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群英薈萃的跨境冷鏈建設,到了快速發展期

發布時間:2018-05-21 10:06:48 億(yi) 歐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發力跨境冷鏈建設,對我國國民經濟轉型升級有著重大意義(yi) 。供應鏈競爭(zheng) 的加劇,先進技術與(yu) 裝備的深入應用,資本的聚集與(yu) 推動、政府扶持政策的出台等因素,使得我國跨境冷鏈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期。 

隨著我國電商規模空前發展,並延伸至冷鏈食品領域,閃送、當日達、次日達等模式及新零售模式的諸多創新,大幅提高了冷鏈產(chan) 品的配送時效;加之我國中產(chan) 階層人口數量大幅增長,城鄉(xiang) 居民對高品質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和食品消費需求日趨旺盛,如水果、肉類、牛奶、紅酒等銷量都持續保持高增長。而因受國內(nei) 自然條件、種植養(yang) 殖比較成本優(you) 勢所限,許多農(nong) 產(chan) 品和食品將從(cong) 國外進口而來,這無疑引發了對跨境冷鏈建設巨大的需求。 

發力跨境冷鏈建設,對於(yu) 我國國民經濟轉型升級有著重大意義(yi) 。

一方麵在於(yu) 海外產(chan) 品大多安全優(you) 質、價(jia) 格低廉,可豐(feng) 富居民菜籃子、滿足健康、多樣化食品需求以及精神享受和生活品味提升; 

另一方麵由於(yu) 部分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化程度高、標準化水平高,其產(chan) 品即使加上運費仍具有相對國產(chan) 同類冷鏈產(chan) 品的價(jia) 格優(you) 勢,這些產(chan) 品的進口對於(yu) 平抑國內(nei) CPI、平抑細分冷鏈產(chan) 品季節性波動、壓低基尼係數穩定百姓生活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此大背景下,供應鏈競爭(zheng) 的加劇、先進技術與(yu) 裝備的應用、資本力量的助推、全球化趨勢與(yu) 演變、相關(guan) 扶持政策等等,都成為(wei) 促進跨境冷鏈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一、供應鏈競爭(zheng)  

企業(ye) 間的競爭(zheng) 實際是供應鏈間的競爭(zheng) ,而冷鏈供應鏈競爭(zheng) 態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跨境冷鏈市場的運營模式和格局。 

不同於(yu) 普品的跨境,跨境冷鏈難度很大,主要體(ti) 現在“冷鏈”疊加了“跨境”。跨境,意味著周期長、不可抗力、遵循國際貿易法則等特征,並且貨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流程長,人、貨、場更迭頻繁等。冷鏈,則意味著對品質、時效、精準、體(ti) 驗等的高要求;跨境冷鏈運行的每一環節,如境外采購、運輸、通關(guan) 、商檢、稅務、倉(cang) 儲(chu) 等所涉專(zhuan) 業(ye) 眾(zhong) 多,對相關(guan) 知識、經驗和語言等本就具有較高要求,再加上冷鏈在倉(cang) 儲(chu) 、轉運、分揀、合單等環節還具有全程溫度一致要求,全程可監控、可追溯要求,以及運輸時間方麵要求等等。難度的疊加,使得跨境冷鏈供應鏈管理更為(wei) 複雜。 

通過調研,我們(men) 了解到,跨境冷鏈目前主要有兩(liang) 大模式,其一是隻完成上遊供應鏈部分,即海外采購和進口環節,下遊對接國內(nei) 冷鏈物流,主要對接電商冷鏈和大宗批量冷鏈需求(連鎖餐飲、食品生產(chan) 、農(nong) 批、商超等);另一類是自建或組建線下設施,全部獨立完成供應鏈各環節的冷鏈物流。這兩(liang) 種模式都與(yu) “互聯網+”結合,即均以跨境電商平台麵貌出現。 

對於(yu) 對接國內(nei) 冷鏈物流的模式,優(you) 勢在於(yu) 國內(nei) 冷鏈物流模式眾(zhong) 多,據稱有高達50餘(yu) 種之多,覆蓋幾乎所有場景;競爭(zheng) 充分、成本低、價(jia) 格低、快速高效、服務滿意;劣勢是與(yu) 跨境電商高度集中情況不同,國內(nei) 冷鏈物流市場集中度不高,其CR10(前10家之和所占比例)還不到10%,存在企業(ye) 規模小、運營打折扣、標準缺失、管理散亂(luan) 、不盈利等問題。但總的講,國內(nei) 冷鏈物流體(ti) 係對跨境冷鏈供應鏈是優(you) 勢環節。 

