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用企業(ye) 簡況
1、單位基本情況
中電科技(南京)電子信息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中電科技)成立於(yu) 2003 年 6 月 28 日,注冊(ce) 於(yu)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高新技術開發區,注冊(ce) 資本為(wei) 6000 萬(wan) 人民幣,其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控股 75%,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CETC)參股 20%,其他自然人參股 5%。公司是以電子信息交易平台為(wei) 依托的高端電子物流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位於(yu) 古城南京,創建於(yu) 1949年 10 月,是新中國雷達工業(ye) 的發源地,是目前我國電子信息領域綜合實力最強的研究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在原信息產(chan) 業(ye) 部直屬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ye) 基礎上組建而成的國有大型高科技企業(ye) 集團公司。主要從(cong) 事國家重要軍(jun) 民用大型電子信息係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yu) 電子設備、軟件和關(guan) 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chan) 。
為(wei) 了實現降低采購成本,提高供應效率,開展服務外包,提高核心競爭(zheng) 力,同時為(wei) 了更好地融入地方經濟,發展民品產(chan) 業(ye)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於(yu) 2003 年組建了中電科技(南京)電子信息發展有限公司這一專(zhuan) 業(ye) 化供應鏈管理公司。
目前公司下設雨花、香港兩(liang) 家分公司,上海、深圳等兩(liang) 個(ge) 辦事處,業(ye) 務範圍覆蓋全國 18 個(ge) 省市地區。公司成立 10 年來,實現了銷售收入 33%的增長率,優(you) 質大客戶實現了年平均 40%的增長,淨資產(chan) 收益率年均達到 15%以上。
2、生產(chan) 經營及管理水平
中電科技立足於(yu)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的企業(ye) 定位,以供應鏈集成服務為(wei) 主要運營模式,突出高端電子供應鏈集成服務產(chan) 業(ye) 的特點,通過供應鏈的整合向顧客提供增值服務。目前,公司主要圍繞電子行業(ye) 供應鏈協同管理、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服務展開,在為(wei) 電子行業(ye) 企業(ye) 提供物流整體(ti) 配套服務的同時,通過整合控股股東(dong) 技術資源和社會(hui) 優(you) 勢資源,向客戶提供 ODM、OEM 以及整體(ti) 技術解決(jue) 方案等多種服務。 公司在實現快速發展的同時,積極夯實內(nei) 部管理,從(cong) 業(ye) 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管理、文化管理及綜合管理等各方麵加強企業(ye) 管理。
(1)業(ye) 務管理
公司根據業(ye) 務發展需要先後針對采購、銷售、倉(cang) 儲(chu) 、風險控製等多個(ge) 環節出台了相應管理辦法,並積極推行流程管理,確保在業(ye) 務管理等工作方麵更為(wei) 合理化和精細化。
(2)人力資源管理
公司先後與(yu) 美國通用、IBM、華信博達等多家外部谘詢團隊合作共同進行了公司人力資源體(ti) 係的構建與(yu) 完善,形成了與(yu) 公司發展完全適配的人才規劃、組織架構、職能職責、薪酬績效等製度和體(ti) 係。
(3)信息化管理
定製開發了用友、億(yi) 格、OA、供應商管理(CRM)等多個(ge) 信息係統,並積極實現了內(nei) 部係統與(yu) 外部 B2B 電子商務平台的對接,極大的提高了企業(ye) 的運行效率。
