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恢複“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

發布時間:2023-08-29 10:42:46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展讀中國經濟“半年報”,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5.5%。對中國經濟恢複走勢,國內(nei) 國際普遍關(guan) 注。

“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經濟恢複是一個(ge) 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7月24日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作出戰略判斷和全麵部署。

我們(men) 要用全麵、辯證、長遠的眼光,既縱向看,又橫向看,在國際比較中,深刻理解這一戰略判斷,堅定信心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

看成績——

國民經濟持續恢複、總體(ti) 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

深刻理解中國經濟恢複“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首先需要分析和看清經濟運行中的亮點。

梳理上半年成績單,外貿“新三樣”表現亮眼。

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外貿“新三樣”合計出口增長61.6%,拉動整體(ti) 出口增長1.8個(ge) 百分點。數字背後,是外貿加速提質增效,產(chan) 業(ye) 升級厚積薄發,“中國智造”勢頭強勁。

拿新能源汽車來說。7月3日,我國第200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在廣州廣汽埃安生產(chan) 線下線。從(cong) 第一輛到第1000萬(wan) 輛,用了27年;從(cong) 第1000萬(wan) 輛到突破2000萬(wan) 輛,僅(jin) 用了17個(ge) 月。在長三角,1分鍾,5輛新能源整車組裝完成;4小時車程內(nei) ,一家新能源整車廠能解決(jue) 所需配套零部件。

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車行駛在中國。美國阿克西奧斯新聞網站報道說,得益於(yu) 政策支持、良性競爭(zheng) 和樂(le) 於(yu) 接受新興(xing) 技術的消費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發展迅猛,短短數年實現極具競爭(zheng) 力的轉變。

實體(ti) 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向全球提供50%的風電設備、80%的光伏組件設備,大大降低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本;首艘國產(chan) 大型郵輪圓滿完成首次試航,全球最大江海聯運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交付,福建艦下水一周年,造船業(ye) “三大明珠”熠熠生輝。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邁出新步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zheng) 力強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取得新進展,這個(ge) “本錢”愈加沉甸甸。

綠色發展是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又一個(ge) 突出亮點。

看一條大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湖北宜都,化工廠從(cong) 長江邊退到產(chan) 業(ye) 園;湖南嶽陽,捕魚人變身護魚人;安徽銅陵,碧水中又見江豚。長江“十年禁漁”取得階段性成果,幹流水質連續3年保持Ⅱ類。

上半年,我國整體(ti) 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保持較高水平;水質優(you) 良斷麵比例同比上升2.1個(ge) 百分點;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4%。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發展的“含綠量”更高,萬(wan) 裏河山多姿多彩。

量的合理增長夯實“穩”的基礎,質的有效提升激發“進”的動能。年中盤點“亮點”,值得細品的還有很多。

比如,國產(chan) 電影票房攀升背後的文旅大市場。

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同比增長52.9%,觀影人次增長51.8%;截至8月18日,2023年暑期檔總票房達178億(yi) 元,票房前6位均為(wei) 國產(chan) 電影。電影熱伴隨文旅熱、打卡熱,新體(ti) 驗拓展消費新場景,前7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3%,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20.3%。銀幕光影,院線內(nei) 外,映照文旅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彰顯消費市場活力。

比如,中歐班列“加速跑”激發的開放新動能。

“小到商品百貨,大到機械設備,啥都能運。”義(yi) 烏(wu) 西站調車長杜眸很自豪。7月29日,X8020次中歐班列從(cong) 義(yi) 烏(wu) 西站駛出,奔向西班牙馬德裏。至此,今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萬(wan) 列。前7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06萬(wan) 億(yi) 元,增長7.4%;與(yu) 東(dong) 盟貿易總值為(wei) 3.59萬(wan) 億(yi) 元,增長2.8%。鋼鐵駝隊,馳而不息,暢通國際物流通道,帶動沿線地區經濟回升向好。

