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京東2014財報:全年交易總額過2600億,活躍用戶達到阿裏的29%

發布時間:2015-03-04 15:05:04 虎嗅網

摘要:京東(dong) 2014財報顯示,阿裏電商在中國終於(yu) 有了夠重量級的對手,京東(dong) 年活躍用戶已是阿裏的29%,交易額上升到阿裏的11.45%。京東(dong) 來自非電子和家電的交易額占比首次突破50%,平台交易額占比上升到44%,全年交易總額達2602億(yi) 元。京東(dong) 的合理估值也相應提升到387億(yi) 美元~463億(yi) 美元。

昨天京東(dong) 發布了其2014年的財報,顯示阿裏巴巴在中國電商業(ye) 務上終於(yu) 有了夠重量級的對手,京東(dong) 年活躍用戶已經是阿裏巴巴零售活躍用戶的29%,交易額上升到阿裏巴巴的11.45%,交易額和淨營收增長率分別為(wei) 107%和66%,仍明顯快於(yu) 阿裏,這意味著未來二者的規模差距還會(hui) 進一步縮小。
                               
與(yu) 此同時,京東(dong) 在很多方麵都顯示出積極的征兆,這將提升其價(jia) 值中樞:

毛利率從(cong) 2013年的9.8%提升到11.7%,且過去四個(ge) 季度穩步提升,其中第四季度上升到12.7%。這可能是因為(wei) 隨著規模增加,其相對供應商的溢價(jia) 能力有所增強,同時來自非電子與(yu) 家電產(chan) 品,以及來自平台的收入都大幅增加所致,這兩(liang) 類業(ye) 務的毛利率都較高。

根據財報,2014年非電子與(yu) 家電產(chan) 品交易額的占比達到45.9%,而2013年僅(jin) 為(wei) 36.8%,其中第四季度該比例首次突破50%,達到50.1%。同時,第四季度來自平台的交易額已經占到全部交易額的44%,同比增長了217%,這使得來自服務和其他的收入達到10.4億(yi) 美元,而2013年僅(jin) 為(wei) 3.74億(yi) 美元。

總體(ti) 而言,該公司過去三年交易額增長分別為(wei) 124%,71.2%,107%,淨收入增長分別為(wei) 96.2%,67.4%,66%。交易額增幅相比2013年有較大提升,這在一定程度穩定了淨收入的增長,在這個(ge) 規模水平上做到這點實屬不易。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季度來自微信和手機QQ兩(liang) 個(ge) 社交網絡渠道的交易額比上一季度增長了兩(liang) 倍以上,這反映了用戶習(xi) 慣的建立過程。這個(ge) 因素加上其旗下主營C2C的拍拍網的發力,使得用戶大幅增加,年活躍用戶達到了9669萬(wan) ,不過其用戶的購買(mai) 頻次仍然比阿裏巴巴低得多。

雖然交易額和收入增長存在不可比的成分,比如合並騰訊相關(guan) 業(ye) 務帶來的增加,但其中的很多變化是結構性的,比如非電子和家電產(chan) 品比重,以及平台交易比重的上升。這使得它和亞(ya) 馬遜的可比性也進一步增加——盡管差異仍然很明顯,比如亞(ya) 馬遜在雲(yun) 計算、終端和全球化方麵的布局。

經過剛剛過去的這個(ge) 春節假期,京東(dong) 與(yu) 阿裏巴巴的差異化部分也更加明顯——由於(yu) 該公司自營了大部分物流,這讓它不受其他物流公司放假的影響,成為(wei) 少有的能在假期中保證送貨的電商之一。由於(yu) 該公司自營業(ye) 務的部分能更好控製整個(ge) 流程,這讓它對那些注重質量保證的用戶有很大吸引力。

不過,在未來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ei) ,該公司仍然需要同充滿壓力的成本結構周旋,就像多年來亞(ya) 馬遜一直所麵對的那樣,過去這些年亞(ya) 馬遜始終在盈虧(kui) 平衡線附近徘徊。

去年京東(dong) 的淨虧(kui) 損達到50億(yi) 元,而2013年的淨虧(kui) 損為(wei) 5000萬(wan) 元,這主要歸因於(yu) 激勵及與(yu) 騰訊戰略重組等帶來的一次性費用,但也有其他因素,比如履約成本從(cong) 5.9%上升為(wei) 7%,其中最後一個(ge) 季度為(wei) 7.5%,高於(yu) 一年前的6.5%,市場費用從(cong) 2.3%上升到3.48%,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三四線城市和縣鎮的擴張所產(chan) 生的代價(jia) 。

