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解碼蘇寧“利他”式物流

發布時間:2015-05-26 11:10:13 新華網江蘇頻道

走進蘇寧雨花物流基地,仿佛進入了科幻電影中的高智能機械工廠。巨大的堆垛機如同飛簷走壁的“蜘蛛俠(xia) ”,在9層樓高的貨櫃中輕鬆地搬運著不同貨品。倉(cang) 庫的另一邊,一排排智能貨架組成了一個(ge) 大型“超市”,貨架上,不同的商品都有各自的編號,後台係統能根據這些“身份證”迅速鎖定它的位置。一條條傳(chuan) 送帶分布得井然有序,載著貨品穿行在不同工位之間。基地的另一頭,商品按照目的地被再次歸類,等候各自的“班車”。
  這座高度智能化的物流基地耗資數億(yi) 元,曾被外界視為(wei) 蘇寧的“成本中心”,但它正用自己不斷轉動的齒輪,展示出蘇寧物流再造的價(jia) 值。
  行業(ye) 分散製約我國物流發展
  2014年,我國快遞業(ye) 務量接近140億(yi) 件,同比增長近52%。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和华体会登录界面發布的信息,2013年,我國工業(ye) 、批發和零售業(ye) 企業(ye) 物流成本比上年增長10.1%,物流費用率達8.4%。2014年,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超9.7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為(wei) 17%左右,是美國的兩(liang) 倍。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我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首要原因是行業(ye) 過於(yu) 分散。
  據华体会登录界面發布的數據,我國貨物運輸80%由公路完成,市場規模約3萬(wan) 億(yi) ,其中零售業(ye) 務占了30%,約9000億(yi) 元。但目前公路貨運市場高度分散,除順豐(feng) 和“三通一達”占有的1000億(yi) 份額和以德邦物流為(wei) 代表的網絡快運公司所占的200億(yi) 份額,其餘(yu) 大部分業(ye) 務由眾(zhong) 多中小專(zhuan) 線公司把持。這些企業(ye) 80%以上仍在以低價(jia) 策略生存,導致整個(ge) 行業(ye) 投資強度小、科技水平低、服務參差不齊,且容易受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擠壓,生存環境堪憂。
  蘇寧雲(yun) 商董事長張近東(dong) 認為(wei) ,破題的關(guan) 鍵在於(yu) “利他式整合”。“規模效益和專(zhuan) 業(ye) 化分工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必然路徑,單靠個(ge) 別企業(ye) 獨立建設,不僅(jin) 投入巨大且易出現重複建設,浪費社會(hui) 資源。因此,具備雄厚實力的企業(ye) 應在提升自身物流水平的基礎上,本持開放、共贏的態度,構建社會(hui) 化物流平台,激發各市場主體(ti) 的潛力,共同推動我國物流業(ye) 發展提質增效。”
  蘇寧“利他”物流的三個(ge) 創新維度
  蘇寧在25年的發展曆程中,先後投資近二百億(yi) 元自建物流體(ti) 係,現已構建起覆蓋除西藏、青海、新疆等部分地區外,全部一到五級市場的物流網絡。
  “豐(feng) 富的物流經驗與(yu) 強大的物流實力使蘇寧成為(wei) 國家首批認定的10家物流信息服務平台之一。”蘇寧雲(yun) 商副董事長孫為(wei) 民說,“蘇寧瞄準三個(ge) 維度探索創新,釋放蘇寧物流再造的紅利,全麵謀劃構建‘利他式’物流。”
  一是搭建全數據鏈支撐體(ti) 係。“三通一達”(圓通、中通、申通與(yu) 韻達)等第三方物流企業(ye) 往往隻著眼於(yu) 單一的物流環節,缺乏對商品從(cong) 采購、銷售到配送的整體(ti) 性把控。這使供應商無法獲得完整的商品流通信息,也使消費者進行商品溯源時困難重重。
  蘇寧物流應用自身研發的大數據技術,打破商品信息流通藩籬,使線上線下所有數據實現雙線並軌,打造從(cong) 供應商到零售商再到消費者的全數據鏈支撐體(ti) 係。