從(cong) 企業(ye) 實踐來看,實現線下線上“大一統”的典型代表是鮮易供應鏈。鮮易供應鏈集聚產(chan) 業(ye) 、集約資源、集成功能,打造了一條“多網協同、多業(ye) 聯動、多式聯運”的冷鏈產(chan) 業(ye) 生態圈。與(yu) 全球26個(ge) 國家118家廠商合作,為(wei) 1368家餐飲團膳、商超、服務商、分銷商提供海外產(chan) 品集采、國際物流、報關(guan) 報檢、冷鏈倉(cang) 儲(chu) 、流通加工、保稅倉(cang) 配、國內(nei) 分銷、供應鏈金融等跨境生鮮供應鏈一站式服務,從(cong) 而實現了冷鏈食品“全球采購、全國分銷”。 

我們(men) 注意到,兩(liang) 類供應鏈模式雖然都與(yu) “互聯網+”結合,建設了電商平台,但都還不是真正意義(yi) 上的跨境冷鏈電商平台。與(yu) 普貨電商平台不同,它還不完備,即國內(nei) 個(ge) 人跨境冷鏈需求與(yu) 境外冷鏈產(chan) 品供應“斷鏈”,它們(men) 不能夠直接網上交易,而這也是由跨境冷鏈難度大的特點所決(jue) 定。當然,目前這些平台也基本實現了跨境冷鏈降低成本、提高客戶體(ti) 驗的良好效果。 

跨境冷鏈電商與(yu) 普貨跨境電商一樣,大企業(ye) 大電商結合自身供應鏈特點和資源優(you) 勢,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這些企業(ye) 主要有中農(nong) 批、中商聯、中外運、海航、中鐵、首農(nong) 等,以及幾乎所有電商企業(ye) 的上市公司;而中小跨境冷鏈電商,已經融入這些大型企業(ye) 冷鏈供應鏈,成為(wei) 依托他們(men) 的細分服務商。 

那麽(me) ,是什麽(me) 原因導致如此多的企業(ye) 涉足跨境冷鏈呢? 

據統計,2013年至今,國內(nei) 4000多家冷鏈電商企業(ye) 中,巨虧(kui) 占7%,小額虧(kui) 占88%,持平占4%,盈利占1%,並且已經倒閉14家。可以說,國內(nei) 冷鏈電商企業(ye) 的生存狀況非常嚴(yan) 峻。 

顯而易見,巨大的冷鏈設備與(yu) 技術投資,與(yu) 國內(nei) 有限的冷鏈產(chan) 品產(chan) 量之間,產(chan) 生了較大缺口,這是導致許多生鮮電商陷入困境的原因。在國內(nei) 冷鏈產(chan) 品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必然要求開拓海外冷鏈產(chan) 品進口,以克服成本、扭虧(kui) 為(wei) 平、扭虧(kui) 為(wei) 盈。而在目前國內(nei) 冷鏈物流企業(ye) 已無利潤可擠的情況下,最容易做到的就是從(cong) 供應鏈上遊尋找盈利機會(hui) ,以及打通供應鏈全鏈條,因此跨境進口供應鏈前端成為(wei) 主要的市場方向。 

市場真實情況是:已經有越來越多企業(ye) 滲透到供應鏈上遊,他們(men) 或入股或收購當地農(nong) 場、牧場,或購買(mai) 土地建設農(nong) 場、牧場以及建設食品分類分級、食品保鮮和食品加工廠和最先一公裏設施設備,以保證穩定供應,和使得價(jia) 格更低。到目前為(wei) 止,我國企業(ye) 投資的涉及冷鏈產(chan) 品的農(nong) 場、牧場、加工廠等已經遍及全球各地。供應鏈全鏈條的打造,更好地實現了冷鏈物流“快”、“好”、“準”目標,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和增加了營收,從(cong) 源頭挖掘出了利潤空間。據了解,供應鏈上遊平均利潤約為(wei) 30%,這樣就為(wei) 國內(nei) 冷鏈物流企業(ye) 提供了獲得利潤的可能,甚至能夠幫助國內(nei) 冷鏈物流企業(ye) 實現盈利。有很多單品,如加拿大珍寶蟹、智利車厘子、新西蘭(lan) 鮮牛奶、鳳爪、豬耳等等都是企業(ye) 滲透冷鏈供應鏈上遊的傑作。 