(4)文化管理
公司在繼承中國電科及十四所優(you) 秀企業(ye) 文化的基礎上建立了完善的文化體(ti) 係,通過多種方式有效的融入到企業(ye) 管理體(ti) 係中,對企業(ye) 發展發揮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5)綜合管理
圍繞規範公司管理和服務公司經營,先後出台了《公司綜合計劃管理辦法》、《公司文件管理製度》、《質量管理工作規定》等一係列製度,進一步完善了公司綜合管理工作;同時積極推行全麵績效管理,促進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提升。
二、企業(ye) 在實施信息化之前存在的問題,即通過信息化要解決(jue) 的生產(chan) 管理、經營管理等方麵的突出問題;
中電科技可供應的電子元器件多達幾十萬(wan) 種,每種元器件都需要有詳細的屬性規格描述,並且每種產(chan) 品都有三家以上的供應商,因此供應商及其供貨品種是一套龐大的數據。中電科技通過該平台為(wei) 企業(ye) 自身乃至全國電子元器件市場提供專(zhuan) 業(ye) 化物流配送、集中采購、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供應鏈管理谘詢、設計鏈等服務業(ye) 務。作為(wei)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下屬規模最大、運營質量最優(you) 、運營模式最佳的物流公司,我公司擔負著集團公司物流資源整合的重任,其中信息化、標準化對集團物流資源整合工作起著關(guan) 鍵而深遠的作用。
另外,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各成員單位擁有巨大的物資采購需求和豐(feng) 富的采購資源,主要涉及原材料、元器件、組件及模塊、儀(yi) 器儀(yi) 表及設備、軟件、基建等多種類物資,同時各成員單位分別擁有獨立的采購體(ti) 係、供應渠道及配套能力等。中國電科各成員單位獨立采購,采購資源分散,采購管理標準化、信息化水平、采購運行效率、物資庫存周轉率等有待進一步提升。作為(wei)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下屬規模最大、運營質量最優(you) 、運營模式最佳的物流公司,我公司擔負著集團公司物流資源整合的重任,其中信息化、標準化對集團物流資源整合工作起著關(guan) 鍵而深遠的作用。
三、信息化進程,實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問題與(yu) 解決(jue) 措施,企業(ye) 信息化是如何推進、組織,一步一步深入的?
1、標準化水平不足
標準化是信息化的基礎,但隨著物流產(chan) 業(ye) 的不斷發展壯大,物流標準體(ti) 係建設滯後問題越來越突出,國家雖然製定了部分物流標準,但是物流標準體(ti) 係和管理規範還不完整,而且沒有得到有效的貫徹,各企業(ye) 依舊沿用各自的物流標準和管理規範。因此,建立物流標準化體(ti) 係應該成為(wei) 國家和企業(ye) 兩(liang) 化融合工作的重中之重,隻有建立係統的、統一的標準化體(ti) 係,信息化建設才有了基礎。
我公司將通過 3 年的努力,建立和完善重點突出、結構合理、層次分明、科學適用、基本滿足電子行業(ye) 物流發展需要的物流標準體(ti) 係;在加快物流標準製定、加強基礎性研究、強化標準宣貫實施等方麵統一策劃。
到 2016 年底基本實現以下目標:
——完成製定完善電子行業(ye) 物流技術標準、物流服務標準、物流管理標準;完成至少 40 項電子行業(ye) 物流標準。
——電子行業(ye) 物流領域的物流作業(ye) 、信息、管理、服務、安全等運作環節和設備設施有標準可依,標準實施取得成效。
——通過中電科技供應鏈集成平台,在電子行業(ye) 類推廣標準化體(ti) 係,實現電子行業(ye) 各節點企業(ye) 標準化體(ti) 係使用率達到 80%以上。應該對信息化深度融合企業(ye) 進行定級考評,並可以設立獎勵資金,用以支持兩(liang) 化融合工作做的好的企業(ye) 。資金投向重點在兩(liang) 化融合的應用層麵和創新層麵,不是單單在信息化建設項目上。
作為(wei) 企業(ye) ,我們(men) 將努力推動電子行業(ye) 物流相關(guan) 標準的建設,但具體(ti) 的實施還需要得到國家政策及相關(guan) 部門的支持和幫助。
2、行業(ye) 壁壘現象在一定範圍內(nei) 依然存在
