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綜合快訊 > 正文

崔忠付:跨境·跨鏈·跨時代,冷鏈供應鏈的立體化革新

發布時間:2025-07-11 14:45:53 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委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跨境·跨鏈·跨時代:冷鏈供應鏈的立體(ti) 化革新

——在17th GFSC 2025冷鏈大會(hui) 上的致辭

华体会登录界面總經濟師 崔忠付

2025年7月11日 福建·福州

微信圖片_20250711143424

各位來賓,國際友人及媒體(ti) 朋友們(men) :

大家上午好!

在這驕陽似火卻又充滿無限生機的盛夏,我們(men) 相聚在魅力非凡的有福之州福州,共同開啟2025第十七屆食品冷鏈大會(hui) 的序幕。在此,我謹代表华体会登录界面向與(yu) 會(hui) 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全球冷鏈聯盟、香港物流商會(hui) 、荷蘭(lan) 國際物流協會(hui) 、印尼冷鏈協會(hui) 、韓國冷鏈協會(hui) 、福建省物流協會(hui) 、福建省製冷學會(hui) 、福建省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經濟人協會(hui) 、廈門市兩(liang) 岸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協會(hui) 、廈門物流協會(hui) 等國內(nei) 外機構,以及廣大與(yu) 會(hui) 政府部門、企業(ye) ,對大會(hui) 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次活動聚焦新興(xing) 市場食品供應鏈布局、海陸空聯通全球、國際水果貿易與(yu) 供應鏈革新等熱點話題,希望匯聚各方智慧,在“新冷鏈”時代背景下,聚焦中國跨境冷鏈發展新議題,洞察冷鏈出海與(yu) 入港新機遇,共創冷鏈上下遊融合新生態,探索冷鏈國內(nei) 外雙循環發展新路徑,解析冷鏈供應鏈立體(ti) 化革新新實踐。

當前,我國冷鏈供應鏈發展態勢良好,綜合競爭(zheng) 力不斷提升。一是市場需求持續增長。2024年全球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約為(wei) 3638億(yi) 美元,中國占比超20%。2025年上半年全國食品冷鏈物流業(ye) 務總需求量預計約1.92億(yi) 噸,同比增長4.35%;物流總額預計約4.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4.21%;物流服務企業(ye) 總收入預計約799.4億(yi) 元,同比增長3.84%。二是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目前我國擁有2500多個(ge) 跨境電商海外倉(cang) ;TIR運輸、冷鏈國際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等穩步發展;亞(ya) 洲首個(ge) 專(zhuan) 業(ye) 貨運鄂州花湖機場建成運營;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已取得顯著進展。三是供應鏈韌性不斷提升。以105個(ge) 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產(chan) 銷集配中心及兩(liang) 端冷鏈物流設施三級節點建設為(wei) 基礎,推進幹支線物流和兩(liang) 端配送協同運作,以技術創新、綠色轉型和數字賦能等為(wei) 支撐,建設高質高效、安全韌性的國內(nei) 外一體(ti) 化冷鏈物流供應鏈運行體(ti) 係。四是生態圈上下遊融合發展。國內(nei) 冷鏈物流有效支持現代農(nong) 食、醫藥醫療等產(chan) 銷全鏈條各環節商業(ye) 創新和價(jia) 值體(ti) 現;國際上,協同生產(chan) 加工、餐飲、商超等商貿流通企業(ye) 實現供應鏈出海及入港。五是國際規則主導力在增強。中國主導的首個(ge) 國際冷鏈物流標準《冷鏈物流無接觸配送要求》已於(yu) 2024年11月正式發布,顯著增強中國在全球冷鏈物流規則製定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助力中國企業(ye) 更易進入國際市場。

我們(men) 看到,在全球貿易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加速重構大背景下,中國冷鏈發展正處於(yu) 一個(ge) 充滿機遇的新時代。一是中國正以強勁的供應鏈韌性和高水平對外開放重塑國際話語權。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正以深入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全麵落實RCEP協定等,促進國際貿易和拓寬合作空間。二是全球冷鏈物流市場需求潛力巨大。2025年1-5月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方麵進出口總額628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據測算到2028年全球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超6000億(yi) 美元。三是跨境商貿物流蓬勃發展,全球影響力日益提升。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wan) 億(yi) 元,增長10.8%,占進出口總額6%。電商平台正以商業(ye) 模式革新與(yu) 技術沉澱重塑全球跨境電商競爭(zheng) 版圖,從(cong) “產(chan) 品輸出”向“生態輸出”跨越。四是新質生產(chan) 力賦能,冷鏈加速“向新”而行。數字化新模式激活冷鏈“向新”動能,AI技術掀起運營“革新”風暴,綠色理念開辟發展“煥新”空間,為(wei) 跨境企業(ye) 構建差異化競爭(zheng) 壁壘。