令人欣喜的變化是,跨境冷鏈進口產(chan) 品的快速增長,使國內(nei) 原本過剩的冷鏈物流作業(ye) 能力反而變得不足,並形成對冷鏈基礎設施建設的倒逼,目前供應鏈各節點都在大力擴建新建;其中,從(cong) 生產(chan) 方直接進入零售終端的全程冷鏈業(ye) 態,是增長最快的部分,這也是以兩(liang) 大電商集團為(wei) 核心的產(chan) 業(ye) 陣營大力廝殺的新戰場,戰火已然從(cong) 國內(nei) 冷鏈燃燒至跨境冷鏈,供應鏈競爭(zheng) 如火如荼。 

二、技術和設備運用 

冷鏈物流代表了物流技術與(yu) 裝備應用的最高水平,而跨境冷鏈則進一步拉高了對相關(guan) 技術與(yu) 設備應用的要求。 

目前,跨境冷鏈物流在技術和模式方麵已經取得了突破性創新,托盤循環共用、RIFD標簽技術、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它們(men) 幫助企業(ye) 較好實現跨境冷鏈,全程溫控和可追溯不間斷溫控運輸車、屠宰加工低溫控製技術、保鮮藥品研發、包裝規模化技術、一體(ti) 化冷鏈技術、區塊鏈等不斷地運用到跨境冷鏈物流中。這些技術和設備,在提高冷鏈產(chan) 品品質、降低交易和物流過程費用、提高物流時效和體(ti) 驗等諸多方麵,給跨境冷鏈帶來了全新麵貌。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企業(ye) 通過應用大數據對天氣和產(chan) 量進行預測,幫助跨境冷鏈物流的運輸規劃和作業(ye) 。 

在平台技術方麵,G7已經在冷鏈領域完成一套基於(yu) “互聯網+AI”的智能化冷鏈管理平台,代替人工管理監控全程的實時溫度。鮮易供應鏈構建了全國統一的分布式和路由式的雲(yun) 倉(cang) 網、運輸網和城配網,實現對存貨在線管理、全程冷鏈可追溯,初步形成全鏈條、網絡化、嚴(yan) 標準、可追溯、高效率的現代跨境冷鏈物流體(ti) 係。 

區塊鏈是未來跨境冷鏈技術應用的一大利器,將提升交易效率、減少限製資金、降低交易與(yu) 結算風險、優(you) 化客戶體(ti) 驗,其分布式可追溯、自規則性尤其適宜在冷鏈供應鏈金融領域應用。海航冷鏈下一步目標就是為(wei) 跨境冷鏈電商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最終成為(wei) 一家產(chan) 融性綜合冷鏈產(chan) 業(ye) 服務提供商;目前阿裏、京東(dong) 電商巨頭也都推出其區塊鏈冷鏈應用開發計劃,提供從(cong) 數據庫到支付和身份識別平台等多種服務,進一步實現跨境冷鏈從(cong) B端到C端的優(you) 質高效低成本。 

在跨境冷鏈運營方麵,近年來在商務部指導下,中國倉(cang) 儲(chu) 與(yu) 配送協會(hui) 一直大力推進托盤的循環共用,與(yu) 人工倒盤相比,可為(wei) 企業(ye) 帶來可觀的成本節約。同時,上述部門還推動了冷鏈運輸車輛的標準化,進而大幅降低跨境冷鏈企業(ye) 物流作業(ye) 成本。據企業(ye) 反映,跨境冷鏈的社會(hui) 資源充分利用和節約,必須要由政府和行會(hui) 出麵推動方能收到實效。此外,前置倉(cang) 的建立和共享也提高了跨境冷鏈供應鏈效率,有效降低成本。 