一個(ge) 個(ge) “新亮點”印證無可置疑的“絕對成績”。今年夏糧總產(chan) 量2923億(yi) 斤,全國早稻總產(chan) 量增長0.8%,前7月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3.8%,7月份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增長5.7%,三次產(chan) 業(ye) 穩步發展;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ye) 678萬(wan) 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8%,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殊為(wei) 不易的“相對成績”,是觀察中國經濟的又一扇窗口。

加快補短板,釋放巨大需求。

上半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26萬(wan) 個(ge) ,惠及742萬(wan) 戶;2021年以來,東(dong) 部省份和中央單位在脫貧地區打造了2300多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短板也是潛力。區域協調、城鄉(xiang) 融合,為(wei) 產(chan) 業(ye) 再布局和梯度轉移提供騰挪空間,我國仍處於(yu) 總需求較快釋放階段。

下好先手棋,防範化解風險。

持續推進中小銀行兼並重組;嚴(yan) 格落實政府舉(ju) 債(zhai) 終身問責製;繼續做好保交樓工作加快項目建設交付……兜牢安全底線,助力平穩發展。

“符合預期,來之不易。”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國民經濟持續恢複、總體(ti) 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這是在外部需求走弱、國際環境變化對我不利影響加大、國內(nei) 周期性結構性矛盾交織疊加、一些領域風險隱患逐步顯現的情況下實現的。

5.5%,是“絕對成績”與(yu) “相對成績”的綜合顯現,也是諸多內(nei) 在優(you) 勢相互作用的體(ti) 現。我們(men) 有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體(ti) 製優(you) 勢,有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you) 勢,有產(chan) 業(ye) 體(ti) 係配套完整的供給優(you) 勢,有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ye) 家的人才優(you) 勢,這是正確認識中國經濟形勢的邏輯起點。

看韌性——

放在全球“坐標係”中比較,更能見出中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

深刻理解中國經濟恢複“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還需把視角放在全球“坐標係”中去觀察。

“全球經濟正從(cong) 新冠疫情和俄烏(wu) 衝(chong) 突帶來的影響中逐步複蘇,但尚未走出困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lan) 沙坦言。

國際比較中,更能發現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難能可貴。

——5.5%的增速全球領先,“中國答卷”含金量十足。

外部環境複雜嚴(yan) 峻。觀察其他地區表現,二季度歐元區GDP同比增長0.6%,歐盟GDP同比增長0.5%,美國GDP按年率計算增長2.4%。“即便考慮到二季度的情況,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ti) 當中仍然是最快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說。

再看一組對比。世界銀行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為(wei) 2.1%,同比下降1個(ge) 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達5.2%,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1/3左右。

環視全球,中國經濟繼續發展具備多方麵優(you) 勢和條件。

韌性強,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ge) 小池塘。

C919國產(chan) 大飛機首次開啟“雙機商業(ye) 運營”;首台國產(chan) 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正式投入商運;大型水陸兩(liang) 棲飛機“鯤龍”已具備執行滅火任務能力……我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第一大工業(ye) 國,製造業(ye) 規模連續13年位居世界首位,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

潛力大,中國市場空間巨大、前景廣闊。

寧夏銀川蘇銀產(chan) 業(ye) 園內(nei) ,總投資300多億(yi) 元的寶豐(feng) 電池儲(chu) 能項目現場熱火朝天。推廣蘇州工業(ye) 園區經驗,一個(ge) 千億(yi) 元級的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集群加速成長。協調發展取得長足進展,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chan) 總值占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2年的22.1%、21.4%。

活力足,中國發展動能充沛、動力強勁。

空客將在天津建設第二條生產(chan) 線,寶馬第六代動力電池項目在沈陽全麵動工,今年上半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ye) 增長35.7%。截至目前,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累計達1.2萬(wan) 家;4月份登記在冊(ce) 的民營企業(ye) 突破5000萬(wan) 戶。

——核心CPI漲幅基本穩定,供應穩定而豐(feng) 富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民生福祉與(yu) 經濟底座。

上半年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7%。7月份,CPI環比由降轉漲,上漲0.2%,為(wei) 近6個(ge) 月來首次轉正;同比由上月持平轉為(wei) 下降0.3%。如何看待我國CPI漲幅低位運行?