這些因素大多都具有階段性特點,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hui) 逐漸改善,尹生(微信公號jia-zhi-xian)真正關(guan) 心的是代表其精細化運營能力的指標,比如其庫存周轉天數僅(jin) 從(cong) 2013年的34.8天,略微下降到34.2天,帳期則從(cong) 2013年的40.8天,增加到42.2天。

又或者像尹生之前一再認為(wei) 的,京東(dong) 相對一體(ti) 化的模式會(hui) 麵臨(lin) 一個(ge) 規模不經濟的臨(lin) 界點,到了這一點,管理效率的下降將侵蝕該模式的其他優(you) 勢,除非它能找到延緩這個(ge) 臨(lin) 界點到來的方法。另外一方麵,作為(wei) 亞(ya) 馬遜的可比公司,目前還看不到像亞(ya) 馬遜那樣的想象空間,因為(wei) 它的增長還是局限於(yu) 中國的,而且在一體(ti) 化程度上比亞(ya) 馬遜弱得多。

所以,我認為(wei) 在估值時必須既反映結構性的利好因素,也應該包括這些不確定因素:

雖然未來幾年其收入複合增長可能仍然是亞(ya) 馬遜的1.5甚至兩(liang) 倍以上,但你必須考慮到它在全球化、管理效率等方麵麵臨(lin) 的不確定性,以及在規模不經濟和想象空間問題沒有徹底解決(jue) 的前提下,它的增長會(hui) 將它推向更加不確定性的階段,比如平台業(ye) 務的增長可能侵蝕它在自營方麵建立的速度與(yu) 質量口碑,因此最多給予其2.5倍的2014年市銷率(亞(ya) 馬遜目前為(wei) 2倍),據此其估值大約為(wei) 463億(yi) 美元。

如果拿阿裏巴巴作為(wei) 參照,則必須將其收入轉化為(wei) 和阿裏巴巴有相對可比性的口徑。我的做法是,將其平台收入與(yu) 自營收入區別對待:平台收入的毛利率很高,和阿裏巴巴類似,比如假定其毛利率為(wei) 60%,這樣就可以算出其自營收入的毛利為(wei) 15.3億(yi) 美元,加上10.4億(yi) 美元的平台收入,總共是25.7億(yi) 美元。

考慮阿裏巴巴目前仍存在一定高估,以及兩(liang) 家公司都以中國市場為(wei) 主要市場,業(ye) 務趨同,也各有優(you) 劣勢,可以暫時先不考慮京東(dong) 比阿裏增長快得多的事實,而采取阿裏巴巴目前的市銷率作為(wei) 京東(dong) 的市銷率,目前阿裏的市值為(wei) 2010億(yi) 美元,但零售業(ye) 務隻占阿裏的85%,給予零售和其他業(ye) 務同樣的市銷率,則其零售業(ye) 務估值為(wei) 1700億(yi) 美元,對應的京東(dong) 估值387億(yi) 美元,大約相當於(yu) 阿裏巴巴市值的19.4%。

也就是說,目前京東(dong) 的合理估值應該介於(yu) 387億(yi) 美元~463億(yi) 美元之間,相比昨天的收盤市值,仍然有3%~23%的空間,相對比較安全,這比我幾個(ge) 月前給予其的估值中樞也有所提升。風險在於(yu) ,如果阿裏巴巴擠泡沫的進展持續(這方麵的內(nei) 容參照我的上一篇文章《一天蒸掉一個(ge) Twitter,阿裏去泡沫化或沒完》),勢必壓製其股價(jia) 。

但如果京東(dong) 在下麵任何方麵獲得重大進展,都可能提高其確定性,從(cong) 而提升其估值水平,相反,則會(hui) 對其估值產(chan) 生巨大負麵影響:在盈利能力上找到結構性解決(jue) 之道,在拍拍等新業(ye) 態上獲得突破,上遊一體(ti) 化的進展,放在社會(hui) 化大背景下的履行能力的效率競爭(zheng) 力,與(yu) 騰訊的合作潛力被進一步釋放,精細化運營指標的重大趨勢性改善等。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