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庫存,作為(wei) 豐(feng) 田管理的一個(ge) 神話,被中國企業(ye) 無限發揚光大,甚至作為(wei) 供應鏈管理的一個(ge) 重要指標予以執行。
事實上,在多年前,筆者就對零庫存這個(ge) 詞語予以鞭笞,不分背景、不分品類、不分行業(ye) 都照單全收,這是非常恐怖的一個(ge) 事情。零庫存這個(ge) 詞語往往是與(yu) “JIT”一起出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JIT等同於(yu) 零庫存。
都是零庫存惹的禍
零庫存確實是解決(jue) 高庫存的一個(ge) 法寶,但是如果不對企業(ye) 供應鏈的各類資源進行有效分析,則會(hui) 出現重要的問題。
作為(wei) 中國製造和互聯網化運營模式的一個(ge) 代表性產(chan) 品,小米手機將“專(zhuan) 注、極致、口碑、快”發揚光大,創造了一個(ge) 又一個(ge) 的神話。但是,在早期以口碑為(wei) 主導的過程中,在零庫存這件事情上吃了好幾次虧(kui) 。
很多人對於(yu) 小米的饑餓營銷一直比較詬病,但小米創始人“雷布斯”多次辟謠,並不是饑餓營銷,真的是產(chan) 能不足。站在曾經與(yu) 小米手機有過合作經驗的角度而言,“雷布斯”說的是真的,就是產(chan) 能不足和供應鏈控製不足的問題。
尤其是在2012年東(dong) 南亞(ya) 洪災的時候,嚴(yan) 重影響了小米麵板燈一係列物料的供應,造成大麵積缺貨;後來因為(wei) 與(yu) 高通的關(guan) 係出現問題,而造成芯片、主板供應短缺的問題;接下來引入台灣聯發科,因為(wei) 拉低了聯發科的品牌形象,造成關(guan) 係一度緊張,影響供貨周期以及供貨量。
所有的一切都是零庫存惹的禍,將自己的庫存降低到最低點,徹底不用考慮庫存的壓力,是現代企業(ye) 的通行玩法。但是筆者想說的是,這是一件非常不負責任的事情,是以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淪喪(sang) 為(wei) 代價(jia) 的。
豐(feng) 田模式的零庫存
豐(feng) 田模式的核心是從(cong) 推式生產(chan) 向拉式生產(chan) 轉變,推式生產(chan) 向拉式生產(chan) 的轉變,是真正的對以產(chan) 定銷的顛覆,但這一點的前提是以本企業(ye) 為(wei) 核心,將所有的上下遊企業(ye) 全部拉到一輛戰車上。
豐(feng) 田的方式就是將自己的供應商分為(wei) 核心供應商、戰略供應商、一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以自己為(wei) 圓心,核心供應商與(yu) 戰略供應商圍繞在自己50公裏的範圍內(nei) ,一級和二級供應商分別圍繞著核心供應商與(yu) 戰略供應商進行50~100公裏的布局,整體(ti) 圍繞著豐(feng) 田進行零配件供應商的供應圈可以達到500公裏。
如果不單獨看豐(feng) 田,而看豐(feng) 田的整體(ti) 供應圈的話,就會(hui) 非常清楚,豐(feng) 田製根本就不是所謂的零庫存,這就是最具有欺騙性的“VMI”(供應商管理庫存),將自己的庫存壓力轉移到整條供應鏈的上下遊企業(ye) 中,對於(yu) 豐(feng) 田而言,實現所有的JIT即可,我(豐(feng) 田)讓你(供應商)幾點到你就幾點到,不到我會(hui) 處罰你,早了你就等待,最終車型更換或者出現問題之後,庫存多了你自己消化也跟我沒有什麽(me) 太大的關(guan) 係。
這就是豐(feng) 田的零庫存。在今天企業(ye) 與(yu) 企業(ye) 的競爭(zheng) 上升到供應鏈與(yu) 供應鏈的競爭(zheng) 環境中,單獨的來看一個(ge) 企業(ye) 的庫存狀況已經沒有任何意義(yi) ,更多的應該關(guan) 注上下遊合作企業(ye) 的庫存和管控水平,這才能真正體(ti) 現一個(ge) 有責任企業(ye) 的水平。
不分品類存風險
筆者記得在早些年,曾提出一個(ge) 問題:中國的戰略石油儲(chu) 備30天左右,然後是法國、俄國、德國、美國,最後是日本,依次提高,而日本的戰略石油儲(chu) 備可以達到150多天。中國這麽(me) 大的國家集合全國之力在特殊時期也隻是能夠支撐30天,而日本可以達到150天,如果把每個(ge) 國家都當做一個(ge) 企業(ye) 的話,那麽(me) 以提倡零庫存為(wei) 榮的日本為(wei) 什麽(me) 會(hui) 在石油這個(ge) 庫存產(chan) 品上被這麽(me) 多庫存呢?
因此,筆者想說的是,零庫存並不適合所有的產(chan) 品,對於(yu) 所有的零配件必須進行ABC分類,這個(ge) 分類可以參考供應鏈、重要程度、采買(mai) 的難度、供應商關(guan) 係等一係列因素。甚至對於(yu) 一些真正核心的零部件,必須要入股、入資到供應商中,日本、韓國很多企業(ye) 都是這麽(me) 做的。
減少浪費才是要義(yi)
雖然以上文字說明了零庫存是一個(ge) 偽(wei) 命題,但是並不妨礙我們(men) 在企業(ye) 生產(chan) 過程中將其做一個(ge) 重要指標予以執行。零庫存,真正的意義(yi) ,筆者覺得最主要的是降低浪費,買(mai) 多了、采多了、產(chan) 多了等等都是浪費,一定要有零庫存的意識,將最大可能去減少浪費。
但在企業(ye) 管理運營過程中,必須要對各類SKU進行有效細分,真正不同的品類采取不同的采購方式以及供應商管控的方式,這樣才是真正的零庫存,而不是簡單意義(yi) 上的庫存為(wei) 零的概念。
因此,筆者提出“T-JIT”的概念,所謂T-JIT,即trend-justintime,也就是“趨零庫存”的概念,零庫存是我們(men) 永恒的目標,應該朝著這個(ge) 目標不斷的去努力,努力降低各種浪費,努力提升市場預測與(yu) 生產(chan) 計劃排布的吻合度,隻有這樣才是一個(ge) 真正成熟企業(ye) 的標誌。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