各行業(ye) 、企業(ye) 還存在一定的孤立經營、各自為(wei) 戰的思維,“資源共享、優(you) 勢互補、實現共贏”的價(jia) 值觀念以及與(yu) 外部供應鏈“相互信任、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合作理念還有待進一步達成共識,如何破除思想、觀念和製度上的障礙,實現供應鏈的信息化和工業(ye) 化融合任重道遠。
我們(men) 希望能夠在國家相關(guan) 職能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建立供應鏈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製。在機製層麵形成統一決(jue) 策、收益風險機製;在業(ye) 務層麵上推進市場協同、采購協同、庫存協同、物流協同;在技術層麵統一物流技術應用,簽訂保密協議等,通過行業(ye) 戰略合作,相互融合,逐步打破行業(ye) 壁壘。
3、互聯網經濟的社會(hui) 公信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互聯網經濟已成為(wei) 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然而滯後的信用體(ti) 係已成為(wei) 製約我國互聯網經濟發展的瓶頸。所以研究信用缺失及其成因尋求建立互聯網經濟信用保證體(ti) 係,從(cong) 而形成有效的信用機製對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尤其是 B2B 電子商務模式發展尤為(wei) 關(guan) 鍵。
第一、積極支持、配合政府工作,推進我國網絡相關(guan) 法律、信用體(ti) 係建設。建議工信部對重點企業(ye) 信息化建設以及網絡安全等進行評定、認證等,為(wei) 企業(ye) 開展電子商務提供有力支撐。
第二、加強互聯網網絡安全建設,繼續完善安全管理體(ti) 係、安全設備、係統建設,逐步提高網絡平台的信息安全水平。
企業(ye) 高層領導以發展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樹立了以電子商務平台為(wei) 核心,以供應鏈集成服務為(wei) 重要支撐的發展戰略,用 5-10 年的時間完成第四方物流企業(ye) 的打造。
公司信息化推進與(yu) 組織經曆了 3 個(ge) 階段:
1) IT基礎應用階段
2004 年-2008 年是中電科技信息技術應用的初級階段。在這個(ge) 時期公司的信息化主要處於(yu) 辦公、業(ye) 務操作層麵的單純應用,如財務電算化、辦公電腦化,在這個(ge) 階段,企業(ye) 信息化局限於(yu) IT 硬件和單機版軟件應用,僅(jin) 以提高業(ye) 務操作層麵的數據管理。係統僅(jin) 支持數據的收集、整理、匯總等。
2) IT技術管理階段
2009 年—2011 年,信息技術在中電科技得以大量普及應用,公司每年投入一定預算,先後建成以電子商務平台為(wei) 核心供應鏈協同管理平台,和以財務為(wei) 核心的企業(ye) 內(nei) 部信息化管理平台。公司內(nei) 部管理已完成跨部門、跨業(ye) 務領域的集成管理和信息共享,各種業(ye) 務係統和管理信息係統為(wei) 提高公司的經營效益和管理水平,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zheng) 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這個(ge) 階段業(ye) 務部門與(yu) IT 部門相互融合,視為(wei) 合作夥(huo) 伴。IT 部門也展示出技術、技能、平台和服務能力,參與(yu) 業(ye) 務流程再造,市場營銷的支持,業(ye) 務客戶需求的理解,提供配合業(ye) 務市場開拓的 IT 解決(jue) 方案。
為(wei) 此公司於(yu) 2010 年建設運營了中電易采網電子商務平台,並作為(wei) 企業(ye) 發展的新業(ye) 務模式,拓展業(ye) 務渠道,服務於(yu) 供應鏈上下遊客戶。通過構建線上線下的一體(ti) 化服務,使企業(ye) 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商流四流合一,實現電子行業(ye) 產(chan) 業(ye) 鏈協同管理的價(jia) 值最大化。中電易采網所構建的電子交易、電子競價(jia) 、供應商協同管理三大平台,有效支持企業(ye) 未來的供應鏈戰略,逐步完成資源整合、新的經營增長點和業(ye) 務模式轉型的構建。
3) IT戰略服務階段
