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1-15 10:15:47 經濟日報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製造業(ye) 是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主體(ti) ,也是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基底。以“數字化+智能化”為(wei) 核心的數智技術賦能先進製造業(ye) ,推動製造業(ye) 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是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製造業(ye) 數智化轉型成績突出、成效顯著,製造強國建設穩步邁進。目前,我國已建成裝備領域214家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34家燈塔工廠、1850家綠色工廠,工業(ye) 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wan) 人470台,躍居世界第三位。截至2024年6月,全國重點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80.8%和63.6%,分別比2012年提高32個(ge) 和39個(ge) 百分點。
2023年,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8部門出台的《關(guan) 於(yu) 加快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將大力推進企業(ye) 智改數轉網聯作為(wei) 重點任務,強調要加快推動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一些地區和企業(ye) 將數智化轉型作為(wei) “搶答題”,為(wei) 推動先進製造業(ye) 發展提供了示範樣板。例如,廣東(dong) 以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為(wei) 重要抓手,“點線麵”一體(ti) 化推進數智化轉型,創新探索從(cong) “單點突破”到“鏈式改造”的實踐模式,近5年來已經推動4萬(wan) 家規上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和70多萬(wan) 家中小企業(ye) 上雲(yun) 用雲(yun) 。
進一步強化數智技術的賦能效果,我國雖然已經取得諸多成就和經驗,但仍麵臨(lin) 關(guan) 鍵數智技術支撐力尚顯不足、中小企業(ye) 推進數智化轉型的積極性尚待激發、先進製造業(y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對此,應采取有力措施,有針對性地補上短板弱項。
加強數智技術的研發與(yu) 創新。著力健全科技創新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強化自主研發能力,推動智能傳(chuan) 感器、邊緣操作係統、高端芯片和集成電路等基礎軟硬件研發,盡快突破關(guan) 鍵技術瓶頸。適度超前探索5G/6G專(zhuan) 網構建,加快其商用化步伐,鋪設有利於(yu) 先進製造業(ye) 發展的數字“高速公路”。強化數字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充分發揮科技型領軍(jun) 企業(ye) 的輻射引領作用,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組建創新聯合體(ti) ,牽頭組織重大技術項目。
加大對中小企業(ye) 數智化轉型的支持力度。強化財政專(zhuan) 項資金統籌,設立數智化轉型專(zhuan) 項基金,打通各類融資渠道,完善融資風險補償(chang) 機製,最大程度降低中小企業(ye) 的轉型風險。加快製定中小企業(ye) 數智化轉型行動方案,有條件的地區可組織開展先進製造業(ye) 數智化轉型“揭榜掛帥”工作,係統梳理各行業(ye) 轉型痛點難點,征集典型應用場景與(yu) 需求,並遴選優(you) 質數智化承包商對接揭榜,推動解決(jue) 方案信息庫建設,為(wei) 中小企業(ye) 數智化轉型提供針對性、專(zhuan) 業(ye) 化指導。加快構建“政府引導—平台賦能—龍頭引領—協會(hui) 服務—機構支撐”的聯合推進機製,實施普惠性“上雲(yun) 用數賦智”行動,著力引導中小企業(ye) 開展係統雲(yun) 化改造與(yu) 雲(yun) 端遷移。
加強數智化轉型典範的引領帶動與(yu) 模式推廣。加快健全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數據庫及共享機製,鼓勵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開展對口協作,麵向重點行業(ye) 與(yu) 特定場景豐(feng) 富模型庫、知識庫、創新APP增值服務,打通各製造業(ye) 經營主體(ti) 間的“數據孤島”和“業(ye) 務壁壘”,實現各企業(ye) 間的標準適配與(yu) 信息共享。充分發揮製造業(ye) 數智化轉型標杆企業(ye) 的示範效應,圍繞生產(chan) 技術、業(ye) 務流程、經營管理等方麵的數智化轉型成果,分行業(ye) 分類打造一批創新性強、可複製、可推廣的產(chan) 業(ye) 典型與(yu) 場景示範案例。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