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O2O創業(ye) 者被物流供應鏈瓶頸打敗了?自建物流,速度慢、成本高、客戶體(ti) 驗差;找第三方物流,高效專(zhuan) 業(ye) 的公司有限,甚至會(hui) 有業(ye) 務被搶現象。近期剛剛上線的互聯網同城物流公司“我快到”就是“不想讓O2O創業(ye) 者死在物流上”。
由e代駕領銜投資的“我快到”成立於(yu) 2015年3月2日,“我快到”是采用眾(zhong) 包模式,解決(jue) 本地電商3公裏內(nei) 配送的互聯網同城物流公司,專(zhuan) 注解決(jue) 短距離高時效的配送問題,致力成為(wei) 一個(ge) 專(zhuan) 業(ye) 的互聯網搬運工,以幫助電商、O2O公司快速發展。
關(guan) 於(yu) 定位
“我快到”作為(wei) 初創公司,有著自己明確的定位。創始人劉丹介紹,“達達”要做基於(yu) 物流的平台,並且在此輪融資之後會(hui) 做交易,“我快到”隻做物流配送即做搬運工。“我快到”有四不做:
一、隻做快遞員,不操作交易,不觸碰商品貨物。目前,不少第三方物流公司最初做物流,做著做著,就在客戶數據的基礎上涉足O2O或者電商,等於(yu) 去撬了原來雇主的牆角。很多電商和O2O公司不敢交給第三方物流公司,這是一個(ge) 深層次的考慮。
二、隻服務B類商家和平台,不做個(ge) 人用戶服務。
三、數據嚴(yan) 格保密,不提供任何數據給第三方。
四、不接受甲方行業(ye) 或甲方競爭(zheng) 公司的控製性投資。堅守第三方毫不動搖。
項目流程
“我快到”會(hui) 根據商戶對於(yu) 整個(ge) 接口方向的不同痛點和需求做一些定製化的開發。對於(yu) 開發能力比較大的商戶用API接口,對於(yu) 開發能力較弱或者手機使用便捷度不高的商戶可以用網頁版H5或是商家手機App下單。推送後係統會(hui) 推送眾(zhong) 包快遞員,就近範圍搶單,商家完成提貨動作,根據送貨條件和產(chan) 品性質、以及送貨時效性要求,響應用戶。
效率與(yu) 成本
“我快到”采用眾(zhong) 包的模式,按照就近分配原則,提高訂單響應速度,減少人員儲(chu) 備成本。快遞員按合作一單付錢,並不是整體(ti) 的雇傭(yong) ,管理成本較低。眾(zhong) 包效率比雇傭(yong) 高,快遞員的積極性能調動起來,相較於(yu) 自有員工的物流公司“我快到”的時效性更強。
業(ye) 務拓展
“我快到”總裁劉丹介紹,“我快到”成立不到半年,普遍業(ye) 務增長5倍,日訂單突破10萬(wan) ,合作大小商家近千家,年底有望達到5千家。服務對象包括各大外賣企業(ye) 和平台,本地電商O2O企業(ye) 和連鎖店,品類涉及餐飲、生鮮、商超便利店等。目前開啟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重慶、南京、武漢、佛山等近20家城市,預計本月底將擴張到30個(ge) 城市,年度將擴張到60家城市。現今快遞員已過5000人,預計年底到兩(liang) 萬(wan) 人。
“我快到”與(yu) “e代駕”
“我快到”雖然是“e代駕”領投項目,但雙方並沒有特別關(guan) 聯的業(ye) 務合作,所以在本項目上各自保持獨立。劉丹告訴獵雲(yun) 網,“我快到”會(hui) 借鑒“e代駕”好的管理經驗,尤其是對於(yu) 眾(zhong) 包管理和海量運維、人力資源共享服務等方麵。比如在高峰時間調度問題方麵,同樣4千個(ge) 司機正常接4千個(ge) 訂單,通過調度優(you) 化可接5千個(ge) 訂單,提升高峰時段調度的效率,解決(jue) 高峰訂單分配問題。
關(guan) 於(yu) 商業(ye) 模式
劉丹透露,作為(wei) 初創公司,她們(men) 更關(guan) 注商家和用戶體(ti) 驗。“我快到”不碰客戶、不做交易,隻賣服務,掙的是服務費用。
團隊建設
據了解,“我快到”的高層管理團隊,包括前O2O創業(ye) 者、前快遞業(ye) 高管、前餐飲業(ye) 高管。產(chan) 品技術團隊涵蓋BAT企業(ye) 頂尖人才,包括百度和58等。而項目管理團隊,包括物流倉(cang) 儲(chu) 供應鏈頂尖人才,各快遞物流供應鏈企業(ye) ,涉及電商、O2O等各領域的專(zhuan) 業(ye) 人。而銷售管理團隊包括電商、O2O、生鮮、外賣、團購各行業(ye) 專(zhuan) 業(ye) 銷售人才。團隊目前近百人。
“我快到”總裁劉丹,從(cong) 英國留學歸來,發現了國內(nei) 擁有巨大的物流潛力市場,以及混亂(luan) 無序甚至可以形容為(wei) “原始”的經營管理狀態,便義(yi) 無反顧的投身了物流行業(ye) 。在經曆了第三方物流、電商項目倉(cang) 配、快遞等多行業(ye) 多業(ye) 務類型後,又一頭殺進了生鮮電商行業(ye) ,然而,麵對生鮮電商行業(ye) 在多維度、多痛點中無法找到突破點,曾試圖扭轉困局,但最終在生鮮O2O創業(ye) 中還是敗在了供應鏈物流瓶頸上。
劉丹認為(wei) ,她所體(ti) 會(hui) 到的這種“心有餘(yu) 而力不足”的痛正是萬(wan) 千中小O2O創業(ye) 公司、創業(ye) 者的痛,他們(men) 有大量的物流線上服務需求,於(yu) 是在這種思考下,成立了“我快到”,幫助眾(zhong) 多“痛點”客戶,解決(jue) 本地商戶的的物流服務需求。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