2012 年-2016 年,是中電科技的 IT 技術服務於(yu) 企業(ye) 發展戰略,為(wei) 企業(ye) 供應鏈戰略提供技術解決(jue) 方案和創新舉(ju) 措的階段。在這個(ge) 階段,公司的信息化提高到戰略層麵,從(cong) 戰略規劃、實施到運營保障都有了係統的指導思想,公司信息化戰略進入到公司經營戰略,並與(yu) 公司管理和經營戰略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參與(yu) 並推動業(ye) 務發展。隨著 IT 技術深入廣泛的應用,飛速發展的 IT 技術也將給企業(ye) 帶來高額經營管理業(ye) 績,此時 IT 技術是通過建議和實施創新舉(ju) 措和戰略舉(ju) 措來引領企業(ye) 未來業(ye) 務的發展方向。
四、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與(yu) 評估,主要有:
第一、公司在項目支撐下,自主設計、自主研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產(chan) 權的 B2B 電子商務平台—中電易采網(www.ec-line.cn),該平台是我國電子信息行業(ye) 第一家為(wei) 電子元器件和電子整機企業(ye) 提供在線電子元器件采購、銷售、電子元器件尖端技術信息發布平台、國內(nei) 外電子元器件尖端技術資訊、設計鏈服務、在線招標等一體(ti) 化供應鏈服務的B2B 電子商務平台。
第二、在強大的信息技術支持和網絡服務覆蓋下,開創性地打造了電子信息行業(ye) 第四方物流運營模式。通過對公司內(nei) 部和具有互補性的服務供應商、客戶以及戰略合作夥(huo) 伴所擁有的不同資源、能力和技術進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
第三、通過信息化手段,係統化構建具有社會(hui) 責任的企業(ye) 。一是基於(yu) Web2.0SOA 架構的平台技術,與(yu) 企業(ye) 門戶、企業(ye) ERP 係統的集成,協助客戶建立內(nei) 外部信息係統,實現以客戶為(wei) 中心的多渠道電子商務交易,提升供應鏈信息化整體(ti) 水平;二是通過電子采購、電子支付等手段提高國有資產(chan) 安全與(yu) 保值增值。具體(ti) 取得成效如下:
1、經濟效益
依托供應鏈各環節的優(you) 勢資源,整合采購資源、銷售渠道、信息
係統、物流服務等方麵優(you) 勢,開展“供應鏈集成”服務,逐步實現整
個(ge) 供應鏈的優(you) 化,提升供應鏈的整體(ti) 競爭(zheng) 力。在為(wei) 電子信息企業(ye) 的發
展帶來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將促進平台自身的發展。在經濟規模
上,公司 2013 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 31 億(yi) 元,力爭(zheng) 到“十二•五”末
通過平台實現銷售收入 100 億(yi) 元。
2、管理效益
1) 提升客戶核心競爭(zheng) 力
將有限的資源集中用於(yu) 發展主業(ye)
客戶通過 E 化供應鏈集成服務平台, 使企業(ye) 實現資源的優(you) 化配置,減少用於(yu) 供應鏈管理業(ye) 務方麵的車輛、倉(cang) 庫和人力的投入,將有限的人力、財力集中於(yu) 核心業(ye) 務。
有效降低成本,增強盈利能力
通過供應鏈的集成整合,提升經營規模,增強在核心業(ye) 務環節的控製力,有效降低成本,增強盈利能力。
加速物料周轉,減少庫存,降低經營風險 借助詳盡的供應鏈管理計劃和適時的配送手段,最大限度地加速企業(ye) 庫存物料周轉,減少庫存,降低經營風險。
降低管理難度,提升管理效率
公司提出的“供應鏈集成”既能使客戶享受專(zhuan) 業(ye) 管理帶來的效率和效益,又可將內(nei) 部管理活動變為(wei) 外部合同關(guan) 係,把內(nei) 部承擔的管理職責變為(wei) 外部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利於(yu) 簡化管理工作。
2) 提升公司服務能力
成本方麵 :
公司一直致力於(yu) 通過整合外部客戶、供應商資源,共享采用信息,引導規模生產(chan) ,盤活積壓多餘(yu) 庫存等方式,實現客戶的采購成本降低。
采購產(chan) 品質量方麵 出於(yu) 質量控製的需要,公司正在借助外部資源設立專(zhuan) 門的質量檢驗與(yu) 仲裁機構,負責協議客戶采購物資質量管理,統一檢驗的標準,保證質量檢驗的一致性。
