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曾經有一個(ge) 很火的帖子,爆料順豐(feng) :剛才順豐(feng) 的快遞員在我公司發飆了。“我一個(ge) 月工資1.5萬(wan) ,會(hui) 為(wei) 了你這2000塊錢的禮品丟(diu) 這個(ge) 飯碗嗎!”整個(ge) 公司,一片寂靜。
很多人把它當段子看,但這是真的。順豐(feng) 的高工資是業(ye) 界出名的,一般遞送人員月薪都在三四千,但在順豐(feng) 五六千很平常,有經驗的八千一萬(wan) 也不算高,月薪1.5萬(wan) 也不算特別。
我們(men) 先爆一爆這個(ge) 1.5萬(wan) 的料。
順豐(feng) 的快遞員也真是很拚,有人在路上出了車禍,爬起來一看沒事,還是要繼續送快遞。網上有個(ge) 段子說順豐(feng) ,一位男士對自己的喜歡網購的老婆說,老婆,看見沒有,人家快遞員多不容易,沒有買(mai) 賣就沒有傷(shang) 害。
你可能很好奇,一個(ge) 跑腿送快遞的,怎麽(me) 一個(ge) 月可以掙到這麽(me) 多錢。順豐(feng) 的模式,我簡單總結為(wei) :給一個(ge) 高中生發碩士的工資,幹小學生的事。
為(wei) 什麽(me) ?
這還是要回到王衛的身上。大家都知道順豐(feng) 是個(ge) 民營快遞公司,最早發家在珠三角,靠在香港和廣東(dong) 之間幫人夾帶包裹、商務信函合同等送快件起家。那時候,電商還沒有這麽(me) 發達,所以,順豐(feng) 的全名叫順豐(feng) 速運,記住,而不是順豐(feng) 快遞啊,如果你碰到順豐(feng) 快遞,那一定是假的。
順豐(feng) 所做的生意,其實是在瓜分中國郵政也就是EMS的蛋糕,所以,從(cong) 一開始,國家有關(guan) 部門,就不是很喜歡順豐(feng) 這樣的民營公司。經常抽查一下,收個(ge) 罰款之類,即使這樣,順豐(feng) 還是越做越大,直到今天,順豐(feng) 集團下的正式員工,據說已經超過了20萬(wan) 。
順豐(feng) 的快遞業(ye) 務,也早已走出了珠三角,遍布全國主要的一二線城市。2013年,順豐(feng) 引入了三家投資機構,按照外麵的估值,這家民營快遞一哥,現在的估值應該超過300億(yi) 了。
王衛個(ge) 人,按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算法,身家有257億(yi) ,排名26位。
這樣想想,快遞員一個(ge) 月掙一萬(wan) 五,也不算多吧。
其實,一個(ge) 月一萬(wan) 五是一個(ge) 含糊的說法,因為(wei) 順豐(feng) 的快遞員是績效提成工資,上不封頂,真正掙的多的,據說四五萬(wan) 的都有。聽了是不是你都想去送快遞了。王衛的物流帝國,說到底就是這些快遞員拚了老命一個(ge) 包裹一個(ge) 包裹送出來的,那麽(me) ,王衛究竟有什麽(me) 法子,讓這些快遞員如此忘我的工作,而且,服務口碑還不錯呢?
金錯刀錢規則有兩(liang) 把刀,也是我們(men) 的口號,叫“人性,破壞性”,我們(men) 用這兩(liang) 把刀解讀下王衛。
其實,在順豐(feng) 發展的早期,很多人對順豐(feng) 模式是有質疑的,甚至不屑一顧,說不屑一顧都是好聽的。十多年前甚至還有一種聲音說,順豐(feng) 是快遞公司嗎,這不就是一個(ge) 老鼠會(hui) 嗎?
為(wei) 什麽(me) 王衛會(hui) 遭到同行的如此排斥呢?因為(wei) 他做了一件在當時看來石破天驚的事情。就是把通行的加盟製快遞公司變為(wei) 直營。
在快遞業(ye) 除了順豐(feng) ,比較出名的還有總部位於(yu) 華東(dong) 的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韻達),這五家快遞公司的老板和員工,大多來自浙江桐廬,又被稱為(wei) 桐廬幫。
在快遞業(ye) 的早期,大家都是采取加盟模式發展,其實順豐(feng) 也一樣。什麽(me) 是加盟模式,快遞公司每進入一個(ge) 陌生的地區,會(hui) 找到一個(ge) 當地的公司作為(wei) 加盟商,由這家公司來跑業(ye) 務,但是公司的資產(chan) 是歸地方老板個(ge) 人所有,總部提供的是統一的品牌、物流、管理,然後收取加盟費。
加盟製的好處在於(yu) ,在快遞業(ye) 開疆拓土的時候,擴張非常迅速。因為(wei) 人多力量大嗎?用時髦的話說,這也是一種輕資產(chan) 模式,因為(wei) 總部其實不需要很多人,主要是承擔管理和戰略職能。
王衛最早也這麽(me) 搞,但是他很快發現,這樣的快遞公司不是我想要的,為(wei) 什麽(me) 呢,服務不行。
因為(wei) 在加盟模式下,快遞員的直接老板是地方公司老板,說白了就是強諸侯、弱中央的模式,這種情況下,管理很難規範起來。地方做大了以後,難免會(hui) 覺得,你總部都是我在養(yang) 著,我憑什麽(me) 聽你的?
