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企業(ye) 簡況
武漢鋼鐵集團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鋼物流)是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旗下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物流經營的現代物流企業(ye) ,經營業(ye) 務包括武鋼原燃料、成品材的接卸、倉(cang) 儲(chu) 、貨運,同時具有客運、汽車和工程機械檢修監測、物流信息、商貿物流園區規劃管理和運營等服務。公司擁有及管理港務港口、陽邏港口、鄂州港口、浙江舟山武港碼頭等6個(ge) 港口碼頭,自有倉(cang) 庫麵積近20萬(wan) 平方米,擁有各類貨車、客車、特種車輛和工程機械1600餘(yu) 台。
武鋼物流致力打造全國一流的商貿物流企業(ye) ,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延伸公司物流產(chan) 業(ye) 鏈,依托現代商貿物流園區建設,加快發展倉(cang) 儲(chu) 業(ye) 務,創新思路,加快全國的物流節點布局建設。
二 實施信息化之前存在的問題
武漢鋼鐵集團物流有限公司自2010年起開始實施自主經營,包括產(chan) 品存儲(chu) 、吊裝、運輸等業(ye) 務。隨著經營業(ye) 務範圍的不斷擴大,原有的信息化管理係統不能滿足需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公司係統分為(wei) 經營庫管係統和自營庫管係統,兩(liang) 套係統各自獨立,數據無法共享。
2、現場沒有條碼槍的應用,貨物跟蹤隻限於(yu) 入庫和出庫,不能實現交付管理。
3、產(chan) 品驗收入庫、貨物出庫、移庫移位都是人為(wei) 指揮,容易出現差錯。
4、現場庫存盤點不能實現自動化,隻能靠人為(wei) 統計,效率低,且易出現誤差。
5、所有費用依據業(ye) 務人員線下手動進行,隨意性較大。
6、入庫產(chan) 品包括武鋼產(chan) 品和非武鋼產(chan) 品,產(chan) 品標識不一致,入庫出庫信息記錄複雜。
7、報表均為(wei) 手工統計,統計內(nei) 容有限,不能實時查詢。
根據公司總體(ti) 信息化建設目標,要求將經營庫的數據維護、入庫管理、出庫管理、返廠異常處理、日常維護、成本統計、費用結算、價(jia) 格管理、客戶查詢、庫區盤點等一並開發,並在此係統上擴充條碼槍應用和電子交付管理。
三 信息化實施的過程
1.信息化實施前提條件與(yu) 背景
1.1 入庫產(chan) 品分為(wei) 武鋼產(chan) 品和非武鋼產(chan) 品,所有產(chan) 品都有唯一的標識(條形碼標簽)。
1.2 運輸公司分為(wei) 武鋼內(nei) 部和外部兩(liang) 種,由客戶自行指定。貨物外發前需開立提單,經營庫費用結算分為(wei) 兩(liang) 種,先付款後提貨和先提貨後付款,先付款者在開立提單時需要繳納所有費用。
1.3 運輸產(chan) 品價(jia) 格分為(wei) 通用價(jia) 、包幹價(jia) 和特殊價(jia) 格,在開立提單時係統能確定該單位采用何種運輸價(jia) 格。
1.4 貨物的存儲(chu) 狀態和運行狀態能直接在係統中查詢出來。
2.功能模塊建設
係統模塊如下:
2.1 數據維護
數據維護包括客戶資料維護、收貨人維護、車行維護、車行指定、儲(chu) 位維護、到站資料維護、經營計劃維護、特殊存放維護、抵稅人維護。維護模塊裏麵均包含新增、修改、刪除、保存等功能。
2.2 經營管理
經營庫產(chan) 品出庫流程圖如下:
產(chan) 品出庫需要打印相關(guan) 單據,如作業(ye) 單、水運航次單等。產(chan) 品出庫後產(chan) 品貨主信息、產(chan) 品儲(chu) 位數據、委托函狀態等及時更改並保存。
2.3 價(jia) 格管理
價(jia) 格定義(yi) 流程為(wei) :
運輸價(jia) 格模式與(yu) 客戶匹配,價(jia) 格模塊包括包幹價(jia) 、特殊價(jia) 、通用版、一事一議等。不同的價(jia) 格體(ti) 係對應不同的審批流程。
2.4 查詢
需查詢數據包括作業(ye) 量、訂單項次、可配量、待出量、貨物明細、撤單衝(chong) 紅、未開提單、提單出庫、提單查詢。
2.5 條碼槍應用
條碼槍應用在產(chan) 品入庫、移儲(chu) 、盤點、出庫。
2.6 交付管理
係統采用電子交付,包括交付時限維護、短信交付、手動交付。交付流程圖為(wei) :
交付時限與(yu) 運輸方式和運輸目的地相關(guan) ,交付內(nei) 容包括基本信息、明細信息、交接信息。物理公司人員、運輸人員和貨主都可以隨時查看產(chan) 品交付信息,交付信息一旦生成,不能修改。
2.7 報表
係統提供實時報表,包括班產(chan) 報表、庫存報表、運輸量報表、入庫台賬、出庫台賬、零點庫存、調度日報、生產(chan) 日報、船舶離崗統計報表。
報表設定時間自動生成,如果需要查詢其他時間段內(nei) 報表,可以手動提交報表。
3.其他功能
3.1 係統頁麵響應時間低於(yu) 3秒。
3.2 頁麵響應時間大於(yu) 1秒時有頁麵響應動畫。
3.3 用戶持掃碼終端設備掃碼時,掃碼設備識別條碼平均響應時間不超過2秒。
四 信息化效益評估
物流倉(cang) 儲(chu) 管理係統的應用大大提升了經營庫的管理水平,推動了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具體(ti) 表現為(wei) :
1. 產(chan) 品出庫效率提高。係統使用之前,產(chan) 品出庫需員工在現場查看配貨,平均汽車提貨時間為(wei) 1小時/車,係統使用後,提貨時間縮短半個(ge) 小時。
2. 庫區周轉率提高。產(chan) 品入庫出庫時間縮短,在庫容不變的情況下,庫區月外發量由原來的30萬(wan) 噸提升到現在的50萬(wan) 噸。
3. 市場競爭(zheng) 力加強。原有係統隻針對武鋼產(chan) 品,非武鋼產(chan) 品無法進入,新係統上線後,產(chan) 品來源不受限製,可以與(yu) 外界倉(cang) 庫競爭(zheng) 。
4. 交付質量得以保證。原有交付模式為(wei) 人工填寫(xie) 質量交接單,存在字跡模糊不清、交接記錄不好查詢的問題,係統上線後,全部采用電子交付,可以隨時查看已經完成的交付,並方便統計各類質量交接信息。
5. 定員節省。係統上線之前經營庫統計人員需3個(ge) ,且統計內(nei) 容有限,現在直接使用統計報表,僅(jin) 需一個(ge) 定員。
五 下一步改進設想
根據物流公司目前的運營情況以及信息化使用程度,本係統基本滿足需要,但仍有部分功能待繼續推進。
1. 協議管理。協議分為(wei) 內(nei) 部客戶和外部協議,不同的協議采用不同的審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 結算管理。物流公司通過簽訂的協議提取公共價(jia) 格因子和計費維度,係統建立計費引擎,加快計費速度。
3. 係統運行中,根據現場管理和資金流轉情況,實時調整係統,確保正常運行。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