采購周期和服務質量方麵 由於(yu) 不同物資生產(chan) 周期不一樣、不同物資檢篩周期不一樣,因此,公司在不同種類物資的采購周期方麵均有不同程度的縮短。
在社會(hui) 效益上,通過引領“供應鏈服務理念”,打造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ye) “供應鏈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第一品牌,實現社會(hui) 效益與(yu) 經濟規模的互相促進、同步發展;同時,積極發揮供應鏈整合信息管理平台在資源整合方麵的優(you) 勢,將公司打造成為(wei) 中國軍(jun) 工產(chan) 業(ye) 領域解決(jue) 停產(chan) 物資的首選合作夥(huo) 伴。
3) 有效促進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的發展
借助 E 化供應鏈集成服務平台,充分整合電子信息行業(ye) 的采購資源、銷售渠道、信息係統、物流業(ye) 務等,為(wei) 企業(ye) 集中資源、節省管理費用,切實增強企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
在客戶產(chan) 品設計環節,平台可以充分整合自身、股東(dong) 方、社會(hui) 科研機構的技術研發能力,為(wei) 客戶提供產(chan) 品設計方案;同時,還能根據產(chan) 品方案,協助客戶製定更加合理的產(chan) 品 BOM 表。
在物料齊套環節,平台依靠網絡優(you) 勢,為(wei) 客戶提供最優(you) 性價(jia) 比的物料資源及特殊物料的定製,並齊套;同時,還能通過采購信息匯總,引導原材料生產(chan) 企業(ye) 實現規模生產(chan) ,進而降低客戶采購成本。
在物流配送環節,平台集成第三方物流企業(ye) 資源,為(wei) 客戶提供低廉、準確、及時的物流配送服務,並開展針對客戶的物流谘詢服務;同時,公司還能整合社會(hui) 倉(cang) 儲(chu) 資源,盡可能做到常用物資的 VMI 管理模式。
產(chan) 品銷售環節,平台借助擁有的客戶資源及銷售渠道,協助客
戶銷售產(chan) 品。
在積壓多餘(yu) 庫存盤活環節,平台通過信息的發布,可以促進企
業(ye) 積壓多餘(yu) 庫存的盤活。
平台結合公司長期以來積累的經驗及股東(dong) 優(you) 勢,將為(wei) 客戶提供
供應鏈產(chan) 品的質量控製服務。
3、社會(hui) 效益
通過實現 IT 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的有機結合,使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商流四流合一,為(wei) 企業(ye) 提供一體(ti) 化供應鏈服務,實現電子行業(ye) 產(chan) 業(ye) 鏈協同管理價(jia) 值最大化。無論是對產(chan) 業(ye) 集群提升集成創新水平、提升區域整體(ti) 競爭(zheng) 力,還是對企業(ye) 提升品牌形象、提升發展空間,都將起到很好的示範促進作用,必將取得良好的社會(hui) 效益。
以現代信息技術為(wei) 基礎的供應鏈集成服務平台,在大大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也打破了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間的界限,減少了中間環節,大大降低了信息在傳(chuan) 遞過程中的損耗,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提升了供應鏈的整體(ti) 競爭(zheng) 力,實現供應鏈節點企業(ye) 效益的最大化目標,開創“多贏”的局麵。
同時,中電科技通過 E 化供應鏈集成服務平台的運營,也將為(wei) 政府提供電子元器件行業(ye) 技術發展趨勢指數、行業(ye) 景氣度等的動態導向,為(wei) 政府決(jue) 策提供支持。
中電科技(南京)電子信息發展有限公司通過 E 化供應鏈集成服務,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引領“供應鏈價(jia) 值集成服務理念”,打造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ye) “供應鏈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第一品牌,並積極發揮 E 化供應鏈集成服務在資源整合方麵的優(you) 勢,促進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hui) 效益。