於(yu) 是王衛大刀闊斧搞了一場削藩運動,在2000年初,就把順豐(feng) 徹底改造成了一家直營快遞公司,這個(ge) 模式在當時的中國,除了國家隊EMS,是獨一份。
改成直營以後,意味著公司不可能向加盟製公司那樣廣鋪網點,大肆擴張。快遞員也是由總部公司發工資,運營成本一下重了不少。但是,王衛在如果提高快遞員積極性上下足了功夫。
他發明了兩(liang) 個(ge) 方法:
第一,就是承包。
就是快遞員像當年的包產(chan) 到戶一樣,每個(ge) 快遞員在城市裏有自己的片區,別人不會(hui) 來搶你的,但是,如果你的片區業(ye) 務量增長緩慢,一定時間內(nei) 沒有起色,就換人。
第二,就是計件工資。
快遞業(ye) 有句行話叫收一派二,就是一個(ge) 快遞員收一個(ge) 快件的同時,應該派兩(liang) 個(ge) 快件。我們(men) 所說的送快遞,實際上更多是指派件。真正掙錢的也是在這個(ge) 部分。在順豐(feng) ,你送的越多,掙的越多。而且上不封頂。
換句話說,這樣一來,實際每個(ge) 快遞員在順豐(feng) 裏都是給自己打工,每個(ge) 人都是大公司裏的個(ge) 體(ti) 戶,是不是聽起來有點像出租車司機的活法?其實還不一樣,出租車司機犯懶的時候可以不拉活,但是如果一個(ge) 快遞員的片區來件了快遞員不動,隻要一打投訴電話,這個(ge) 快遞員就完了。
而且在承包製下,每個(ge) 快遞員都會(hui) 非常積極的去拓展客戶,去服務好客戶,這個(ge) 片區越肥,他自己掙的越多。所以,早年也有人攻擊王衛說,說這是搞傳(chuan) 銷。當然,這也是一陣歪風而已,客戶的眼睛是雪亮的。
所以我聽過一個(ge) 真實的笑話。是有個(ge) 客戶投訴快遞員,順豐(feng) 客服問怎麽(me) 了?客戶說,我叫了個(ge) 快遞,說今天上午到,結果早上6點就敲門把我吵醒了,困死了。
其實這個(ge) 笑話一點不好笑,對於(yu) 這位快遞哥而言,您趕快把這個(ge) 件收了,我還要去下一家呢?所以大家都覺得順豐(feng) 的快遞時效有保證,服務好,不是沒原因。
我們(men) 就來說說王衛的錢規則,其實就一個(ge) 關(guan) 鍵詞: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第一,速度快
這些年特別是電商發達以後,快遞業(ye) 的價(jia) 格戰也是很厲害的。但是,順豐(feng) 又搞了一個(ge) 破壞性的,價(jia) 格戰是吧,你們(men) 玩吧,我不玩。順豐(feng) 就是傲嬌。
如果您用過順豐(feng) 的快遞您知道,北京到上海,第二天早上到,也就是通常的次日達,是20元。這個(ge) 價(jia) 格幾乎是同行的一倍。甚至於(yu) ,當同行都琢磨如何降價(jia) 的時候,順豐(feng) 還漲價(jia) 。
為(wei) 什麽(me) 順豐(feng) 敢把價(jia) 格太高,因為(wei) 用戶認它。這就是口碑。
為(wei) 什麽(me) 認他,一個(ge) 字,快。王衛是真正的把快遞做成了快遞。你可能覺得這是個(ge) 廢話,但事實上,中國的很快快遞公司都是慢遞。
這就是直營製的優(you) 點。
第二,布局快
王衛雖然不愛公開說話,但順豐(feng) 的一舉(ju) 一動,同行都睜大眼睛看著,為(wei) 什麽(me) ?因為(wei) 王衛今天做的事,很可能是你明天要做的事。
比如2009年,經濟危機非常嚴(yan) 重,很多小快遞公司都死了,王衛的順豐(feng) 也經曆了曆史上少有的虧(kui) 損,但是,王衛卻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結舌的事。申請成立航空公司,花錢,買(mai) 飛機。
等其他快遞公司從(cong) 經濟危機中恢複過來,再想追趕順豐(feng) 時,擁有自有貨機的順豐(feng) 早就遙遙領先了。其他公司隻能望塵莫及。
第三創新快
所以王衛非常知道,誰是順豐(feng) 的核心資產(chan) ,就是一個(ge) 一個(ge) 的快遞員,在網絡上可以找到一張圖片,在某年的順豐(feng) 公司年度大會(hui) 上,王衛給優(you) 秀的快遞員頒獎,並且鞠了一個(ge) 90度的大躬,對台下說,誰是順豐(feng) 最可愛的人,就是快遞員。
有這樣的老板,精神上重視你,物質上不虧(kui) 待你,你能不好好幹嗎?
但是王衛現在也遇到了挑戰,因為(wei) 王衛起家時候,快遞員的年齡主要是60後、70後,現在90後都出來混了,老快遞員年齡越來越大,但是90後願意當快遞員嗎,願意低聲下去的去服務好客戶嗎,這是一個(ge) 大問題。
但是,順豐(feng) 雖然發展很快,卻從(cong) 來不希望他的老員工掉隊,做電商、做嘿客便利店。都是轉型尋找出路的舉(ju) 動。很多人一看嘿客,這什麽(me) 呀,四不像。但是,論創新精神,王衛和他的團隊又走在了前麵。
無論是自己還是團隊,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總能先人一步,這就是王衛最厲害的錢規則。
靠這種快,王衛也建立了一道道的防火牆。讓馬雲(yun) 的菜鳥網絡也有點望洋興(xing) 歎。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