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通遼東方利群藥品有限公司:倉庫管理係統(WMS)應用及醫藥物流標準化建設

發布時間:2015-01-28 15:53:17 通遼東(dong) 方利群藥品有限公司

.企業(ye) 概況

通遼東(dong) 方利群藥品有限公司成立於(yu) 2004年9月,是一家集藥品配送、藥品批發、藥品零售的綜合服務型醫藥物流有限責任公司。企業(ye) 員工總數540人,資產(chan) 總值13000萬(wan) 元,利群零售連鎖藥店69家。醫藥配送覆蓋通遼市所有醫療終端和藥品零售終端,以及通遼市周邊地區500公裏範圍內(nei) 的藥品生產(chan) 經營企業(ye) 和藥品使用、零售終端。企業(ye) 配備專(zhuan) 業(ye) 的信息技術研發團隊。

公司的“利群”商標已被認定為(wei) 內(nei) 蒙古自治區著名商標;公司享有內(nei) 蒙古自治區“精神文明單位”、“A級納稅信用企業(ye) ”、 “重合同守信譽企業(ye) ”等榮譽;內(nei) 蒙古自治區級“誠信企業(ye) ”;通遼市消費者協會(hui) “誠信單位”;現代醫藥物流配送中心是通遼市十三家重點物流建設項目之一,同時也是通遼市冷鏈物流示範企業(ye) 。

2.信息化解決(jue) 經營管理方麵的突出問題

(1)實施信息化科學有效地控製藥品倉(cang) 儲(chu) 、配送環境

藥品是一種特殊商品,藥品的種類複雜、品種繁多,藥品具有醫用專(zhuan) 屬性,藥品必須安全、有效、均一、穩定。嚴(yan) 格規範藥品流通每一環節的作業(ye) 標準化,對保證在流通過程中藥品的有效性與(yu) 安全性無疑具有重要意義(yi) 。醫藥物流企業(ye) ,為(wei) 保證在流通過程中的藥品質量,按照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GSP)要求對藥品的倉(cang) 儲(chu) 、運輸條件有著嚴(yan) 格的要求。實施信息化實現了藥品倉(cang) 庫的溫、濕度的自動監控與(yu) 調節,實現了運輸車輛的自動監控與(yu) 藥品狀態的跟蹤。係統還可以自動推薦貨位,實現倉(cang) 儲(chu) 貨位的有效利用。

(2)實施信息化科學地進行供應鏈管理控製藥品安全庫存

藥品信息化管理係統,是基於(yu) ERP(企業(ye) 資源計劃係統)、WMS(倉(cang) 庫管理係統),利用互聯網技術、條碼掃描技術,通過無線射頻條碼掃描(RF)設備、電子標簽輔助揀貨係統、冷鏈實時跟蹤係統,實現藥品的生產(chan) 過程、倉(cang) 儲(chu) 過程、運輸過程的全程信息化管理,藥品倉(cang) 庫通過實施信息化實現藥品入庫驗收、上架、補貨、揀貨、庫存盤點、出庫複核、配發裝車、運輸配送全程信息化跟蹤及標準化作業(ye) 。信息化係統通過數據采集、分析,預測庫存上下限,有效管理庫存及上、下遊供應鏈。

(3)實施信息化有效地控製作業(ye) 差錯大幅降低作業(ye) 強度

藥品倉(cang) 庫作業(ye) 和庫存商品質量控製要求十分嚴(yan) 格,僅(jin) 靠人工記憶和手工錄入,不但費時、費力,容易出錯,而且不能收集所需的大量信息對庫存、市場需求進行預測,也就不能科學地管理上、下遊客戶,更不能充分滿足上、下遊客戶的需求。實施信息化後有效地控製作業(ye) 差錯大幅降低作業(ye) 強度的同時,還可以為(wei) 上、下遊客戶提供數據信息等增值服務。

(4)實施信息化為(wei) 藥品監管部門科學監管藥品流通秩序奠定了基礎

企業(ye) 實施信息化後,企業(ye) 信息係統可以與(yu) 藥品監管部門監管係統實現無縫聯接,使得藥品信息及經營活動透明化,為(wei) 其進行科學監管藥品流通秩序奠定了基礎。