“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受國際油價(jia) 基數較高、豬肉價(jia) 格周期性波動影響,國內(nei) 汽柴油和豬肉價(jia) 格同比分別下降13.5%和26%,是7月份CPI低位運行的重要原因。”付淩暉說,另一方麵,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8%,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ge) 百分點,顯示出消費特別是服務消費持續恢複。

辯證看,核心CPI漲幅基本穩定,物價(jia) 始終保持平穩運行,保障千家萬(wan) 戶小日子安安心心。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wei) ,7月CPI呈現“環比強、同比弱”“食品弱、服務強”的特征,環比強在於(yu) 能源價(jia) 格反彈及核心CPI環比回暖,同比弱主要是去年基數大漲所致。食品弱和季節性、反常天氣表現、加大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等因素有關(guan) ,服務強則反映了居民文化旅遊等相關(guan) 需求反彈。核心CPI有望在居民消費需求回暖帶動下保持穩定,並逐步回歸合理水平。

相較於(yu) 中國的物價(jia) 平穩,美歐國家正經曆幾十年來少見的高通脹,一些發展中國家則受到債(zhai) 務困擾。

IMF預計今年全球總體(ti) 通脹水平仍達6.8%。歐元區6月份整體(ti) 通脹率為(wei) 5.5%,遠高於(yu) 歐洲央行設立的2%通脹警戒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道認為(wei) ,當地企業(ye) 遭遇的共同困難是物價(jia) 高漲導致的成本上升和勞動力不足。

宏觀穩定是稀缺資源。“中國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為(wei) 動蕩的世界提供了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世界銀行前經濟學家姆旺吉·瓦吉拉表示。

“兩(liang) 個(ge) 飯碗”牢牢端穩。糧價(jia) 是百價(jia) 之基,落實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打好種業(ye) 翻身仗,全國糧食意向播種麵積17.7億(yi) 畝(mu) 以上。夏糧豐(feng) 收了,全年經濟就托底了。能源是工業(ye) 的糧食,穩住煤炭“壓艙石”,加大油氣增儲(chu) 上產(chan) ,形成多元清潔能源供應體(ti) 係。能源保障有力了,經濟運行就順暢了。

供給優(you) 勢更加夯實。一分鍾,110片柔性顯示屏在成都生產(chan) ,45台冰箱、50台洗衣機、64台空調在合肥出廠。我們(men) 有最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善的配套能力、日益完備的基礎設施網絡。上半年,620種主要工業(ye) 產(chan) 品中,331種產(chan) 品產(chan) 量實現增長,增長麵超過五成,為(wei) 穩定國內(nei) 物價(jia) 奠定堅實基礎,也為(wei) 穩定全球物價(jia) 貢獻力量。

——進出口規模曆史同期首次突破20萬(wan) 億(yi) 元,頂住了壓力、穩住了規模。

港口,最能觸摸外貿脈動。來自杭州的光伏專(zhuan) 列緩緩駛進寧波港,有序轉乘,前往印尼雅加達。上半年,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79億(yi) 噸,同比增長6%。截至2022年,寧波舟山港年貨物吞吐量連續14年居全球第一。

這個(ge) 第一不容易。

全球需求疲軟。就拿日常不離身的手機來說,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降10%。全球市場乏力,中國也受波及,上半年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1.24億(yi) 台,同比下降7%。

世界貿易組織預測,今年全球貨物貿易量預計增長1.7%,明顯低於(yu) 過去12年2.6%的平均水平;全球製造業(ye) PMI新出口訂單指數持續位於(yu) 收縮區間。研究表明,10年來“世界開放指數”不斷下滑。