  以供應商為(wei) 例,借助蘇寧物流不僅(jin) 可節省倉(cang) 儲(chu) 、運輸等方麵的開銷,也可借助蘇寧推出的大數據服務,對產(chan) 品從(cong) 出廠到進倉(cang) (店)再到消費者手中的整體(ti) 信息進行分析,為(wei) 開展精準營銷提供依據。
  二是構建更為(wei) 寬廣的合作空間。以菜鳥物流為(wei) 代表的物流平台,其模式是讓各大物流公司在阿裏的標準下去競爭(zheng) 阿裏電商的業(ye) 務,或是由阿裏根據大數據去選擇最合適的物流服務供應商。這將使物流公司由一個(ge) 全流程的獨立參與(yu) 者,變成一個(ge) 局部環節的平台參與(yu) 者。
  蘇寧物流平台則將自身的優(you) 勢和短板與(yu) 社會(hui) 資源進行結合,組成利益共同體(ti) ,拓寬合作空間,實現多方共贏。
  在滿足自營商品物流需要的基礎上,蘇寧將為(wei) 中小物流企業(ye) 開放自身資源,提供培訓、認證等服務,提升中小物流企業(ye) 競爭(zheng) 力,並分享蘇寧物流開放平台中的商機。而在部分弱勢線路,蘇寧則可借助區域性物流企業(ye) 的優(you) 勢資源,迅速補齊短板。
  三是加密基層物流管網。目前,以京東(dong) 為(wei) 代表的自建物流企業(ye) 缺乏足夠的線下網點,物流覆蓋麵不足。截至2014年6月末,京東(dong) 固定資產(chan) 、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chan) 合計僅(jin) 為(wei) 39.3億(yi) 。如果京東(dong) 在全國每個(ge) 二級城市都建立自己的物流或運輸公司,成本至少數百億(yi) 元。如果采取層層分包的形式,則增加了商品流轉次數,不利於(yu) 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蘇寧應用自身線下門店優(you) 勢,加密基層物流官網。一方麵,蘇寧對現有1600多家線下門店進行改造,使之成為(wei) 距消費者最近的物流中轉倉(cang) 與(yu) 配送網點。另一方麵,蘇寧計劃以加盟、合作等模式在五年內(nei) 開設10000家蘇寧易購服務站、合作站,麵向縣鄉(xiang) 市場進一步下沉物流渠道。高密度的布點為(wei) 蘇寧提供了麵向基層市場的窗口,也為(wei) 具備區域性優(you) 勢的中小物流企業(ye) 提供了合作共贏的機遇,更為(wei) 消費者獲得退換貨等“逆向物流”服務提供了便利。
  據估算,待蘇寧物流布局完成,蘇寧物流的建築麵積將超600萬(wan) 平米,價(jia) 值超320億(yi) 元,自有物流能力位居國內(nei) 第一陣營。
  探索跨越“利他”物流五大門檻
  相較於(yu) 傳(chuan) 統“單打獨鬥”式的物流模式,“利他”物流更強調社會(hui) 化分工協作,這對企業(ye) 的組織架構、業(ye) 務布局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蘇寧依托自身優(you) 質稟賦,從(cong) 五方麵著手探索跨越“利他”物流隱形門檻。
  一是物流網絡重構。高度社會(hui) 化的物流模式將對傳(chuan) 統物流網絡產(chan) 生衝(chong) 擊,這首先體(ti) 現在物流資源的分配上。對此,蘇寧給出的答案是“軟硬兼施”。
  在硬件層麵,蘇寧物流計劃構建由8個(ge) 采購樞紐中心、57個(ge) 區域配送中心、352個(ge) 城市轉配中心、1583個(ge) 快遞網點構成的高密度物流網絡,優(you) 化布局、加碼物流資源總量。
  在軟件層麵,蘇寧將依托自身大數據係統,不斷優(you) 化物流係統的配送邏輯。例如對暢銷產(chan) 品,蘇寧采取提前運送的模式,降低節點性物流壓力。對非暢銷產(chan) 品,蘇寧將其集中存儲(chu) 於(yu) 區域中心,減小門店倉(cang) 儲(chu) 規模,壓低物流成本。
  蘇寧雲(yun) 商物流公司總經理侯恩龍說:“重構物流網絡,不僅(jin) 能提升開放量級,提高物流資源的利用率。還能倒逼供應鏈優(you) 化,加快庫存周轉速度,提升企業(ye) 效益。”
  二是智能化布局。高精尖技術的廣泛應用是現代物流企業(ye) 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標準配置”。但其高昂的前期投入則成為(wei) 不少物流企業(ye) 轉型升級的隱形門檻。
