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中糧地產係之惑:黃金十年 中糧錯失了什麽?

發布時間:2015-06-12 13:33:27 中國網

地產(chan) 黃金十年,不少央企、國企實現了規模大跨越,完成從(cong) 百億(yi) 到千億(yi) 的蛻變。而同為(wei) 央企的中糧,旗下地產(chan) 業(ye) 務卻一直保持穩健的發展風格,在銷售規模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麵,都尚未進入行業(ye) 第一陣營。
  日前,中糧地產(chan) 發布2015年第一季度財報,其一季度營業(ye) 收入約為(wei) 6.49億(yi) 元,同比下滑33.22%;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約為(wei) 7193萬(wan) 元,同比增長7.29%。
  而中糧集團旗下的商業(ye) 地產(chan) 業(ye) 務平台——大悅城地產(chan) ,截止2014年12月31日,集團的營業(ye) 收入為(wei) 57.13億(yi) 元,較去年68.09億(yi) 元同比下降16.1%。雖然擴張的步伐在繼續,但大悅城地產(chan) 最近的業(ye) 績預警也同樣引人矚目。受到投資物業(ye) 公平值預期下降和新開項目的影響,大悅城地產(chan) 2014年度綜合溢利將較2013年度下跌約45%至50%。
  一、黃金十年,中糧錯失了什麽(me) ?
  在眾(zhong) 房企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中糧地產(chan) 業(ye) 務緣何稍遜一籌?白銀時代,中糧能否迎頭趕上?
  1、起步較晚,未能充分把握時機
  過去中糧模式講求“合”,寧高寧希望在一個(ge) 體(ti) 係下的中糧地產(chan) 、商業(ye) 、旅遊、酒店等等齊頭並進,但是“整而不合”的最終結果讓寧高寧放棄該模式。股權和業(ye) 務的梳理受阻是上一次整合最大的絆腳石。
  今年1月,中糧置地控股改名為(wei) 大悅城地產(chan) 。中糧將大悅城悉數歸於(yu) 大悅城地產(chan) ,並借殼在港上市,體(ti) 現了寧高寧對於(yu) 厘清股權及業(ye) 務的決(jue) 心。大悅城業(ye) 務係列的整合,兩(liang) 個(ge) 主要地產(chan) 子公司業(ye) 務分工明確,互不幹擾,形成兩(liang) 個(ge) 助推器。
  不過,再往前梳理,我們(men) 發現:2006年中糧集團收購深寶恒,更名中糧地產(chan) ,標誌著中糧正式進入規模化住宅開發與(yu) 銷售行業(ye) ,然而,這在央企房地產(chan) 企業(ye) 中,算起步較晚的。
  2014年中糧地產(chan) 實現合約銷售約154億(yi) 元,同比增長37%,位列中國房地產(chan) 企業(ye) 銷售第50名。而與(yu) 此同時,起步較早的中海、保利經曆了房地產(chan) 發展的黃金十年,都已成功進入千億(yi) 級房企的行列,且業(ye) 績上有穩定的增長;盡管華潤沒有達到千億(yi) 規模,但這幾年業(ye) 績不斷攀升,年均增長超過百億(yi) ,牢牢占據房地產(chan) 企業(ye) 銷售前十強的席位。
  商業(ye) 地產(chan) 方麵,在實體(ti) 零售公司業(ye) 績跌聲一片時,寧高寧所推崇的“大悅城”戰略發展相對穩健,逆市擴張。截至目前,中糧已投入使用的大悅城共有6座,上海大悅城二期項目招商已經啟動,成都大悅城預計2015年平安夜開業(ye) ,杭州大悅城擬今年7月開工,此外北京、天津、深圳還有數個(ge) 儲(chu) 備項目。