在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負重前行,以自身的持續穩定發展為(wei) 不確定的世界注入了確定性。二季度以來,我國月度進出口規模穩定保持在3.4萬(wan) 億(yi) 元以上,出口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保持基本穩定。

“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在互利共贏基礎上擴大同世界各國的經貿往來,高水平開放的成效不斷顯現。”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權衡說。

看前景——

突出“穩”、強化“進”、實現“好”,我們(men) 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高質量完成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任務

深刻理解中國經濟恢複“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關(guan) 鍵是要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做好當前的工作。一方麵,要看到發展和前進是主流,另一方麵,要做好應對波浪和曲折的準備。

經濟發展從(cong) 來不是一馬平川,中國經濟從(cong) 來都是在攻堅克難中發展壯大的。這既是曆史規律,也是經濟規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7月24日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對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作出全麵部署,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麵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nei) 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nei) 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hui) 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錨定“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不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杜絕大水漫灌。有分析人士表示,這份“施工圖”一脈相承、循序漸進,盯住關(guan) 鍵、謀在長遠,體(ti) 現了戰略定力與(yu) 策略活力相統一。

信心比黃金更寶貴。迎難而上、精準施策,就會(hui) 將一個(ge) 個(ge) “問號”拉直。

——著力擴大內(nei) 需。

總需求不足,的確是當前經濟運行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

看消費,上半年市場銷售增勢較好,但6、7月份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有所回落。消費還能持續恢複嗎?

“經濟社會(hui) 恢複常態化運行後,接觸型、服務型消費率先恢複。但疫情造成的衝(chong) 擊和影響不可能在短期內(nei) 完全消除,消費內(nei) 生動力仍需繼續加強。”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處副處長鄒蘊涵分析。

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消費“主引擎”作用,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

夜遊梅林古鎮、打卡客家夜市,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文旅融合火熱“出圈”。“‘五一’發了300萬(wan) 元消費券,帶動5000萬(wan) 元消費。下半年繼續改造夜間集市,挖掘傳(chuan) 統文化,拓展消費模式。”贛縣區商務局副局長謝強說。

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今年以來各地計劃投入促進家電消費資金超25億(yi) 元,真金白銀,為(wei) 大宗消費回暖“添柴加火”;加強金融支持,優(you) 化演出賽事活動審批程序,真招實招,為(wei) 服務消費升級保駕護航;16條舉(ju) 措,鼓勵引導“村BA”“村超”健康發展,積極發展綠色低碳消費市場,真抓實幹,為(wei) 新型消費發展營造風尚。

看投資,前7月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同比增長3.4%,但增速有所放緩。投資的關(guan) 鍵作用還能發揮嗎?

追根溯源。前7月,製造業(ye) 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分別增長5.7%、6.8%,但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同比下降8.5%。“投資放緩主要受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影響,基礎設施和製造業(ye) 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仍然較大。”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劉立峰說。

對症開方。“從(cong) 需求端看,剛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有序釋放,將繼續帶動房地產(chan) 發展;從(cong) 供給端看,隨著房地產(chan) 市場階段性調整逐步到位,供給也會(hui) 趨於(yu) 穩定,房地產(chan) 投資會(hui) 逐步回到合理水平。”付淩暉認為(wei) 。

深挖潛力。目前,我國人均基礎設施資本存量隻有發達國家的20%至30%,投資潛力巨大。重大工程建設紮實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上半年已審批核準固定資產(chan) 投資項目91個(ge) ,總投資7011億(yi) 元;製造業(ye) 投資持續發力,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引導企業(ye) 豐(feng) 富拓展5G應用場景,深化工業(ye) 互聯網融合應用,發力6G、量子通信、衛星互聯網等未來產(chan) 業(ye) 。

——提振企業(ye) 信心。

當前,一些企業(ye) 經營困難,發展預期偏弱。

分析利潤。上半年,工業(ye) 生產(chan) 穩步恢複,但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同比下降。工業(ye) 企業(ye) 經營狀況能否改觀?

