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行業規模超40萬億元!供應鏈金融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發布時間:2024-12-09 14:47:35 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hui) 日前在第二屆鏈博會(hui) 上發布《全球供應鏈促進報告2024》。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供應鏈金融行業(ye) 規模約為(wei) 41.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1.9%,近5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wei) 20.88%,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促進鏈上企業(ye) 協同發展,離不開高水平金融服務的助力。當前,部分鏈上企業(ye) 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麵臨(lin) 融資瓶頸等難題。供應鏈金融以鏈上占主導地位的核心企業(ye) 信用能力為(wei) 擔保,以整體(ti) 供應鏈信用為(wei) 依托,能有效解決(jue) 鏈上企業(ye) 融資難的問題。近年來,各類銀行等金融機構發揮自身優(you) 勢,積極響應鏈上企業(ye) 融資需求,提供係統性金融解決(jue) 方案,為(wei) 供應鏈高效運轉提供資金支持。

汽車鏈、家電鏈、食品飲料鏈……當這些和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行業(ye) 與(yu) 供應鏈結合,會(hui) 為(wei) 廣大企業(ye) 和消費者帶來哪些便利?記者在第二屆鏈博會(hui) 上看到,中國銀行設立涵蓋十大行業(ye) 子鏈的“中銀智鏈”展區,吸引不少觀眾(zhong) 駐足參觀。中國銀行交易銀行部高級產(chan) 品經理王磊介紹,區別於(yu) 普適性、單一化的服務,“中銀智鏈”結合不同行業(ye) 供應鏈上企業(ye) 的特點與(yu) 需求,有針對性地製定解決(jue) 方案,為(wei) 企業(ye) 提供更加精準化的服務。

“以家電鏈為(wei) 例,中國銀行基於(yu) 全產(chan) 業(ye) 鏈金融需求,以整機廠商為(wei) 中心,向上遊零部件廠商、下遊經銷商以及終端消費者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支持,既助力了產(chan) 業(ye) 提質升級,也能讓消費者購買(mai) 到物美價(jia) 廉的家電產(chan) 品。”王磊說。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在補鏈、固鏈和強鏈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因其成長性,有著較為(wei) 迫切的融資需求。為(wei) 促進企業(ye) 與(yu) 資本的高效對接,本屆鏈博會(hui) 期間,國家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有限公司與(yu) 中國銀行聯合舉(ju) 辦“一月一鏈”投融資路演活動。來自半導體(ti) 、智能製造、邊緣計算等不同行業(ye) 領域的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負責人向到場的投資機構介紹本公司主營業(ye) 務、競爭(zheng) 優(you) 勢與(yu) 創新亮點。企業(ye) 負責人紛紛表示,活動為(wei) 企業(ye) 搭建了展示平台,提供了便捷的融資途徑。據了解,活動結束後,已有多家投資機構與(yu) 企業(ye) 達成初步合作意向,預計將有力推動企業(ye) 在技術研發、市場拓展等方麵不斷進階。

隨著企業(ye) 在生產(chan) 經營過程中不斷產(chan) 生大量信息數據,金融科技在提高供應鏈運行效率方麵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在本屆鏈博會(hui) 的供應鏈服務主題論壇上,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麵向鏈上企業(ye) 的征信方式更為(wei) 多元豐(feng) 富,產(chan) 品更趨數字化、線上化,許多業(ye) 務環節得以在線完成,審批效率大幅提升。

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長鮑曉晨說,工行與(yu) “鏈主”企業(ye) 合作搭建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整合全鏈條資金流、信用流、物流、信息流等數據,對鏈上企業(ye) 進行快速精準分析,實現了結算、融資等需求的及時響應,並將不良率控製在較低水平。

交通銀行總行公司機構業(ye) 務部副總經理、北京市分行副行長張勇介紹,鏈上企業(ye) 在年初、季末等用款高峰時期對資金到賬的時效性要求較高。針對這一需求,交通銀行依托科技手段,綜合運用企業(ye) 精準畫像、智能化信息匹配、雲(yun) 計算等新興(xing) 技術,建立項目敏捷對接機製,現已推出近10個(ge) 秒級融資產(chan) 品,將平均放款時間由此前的一兩(liang) 天縮短至一分鍾內(nei) ,有效緩解了企業(ye) 收款周期長、流動資金緊張的情況,保障供應鏈資金穩定周轉。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融資過程中也存在較為(wei) 依賴核心企業(ye) 提供信用背書(shu) 、確權及還款承諾的現象。張勇表示,交通銀行基於(yu) 數字化技術,將現行龐雜的技術條款、文書(shu) 協議等內(nei) 容標準化,一定程度上實現交易信息的開放共享,使得供應鏈金融不再過度依賴核心企業(ye) 的信用,進一步拓展供應鏈脫核模式。

展望金融服務對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支持與(yu) 保障方向,中國貿促會(hui) 研究院院長趙萍說,要創新跨境融資產(chan) 品與(yu) 服務,增強金融機構對供應鏈核心企業(ye) 和關(guan) 鍵節點企業(ye) 的產(chan) 融支持力度。同時,利用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提升供應鏈金融數字化水平。此外,還要發揮核心企業(ye) 的信用傳(chuan) 導作用,將銀行信用融入上下遊企業(ye) 的購銷行為(wei) ,增強鏈上各經營主體(ti) 的商業(ye) 信用。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