3.信息化推進進程與(yu) 組織實施

通遼東(dong) 方利群藥品有限公司隨著倉(cang) 庫管理係統於(yu) 2011年12月07日正式上線,標誌著企業(ye) 信息化建設完成了階段性成果,至此企業(ye) 具備了企業(ye) 資源計劃係統(ERP)、倉(cang) 庫管理係統(WMS)、冷鏈物聯網係統、物流運輸管理係統(TMS),企業(ye) 信息係統與(yu) 藥品監管部門監督管理係統已經聯接。2014年1月17日互聯網藥品交易平台建成並通過驗收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許可證。

公司倉(cang) 庫管理係統集成了無線射頻條碼掃描(RF)設備,電子標簽輔助揀貨設備,冷鏈實時跟蹤係統。藥品倉(cang) 庫裝備有溫濕度自動控製設備(中央空調、加濕)。藥品倉(cang) 庫實現藥品入庫驗收、上架、補貨、揀貨、庫存盤點、出庫複核、配發裝車、運輸配送全程信息化跟蹤及標準化作業(ye) 。

(1)項目建設目標

通過建設安裝WMS係統,實現企業(ye) 資源計劃係統(ERP)、倉(cang) 庫管理係統(WMS)、冷鏈物聯網係統、物流運輸管理係統(TMS)無縫聯接,並與(yu) 藥品監管部門監督管理係統進行聯接。有效的提高倉(cang) 儲(chu) 作業(ye) 效率與(yu) 儲(chu) 存貨位的利用率。借助計劃庫存管理功能,能夠更精準的掌控供應配送的安全庫存需求。通過標準化流程提高作業(ye) 效率、縮短作業(ye) 時間,控製作業(ye) 差錯。

(2)推進信息化進程

企業(ye) 把信息化建設作為(wei) 企業(ye) 發展的長期戰略,企業(ye) 成立了信息化技術管理部門,配備了專(zhuan) 業(ye) 的信息技術研發團隊。企業(ye) 信息化部門能夠按照企業(ye) 管理中的信息化需求拿出解決(jue) 方案並在一定時限內(nei) 解決(jue) 實施。通過客觀的分析企業(ye) 現狀,合理地進行企業(ye) 信息化規劃,使信息化係統不僅(jin) 能滿足企業(ye) 當前的需要,而且有一定前瞻性。

在信息化的推進過程中,首先提高企業(ye) 全員對信息化認識,通過培訓強力推進企業(ye) 信息化的實施。

4. 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與(yu) 評估

(1)信息化實施前後的效益指標對比、分析

整體(ti) 效率顯著提高:通過商品的ABC分析、進出庫EIQ分析、進出庫訂單PCB分析、物流中心業(ye) 務比例分析進行數據分析總結。通過供應鏈的一體(ti) 化管理、節點流程優(you) 化手段,采用零庫存管理、自動補貨等技術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了重複運輸、牛鞭效應、庫存積壓等現象,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供應成本。2012年、2013年每年經營收入均有20%~30%的遞增。

實現對貨位進行精確管理:係統可以自動推薦貨位,實現倉(cang) 儲(chu) 貨位的有效利用,倉(cang) 庫的空間利用率提高40%以上。

作業(ye) 效率顯著提高:零貨出庫采用電子標簽輔助揀貨,同時將商品進行A\B\C分類,減少揀貨距離,提高揀貨效率。整貨揀貨采用無線條碼掃描(RF)完成。揀貨速度大幅度加快,達到700訂單/小時以上。倉(cang) 庫每日揀貨6000行訂單比信息化上線之前平均提前3小時完成。平均揀貨時間縮短60%;揀貨準確率100%;人力投入減少40%。

