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上海貝爾電子商務管理

發布時間:2015-05-18 11:11:54 互聯網

網絡和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麵對電子商務的出現和興(xing) 起,企業(ye) 最關(guan) 心的是如何通過電子商務解決(jue) 供應鏈管理問題。本文通過研究上海貝爾的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戰略實施案例,分析了基於(yu) 電子1、上海貝爾麵臨(lin) 的供應鏈管理問題。

比合資的上海貝爾有限公司成立於(yu) 1984年,是中國現代通信產(chan) 業(ye) 的支柱企業(ye) ,連續名列全國最大外商投資企業(ye) 和電子信息百強前茅。公司總注冊(ce) 資本 12050萬(wan) 美元,總資產(chan) 142億(yi) 元,現有員工4000多人,平均年齡29歲,72%以上的員工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曆,擁有碩士和博士生500餘(yu) 名,其中科研開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40%。2000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08億(yi) 元。

上海貝爾擁有國家級企業(ye) 技術中心,在通信網絡及其應用的多個(ge) 領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17年來,公司建立了覆蓋全國和海外的營銷服務網絡,建成了世界水平的通訊產(chan) 品製造平台。公司的產(chan) 品結構主要由兩(liang) 部分構成:(1)傳(chuan) 統產(chan) 品:指S12係列程控交換機係列;(2)新產(chan) 品:相對S12產(chan) 品而言,由移動、數據、接入和終端產(chan) 品構成;產(chan) 值比例約為(wei) 8:2。

上海貝爾企業(ye) 內(nei) 部的供應鏈建設狀況尚可,例如,有良好的內(nei) 部信息基礎設施、ERP係統、流程和職責相對明晰。但上海貝爾與(yu) 外部供應鏈資源的集成狀況不佳,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傳(chuan) 統的運作管理模式,而並沒真正麵向整個(ge) 係統開展供應鏈管理。從(cong) 1999年始,全球 IT產(chan) 品市場需求出現爆發性增長,但基礎的元器件材料供應沒及時跟上,眾(zhong) 多IT行業(ye) 廠商紛紛爭(zheng) 奪材料資源,同時出現設備交貨延遲等現象。由於(yu) 上海貝爾在供應鏈管理的快速反應、柔性化調整和係統內(nei) 外響應力度上有所不夠,一些材料不成套,材料庫存積壓,許多產(chan) 品的合同履約率極低,如:2000年上半年普遍履約率低於(yu) 70%,有的產(chan) 品如ISDN終端產(chan) 品履約率不超過50%。客觀現狀的不理想迫使公司對供應鏈管理進行改革。

2、上海貝爾的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戰略

電子商務是一種未來企業(ye) 提高國際競爭(zheng) 力和拓展市場的有效方式,同時,它也為(wei) 傳(chuan) 統的供應鏈管理理論與(yu) 方法帶來了新的挑戰。供應鏈管理與(yu) 電子商務相結合,產(chan) 生了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其核心是高效率地管理企業(ye) 的信息,幫助企業(ye) 創建一條暢通於(yu) 客戶、企業(ye) 內(nei) 部和供應商之間的信息流。

上海貝爾的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戰略的重點分別是供應商關(guan) 係管理的E化、市場需求預測的E化、外包決(jue) 策和跟蹤控製的E化和庫存管理戰略的E化。

(1)供應商關(guan) 係管理的E化

對上海貝爾而言,其現有供應商關(guan) 係管理模式是影響開展良好供應鏈管理的重大障礙,需要在以下幾個(ge) 方麵作E化的調整:

供應商的遴選標準:

首先,依據企業(ye) /供應商關(guan) 係管理模型對上海貝爾的需求產(chan) 品和侯選供應商進行彼此關(guan) 係界定;其次,明確對供應商的信息化標準要求和雙方信息溝通的標準,特別關(guan) 注關(guan) 鍵性材料資源供應商的信息化設施和平台情況。傳(chuan) 統的供應商遴選標準+分類信息標準是E化供應商關(guan) 係管理的基礎。

供應商的遴選方式和範圍

上海貝爾作為(wei) IT廠商,其供應商呈現全球化的傾(qing) 向,故供應商的選擇應以全球為(wei) 遴選範圍,而充分利用電子商務手段進行遴選、評價(jia) ,如:運用網上供應商招標或商務招標,一方麵,可以突破原有信息的局限,另一方麵,可以實現公平競爭(zheng) 。

(2)生產(chan) 任務外包業(ye) 務的E化

目前,IT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優(you) 勢不外乎技術和服務,上海貝爾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提供完善的信息、通信解決(jue) 方案和優(you) 良的客戶服務,生產(chan) 任務的逐步外包是當然選擇。未來外包業(ye) 務量的增大勢必會(hui) 加大管理和協調的難度和複雜度,需要采用電子商務技術管理和協調外包業(ye) 務。

外包廠商的選擇

除原有的產(chan) 能、質量、交貨等條件外,增添對其生產(chan) 計劃管理係統和信息基礎建設的選擇標準,保證日後便於(yu) 開展E化運行和監控,如:上海無線電35 廠一直是公司的外包廠商,但其信息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一旦外包任務量大增,市場需求信息頻繁變動,落後的信息基礎設施和遲緩的信息響應,會(hui) 嚴(yan) 重影響供應鏈的效率。

外包生產(chan) 計劃的實時響應

上海貝爾現擁有Intranet和ERP係統,外包廠商可借助Internet或專(zhuan) 線遠程接入ERP管理係統的生產(chan) 計劃功能延伸模塊,與(yu) 上海貝爾實現同步化生產(chan) 計劃,即時響應市場、需求的變動。

(3)庫存管理戰略的E化

近幾年,由於(yu) 全球性的電子元器件資源緊缺,同時上海貝爾的原有庫存管理體(ti) 係抗風險能力差,結果庫存問題成為(wei) 上海貝爾的焦點問題之一。麵向供應鏈管理的庫存管理模式有多種,根據上海貝爾的庫存管理種類和生產(chan) 製造模式,采用如下庫存管理模式:

材料庫存和半成品庫存管理

在上海貝爾,材料和半成品庫存管理基本是對應於(yu) 訂單生產(chan) 模式的,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迫使企業(ye) 備有一定的安全庫存,這樣就產(chan) 生了庫存的管理問題。根據近年遇到的實際情況,對關(guan) 鍵性材料資源,考慮采用聯合庫存管理策略。通過供應商和上海貝爾協商,聯合管理庫存,在考慮市場需求的同時,也顧及供應商的產(chan) 能,在電子商務手段的支持下,雙方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風險共擔的良性庫存管理模式。

成品庫存管理

由於(yu) 上海貝爾公司的產(chan) 品結構和近期市場需求旺盛兩(liang) 方麵方麵的原因,近年來基本無嚴(yan) 重成品庫存管理問題,但是因市場需求波動造成的缺貨壓力偏大。上海貝爾較終端產(chan) 品的渠道和分銷商信息IT係統和基礎設施比較完善,能有力地支持庫存管理,同時企業(ye) 實力、存儲(chu) 交貨能力也較強,2000年公司已開始嚐試運用總體(ti) 框架協議、分批實施、動態補償(chang) ,同時實行即時的相關(guan) 信息交換,采用供應商管理客戶庫存模式來實現終端成品庫存管理。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