在我國冷鏈發展良好態勢的同時,也麵臨(lin) 諸多挑戰。一是全球經貿長期不確定性增強,關(guan) 稅、技術壁壘等保護措施頻出,國際規則體(ti) 係與(yu) 合作機製麵臨(lin) 嚴(yan) 峻衝(chong) 擊;二是全球各地經濟和文化習(xi) 俗、宗教信仰、法規、通關(guan) 等社會(hui) 製度的巨大差異性;三是複雜的冷鏈基礎條件、國際標準和應用環境;四是來自國際冷鏈物流巨頭在成本、服務質量和知名度等方麵的競爭(zheng) 壓力;五是跨境冷鏈企業(ye) “內(nei) 功”與(yu) “合規”亟待加強,全球化供應鏈管理複雜性和風險性較高。

麵對新機遇、新挑戰和新態勢,我們(men) 要以新質生產(chan) 力為(wei) 核心驅動跨境冷鏈供應鏈的立體(ti) 化革新,尋求新增量,打造新優(you) 勢,合力譜寫(xie) 全球冷鏈生態圈新篇章,在此,我提出如下四點建議:

一是基礎夯實,暢通“買(mai) 全球”“賣全球”國內(nei) 國際大市場。硬件方麵,基礎設施網絡立體(ti) 化延伸。夯實國內(nei) 冷鏈地網、庫網、車網、貨網、配網體(ti) 係,加速提升對外運輸及海外倉(cang) 等基礎條件,不斷優(you) 化國內(nei) 外冷鏈立體(ti) 化空間布局及倉(cang) 運配體(ti) 係。軟件方麵,國際通道擴容升級。加快國際標準製定和對接,積極構建海外技術研發創新基地、工廠和代理點,夯實國際貿易、跨境電商平台等商貿物流通道基礎,規範資質審批、提高通關(guan) 便利化、完善金融保險、貿易、法律等綜合服務。

二是跨鏈融合,以生態共建全方位升級冷鏈供應鏈體(ti) 係。全球食品冷鏈生態圈涵蓋冷鏈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倉(cang) 儲(chu) 、流通、配送全環節;包括需求方、服務方、研發設計及後服務方;是商流、物流、人流、信息流、資金流運營聯合體(ti) ;是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和價(jia) 值鏈多層協調體(ti) 。新時期,以數字化和綠色化為(wei) 基底,冷鏈上下遊企業(ye) 應跨國境、跨區域、跨行業(ye) 、跨領域抱團發展,協同共贏。

三是全球鏈通,以新業(ye) 態激發新增量。跨境新模式突破。探索“跨境+倉(cang) 配一體(ti) ”“多式聯運+跨境冷鏈”、跨境電商“保稅區加工/直購”“B2B2C”等新模式。推進“跨境冷鏈+產(chan) 業(ye) 帶”融合模式,實現“進出口基地+跨境冷鏈+屬地直通”“國內(nei) 集采樞紐+境外銷售網絡”雙向聯動,提高農(nong) 食產(chan) 品跨境流通時效。出海新動能培育。關(guan) 注新興(xing) 市場,提前布局,融入本地冷鏈相關(guan) 產(chan) 加銷科工貿環節,搶占AI數字化、新能源等冷鏈領域。構建“海外倉(cang) +國內(nei) 外冷鏈園區/中心”“B2B/C2C/自建站/社交平台+冷鏈”等運營模式。

四是品牌塑造,升級“中國製造”新形象。首先,將國內(nei) 成熟冷鏈供應鏈體(ti) 係,以產(chan) 品、產(chan) 能、服務、研發出海等形式占領海外,打造“高端、創新、智能、綠色、國際”新形象。接著,充分發揮國際標準化成員國作用,積極製定國際技術標準等,強化標準、專(zhuan) 利等知識密集型國際服務貿易能力,提高規則主導權和影響力。最後,將國內(nei) 成熟的“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直播帶貨/即時零售+冷鏈配送”等商業(ye) 模式以及“統倉(cang) 共配”“多溫共配”“BC一體(ti) ”“一件代發”等服務模式成功複製到海外市場。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讓我們(men) 以本次大會(hui) 為(wei) 契機,大家集思廣益、建言獻策,為(wei) 新形勢下冷鏈全球化新發展凝聚新共識、繪製新藍圖,攜手共建“全球冷鏈生態夥(huo) 伴圈”,提高我國冷鏈全球影響力和供應鏈競爭(zheng) 力。

最後,預祝本次大會(hui) 取得圓滿成功!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