(ge) 大型國企,項目物資在常規情況下,在提交采購申請、審批、采購執行及物資到貨等係列流程至少要3個(ge) 月時間,但利用物資超市共享平台,讓工程部門能在極短時間(3天內(nei) 可實現跨市物資調用)獲取全省現成工程物資,既避免重複采購流程、減少采購人員工作量,節省了投資,直接支援工程建設進度。

4、形成物流降本增效的企業(ye) 良好氛圍。物資超市業(ye) 務是由企業(ye) 物流部門牽頭,利用物流信息技術,調動財務、規劃、采購、建設和維護供應鏈各個(ge) 業(ye) 務環節,共同參與(yu) 到公司閑置物資的預防、盤活利用、報廢的全業(ye) 務流程工作之中,培養(yang) 了全省共享利用閑置物資的低成本、高效率企業(ye) 管理文化。

(三)社會(hui) 效益

1、供采用項目化模式進行實物管理的大型企業(ye) ,特別是特大型的央企,提供了創新共享實物運營的成功案例。

2、為(wei) 企業(ye) 如何學習(xi) 社會(hui) 電商交易經驗,提供了企業(ye) 內(nei) 部電商化實物交易流通成功案例。

3、當代競爭(zheng) 不是企業(ye) 和企業(ye) 之間的競爭(zheng) ,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zheng) ,物資超市業(ye) 務,能快速滿足企業(ye) 物資生產(chan) 使用需求,極大地提升了企業(ye) 整體(ti) 運營效率。

 

四、案例的創新點及推廣意義(yi)

(一)國有企業(ye) 將提升國有資產(chan) 的生產(chan) 力和降低企業(ye) 實物運營成本有機結合,以庫存實物的庫齡為(wei) 業(ye) 務運營主線,涉及實物入庫、閑置、共享、盤活或報廢、配送、生產(chan) 使用等主要物流業(ye) 務流程,突破企業(ye) 物流部門隻管倉(cang) 庫,而不關(guan) 注實物流通的管理難點。

(二)充分利用物流、采購、財務、工程等多專(zhuan) 業(ye) 高度信息化優(you) 勢,通過IT技術的引入,減少企業(ye) 各個(ge) 環節的人力業(ye) 務操作,降低企業(ye) 人力成本。

(三)社會(hui) 商品電商化交易,對社會(hui) 個(ge) 人的生活能起來極大的便利作用,企業(ye) 若有效利用類似電商化的企業(ye) 內(nei) 部交易平台,同樣能促進企業(ye) 內(nei) 部物品的充分流通,同樣能為(wei) 企業(ye) 盈利。

 

五、實施中的體(ti) 會(hui) 及經驗教訓

第一,風險與(yu) 效率難取舍。業(ye) 務初期,畢竟是國有企業(ye) ,財務、規劃及工程相關(guan) 業(ye) 務部門對業(ye) 務流程審批放權不足,導致第一年業(ye) 務應用效果不太理想。在物資超市業(ye) 務試運營近一年後,基於(yu) 國有企業(ye) 的流程風險把控與(yu) 權力授權相結合的方式,將超市物資申領審批流程壓縮近40%,後期超市共享業(ye) 務方得到快速增長。

第二,國有企業(ye) 物資流通遠比社會(hui) 商品流通限度因素多。如社會(hui) 個(ge) 人商品交易,是單純的人與(yu) 人之間結算關(guan) 係,但大型國有企業(ye) 內(nei) 部結算,特別子公司之間結算,涉及到實物資金立項、資金使用考核,甚至涉及不同的子公司法人代表等上市公司管理問題,每一步的突破需要較大的製度革新和IT係統改造。

第三,大範圍、多使用地點的實物配送,必須要有IT係統充分支撐。在業(ye) 務初期,借鑒了社會(hui) 個(ge) 人電商方式,發現僅(jin) 考慮單需求點及單配送點的業(ye) 務方式是不夠的;在大型企業(ye) 往往會(hui) 有多點需求和多配送點相結合的“網狀網”大範圍共享物資的業(ye) 務需求,故應在業(ye) 務設計起始環節,應考慮應用IT信息支撐手段去解決(jue) 複雜的業(ye) 務應用需求。

 

六、下一步的改進方案及設想

(1)物資超市運營涉及到物資“實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統一性,計劃進一步完善LIS係統配送單、賬務調整單與(yu) 實物的物理配送時間差異問題。

(2)物資超市業(ye) 務僅(jin) 麵向企業(ye) 正向的閑置物資,需進一步建設針對已轉資的反向資產(chan) 的大範圍共享機製。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