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ye) 案例 > 正文

易網通電子網絡(深圳)有限公司:新型保稅監管場所輔助監管平台

發布時間:2015-01-14 14:13:49 易網通電子網絡(深圳)有限公司

易網通電子網絡(深圳)有限公司始創至今累計投資過億(yi) ,在電子通關(guan) 領域服務17年,是中國最早進入通關(guan) 與(yu) 物流信息化服務領域的高科技公司,應該不斷變化、發展的市場,大力拓展服務範圍,從(cong) 通關(guan) 延伸到物流,從(cong) 提供單一軟件係統到提供係統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目前業(ye) 務包括:EDI數據平台服務、電子通關(guan) 、電子監管、物流信息化解決(jue) 方案以及物流信息平台,客戶群體(ti) 涵蓋供應鏈各環節,包括:保稅物流企業(ye) 、加工貿易企業(ye) 、貨主企業(ye) 、物流園區、海陸空口岸、政府監管單位等等。

新型保稅監管場所輔助監管平台根據保稅監管場所的政策功能和監管特點,按照“快速入倉(cang) 、嚴(yan) 管出倉(cang) 、倉(cang) 內(nei) 明晰”的監管原則,實行“外圍封閉隔離、倉(cang) 內(nei) 有序流轉、帳冊(ce) 卡口合管”的管理模式,充分應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入出倉(cang) 卡口自動驗核功能,進出貨物信息流全程跟蹤,形成嚴(yan) 密高效的信息圍網,構築“手續簡化、進出快捷、管理高效、服務便利“的信息綜合應用平台。該平台受到保稅區海關(guan) 以及企業(ye) 非常重視,目前還處於(yu) 試行階段,將迎來新一輪的較快發展階段,未來影響力有望更大。

一. 新型保稅監管場所輔助監管平台定位

1. 平台建設背景

2012年,海關(guan) 總署、分署積極推進“促外貿、穩增長”政策,開展“兩(liang) 倉(cang) 整合”等一係列改革。為(wei) 進一步貫徹落實市政府關(guan) 於(yu) 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促進我市國際貿易和現代物流業(ye) 發展的相關(guan) 政策,深圳關(guan) 製定了《深圳海關(guan) 探索保稅監管場所新型業(ye) 務類型及監管模式改革項目工作方案》,積極探索保稅監管場所業(ye) 務類型和監管模式創新,擬逐步實現保稅倉(cang) 庫和出口監管倉(cang) 庫政策疊加、功能拓展、管理統一,使之更適應現代物流業(ye) 靈活、高效、便捷的發展需求。同時,統一規範現有保稅監管場所的信息管理係統,搭建覆蓋全麵、信息完善的電子圍網,實現海關(guan) 嚴(yan) 密監管與(yu) 企業(ye) 通關(guan) 便利的有機結合,構築“手續簡化、進出快捷、管理高效、服務優(you) 質”的信息綜合應用平台。

對於(yu) 傳(chuan) 統的兩(liang) 倉(cang) 企業(ye) 來說,通過物流創新服務拓展新型業(ye) 務、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運作效率對企業(ye) 的長遠發展至關(guan) 重要。以兩(liang) 倉(cang) 監管區域為(wei) 基礎設立獨立的具備新型業(ye) 務類型和監管模式的海關(guan) 保稅監管場所,開展國際中轉物流業(ye) 務是適應國際貿易管理及企業(ye) 未來業(ye) 務規劃方向的重要措施之一。該場所將在具備卡口管理功能的物理圍網內(nei) ,通過電子圍網和物聯網等手段,開展國際中轉拆拚箱,兩(liang) 倉(cang) 業(ye) 務整合等先進模式,並設計、預留今後逐步疊加跨境電子商務、商品展示、一日遊、檢測維修等綜合服務功能,實現保稅監管場所功能創新,擴大企業(ye) 利潤來源。

2. 平台介紹

保稅監管場所輔助管理係統(以下簡稱“輔助係統”)建設包括計算機操作軟件建設及係統配套設施建設。保稅監管場所輔助管理軟件係統主要包括通關(guan) 管理、卡口管理、電子底帳管理、備案管理、捆綁管理、數據交換、查詢統計、特殊處理、風險管理、係統管理等功能。係統配套設施建設主要包括卡口設置、計算機網絡、CCTV、場地環境等。總體(ti) 思路以功能區為(wei) 單元、以電子底帳為(wei) 基礎、以貨物流向為(wei) 主線進行整體(ti) 框架結構規劃和作業(ye) 流程設計,將進出場所的貨物流和海關(guan) 監管的信息流有機結合,實現對保稅監管場所的電子圍網。

二. 新型保稅監管場所輔助監管平台功能架構

1. 總體(ti) 業(ye) 務流程

倉(cang) 庫開展的業(ye) 務監管模式分為(wei) 三大類,不同類別實行不同的通關(guan) 作業(ye) 流程。三大類業(ye) 務監管模式分別為(wei) :一是倉(cang) 庫與(yu) 境內(nei) 間進出業(ye) 務監管;二是倉(cang) 庫與(yu) 境外間進出業(ye) 務監管;三是倉(cang) 庫內(nei) 開展的特殊業(ye) 務監管。

 

 