  以蘇寧雨花物流基地為(wei) 例。該基地是蘇寧8個(ge) 樞紐中心之一,耗資數億(yi) 元,曾被外界視為(wei) 蘇寧的“成本中心”。但該中心所引入的先進存儲(chu) 、搬運、輸送、分揀設備和信息管理係統,可實現物流的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操作和管理。單元化、高密度存儲(chu) 係統使該基地存儲(chu) 能力達150萬(wan) SKU,是同等規模傳(chuan) 統物流基地的3倍。高機械化、信息化係統使單個(ge) 工人揀貨效率由以往500件每天提升為(wei) 1200件每天,庫區工作人員數量也由6000人減少為(wei) 500人。
  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帶來了物流運轉效率的極大提升,這成為(wei) 蘇寧不斷加大“利他”物流開放力度的先決(jue) 條件。
  三是專(zhuan) 業(ye) 化整合。社會(hui) 化物流平台普遍麵臨(lin) 標準統一難題。而蘇寧“利他”模式意在整合參差不齊的中小物流企業(ye) ,因此在標準與(yu) 規則製定上將更具挑戰。
  侯恩龍說:“蘇寧物流始終堅持自營業(ye) 務,原因之一就在於(yu) 時刻把握物流行業(ye) 的最新動態,緊握標準、規則製定的話語權,使蘇寧‘利他’式整合更加凸顯專(zhuan) 業(ye) 化與(yu) 效率優(you) 先,不至落為(wei) 一個(ge) 鬆散的聯邦。”
  據悉,目前蘇寧已和上千家中小物流企業(ye) 開展合作,蘇寧將利用自身在管理、運營等方麵的經驗,對這些企業(ye) 的相關(guan) 工作人員進行統一培訓,並根據時效性、顧客滿意度、報價(jia) 、運力等指標建立一套評價(jia) 係統,對相關(guan) 企業(ye) 進行評級。同時,蘇寧還將對車輛、駕駛員進行資質認證,用自身品牌為(wei) 其背書(shu) 。未來,蘇寧物流還將為(wei) 平台中的企業(ye) 製定盈利模型,讓這些企業(ye) 與(yu) 蘇寧一起朝這個(ge) 目標去努力。對於(yu) 那些不想改善效益的公司或個(ge) 人,則將采取淘汰機製。
  四是服務升級。近年來,消費者對物流服務的要求從(cong) 時效性為(wei) 主向附加值為(wei) 主轉變。蘇寧物流亟需推出富有辨識度的服務內(nei) 容,豐(feng) 富消費者體(ti) 驗,樹立自身品牌形象。
  據悉,蘇寧一方麵推出了標誌性品牌服務——“火箭哥”係列產(chan) 品。針對核心的12個(ge) 城市,提出“一日三送”服務;針對核心主城,可以提速到半日;而針對10公裏以內(nei) 的,可實現半個(ge) 小時到一個(ge) 小時送到。另一方麵,蘇寧從(cong) 細節入手,豐(feng) 富物流服務內(nei) 涵。例如蘇寧物流為(wei) 消費者提供送貨上門、白手套開箱驗貨、代扔垃圾、回收包裝盒、定製式商品推薦等服務,使蘇寧物流擁有強烈的辨識度。
  五是金融支撐。中小物流企業(ye) 在擴大再生產(chan) 時普遍麵臨(lin) “融資難”。如何助其渡過難關(guan) ,不僅(jin) 考驗蘇寧的智慧與(yu) 實力,更關(guan) 係到開放平台的良性發展。
  蘇寧將借助大數據采集技術,通過互聯網金融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便捷多樣的金融服務。例如,蘇寧將應用易付寶這一高效支付工具,為(wei) 合作夥(huo) 伴開展“T+1”(隔天到賬)式服務,極大提升資金流通效率。同時,評級、認證係統與(yu) 可視化的物流網絡也為(wei) 蘇寧開展金融服務提供了數據基礎。未來,蘇寧可根據企業(ye) 信譽記錄、交易記錄、庫存量等後台數據建立對應模型,對企業(ye) 提供包括非固定資產(chan) 抵押在內(nei) 的靈活多樣的金融服務。
  據悉,蘇寧物流平台開放以來,已有包括誌高、創維、美的在內(nei) 的,超過60家企業(ye) 入駐。入駐企業(ye) 和商戶可在網上自主執行下單、入庫、出庫配送等各項物流服務。
  張近東(dong) 說:“‘利他’是‘互聯網+’時代的重要精神,蘇寧‘利他’物流意在將蘇寧自身作為(wei) 一輛大巴車,讓不同的市場主體(ti) 都可以搭乘、共同獲利。同時,大家一起努力,把重資產(chan) 變輕,把資源利用最大化。”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