  盡管大悅城方麵的計劃麵麵俱到,在業(ye) 內(nei) 看來,大悅城地產(chan) 旗下項目具備獨到的定位,形成了較為(wei) 成熟的模式,但麵對購物中心整體(ti) 的發展困境,以大悅城地產(chan) 為(wei) 代表的一批商業(ye) 地產(chan) 公司也正處於(yu) 探索當中。按照企業(ye) 2008年所說的5年20“城”目標,中糧目前的進展與(yu) 計劃相比,尚有一定距離。
  “以前購物中心經營一般麵臨(lin) 選址難和招商難兩(liang) 大問題,現在又新添了運營難。”中國商業(ye) 地產(chan) 聯盟秘書(shu) 長王永平直言。事實上,經濟下行導致消費力不足,實體(ti) 商業(ye) 競爭(zheng) 無序、O2O模式尚未成型,諸多問題都在困擾著購物中心發展。
  對此,克而瑞總結分析認為(wei) ,形成中糧集團地產(chan) 整體(ti) 業(ye) 務穩健風格的重要內(nei) 在原因,就是對於(yu) 整體(ti) 業(ye) 務的不斷梳理和調整。早在2004年寧高寧入主中糧集團之後,就開始醞釀地產(chan) 業(ye) 務的整合。2006年中糧地產(chan) 借殼深寶恒成功實現A股上市,中糧集團也下定決(jue) 心劃分住宅與(yu) 商業(ye) 地產(chan) 的業(ye) 務。2010年寧高寧提出了地產(chan) 業(ye) 務整合的“三步走“戰略,包含“人員整合,股權整合,資產(chan) 整合”,時至今日,中糧地產(chan) 酒店業(ye) 務已形成了以發展持有型物業(ye) 為(wei) 主的中糧置地控股和以開發銷售型業(ye) 務為(wei) 主的中糧地產(chan) 這“兩(liang) 架馬車“。遺憾的是,此時恰逢中國房地產(chan) 發展的黃金時期,中糧在發展的同時不得不兼顧整合,在一定程度上錯失了市場高速發展的機會(hui) 。
  2、部分高價(jia) 地塊挑戰企業(ye) 開發能力
  在展開業(ye) 務整合以來,中糧的地產(chan) 業(ye) 務曾經激進擴張過,但是部分高價(jia) 地塊的獲取為(wei) 企業(ye) 後續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和挑戰。
  對此,克而瑞分析認為(wei) ,從(cong) 近幾年中糧地產(chan) 拿地情況來看,大規模的購地都集中在2010年和2013年。這兩(liang) 年房地產(chan) 市場的形勢極其相似:一方麵都是房地產(chan) 市場量價(jia) 齊升火熱發展的年份,土地市場競爭(zheng) 激烈,重點城市平均地價(jia) 上漲,企業(ye) 拿地成本亦水漲船高;另一方麵,緊接的2011年和2014年房地產(chan) 市場都處於(yu) 調整期,整體(ti) 市場表現不佳,這對於(yu) 前一年剛剛大舉(ju) 購地的中糧地產(chan) 來說,資金鏈壓力較大。在市場較為(wei) 平淡的2011年、2012年,重點城市平均地價(jia) 均呈現下跌走勢,但中糧地產(chan) 由於(yu) 前期拿地過多,且拿地成本不低,導致資金緊張,錯失在土地市場抄底的機會(hui) 。
  市場高位拿地,對企業(ye) 後續項目去化帶來一定的壓力。首先較高的土地成本驅動下,項目銷售定價(jia) 相對較高,影響去化。同時由於(yu) 中糧的大戶型和高端產(chan) 品比例相對較高,部分產(chan) 品定位在改善型高收入客戶圈層,去化速率也相對較慢。項目的去化緩慢,直接導致資金回籠受阻等一係列問題。
  高成本項目的去化不暢,不僅(jin) 製約企業(ye) 規模增長,企業(ye) 利潤也無法保障。為(wei) 了加速去化,企業(ye) 往往會(hui) 回調銷售價(jia) 格,但是高昂的土地成本是不可忽視,因此隨著這些項目陸續進入結算周期,2012、2013年中糧地產(chan) 的毛利率低於(yu) 萬(wan) 科、保利等。
  二、白銀時代中糧能否迎頭趕上?
  可以說,整而不合、拿地時機不當等阻礙了中糧過去幾年的擴張。對於(yu) 未來,中糧將以怎樣的步伐跑贏市場?