(2)信息化實施對企業(ye) 業(ye) 務流程改造與(yu) 競爭(zheng) 模式的影響

企業(ye) 業(ye) 務流程清晰:采購計劃、入庫驗收、訂單出庫、揀貨作業(ye) 、出庫複核、配發運輸全部由信息化支撐,流程清晰、節點準確、責任明確。

有效控製倉(cang) 庫作業(ye) 流程:係統可對整個(ge) 倉(cang) 庫的各個(ge) 環節進行管控,係統對每個(ge) 人的作業(ye) 狀態、每個(ge) 訂單的處理狀態實時管控;在自動優(you) 先分級分配的前提下,可以通過調整發貨優(you) 先級改變作業(ye) 任務,從(cong) 而實現訂單發貨順序可控。

崗位責任明確:通過合理任務分配提高揀貨效率的同時,對人員的每一步操作都有明確的指示,人員隻需按指示操作,即可形成連貫的流水作業(ye) 。避免人員主觀判斷對作業(ye) 質量產(chan) 生影響。盡量縮短每個(ge) 環節人員的移動距離,提高效率。

(3)信息化實施對提高企業(ye) 競爭(zheng) 力的作用

WMS項目上線後,企業(ye) 又在積極推行標準化建設,規範倉(cang) 儲(chu) 配送各個(ge) 環節作業(ye) 標準,強化供應鏈管理控製,提高物流服務水平,企業(ye) 信息化實施顯著提高了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獲得殊榮如下:

2011年11月华体会登录界面授予AAAA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ye) 。

2012年7月11日被內(nei) 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確認為(wei) 第三方藥品物流企業(ye) 。

2013年6月5日被內(nei) 蒙古自治區質監局批準為(wei) 內(nei) 蒙古自治區醫藥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秘書(shu) 處單位,董事長楊景垣任主任委員。

2013年12月31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hui) 確定為(wei) 2013年度國家級服務業(ye) 標準化試點項目。

2014年1月17日互聯網藥品交易平台建成並通過驗收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許可證。

5.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的主要經驗和推廣意義(yi)

企業(ye) 在考慮自身業(ye) 務發展模式的前提下,信息化在解決(jue) 企業(ye) 自身實現現代物流和對供應鏈的規範化管理外,更需要考慮其滿足客戶需求的增值服務。

WMS在為(wei) 本企業(ye) 的信息化平台建設和優(you) 化以及擴展提供了基礎條件,WMS係統集成的電子標簽輔助揀貨係統、RF貨物管理係統實施2年多來,實現了貨物精確管理,庫存優(you) 化管理,環保節能管理的目標,對B2B、B2C電子商務係統的建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實現了藥品信息收集、數據信息查詢、藥品溯源跟蹤、藥品監管信息等一係列增值服務。

6.信息係統完善方案、設想,以及對物流信息化的建議

進一步建立藥品信息化供應鏈智能管理係統,實現藥品生產(chan) 過程、倉(cang) 儲(chu) 過程、運輸過程、使用過程和監管過程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提供藥品物流配送延伸服務,配送終端直達醫療機構藥房,實現醫療機構共享醫藥物流配送中心藥品倉(cang) 庫,最終將藥品智能化管理延伸到患者。從(cong) 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藥品管理成本。

實現自動跟蹤藥品批號、藥房自動補貨需求、藥房自動複核等功能,醫療機構藥房可以憑借條碼標簽進行藥品信息的無縫接受,使藥品的批號、效期等重要信息更加準確便捷的傳(chuan) 遞給藥房,藥房對患者發藥信息自動記錄跟蹤。

實現與(yu) 藥品招標采購中心、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信息互聯,實現藥品招標、采購、配送信息數據真實、及時,實現藥品質量在生產(chan) 過程、倉(cang) 儲(chu) 過程、配送過程、醫療機構內(nei) 流轉過程的全程無縫隙監管。

實現藥品生產(chan) 企業(ye) 、藥品經營企業(ye) 、藥品配送企業(ye) 、醫療機構、招標采購中心、藥品監管部門信息共享,避免藥品盲目生產(chan) ,形成生產(chan) 、管理、市場一體(ti) 化,降低藥品生產(chan) 和流通成本,規範藥品生產(chan) 流通秩序,保證藥品安全,並以此建立醫藥大數據。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