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2-13 14:11:11 證券日報

近日,財政部、海關(guan) 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文件,降低了跨境電商退貨後免征進口關(guan) 稅的門檻,這將有利於(yu) 降低跨境電商企業(ye) 出口退運成本。證券時報記者采訪了解到,政策受到廣泛肯定和歡迎。受訪人士認為(wei) ,這將幫助跨境商家解決(jue) “退運難題”,緩解了商家對高貨值商品海外備貨的後顧之憂。不過也有受訪者指出,公告對於(yu) 涉及退貨認定的關(guan) 鍵定義(yi) 應進一步明確,以便企業(ye) 及時辦理退運,降低損失。
綜合退貨率約10%
根據《關(guan) 於(yu) 跨境電子商務出口退運商品稅收政策的公告》,自1月30日公告印發之日起1年內(nei) 在跨境電子商務海關(guan) 監管代碼(1210、9610、9710、9810)項下申報出口,因滯銷、退貨原因,自出口之日起6個(ge) 月內(nei) 原狀退運進境的商品(不含食品),可實現退運進境“零關(guan) 稅”。
“文件是此前‘加快出台便利跨境電商出口退換貨的稅收政策’要求的落地,精準回應了跨境電商對出口退運稅收政策的訴求。”安永稅務合夥(huo) 人沈瑛華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guan) 稅條例》的規定,因品質或者規格原因,出口貨物自出口之日起1年內(nei) 原狀複運進境的,不征收進口關(guan) 稅。實操中,跨境電商退運原因多種多樣,如為(wei) 了提高用戶體(ti) 驗,跨境電商往往提供一定期限內(nei) 的無理由退貨,商品與(yu) 頁麵描述不符退貨,甚至價(jia) 格變化退貨等。此次發布的文件不再對具體(ti) 退運原因進行限製,而是普遍適用於(yu) 公告印發之日起1年內(nei) 申報出口的,因滯銷、退貨原因退運進境的跨境電商商品(食品除外)。這符合國際慣例和增值稅中性原則,也維護了我國跨境電商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zheng) 力。
沈瑛華進一步指出,公告規定,原狀退運進境是指出口商品退運進境時的最小商品形態應與(yu) 原出口時的形態基本一致,不得增加任何配件或部件,不能經過任何加工、改裝,但經拆箱、檢(化)驗、安裝、調試等仍可視為(wei) “原狀”。這一規定明確了符合原狀退運的要求,切合國際上電商平台的激烈競爭(zheng) 實情,有利於(yu) 我國跨境電商企業(ye) 走出去。
近5年來,我國跨境電商相關(guan) 企業(ye) 注冊(ce) 量整體(ti) 呈上升趨勢。海關(guan) 總署截至2021年底的數據顯示,九成以上的跨境電商貨物為(wei) 消費品。其中,出口占91.8%,主要為(wei) 服飾鞋包、家居家紡及電子產(chan) 品等。電商平台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及京津地區。出口貨物主要來自廣東(dong) 、浙江、福建及江蘇,合計占比近八成。另據海關(guan) 統計,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11萬(wan) 億(yi) 元,其中出口1.55萬(wan) 億(yi) 元。
沈瑛華指出,電商的退換貨率普遍高於(yu) 實體(ti) 店,據了解綜合退貨率約為(wei) 10%。由此推算,去年全年跨境電商出口退運金額不可小覷。新政策推出後,我國跨境電商出口稅負有望大幅減輕。更多分析認為(wei) ,政策有利於(yu) 穩定企業(ye) 出口預期。
退運與(yu) 否考量多
阿裏巴巴旗下全球速賣通在點評這一政策時表示,新政將幫助跨境商家解決(jue) “退運難題”,緩解了高貨值商品海外備貨的後顧之憂。億(yi) 邦智庫執行院長王姍表示,高客單價(jia) 、科技化、智能化的商品,因滯銷、拒收、退貨滯留在海外倉(cang) 會(hui) 涉及較高的倉(cang) 儲(chu) 和管理成本,商品退運需求日趨增長。
“跨境電商出口退運稅收新政,的確可為(wei) 企業(ye) 帶來一筆退運‘收益’,但企業(ye) 是否會(hui) 將滯銷、退貨商品退運回國,還受到多方麵因素影響。”某電商平台從(cong) 業(ye) 者張婷(化名)告訴記者,商品退運費用是筆不小的經營成本,除了運輸費用外,部分商品需要集單運輸,還可能產(chan) 生額外的倉(cang) 儲(chu) 費用。企業(ye) 會(hui) 綜合考量客單價(jia) 、貨量、稅率等多方麵因素,當退運節省的稅費高於(yu) 退運成本時,企業(ye) 才有動力將商品退運進境。即便如此,企業(ye) 還要麵對商品退運途中的損耗,以及退運後新的銷售問題。“對於(yu) 需要售後或滯銷的商品,企業(ye) 往往采取降價(jia) 促銷、海外倉(cang) 維修、銷毀等方式處理。”張婷表示。
2月9日,A股上市公司華凱易佰在回答投資者相關(guan) 提問時表示,公司目前在海外電商平台銷售的商品屬高性價(jia) 的日用品,若發生滯銷或退貨情況,不會(hui) 退回國內(nei) 。
應進一步明確定義(yi) 提高效率
不過,也有行業(ye) 人士認為(wei) 公告的部分定義(yi) 仍存在不清晰的情況,這將影響政策執行效率。北京德恒(深圳)律師事務所團隊合夥(huo) 人盧玉軍(jun) 對記者表示,公告條款內(nei) 容較少,無法對退運免稅的各方麵作出詳盡的說明,如未能明確“滯銷”的適用。
“滯銷是指產(chan) 品因不受消費者歡迎而導致銷售速度極慢,但未能完成銷售的時間究竟有多長方可構成‘滯銷’,此定義(yi) 不明確,導致認定是否可退運免稅存在操作困難。”盧玉軍(jun) 說,建議在國外熱銷期過後,應認定為(wei) 滯銷,以便企業(ye) 及時退運至國內(nei) 銷售,降低損失。
沈瑛華則表示,根據公告要求,退運商品應滿足“自出口之日起6個(ge) 月內(nei) 原狀退運進境”或“自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物流中心(B型)出區離境之日起6個(ge) 月內(nei) 退運至境內(nei) 區外”的時限要求,同時,企業(ye) 應憑主管稅務機關(guan) 出具的《出口貨物已補稅/未退稅證明》,出口商品申報清單或出口報關(guan) 單、退運原因說明等證明材料申請辦理退運免稅手續。期待看到稅務機關(guan) 與(yu) 海關(guan) 進一步緊密合作,加強涉稅信息共享和數據互通。相信隨著稅務機關(guan) 與(yu) 海關(guan) 的高效協同和關(guan) 稅聯動,稅款退還流程可以得到進一步優(you) 化,企業(ye) 資金周轉效率也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