  對此,易居智庫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嚴(yan) 躍進表示,對中糧集團的地產(chan) 板塊來說,把“大悅城”品牌打響,是推進商業(ye) 項目升級的重要一步,這符合目前很多商業(ye) 地產(chan) 商的戰略邏輯,即以具體(ti) 品牌來驅動企業(ye) 品牌升級。
  當然,中糧集團目前也在積極配合國企改革,後續若要做大規模,應該積極往城市運營上的路線上靠攏。比較目前中糧集團在金融投資、工業(ye) 物業(ye) 、商住物業(ye) 上都有比較好的布局,後續應該加強此類資源的整合。
  事實上,從(cong) 最近中糧地產(chan) 業(ye) 務的一係列整合以及企業(ye) 自身一些變化來看,中糧在經曆了前期整合、高價(jia) 拿地、業(ye) 務調整的陣痛之後,中糧成長潛力正在慢慢恢複,利潤等各項指標呈現好轉的態勢。對此,克而瑞將原因歸結為(wei) 以下幾方麵:
  1、中糧地產(chan) 2010年高價(jia) 地項目已經陸續進入結算周期,目前已經消化大半,隨著近年企業(ye) 新購項目進入銷售環節,2010年高價(jia) 地給企業(ye) 帶來的負麵影響也逐步消除,中糧地產(chan) 已經開始重整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2、近年企業(ye) 購地漸趨理性成熟。近幾年中糧購地規模都較少,即使在土地市場火熱的2013年,中糧地產(chan) 在招拍掛的土地市場購地隻有3宗,其餘(yu) 地塊都是通過入股舊改項目,自有工業(ye) 用地轉為(wei) 經營性用地,或者收購公司等途徑獲取。說明中糧地產(chan) 已經發揮自身優(you) 勢在土地市場上斬獲地塊,而不是一味緊盯招拍掛市場。
  3、除了資產(chan) 整合,釋放A+H兩(liang) 個(ge) 平台的發展活力,工業(ye) 用地儲(chu) 備充足,盤活潛力不可小覷。據悉,中糧地產(chan) 在深圳寶安區擁有可出租的工業(ye) 地產(chan) 物業(ye) 約120萬(wan) 平方米,其中新安片區占地麵積約30萬(wan) 平方米,建築麵積約50萬(wan) 平方米,福永片區占地麵積約50萬(wan) 平方米,建築麵積約70萬(wan) 平方米。深圳作為(wei) 特大一線城市,土地市場供應十分有限且地價(jia) 高企,盤活工業(ye) 用地資源是未來增加土地供應的重要途徑,而中糧地產(chan) 在寶安區的工業(ye) 用地體(ti) 量巨大,此外,作為(wei) 央企,中糧地產(chan) 在工業(ye) 用地轉經營性用地方麵,有著天然的優(you) 勢,如果未來這些工業(ye) 用地能夠順利轉化成經營性用地,企業(ye) 發展潛力巨大。
  4、中糧還需要把握好抄底機會(hui) ,可參與(yu) 舊改、合作購地、非公開市場收購等方式靈活購地。
  首先,中糧可以考慮加大棚改項目的投入。對於(yu) 許多大中城市來說,未來土地供應量極為(wei) 有限,棚戶區改造是未來土地供應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這一塊的蛋糕將會(hui) 十分誘人。事實上,其他央企也在做舊改的相關(guan) 工作,華潤置地的舊改業(ye) 務已發展較為(wei) 成熟,保利也成立舊改公司——保利城投公司,舊改公司直接與(yu) 總部合署辦公,且由保利地產(chan) 總經理朱銘新兼任城投公司董事長,足見其對舊改的重視。
  其次,中糧地產(chan) 應該強化合作購地。這既能減少企業(ye) 拿地資金的支出,降低企業(ye) 資金壓力;又能與(yu) 合作方共擔風險,學習(xi) 對方的優(you) 秀操盤經驗;同時達到企業(ye) 規模擴張的目的。目前,中糧在這方麵也已有涉足,位於(yu) 北京的中糧萬(wan) 科長陽半島項目在業(ye) 績方麵表現就相當不錯。
  同時,中糧地產(chan) 可以考慮通過非公開的市場,股權收購一些小公司,獲取其土地資源等。在市場調整期,通常都會(hui) 有一些中小型房企資金周轉不過來,中糧地產(chan) 可留意一些這樣的機會(hui) ,購地方式不會(hui) 競爭(zheng) 太激烈,可以以較高的性價(jia) 比獲得土地。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