從(cong) 政府進出口管理方麵,依托信息化手段,跨境訂單交易的通關(guan) 效率大幅度提升,深圳等海關(guan) 采用CT機等方式對出口包裹進行快速查驗。直接相關(guan) 的政府監管部門也在運作模式上為(wei) 跨境冷鏈運營提供深化支持,例如,檢疫檢驗部門推進關(guan) 檢聯合作業(ye) 改革,實施跨境進口冷鏈關(guan) 檢三合一,申報、查驗、放行一次完成,極大方便活體(ti) 海鮮跨境電商進口的零售業(ye) 務。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投資海外倉(cang) 海外物流的企業(ye) 以及為(wei) 此提供設備技術的中資企業(ye) 也已經很多,他們(men) 或在海外建廠生產(chan) 設備,或在海外組裝,或為(wei) 海外倉(cang) 庫提供集成服務,包括運營服務,極大支撐了跨境冷鏈供應鏈前端硬實力。 

三、投資特點 

在冷鏈物流發展的今天,沒有資本的投入就沒有跨境冷鏈垂直細分行業(ye) 的發展和壯大。 

根據從(cong) 中冷聯盟得到的信息,2007~2017的十年間,從(cong) 榮慶物流融資2200萬(wan) 美元私募第一單到2017年,私募融資總共達40起,產(chan) 生融資總金額46億(yi) 元,發生12起共涉金額80億(yi) 元人民幣的並購案例。從(cong) 中我們(men) 可以看到,資本對於(yu) 冷鏈物流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 

僅(jin) 2018年開年,最有代表性的就有總投資7億(yi) 元的中商聯寧波梅山保稅港區開工建設,未來將建成亞(ya) 洲地區規模最大、智能程度最高、公共服務水平最優(you) 的國際冷鏈農(nong) 產(chan) 品進出口集散中心;3月21日,阿裏巴巴宣布啟動大進口戰略並投資建立全球采購中心。資本聚焦跨境冷鏈正成為(wei) 重要趨勢。 

更長遠的投資和重組,則圍繞兩(liang) 個(ge) 方麵:阿裏的全球電商平台構想以及易貨嘀與(yu) 台灣首家物流上市公司台驊國際達成戰略合作,都是針對目前國內(nei) 的跨境物流服務鏈條,無法形成從(cong) 國內(nei) 到國際的一條龍物流服務的現狀;而建設全境物流體(ti) 係,實現跨國物流端到端無縫對接,必將構建一個(ge) 真正意義(yi) 上的全境物流體(ti) 係,冷鏈物流亦如此。這也是當前和未來物流投資呈現的第一個(ge) 特點。 

第二個(ge) 特點是跨境電商對接新零售,這是跨境冷鏈供應鏈的進一步優(you) 化。除天貓宣布推進保稅線下(包括冷鏈)自提點規模布局外,網易考拉也將在6個(ge) 城市布局跨境進口(包括冷鏈)線下直營店,海淘也將在重慶落地售價(jia) 跨境新零售(包括冷鏈)集成點。無疑,跨境冷鏈與(yu) 新零售技術、裝備彼此賦能,供應鏈利潤相互成就。 

冷鏈投資的第三個(ge) 特點是,在投資中錢往往不是決(jue) 勝關(guan) 鍵,員工的招聘培養(yang) 是一個(ge) 持續過程,基礎設施也是逐漸建設起來,這使得後來者投資成本會(hui) 更高;因此,資本通常更選擇持續投入已獲得過投資的企業(ye) 。 

此外,投資額巨大、投資技術、投資供應鏈上遊等也是跨境冷鏈投資呈現出的顯著特點。 

除民間資本外,新近建立的國家冷鏈行業(ye) 發展基金主投冷鏈基礎設施相關(guan) 內(nei) 容,包裝技術、質量監控係統、行業(ye) 標準構建等。 

一些物流裝備企業(ye) 也涉足了跨境冷鏈的投資與(yu) 建設。例如,2017年底音飛儲(chu) 存與(yu) Logos China Dev PJ2 HK Limited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在杭州建設跨境電商4萬(wan) 平方米冷庫項目。音飛儲(chu) 存將應用“貨架+機器人=自動化倉(cang) 儲(chu) 物資係統的解決(jue) 方案”,提供冷凍、冷藏物流倉(cang) 儲(chu) 、加工、配送一站式進口食品物流中心的智能冷鏈倉(cang) 儲(chu) 、智能冷鏈運營建設與(yu) 服務。 