“隨著市場需求擴大、創新動力增強、促進工業(ye) 發展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工業(ye) 恢複基礎將不斷鞏固,企業(ye) 盈利狀況有望繼續改善。”付淩暉認為(wei) 。

分析預期。前7月民間投資下降0.5%,7月中國中小企業(ye) 發展指數為(wei) 89.3,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回升,仍處在景氣臨(lin) 界值100以下。如何推動社會(hui) 預期持續改善?

應當看到,受需求不足等問題影響,有的企業(ye) 信心尚未完全恢複。特別是有的民營企業(ye) 把不準發展趨勢,投資方向不明。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ti) 活力結合起來,一批可操作、能見效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助企業(ye) 行得穩、行得遠、行得好。

7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

“大家都在熱烈討論。第一時間認真學習(xi) ,再次深切感受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黨(dang) 中央的一貫方針。”小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jun) 表示,企業(ye) 將堅守主業(ye) 、做強實業(ye) ,推進技術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

讓民企敢闖。多部門發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8條措施;多項支持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的稅費政策延續優(you) 化至2027年底……政策科學發力,預期逐步改善。7月份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49.3%,比上月上升0.3個(ge) 百分點。

“上半年減免所得稅額近40萬(wan) 元,相信更多政策‘紅包’,會(hui) 為(wei) 技術創新添‘活水’。”廣東(dong) 清遠市中振智農(nong) 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斌說。

讓外企敢投。進一步優(you) 化外商投資環境政策,繼續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麵清單,落實好外資企業(ye) 圓桌會(hui) 議機製,保持與(yu) 外資企業(ye) 的常態化溝通交流……瞄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助外企深耕中國市場,共享發展紅利。

7月初,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hui) 議發布了《2023年世界投資報告》,近5年來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收益率為(wei) 9.1%,歐美為(wei) 3%左右,巴西、南非、印度等新興(xing) 經濟體(ti) 為(wei) 4%至8%。“我們(men) 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有很多合作夥(huo) 伴,期待未來進一步擴大在華業(ye) 務。”法國傳(chuan) 感器公司普諾飛思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盧卡·維雷說。

——築牢民生之基。

就業(ye) 是民生之基。今年需要在城鎮就業(ye) 的新成長勞動力1662萬(wan) 人,規模創近年新高。就業(ye) 需求如何得到更好滿足?

“供給增加、競爭(zheng) 加劇,疊加技能不匹配、信息不對稱、擇業(ye) 觀念變化等因素,導致當前青年人就業(ye) 壓力較大。”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李長安分析,我國正在發力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這些領域的崗位與(yu) 高校畢業(ye) 生的就業(ye) 技能、求職需求更為(wei) 匹配,將更好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隨著經濟持續恢複,用工需求繼續擴大,青年就業(ye) 有望逐步向好。

推行“直補快辦”模式;落實創業(ye) 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打造萬(wan) 個(ge) “家門口”就業(ye) 服務站……準確預判就業(ye) 形勢,一係列力度大、靶向準的政策接連出台,減負、穩崗、擴就業(ye) 。

舉(ju) 個(ge) 例子。長護險,新試點,短短幾年,參保人數1.69億(yi) ,護理人員從(cong) 3萬(wan) 人增加到33萬(wan) 人,實現“三贏”:切實減輕失能人員家庭負擔、促進服務體(ti) 係發展、創造就業(ye) 新崗位。

從(cong) 挑戰看應戰,從(cong) 趨勢看走勢,做好今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對於(yu)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至關(guan) 重要。

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特別是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為(wei) 指導,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勇於(yu) 擔當作為(wei) ,善於(yu) 攻堅克難,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men) 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高質量完成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任務。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