五、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的主要體(ti) 會(hui) 、經驗與(yu) 教訓,有何推廣意義(yi) ;
1、以信息化實現服務轉型
構建企業(ye) 供應鏈管理信息係統平台,做到企業(ye) 內(nei) 部采購庫存管理係統的信息化;
----積極完善外部信息平台,建立有利於(yu) 實現資源共享的外部信息係統;
----實現供應鏈管理係統與(yu) 外部信息平台的點對點對接;
----開發完善“中電易采網”電子商務平台功能,使其成為(wei) 現代物流及信息服務產(chan) 業(ye) 發展有效手段。
2、以中電易采網實現供應鏈的全流程整合
依托強有力的自身科研企業(ye) 背景,整合客戶、供應商的優(you) 勢資源,依托電子商務平台為(wei) 技術支撐,為(wei) 客戶提供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及物流合作服務,提升公司供應鏈整合力度,實現公司對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戰略整合。
3、依托中電易采網平台逐步打造 E化供應鏈集成商
公司依托 B2B 平台將供應鏈上分散在各地的、處於(yu) 不同價(jia) 值增值環節(如資源提供、研究開發、生產(chan) 加工、物流服務和市場營銷等)、具有特定優(you) 勢的獨立企業(ye) 聯合起來,打造 E 化供應鏈集成商。
4、實現以電子商務平台為(wei) 核心多係統跨平台的集成
5、以一體(ti) 化、標準化和信息化的設計服務,為(wei) 客戶提供更為(wei) 專(zhuan) 業(ye) 的供應鏈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
在線設計平台可以將受理的設計服務分發給相應的上遊設計企業(ye) ,並快速形成解決(jue) 方案,提供設計、采購、物流配送一整套行業(ye) 服務 。
支持與(yu) 上遊企業(ye) 設計能力的整合,將各個(ge) 上遊企業(ye) 的設計能力整合為(wei) 統一的設計服務平台,擴大整個(ge) 行業(ye) 的設計能力。
支持設計服務的不同分類,為(wei) 不同的設計服務提供標準服務流程 根據特定設計服務的服務特色,標準化設計服務的技術規格和服務內(nei) 容。
客戶可以在線閱讀特定設計服務的服務內(nei) 容,並提交標準化的服務申請表格 。
六、本係統下一步的改進方案、設想,以及對物流信息化的建議等。
公司目標:成為(wei) 中國電子信息行業(ye) 供應鏈管理服務知名提供商,成為(wei) 電子領域器件及組件優(you) 選供應商,以“E 化供應鏈服務平台”為(wei) 核心,打造中國軍(jun) 工電子行業(ye) 第四方物流服務第一品牌。
針對企業(ye) 十二五發展目標,公司信息化工作將開展以下幾方麵工作:
1、戰略層麵:繼續貫徹落實工信部關(guan) 於(yu) 兩(liang) 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部署和工作要求,按照工信部關(guan) 於(yu) 兩(liang) 化融合評估規範和公司“E 化供應鏈”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和運營,深入研究兩(liang) 化融合的業(ye) 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繼續創新供應鏈協同機製,為(wei) 我國電子信息行業(ye) 樹立兩(liang) 化深度融合典範。
2、管理層麵:繼續堅持公司一把手掛帥,統籌規劃公司信息化工作戰略目標和實施路徑,分解落實信息化工作 KPI 目標,建立係統的信息化管理體(ti) 係,確保信息化戰略目標的實現。深入梳理現有業(ye) 務流程,繼續完善公司現有信息技術管理體(ti) 係、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供應鏈集成服務管理體(ti) 係等。
3、業(ye) 務層麵:在政府主導,我公司具體(ti) 負責運營的模式下,選擇有代表性的供應鏈節點企業(ye) 進行整合試點, 逐步實現全產(chan) 業(ye) 鏈的深度融合,達成國有企業(ye) 保值增值,提升企業(ye) 社會(hui) 效益的目標。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