四、全球化逆動影響 

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文件,將啟動對我國高技術產(chan) 品出口征收25%高關(guan) 稅。中美貿易戰發酵,將使得我國整個(ge) 國民經濟體(ti) 係在轉型發展的關(guan) 鍵節點,麵臨(lin) 更大變數,或也將波及到跨境冷鏈的發展進程。 

此次國務院關(guan) 稅稅則委員會(hui) 4月2日起對自美國進口的128項產(chan) 品加征15%或25%關(guan) 稅的產(chan) 品列表中,涉及了幹果、水果和鮮、凍豬肉及豬雜;無疑,直接導致這些跨境冷鏈進口產(chan) 品價(jia) 格上升,需求量下降,進口數量下降。更為(wei) 嚴(yan) 重的影響是,長期以來,為(wei) 履行WTO協議,我國開放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大豆、高粱包括DDGS等農(nong) 產(chan) 品大量從(cong) 美國進口,預計第二輪關(guan) 稅加征即將涉及這幾類產(chan) 品;那麽(me) 飼料價(jia) 格上升必然導致國內(nei) 養(yang) 殖業(ye) 產(chan) 品如肉類、奶製品等產(chan) 品價(jia) 格上升;一方麵將導致對這些產(chan) 品的市場需求下降,另一方麵如果養(yang) 殖業(ye) 在飼料和產(chan) 品售價(jia) 上有新的利潤上升空間的話,那麽(me) ,國內(nei) 水果、豬肉等農(nong) 副產(chan) 品供給將會(hui) 增加,這也將導致對跨境進口冷鏈產(chan) 品需求量的下降。因此,跨境進口冷鏈產(chan) 品遭遇萎縮是定局,程度視貿易戰深度、範圍和時間而有所不同。此外,中美貿易戰對我國冷鏈供應鏈上遊企業(ye) 海外投資與(yu) 並購行動將產(chan) 生影響。 

經過十年全球資金流動性豐(feng) 裕,2017和2018年已經進入全球資金緊縮期,由於(yu) 我國金融去杠杆導致資金收緊,尤其民營資本投資減少,加之跨境商貿規則執行可能將從(cong) 緊,以及貿易戰影響,跨境冷鏈投資也有趨於(yu) 謹慎的可能。 

以上是直接影響,而間接影響是由此給整個(ge) 經濟環境帶來的負麵變化,例如經濟增長放緩居民收入降低可能導致冷鏈需求下降等。但我們(men) 更傾(qing) 向於(yu) 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以及全球化環境惡化也有可能激發國內(nei) 物流裝備(包括冷鏈裝備)自主研發自我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促使物流尤其跨境冷鏈物流實現更快更好發展。 

總之,相關(guan) 企業(ye) 應密切關(guan) 注中美貿易戰和全球經濟形勢演變,以支持做出正確市場決(jue) 斷。 

五、國家政策支持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一帶一路”是我國推動全球化重要的思想動能,這也是跨境電商發展的行動指針。 

李克強總理在兩(liang) 會(hui) 報告中提到:我國設立11各自貿試驗區、改革出口退稅全部由中央財政負擔、設立13個(ge)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覆蓋全國使貨物通關(guan) 時間平均縮短一半以上;以及政府調整部分進口關(guan) 稅的平均稅率由17.3%降至7.7%、相關(guan) 部門複製推廣跨境電商線上線下“兩(liang) 平台“等成熟做法、再選擇一些城市建立綜合試驗區、推動跨境電商在更大範圍發展、發展跨境電商與(yu) 智能製造聯動等政策。相關(guan) 政策已經產(chan) 生實際效果,比如降低消費進口稅率政策出台後,阿裏、京東(dong) 均有大幅建立跨境實體(ti) 店(包括冷鏈)的投資與(yu) 實施行動。 

2017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2018年3月28日國務院確定深化增值稅改革措施,圍繞裝備製造業(ye) 等實體(ti) 經濟“定向”減稅。多項相關(guan) 措施的出台,為(wei) 跨境冷鏈構建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