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精準匹配、助力市場拓展 網絡貨運為企業降本增效

發布時間:2024-07-05 10:59:56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網絡貨運、低空物流、自動駕駛……隨著貨運需求日益旺盛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從(cong) 組織貨運到執行運輸,物流業(ye) 正經曆一場全麵的變革。物流新模式的快速發展,為(wei) 交通運輸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本版今日起推出“經濟聚焦·關(guan) 注物流新模式”係列報道,從(cong) 多個(ge) 方麵,觀察物流新模式的優(you) 點和助力企業(ye) 降本增效的前景。

——編 者

一頭,貨主企業(ye) 發布需求;另一頭,貨車司機即時接單……打開貨運平台APP,大數據為(wei) 發貨人與(yu) 承運人牽線搭橋,人、車、貨等信息一目了然,實現精準匹配。

數字技術與(yu) 貨運行業(ye) 彼此融合,孕育出網絡貨運新業(ye) 態,為(wei) 物流業(ye) 降本增效帶來了新空間。據行業(ye) 監測數據顯示,相較於(yu) 傳(chuan) 統貨運,通過高效匹配車貨信息、縮短簡化交易鏈條,網絡貨運能提高車輛利用效率約50%,降低交易成本6%到8%,司機平均等貨時間由2到3天縮短至8至10小時。

網絡貨運怎樣發力,各方對降本增效感受如何?一起看看一家製造企業(ye) 的降本賬。

輻射多環節,物流數字化累計降低運輸成本約10%

貴州貴陽經開區小孟工業(ye) 園,新曙光電纜公司車間內(nei) 生產(chan) 正忙。

不遠處的辦公樓內(nei) ,物流專(zhuan) 員同步登錄“運滿滿”APP,輸入並發布目的地、公裏數、貨物量、車型等信息後,不到3分鍾便有司機接單。線上簽訂責任條款和服務協議後,司機隨即趕到公司裝車運貨。

“以前,點對點找貨車司機,運價(jia) 高,時效差。”貴州長通集團新曙光電纜廠廠長申進說。如今線上叫車、即時匹配,已成為(wei) 新曙光電纜廠的常規操作。

2018年,新曙光接入運滿滿線上貨運平台,通過精準匹配運力,不僅(jin) 需求響應更及時,物流成本也更節省。申進介紹,“去年公司線上叫車發貨1385單,占全年運輸訂單量的90%左右,運輸成本累計降低約10%。”

降本空間從(cong) 何而來?申進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算近賬,以提升效率降成本。“平台上充沛的運力資源,豐(feng) 富了公司的找車途徑和運輸方式,加上精準高效的運力匹配,有效降低了企業(ye) 整體(ti) 的運輸成本,使得貨車空駛率大幅下降,從(cong) 而降低了運價(jia) 。”申進舉(ju) 例道,從(cong) 貴陽發往廣東(dong) 梅州,通過網絡貨運平台,每輛車運費能節省約300元。

算遠賬,靠節約人力降成本。“貨運平台的出現,讓供需溝通更順暢,貨運操作更便捷。”申進告訴記者,倉(cang) 儲(chu) 物流部現在隻配備了一名專(zhuan) 員,用工成本明顯降低。

“從(cong) 全鏈條來看,物流數字化不僅(jin) 能降低運輸成本、管理成本,還能降低倉(cang) 儲(chu) 成本。”申進說,由於(yu) 車輛的及時響應,產(chan) 品實現即出即發,材料和成品的倉(cang) 庫周轉率大幅提升,整體(ti) 倉(cang) 儲(chu) 費用明顯下降,預計能節省近1000平方米的倉(cang) 儲(chu) 用地。

服務覆蓋全流程,助力企業(ye) 拓展市場

對中小製造企業(ye) 而言,物流數字化帶來的短期降本效果固然可觀,其回饋的長遠服務能力也備受青睞。

“隨著市場競爭(zheng) 日趨激烈,客戶的貨運需求也水漲船高,不僅(jin) 要求運送到廠,還要全程可控。”申進說,原有的合約物流模式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倒逼企業(ye) 加快物流數字化進程。

基於(yu) 大數據、衛星定位等技術,運滿滿為(wei) 平台上的中小企業(ye) 搭建了一套從(cong) 下單到收貨的全流程安全生產(chan) 管理體(ti) 係——

司機接單後,經過證件校驗、人臉識別、準入資質審核等多環節,核準司機身份;裝貨發運後,對運送軌跡、安全駕駛、貨物狀態等全程實時監測,確保貨運安全;抵達卸貨後,通過評價(jia) 反饋、投訴機製等提升服務質量。