2. 平台架構分解以及建設模式

係統分為(wei) 海關(guan) 端和企業(ye) 端。海關(guan) 端主要包括卡口管理、備案管理、捆綁管理、通關(guan) 管理、電子底賬管理、特殊業(ye) 務管理、風險管理、統計分析管理、係統管理、數據交換等功能模塊。企業(ye) 端包括備案申報管理、捆綁管理、通關(guan) 申報、電子底帳管理、特殊業(ye) 務申報、查詢統計管理、係統管理、數據交換等功能模塊。

 

平台的建設方式,輔助係統海關(guan) 端部署在海關(guan) 運行網內(nei) ,由海關(guan) 提供單證格式和報文接口標準,以及傳(chuan) 輸通道,企業(ye) 按照標準要求,進行企業(ye) 端開發,報關(guan) 單由輔助平台生成並直接上傳(chuan) 到H2000並從(cong) H2000接收回執。

3. 平台主要單證關(guan) 係及數據流向

 

 

(1) 出入倉(cang) 單

企業(ye) 可以通過輔助係統錄入出/入倉(cang) 單數據,也可以將企業(ye) ERP的數據按照標準格式通過懷入接口導入到輔助係統,生成出/入倉(cang) 單數據。

(2) 核放單

倉(cang) 庫企業(ye) 在企業(ye) 端發送核放單(建立倉(cang) 單、車牌和IC卡等關(guan) 聯關(guan) 係)。企業(ye) 發送的核放單數據由輔助係統進行審核校驗,通過各區域輔助係統轉發到保稅物流平台實現卡口聯動核放。卡口憑核放單抬杆,生成運抵報告。

(3) 報關(guan) 單/轉關(guan) 單

H2000根據企業(ye) 發送的出/入倉(cang) 單數據生成核增/核扣表。企業(ye) 在企業(ye) 端調取核增/核扣表數據生成報關(guan) 單/轉關(guan) 單向H2000申報。

(4) 分流分撥申請和理貨報告

開展海運直通業(ye) 務的,企業(ye) 在企業(ye) 端申請分流分撥申請和理貨報告。通過海運在線平台傳(chuan) 輸到新艙單係統。

4. 平台性能及安全要求

(1)可靠性原則。係統從(cong) 申報到審核、確認到核注核銷,涉及環節較多,通關(guan) 實時性要求高。因此要求係統設計具有高可靠性,具有安全處理、應急操作等機製,確保係統穩定可用。

(2)高效性原則。係統采用集中式架構,數據量巨大,要求對數據的審核、入庫、確認等操作具有高效、快捷的處理性能,在係統詳細設計階段要充分考慮性能因素,設計出滿足發展需要的高處理能力的係統。

(3)靈活性原則。係統應用麵廣,業(ye) 務複雜,係統要充分考慮各種需求,實行靈活配置的設計方法,以滿足各種監管模式需要。

(4)安全要求。係統用戶種類較多,且涉及海關(guan) 關(guan) 務處理操作,屬於(yu) 輔助管理係統,用戶登錄需進行身份驗證管理,必須確保係統軟件安全及網絡安全。

(5)本係統數據為(wei) 倉(cang) 庫管理基礎數據,要求各數據至少保留3年,係統運行期間要求製定相應的備份體(ti) 係。

三. 平台優(you) 勢

1) 平台依據海關(guan) 總署《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信息化輔助管理係統基本配置》指導方案等相關(guan) 政策法規,在聚集深圳關(guan) 區90%兩(liang) 倉(cang) 企業(ye) 客戶基礎上,參照現有大鵬關(guan) 區兩(liang) 倉(cang) 業(ye) 務成熟的運作模式,結合易網通多年的行業(ye) 經驗不斷優(you) 化完善,既符合傳(chuan) 統業(ye) 務運作,又能支持國際中轉等新型業(ye) 務開展,並充分考慮了海關(guan) 通關(guan) 作業(ye) 係統今後的升級以及H2010的建設。為(wei) 實現有效監管和高效通關(guan) 相統一的管理理念,提供了重要推動力。

2) 把卡口的硬件設備科學高效的集成起來,自動采集、保存數據,與(yu) 海關(guan) 風險信息平台進行數據交互,卡口布控,智能放行,為(wei) 海關(guan) 提供實時、準確、可追溯、可挖掘的監管數據,既加強海關(guan) 對進出口貨物的監管力度,又全麵提高車輛的通關(guan) 效率,解決(jue) 通道擁堵問題。

3) 業(ye) 務流程依據兩(liang) 倉(cang) 監管政策和實際業(ye) 務進行梳理,貨物進入倉(cang) 庫後再辦理單證申報手續,體(ti) 現出“快速入倉(cang) ,嚴(yan) 管出倉(cang) ”的監管原則。

4) 企業(ye) 不再需要通過其他的預錄入平台申報報關(guan) 單,避免一單業(ye) 務反複在不同係統中的切換操作,減少數據交互傳(chuan) 輸錯誤,提高操作效率。

5) 海運艙單放行,解決(jue) 國際中轉貨物理貨之前不能明確貨物信息的問題,體(ti) 現出新型保稅倉(cang) 手續簡化,進出快捷的特點。

6) 建立風險管理體(ti) 係,使業(ye) 務監管部門能夠全麵分析風險數據,便捷掌控布控動態,達到“管少,管精,管住”的目標。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