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17 17:04:35 中國經濟網

防疫工作促進無人配送市場升溫。近日,在北京的部分小區中,無人智能快遞車已投入運轉。這一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資本競爭(zheng) 布局的關(guan) 鍵領域。
6月16日,蘑菇車聯相關(guan) 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蘑菇車聯的自動駕駛接駁車、物流車已經駛入北京市順義(yi) 區的部分小區,可以在疫情期間解決(jue) 約4名快遞員的運力。“雖然無人智能車目前大規模商用還需要時間,但其更多意義(yi) 在於(yu) 實現車路雲(yun) 協同技術的落地,該技術將應用在更廣泛的城市公共服務領域。”
自動駕駛無人車的落地,能否解決(jue) “最後1公裏”這一行業(ye) 難題?其背後市場空間又有多大?
無人車從(cong) 試點走向商用
目前,無人車在國內(nei) 已從(cong) 試點走向商用階段。
蘑菇車聯相關(guan) 人士表示,實際上,今年5月份,其自動駕駛物流車已經進入北京市順義(yi) 區的部分小區,車路協同的業(ye) 務模式下一步將逐步在全國多個(ge) 場景推廣。他向記者透露:“蘑菇車聯續航裏程約100公裏,裝載量400公斤。晝夜交替配送,1台車可支持2000戶居民社區的配送工作。”
據了解,美團、京東(dong) 等多家企業(ye) 的無人車也在上海等城市的部分小區運行,以進一步解決(jue) 封控社區和本地生活配送的“最後1公裏”問題。
中國本土化管理資深管理專(zhuan) 家周錫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無人車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市場規模將超萬(wan) 億(yi) 元。“隨著中國5G自身的場景落地,頭部企業(ye) 布局無人車爭(zheng) 奪平台入口,快遞巨頭和互聯網行業(ye) 頭部企業(ye) 都在競相進入,相關(guan) 項目陸續落地。”
無人車因其廣泛的市場空間,近年來引得眾(zhong) 多資本進入,華為(wei) 等科技巨頭及傳(chuan) 統車企紛紛展開角逐,行業(ye) 的研發、測試和落地也開始提速。據新戰略無人駕駛產(chan) 業(ye) 研究所統計,2021年國內(nei) 外自動駕駛行業(ye) 披露200餘(yu) 起重要融資事件,融資總額近1500億(yi) 元(包括IPO)。其中,低速無人駕駛產(chan) 品和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融資近70起、超300億(yi) 元。
“誰先占領市場,誰將擁有主動權,獲得廣告投放、類金融、商戶入駐費用、快遞合作的資源,甚至可能成為(wei) 行業(ye) 壁壘的構建者。”一位無人車供應商表示,無人車投放背後產(chan) 生的潛在市場價(jia) 值足以引發頭部企業(ye) 的爭(zheng) 奪戰。
中國商業(ye) 聯合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賴陽認為(wei) ,“由於(yu) 受到行駛距離限製,無人車目前更多使用在局部場景,企業(ye) 對其大多是戰略性的布局,產(chan) 業(ye) 要迎來大規模商用還需時間,但已經可以降低‘最後1公裏’的成本,在企業(ye) 形成效率較高的方案之後,有望得到規模性普及。不過,在工業(ye) 等領域,無人車已開始逐步商業(ye) 化。”
有望撬動更廣闊市場
“‘最後一公裏’隻是蘑菇車聯自動駕駛的部分應用場景。接駁、物流自動駕駛‘無人化作業(ye) ’的落地,其背後是以智能網聯及車路協同技術為(wei) 支撐的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蘑菇車聯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智能網聯及車路協同涉及整車製造、汽車電子、芯片等智能網聯車載設備,以及路側(ce) 感知、邊緣計算等車路協同智能設備。
近年來,自動駕駛在城市範圍內(nei) 大規模落地,帶動了以5G基站、AI、大數據中心、工業(ye) 互聯網為(wei) 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近期,全國多個(ge) 省份均發布新基建建設規劃,加速新基建項目落地。業(ye) 內(nei) 初步估算,預計“十四五”期間新基建項目投資總額將達到20萬(wan) 億(yi) 元以上。
智研谘詢推測,2020年至2030年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總規模有望達近2萬(wan) 億(yi) 元,其中車路協同市場規模約7630億(yi) 元。企業(ye) 車路雲(yun) 一體(ti) 化係統性方案落地,有望撬動整個(ge) 智能網聯產(chan) 業(ye) 全盤落地。
“目前,自動駕駛應用場景中,車路協同等技術產(chan) 業(ye) 領域有望首先走向規模商用。隨著商業(ye) 模式逐步成熟,自動駕駛應用產(chan) 業(ye) 有望生產(chan) 一批獨角獸(shou) 企業(ye) ,並實現單獨上市。但是企業(ye) 應注意不同城市、不同場景探索方案的區分,注重生態連接,同時行業(ye) 標準還有待統一,生態還有待進一步互融。”周錫冰認為(wei) 。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