“貨運服務能力也是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貨運平台,公司對客戶的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助力企業(ye) 市場半徑不斷拓展,訂單和營收實現持續增長。”申進說,2018年以來,公司加快立足貴州、走向全國的步伐,數十個(ge) 品種、上萬(wan) 種規格的電纜產(chan) 品,已銷往廣東(dong) 、四川、雲(yun) 南等多個(ge) 省份。今年一季度,公司中標量同比提升近3倍,營收也實現較快增長。

物流提速數字化,在提升中小製造企業(ye) 競爭(zheng) 力的同時,也使貨運平台對車源的掌控管理能力更強,精細化服務能力更高,業(ye) 務規模不斷壯大。

华体会登录界面等編寫(xie) 的《網絡貨運發展洞察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網絡貨運市場規模約占全國公路運輸費用的10%,市場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從(cong) 企業(ye) 注冊(ce) 車輛數來看,77%的平台注冊(ce) 車輛數超過1萬(wan) 輛,可調配運力達到傳(chuan) 統物流企業(ye) 的數十倍。以運滿滿平台所屬的滿幫集團為(wei) 例,去年四季度履約訂單達到4580萬(wan) 單,同比增長40.4%,平台數字化替代傳(chuan) 統物流的趨勢進一步加深。

從(cong) “人找單”到“單找人”,司機接單更方便

變“層層轉包”為(wei) “直采到車”,網絡貨運平台的出現,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運輸效率,也增加了貨車司機訂單。

“依托貨運平台尋找貨源,幾乎每天都有單子接。”一大早,來自四川的貨車司機奉玉斌駕駛著高欄貨車來到新曙光電纜廠倉(cang) 儲(chu) 設施裝貨。

這筆訂單是頭天晚上在運滿滿APP上鎖定的。奉玉斌算了一筆賬,將一車電纜從(cong) 貴陽運往廣東(dong) 梅州,運價(jia) 9316元,除去燃油費過路費以及車輛折損,這趟還能賺2000元左右。

“平台對新入行的司機很有幫助,以前是人找單,現在是單找人,貨源豐(feng) 富又穩定。”打開貨運軟件,後台清晰記錄著接單記錄,目前,奉玉斌90%的訂單都是在貨運平台軟件上接單,扣除燃油費和過路費,每月淨收入有1萬(wan) 多元。

“供需更匹配、運能更充足的背後,是智能車貨匹配係統在發揮作用。”滿幫集團高級副總裁譚遠江介紹,基於(yu)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可實現人、車、貨、路的精準匹配和優(you) 化配置,不僅(jin) 能在短時間內(nei) 為(wei) 司機篩選全平台超百萬(wan) 貨源,還能優(you) 化運輸路線,提供智能運價(jia) 建議。

不斷提升的數字化能力,助力網絡貨運生態更加完善。去年,僅(jin) 在滿幫平台上,就有活躍司機388萬(wan) 人,覆蓋國內(nei) 超10萬(wan) 條貨運路線,全年履約訂單量同比增長33.4%。“現在更多中小企業(ye) 可在網絡貨運平台上選擇整車、零擔、短途、拚車、冷鏈等多種物流服務,助力企業(ye) 降本增效提質。”譚遠江說。

-鏈接

網絡貨運潛力巨大

作為(wei) 道路貨運領域的新模式,近年來,在相關(guan) 部門和經營主體(ti) 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網絡貨運發展按下“快進鍵”。“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有3069家網絡貨運企業(ye) (含分公司),接入社會(hui) 運力798.9萬(wan) 輛、駕駛員647.6萬(wan) 人。”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貨運新業(ye) 態的快速發展,正為(wei) 交通運輸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提速行業(ye) 轉型升級。近年來,“互聯網+”貨運新模式,綜合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不僅(jin) 是行業(ye) 創新發展的主要方向,也為(wei) 傳(chuan) 統貨運企業(ye) 加快轉型升級提供了思路。目前,福建、山東(dong) 、河南等地已出台係列支持政策,促進道路貨運行業(ye) 數字化轉型,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推動物流降本增效。在網絡貨運新模式下,供需雙方實現精準對接,減少了中間環節,從(cong) 而實現了降本增效。相關(guan) 調查顯示,與(yu) 傳(chuan) 統運輸方式相比,借助網絡貨運,典型貨運企業(ye) 平均配貨等待時間由過去的1至3天縮短至6至8小時,物流交易成本可降低6%—8%。

當前,網絡貨運發展潛力大,正在由普通貨運向集裝箱、冷鏈等專(zhuan) 用運輸拓展,從(cong) 單一公路運輸向多式聯運延伸。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繼續支持企業(ye) 創新“互聯網+”貨運運輸組織模式,推進貨源、運力、站場等資源整合。同時,推動完善網絡貨運經營管理製度和標準規範,創新監管方式,提升服務能力,促進網絡貨運行業(ye) 有序競爭(zheng) 、創新發展。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